大庆高新区重创新尚实干奏响转型最强音
来源:未知 日期:2017-06-14 点击:次
对于走过90年创业史的沃尔沃而言,2017年注定是其“大庆元年”——4月12日,大庆造沃尔沃全新S90长轴距版豪华轿车奔向天津港出口美国;5月13日,又搭载中欧班列出口欧洲。大庆造沃尔沃出口欧美等国际市场成为新常态,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翻开全新的一页。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截至5月末,大庆高新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4亿元、工业增加值19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财政收入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9.1%、18%、17.6%。汽车、石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生物、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843.5亿元,同比增长43%。
敢担当、勇作为、重创新、尚实干,这是大庆高新区最鲜亮的“名片”。近年来,面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三期叠加”,原油“量价双降”,接续产业支撑乏力,体制性结构性资源性矛盾集中凸显,作为全国“经济重镇”大庆最重要的经济板块,大庆高新区全力以赴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奏响了大庆转型发展和全面振兴的最强音。
大庆高新区名片
-国家级高新区
-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国家科技兴贸基地
-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
-国家电子商务产业园
-国家文化产业实验园区
-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
-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生产力促进中心
-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石化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新型复合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石油石化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
-国家高新区首批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
大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大庆高新区”)是全国唯一依托石油石化资源辟建的国家级高新区,辟建于1992年4月,是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辖区总面积251.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5万人,已形成主体区和宏伟、兴化、林源三个化工园区“一区三园”发展格局。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581.4亿元、工业增加值446.5亿元、财政收入37.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12亿元;企业总数4650家,其中收入超亿元企业52家,高新技术企业96家。综合实力位列157个国家级高新区第32位、东北地区15个国家级高新区第3位。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引进建设沃尔沃整车制造、福瑞邦生物制药、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宏伟庆化15万吨丙烯等重点产业项目,形成以石油石化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石化产业,以沃尔沃整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为主的汽车产业,以软件开发及云服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等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及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开展创新创业,辖区有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大、哈医大大庆校区等高校3所,省科学院大庆分院、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13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家,有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外包示范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有新兴产业孵化器、加速器、放大器12个、110万平方米。目前在孵入驻科技型企业1200余家,授权专利2985项,累计完成成果转化800余项。科技研发技术人员达1.5万人,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2.9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
园区功能不断提升。建有精细化工产业园、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一批专业园区,有石油石化检测检验、新材料技术研发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5个,有中介机构80多家,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城区开发面积52.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2100余万平方米,正在由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新城区迈进。
以产业项目建设为核心,奋力推进各项工作
全力破解节点性问题,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今年1~5月份,30个重点产业项目实现开复工。其中,沃尔沃S90产品迁建项目总投资7亿元,S90标准轴距版汽车已量产,长轴距和标准轴距版单班日产200辆,年底两款车型总产将达5.7万辆,长轴距版轿车全年计划出口欧美市场2万辆。大庆禾工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总投资152亿元,今年可完成投资30亿元。大庆联谊550万吨/年重油催化热裂解项目总投资100.7亿元,计划7月开工建设,2018年底前建成投用。凯德尔金俄罗斯进口馏分油综合利用项目计划总投资98.6亿元,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奥瑞德新一代显示屏研究院项目总投资15.5亿元,计划2018年底形成G3.5代线小批量的生产规模。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同禹食品包装及药用铝箔、佳昌晶能150万片4英寸砷化镓单晶片、智能制造孵化器、易恒泰化工2万吨/年聚丙烯酰胺等大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势头强劲。
狠抓产业链节点招商,促成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年初以来,重点围绕石化和汽车产业链节点,谋划招商项目40个。先后对接上海华谊、安徽汇中洲、长春安通林等80多家企业,洽谈6万吨醋酸仲丁酯等35个项目。目前,5万吨/年甲基丙烯酸及衍生物、20万吨/年石脑油加氢、11万吨/年聚丙烯、医用智能载物机器人等11个项目签约落地,截至5月末到位资金14.7亿元。
积极引导培育市场主体、创新主体,新经济形态初步呈现。园区中小型科技企业积极向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转型,247家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其中,111家传统产业企业加速技术融合形成新业态,50家企业由单一产品供应商、技术服务商加速向EPC技术总承包商、合同能源管理供应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新模式转变,86家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加速发展成长,发现者机器人、多维时空3D打印等企业成为行业龙头企业。
强化帮扶,存量企业释放出发展新活力。年初以来选择90家有比较优势和成长潜力的生产型企业进行重点帮扶。协调油化企业原料稳定供应,解决企业供热、电力等市政配套问题。帮助临规企业加速成长,10家企业年底前可新增为规上企业。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助力小微企业加速成长。年初以来兑现相关政策补贴1.83亿元,促成108个新创业项目落地,新增科技型企业287家,预计全年可新增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科技型企业65家。目前,全区科技型企业达1590家,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210家。
全面对标申建要求,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扎实推进。启动规划修编工作,引进外向型大项目,加快提高项目签约率。
瞄准“高精尖新”方向,打通发展路径,着力壮大主导产业
经济新常态下,大庆高新区以新结构经济学的视域加强顶层设计,从本地区要素禀赋具有供给优势的领域发力,重构新的结构更优的产业体系。确定以石化、汽车、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攻方向,力争到2025年打造两个千亿级、两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锁定高新“未来时”,奠定发展新优势。
坚持依托原料、盘活资源、混合发展,打造千亿级石化产业。一是打通央企石化原料留地方深加工的路径。利用石化公司炼油厂的副产品,发展精深加工;利用大庆石化公司百万吨乙烯扩能改造项目投产后的富余原料,合作共建高密度聚乙烯、13万吨聚碳酸酯等原料深加工项目,同时引进膜制品、医药包装等一批先进加工制造类企业,壮大乙烯、丙烯产业集群。二是打通石化产业平台融资的路径。利用华科上市公司平台支持化工产业发展。三是打通俄油俄气过境利用的路径。努力向上争取部分石油、天然气指标,做实大庆联谊550万吨重油催化裂解、100万吨悬浮床项目,力争建成300万吨原料预处理、230万吨催化热裂解、100万吨悬浮床加氢等项目。四是打通资质准入的路径。加快推进凯德尔金俄罗斯馏分油进口,新上PX项目。五是打通企业兼并整合的路径。引进上海华谊合作建设5万吨甲醛丙烯酸甲酯项目,整合油田化工集团20万吨醋酸项目,与飞马公司合作建设6万吨醋酸仲丁酯项目。六是打通企业扩能的路径。帮助亿鑫化工、锡达化工扩产。七是打通专业园区建设的路径。“十三五”期间,力争宏伟园区、兴化园区、林源园区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专业化打造。
坚持引进整车、系统配套、提规上量,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一是加快大庆沃尔沃上量增型。在2017年S90车型实现年产5.7万辆的基础上,加快推动沃尔沃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尽快投产上市,确保2018年达到8万辆产量,全力争取新车型投放大庆,到2025年总产达到15万辆。二是再引进整车制造企业。瞄准新能源汽车,一方面争取引进沃尔沃C系列纯电动车型,一方面争取新引进一个大型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制造项目。三是围绕整车发展零部件配套。依托沃尔沃车型,引进保险杠、仪表板、底盘等“大件”零部件项目;广泛对接“小件”零部件企业,系统打造沃尔沃零部件配套体系。依托新能源整车项目引进配套项目,协同发展汽车后市场服务产业。
坚持技术改造升级、模式转型重构、平台整合集聚、兼并收购重组,打造500亿级装备制造产业。一是通过技术改造,扩能升级。推动传统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提升产品标准化,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油田服务企业与装备制造企业跨界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由一次性产品销售向全生命周期产品升级。二是通过模式重构,转型发展。支持企业加快开拓美国、印度、俄罗斯等油田开采市场,并横向联合、抱团发展制造+服务业,推动企业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转型。三是通过搭建平台,引进发展智能装备。建设智能制造孵化器、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大力引进建设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智能机械设备等领域项目,同时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结合,向高端智能领域迈进。
坚持龙头引领、平台嵌入、集群发展,打造500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龙头引领链式发展。引进华为优质生态伙伴和华为大数据产业,引进数据分析挖掘企业,做大做强数据应用产业,引进云应用企业。整合需求嵌入发展。发挥销售宝电商平台、德栖金融数据平台、京北方众包平台作用,迅速壮大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优化平台集群发展。引进专业孵化器投资建设运营商,提升全要素服务能力,形成“互联网+”产业集群汇聚效应。
围绕释放活力,优化发展环境,全面实施体制机制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根本保障。在大庆市委市政府统筹下,大庆高新区从操作层面系统研究改革的组织实施,积极稳妥启动、推进机构改革。提升集聚“软实力”,为跨越发展奉上“助推剂”。
全面整合机构。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源优化、制度设计和流程再造,形成权责清晰、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的行政运行体系。突出精简高效,整合成立规划建设管理部、经济科技发展部,成立财政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实行扁平化管理,实现业务归口、职能集中;突出核心主业,将6个产业局整合为产业项目建设部,形成一体化产业组织推进机制;突出边界清晰,通过审批、服务、执法机构的相对独立设置,实现审批优先、审管分开、管罚分离。
全面整合职能。对行政职能进行系统梳理、全面整合、科学设置,将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进行相对集中,通过制度设计使职能横向打通和纵向贯通,规范行政主体,清晰职责边界,优化再造流程,强化监督制衡,提升行政效能。突出集中审批,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突出综合执法,成立安全生产和综合执法局;突出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实行项目承诺制,为建设项目审批提速。
深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分类实施企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释放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