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打造丝绸之路创新共同体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7-25 点击:次
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的缩影,她就像一条纽带,把不同国家和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她更像一面镜子,生动地告诉我们,只有开放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发展。
为深入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推动沿线国家科技交流与合作,在科技部和山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7月4-6日,为期3天的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研讨暨成立大会在烟台举行。
此次大会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和烟台市政府主办,烟台高新区、烟台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承办。来自“一带一路”沿线8个国家政府部门、科技园区、大学科研院所嘉宾60余人,以及来自国内省级以上高新区及企业的35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与会者纷纷认为,此次会议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同时又着重于科技合作领域,既可以提升山东省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又密切了山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经济联系,更成为我国地方政府如何更好地利用“一带一路”提升自身科技水平及经济实力的典型范例。
中外嘉宾齐聚烟台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合作
“将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有效合作、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为所有参与国提供发展机遇”“将进一步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产业互动、科技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将有力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充分整合线上线下合作资源,围绕企业需求组织开展对接交流洽谈、技术培训和示范等,促进区域产学研深入对接与融合,推动‘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
在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研讨暨成立大会上,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巡视员张健,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于书良,烟台市委常委、副市长王中,烟台市政协副主席、烟台高新区工委书记刘洪波,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市政府副市长伊莲娜?尼古拉耶夫娜,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副校长尤里?根纳季耶维奇,乌克兰国家基础科研基金会主席鲍里斯?维克多洛维奇,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院长格奥尔基?克维谢塔兹,亚美尼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席瓦尔丹?萨阿基扬,立陶宛使馆参赞维塔力朱斯?加洛史森卡,哈萨克斯坦使馆参赞凯拉提?阿布德拉赫马诺夫等中外来宾,对于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的成立表达了期许。与会者信心满满地认为,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将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加深友谊、扩大合作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打造享誉世界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将有力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不断迈上新层次、步入新高度。
张健在致辞中表示,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合作和贸易互通之路,也是科技发展和文化交流之路。由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旨在构建起覆盖中国高新区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高科技园区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与合作对接平台,进一步助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科技能力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繁荣与发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希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科技园区依托该联盟,充分整合线上线下合作资源,围绕企业需求组织开展对接交流洽谈、技术培训和示范等,促进区域产学研深入对接与融合,推动‘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
“今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山东省正在积极开展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着力培育创新创业环境,加快打造经济转型升级样板区和双向融入‘一带一路’试验区。”于书良表示,近年来,山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高层互访频繁、人文交流紧密,目前已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合作建设了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共同实施了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0多个,在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海工装备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多个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的成立为山东省乃至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更加广泛、深入地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书良表示,下一步,山东省科技厅将认真落实科技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对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的建设发展给予持续关注和大力支持,为先进技术的落地及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必要条件。
“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之所以选择在烟台市召开,与烟台市自身具备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密不可分。”王中表示,从区域特点看,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联通东亚、东北亚乃至欧洲的重要海上节点城市;从历史渊源看,烟台在2000多年前就与朝鲜半岛及日本开展了跨海贸易,成为东亚及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首航地;从开放历程看,作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烟台市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美国通用、日本三菱、韩国现代等近百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目前,烟台市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全部国家及地区都有贸易往来,相互投资项目已超过790个;从经济实力看,2015年烟台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6446亿元,在全国367个大中城市中位居第20位,主导产业包括汽车制造、海工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现代化工,目前正在大力发展航天航空、核电装备、高铁装备、3D打印、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具备良好的产业合作基础。
“当前,拥有诸多重大机遇的烟台市发展前景广阔。烟台市既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上的重要战略支点城市,也是中韩自贸区建设的前沿城市,还是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城市。这是烟台的机遇,也是全世界的机遇。”王中表示,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的成立,将为烟台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科技机构搭建起有效的交流平台,将有力促进各方的科技交流、人才培养及科技成果转化。
参与此次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研讨暨成立大会的“一带一路”沿线8个国家的相关政府部门、科技园区、高校、科研院所代表也纷纷表示,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的成立将促进各国在科技领域开展有效合作,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为所有参与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洽谈交流活动频繁推动务实交流
据了解,此次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研讨暨成立大会期间,还举办了多场紧扣科技交流合作的活动,受到与会者的普遍欢迎。
在主旨发言环节,烟台高新区、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国内科技园区相关负责人纷纷介绍了各自科技产业发展状况,并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充满了期待。俄罗斯工贸部区域工业政策司、俄罗斯国家风投集团、莫斯科政府科技园、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乌克兰国家基础科研基金会、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格鲁吉亚创新中心、亚美尼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研究与创新中心孵化器等机构相关负责人在介绍了各自科技现状及优势的同时,纷纷表示对与中国展开科技合作充满信心。
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在机械工程(冶金、交通运输、采矿、土木工程)、表面工程(仪器仪表、计量和信息和测量仪器和系统)、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电力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等诸多领域具有相当实力与知名度,并在近几年与中国相关机构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希望通过此次大会与中国高科技园区开展更全面、更深入地合作。
除了组织相关会议及发言外,此次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研讨暨成立大会主办方还组织与会者参观烟台高新区规划展示中心、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等机构,直观地了解了烟台高新区及烟台市近年来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成就。
此次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研讨会暨成立大会期间还举行了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首次会议,来自俄罗斯沃尔卡科技园、乌克兰未来技术创新发展促进协会、白俄罗斯国家技术大学科技园、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亚美尼亚国家科学委员会等14个国外单位以及深圳高新区、厦门火炬高新区、济南高新区、北航科技园等21个国内高科技园区单位成为该联盟首批会员。
会议期间,各联盟成员商讨并签订《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公约》;选举联盟主席、副主席;商讨确定烟台高新区作为联盟常驻机构所在地;商讨确定第二届联盟会议明年在白俄罗斯举行;投票确定联盟的LOGO。下一步,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将组织成员单位交流考察,学习其他机构的先进经验,举办成员之间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对接活动,召开专题讲座、论坛等,向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特色服务,承办或协办重要科技服务、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活动。
“作为国内第一家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烟台高新区多年来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级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180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一大批务实合作成果。”刘洪波表示,“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产业互动、科技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将产生积极而深远地影响。”
据了解,早在1998年,烟台高新区就成立了国内首家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同年年底,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发展事宜被列入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纪要。多年来,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广泛拓展合作渠道,先后与俄罗斯科学院、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俄罗斯华人联合总会、东盟基金会、莫斯科大学科技工业园、俄罗斯中小企业创新中心等180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组织动员了国内200多家企业参与对俄合作。积极组织企业参会参展和互访,扩大双方的直接接触。截至目前,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累计向国内企业推介独联体项目1000余项,向俄方寻求技术支持项目500项,接待出访团组130余个。
联盟常驻地烟台高新区抢抓新机遇推动新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首次会议将烟台高新区确定为该联盟常驻机构所在地,充分体现了该联盟对烟台高新区近年来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科技合作的肯定。
“近年来,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烟台高新区依托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大力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积累了独特的合作平台、畅通的合作渠道、丰富的合作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刘洪波表示,一是设立官方交流平台。烟台高新区依先后与俄罗斯科学院、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等180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今年5月底,烟台高新区与莫斯科政府科技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中俄科技创新中心,在莫斯科政府科技园设立了办事处,已有俄罗斯埃拉吉斯特无线电生产联合体、俄罗斯宏观动力研究所、俄罗斯谢德克农业公司、莫斯科国立大学激光超声研究所等19家单位正通过办事处洽谈项目。
二是打造专业园区平台。烟台高新区依托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成立中俄科技园,并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山东省惟一一家亚洲企业孵化器、山东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功加入国际科技园协会(IASP)。目前,园区孵化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拥有格鲁吉亚院士团队1个,由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等领衔的高端创新创业团队6个,入驻科技型中小微企业316家,申请专利80余件,申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余项。
三是互设技术转移平台。成立中格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在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分别成立格中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俄中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搭建了中俄新材料研发、海洋生物工程研发、先进医学技术平台和中格微生物技术联合研究平台、中乌国际技术转移平台等,累计向中方企业推介科技项目1000多个,运作中俄合作项目200余项,芳纶1313等27个项目实现产业化,中集海洋研究院与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共建中集巴顿焊接技术研究院等20多个项目进展顺利。
四是创办会展推介平台。成功举办了中俄(烟台)高新技术合作论坛暨项目推介会、全国第四次对俄科技合作基地联盟会议、“聚焦高新区”烟台国际科技合作对接会、“聚智烟台高新区”独联体专家烟台行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大批务实合作成果,30多项高新技术项目落地生根,3个项目通过国际科技合作重大专项审批。
五是建立双向投资平台。烟台启元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和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依托合办的“中格微生物联合研究院”,已成功转化“产双活性酶菌株引进及淀粉糖化新工艺研究”、“生物转化蛋白饲料的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多个项目。
对于烟台高新区未来的对外科技交流,刘洪波表示:“烟台高新区和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将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带来的历史机遇,在国家、山东省、烟台市的大力支持下,与国内外高科技园区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各方面深入合作、携手共进。”
一是积极投身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建设发展。烟台高新区将依托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中俄科技园等平台,积极与联盟成员单位之间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进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为国内外高科技园区合作不断深入贡献力量。
二是探索设立联盟产业合作基金。探索设立丝绸之路高科技联盟产业合作基金,采取直接奖励、参股或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对企业产业项目合作、科技成果转化进行扶持,推动与联盟成员合作纵深开展。
三是引导企业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以中俄科技创新中心及中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格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为载体,引导企业与国内外高科技园区、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合作,实现技术、市场、人才等资源的优势互补。
四是积极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交流。进一步完善引才聚才政策体系,加强“海创智库(千人计划)烟台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山东省“海智计划”工作基地、烟台高层次人才创业园等平台建设,发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吸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端人才和团队加快集聚。
对于未来发展,刘洪波信心满满地表示,烟台高新区及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将与联盟成员一道,把握历史机遇,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共同发展,携手开拓互利共赢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