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国家高新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规划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1-13 点击:次
2015年,泰安高新区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招才引智、科技合作等方面强化工作措施,经济社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1-11月份,实现营业总收入524.2亿元,同比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31.2亿元,同比增长9.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4亿元,同比增长22.57%;实现税收总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11%;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9.6%。

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5年主要工作
(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创业水平实现新提升
制定实施《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园区建设的意见》,深入落实创新驱动人才强区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制定印发《泰安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暂行管理办法》,每年设立2000万元科技企业孵化专项资金,加快科技型企业在园区内聚集和发展;出台了《泰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全面推进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意见》,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新增2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46家;17家企业列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公示名单;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区GDP的比为3.5%;万人拥有发明专利3.5件;4个项目被评为省科技进步奖励,10个项目被评为市科技奖励,华鲁锻压“高档数控超大型船用卷板机开发及产业化”和力博重工“大型带式输送系统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两个项目获2015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批各级科技计划40项,扶持资金2374万元,其中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2项。积极推进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成功举办首届泰安“高新杯”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四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11家企业获得“高新杯”大赛奖励,5家企业入围山东赛区总决赛, 3家企业入围国家总赛,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二)主导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培育
抢抓“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全面加快,质量效益同步提升,输变电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医药产业、环保节能等主导产业稳健较快发展:输变电企业骨干企业泰开集团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6%,实缴税金同比增长25.5%;汽车零部件产业骨干企业泰安航天特车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5.8%,利税同比增长201.9%,重汽五岳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7.6%,实缴税金同比增长87.2%;医药产业骨干企业京卫制药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3.1%;环保节能产业骨干企业泰山集团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0.8%。区内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对高新区经济持续稳点发展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抢抓 “互联网+”、国家高新区创新战略提升行动等重大发展机遇,加快高端要素集聚,倾力打造区域性战略新兴产业高地。把高端产业培育作为重中之重,狠抓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不断创新机制,优化招商引资重点和方向,进区项目质量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全区签约项目50个,总投资247.65亿元,大部分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35亿元的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高端粉末净成型和3D打印、投资5亿元的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发与应用、投资5亿元的免疫细胞临床应用、投资4亿元的医疗器械3D打印、投资3亿元的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投资50亿元的南丁格尔医疗养生产业项目等一批代表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的战略新兴产业项目相继入区。
(三)加快载体建设,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为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质量,我区加快了科技企业孵化、公共服务平台等载体建设。建设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器3个,其中高创中心“泰山创客空间”和泰山科技众创空间通过山东省科技厅备案;1万平方米的电子信息产业园投入使用,14万平方米的新区孵化基地开工建设,规划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泰山科技产业园已开工建设,其中4号车间主体工程即将完工;当前,我们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正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的华新金谷科技园、占地1000亩的绿色环保产业园等,逐渐形成高新区从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园区完整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新增孵化企业90家,毕业企业11家。另外,山东泰山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国家再制造产品质检中心等项目,深化产学研合作,建设高水平的检测检验中心、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科普教育基地;泰安高创中心牵头成立了泰安市创新创业孵化服务联盟,建立共享机制,完善孵化体系。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将对进一步完善提升高新区和全市社会公共服务,促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发挥重要的平台载体作用。
(四)高端人才引进实现新成效,科技金融工作取得新进展
坚定不移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进一步打造“人才特区”。截止目前,区内企业聘用两院“院士”17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人,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等相当层次人才25人,高层次人才达到51人,高端人才领军的创业创新团队46个。聘任15位海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担任高新区跨越发展专家顾问,其中“两院”院士7人。国泰民安创业投资基金正式落户高新区,参股泰安基金投资担保公司,为人才创业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出台了《泰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全面推进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意见》,积极创建“金融创新示范区”,大力引进金融机构,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推动中小科技企业快速发展。融智鑫成小贷公司、成城物联网、先锋物流等3家企业先后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泰盈科技公司已于12月21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积极推动力博科技深圳中小板上市重启工作,已与中介机构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新培育景源生物、海威数控、信海环保、蓬勃生物、金盾安防科技等5家上市挂牌后备资源企业,上市后备资源企业总数已达20家以上。
(五)强化协同创新,促进国内外科技创新合作
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密切结合,逐步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协同创新机制,重点支持骨干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产业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组织,协同开展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共享创新成果,区内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近80家研发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源头作用,促进其科技成果转化,优先推荐产学研合作项目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区内立项的科技重大专项中90%以上来自产学研合作项目;积极组织参加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成功举办首届高端人才、高新技术、高科技项目洽谈会,吸引近5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及团队;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化的科技合作,泰安华鲁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和乌克兰马卡洛夫国立造船大学合作的“高档四辊卷板机用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引进”项目获得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705万元的资金支持,山东华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芬兰大地测量研究所合作共同研发“基于主动激光扫描技术的煤矿危险源识别”,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合作引进轨式输送机系统关键技术,山东科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合作共同研发烟气治理与余热回收利用一体化装置,山东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以色列Kadimastem公司合作共同攻关“微囊化干细胞源胰岛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转化”技术,国际化的科技合作取得新的进展。
二、2016年发展思路
2016年,重点工作:一是做好“十二五”期间的工作总结,加强对经济、科技发展形势的分析和研究,做好 “十三五”经济、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坚持引资引智引才并举,引技术引产品引项目并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优质要素加快集聚,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坚持规模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方向,推动形成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发展模式,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培育链条;进一步推进国家机械产品再制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泰山食品药品检测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四是实施大企业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进一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五是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引进和培育发展研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提升我区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六是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扶持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众创空间打造、促进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与国家政策紧密衔接、与高新区实际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