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贵制造·彰显担当 中国高新院助力郴州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7-22 点击:次
2024年7月22日,《郴州市培育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由郴州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社军主持,会议特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赵作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胡德勇、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轻量化院副院长聂秀东、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曹方等专家参加,出席会议的还有郴州市工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朱肇诗、湖南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郴州市管理处主任李旷平、郴州市工信局经济运行科四级主任科员李立、郴州稀贵金属产业集群促进中心理事长邓建军、郴州稀贵金属产业集群促进中心主任朱海雄等,中国高新院作为方案编制单位做编制情况汇报,中国高新院院长李文辉、副院长郑大红以及编制组成员参加会议。
图1 郴州市培育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专家论证会
会上,我院规划所所长王伟,从基础条件、思路目标、重点任务、保障举措等方面向与会专家、领导作了简要汇报。方案指出,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首站来到郴州,寄予郴州“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把郴州发展好”的殷殷嘱托,为湖南擘画“三高四新”美好蓝图。郴州作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银都”,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着力解决关键战略材料“卡脖子”问题,积极培育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彰显担当作为。
在保障战略资源安全中彰显担当,关键战略资源位居全球前列。郴州钨、铋储量全球第一,分别占世界的35%、37%;钼、铍储量全国第一,分别占世界的10%、15%;锂已探明储量超过500万吨。铋产量4800吨,占全球的27%;碲产量300吨,占全球的50%以上;钨精矿产量2.6万吨,占全国的24%;白银产量7330.1吨,占全国的27%;铂族金属年产量占全国65%以上。
在服务制造强国建设中彰显担当,产业规模实力全国领先。集群主导产业产值达1434.4亿元,高端产品市场地位凸显。研制出的超高倍率(200c)锂聚合物电池,在应急启动电源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植保类无人机用电池国内市场占有率70%以上;电梯专用电池占据全国80%的市场份额;高端数控刀片占全国的70%;三氯化钌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景泰蓝银器走出国门,成为“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国礼。聚集高新技术企业82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个、上市企业10个。
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彰显担当,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白钨选矿技术开创行业先河,获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火法冶金回收铋技术世界首创,解决了长期困扰火法炼铋的环保和资源回收的问题;铂族金属催化剂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实现替代进口;“光伏银粉银浆料制备”“卡脖子”技术实现攻关突破,攻克了我国光伏银粉依赖进口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清洁生产技术广泛推广,“密闭富氧负压高效熔炼炉”“富氧侧吹强化熔炼炉”等新工艺被工信部纳入国家涉重金属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推荐目录。
在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彰显担当,绿色制造开创样板。创造了稀贵金属提取利用、循环经济绿色发展“永兴样板”,荣获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成功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获批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稀贵金属再生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6个,全市每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达3390万吨,每年废渣减排量1000万吨以上,二氧化碳减排量约250万吨。
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彰显担当,开放枢纽起势见效。郴州相继获批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国家协同开发平台,打造了郴州国际陆港,开通了郴州—长沙—欧洲国际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等“走出去”通道,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市州之一,与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贸易往来。
方案提出,郴州市培育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要按照“强企、壮链、聚群、建生态”总体思路,构建“12345”集群培育路径,即聚焦建设世界级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一个总目标,着力打造“两区两新”(定位)两张名片,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三类主体,优化提升技术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宣传推介平台“四个平台”,加快实施产业强链筑基工程、技术创新攻坚工程、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开放协作建网工程、发展生态聚力工程五大工程,显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增强参加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着力打造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稀贵金属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产业样板区和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新高地与新锂都。到2027年,集群主导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图2 郴州市培育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专家论证会
同时,方案提出,未来三年,郴州将重点构建钨、铋、锂和贵金属以及其他稀散金属“3+1+N”产业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集群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壮大优质企业群体队伍,提升先进制造能力水平,深化集群开放融合,打造“产业+科技+金融+人才”高水平循环的集群发展生态,推动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变革,并将完善建立集群培育“链长+链主”、部门联动、“双招双引”、跨区域协同“四大”工作机制,强化集群培育组织领导、政策扶持、绩效考评以及宣传引导等保障体系。
图3 郴州市培育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专家论证会
专家们在听取我院汇报之后,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表示,郴州作为中西部地区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市州之一,我国稀贵金属产业资源禀赋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和深厚的发展潜力,尤其是稀贵金属资源回收利用领域,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利用含稀贵金属“三废”原料技术手段最多、利用效果最好、综合效益最高、规模最大的稀贵金属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具备培育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基础条件。专家们表示,《实施方案》从全局把握到局部验证,客观分析了培育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背景意义,立体透视了的发展基础、特色优势,提出的发展思路、发展定位和重点任务符合国家总体要求,保障措施可行,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总体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的通知》要求。同时,专家们指出,要进一步核准重点数据、完善产业体系、补充定位阐述、突出特色优势等意见和建议。
会后,我院编制团队充分吸纳专家意见,认真修改完善,编制形成郴州市《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参赛报告》(内含《先进制造业集群参赛信息表》、《郴州市培育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方案》)和《郴州市稀贵金属材料产业集群相关证明材料》,并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提交材料,参与工信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小组赛专家书面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