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院新闻 >

从传统老工业基地到先进制造业高地,西北冶金有色大省“仰世而来”——中国高新院助力甘肃省打造镍钴铜新材料及应用集群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4-23 点击: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折射出甘肃在中国历史文明长河中的璀璨光芒;“三线建设”催生出“镍都”金昌、“铜城”白银、钢城“嘉峪关”,让国人记住了甘肃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中做出的重大贡献;“‘一带一路’的重要大通道和向西开放的前沿高地”赋予了甘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使命和战略地位;“聚势向新推进工业强省、产业兴省”,让甘肃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战略腹地不断焕新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立足特色优势,培育更多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增长带”,为甘肃省发挥既有优势,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带来了重大机遇。去年以来,甘肃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分析甘肃省所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认真总结产业优势特色和发展短板,制定“3450”产业集群培育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打造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研究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重塑甘肃省工业优势蓄势赋能。

2024年4月15日至23日,我院受甘肃省工信厅委托赴实地调研,围绕甘肃省冶金有色产业挖掘特色优势谋划发展路径,为申报创建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我院调研组先后深入到金昌市、武威市、嘉峪关市、白银市、兰州市等地,在各地工信部门的协调下,实地走访了60余家企业并召开相关部门和企业座谈会。甘肃省工信厅规划发展处副处长车海龙全程参与了以上调研活动。4月23日的调研总结和汇报交流会在省工信院召开,省工信厅副厅长王永庆、规划发展处处长冯昱、原材料产业处处长闫铁栓、规划发展处副处长武春云、副处长车海龙以及省工信院副院长刘永胜、冶金有色和建材研究所所长罗松参加了会议。通过此次调研,我们看到了甘肃省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过程中创造的“甘肃奇迹”,并正在以“仰世而来”的姿态迎接挑战,拥抱世界。调研组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了对于甘肃省建设西北地区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初印象”。 

从传统老工业基地到先进制造业高地,西北冶金有色大省“仰世而来”——中国高新院助力甘肃省打造镍钴铜新材料及应用集群1 召开甘肃省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会

瞄准“方向标”,跑出“加速度”

据交流了解,2023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鲜明树立大抓工业、大干工业、大兴工业的发展导向,以非常之举推动工业强省建设。全省2023年主要指标进位争先,增速稳居全国前列。地区总产值增速居全国第6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国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居全国第10位。全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并重,深入开展强科技行动,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达到462户,较上年度增长40.4%,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并且,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甘肃省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上做到了“因地制宜、产科融合”,做到了“以高校院所为主的产教融合创新体系”和“以龙头企业为主的研产销一体化创新体系”双体系发力的有效科技支撑架构。兰州理工大学与兰州市、白银市、金昌市分别建立了产教融合发展基地,围绕镍、钴、铜以及其他有色金属新材料进行研发攻关和人才培养。金川科技园开创了“课题组、孵化单元、事业部、子公司”裂变孵化模式,通过“研产销一体化”度过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关,并不断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从零到一的突破。

着力“强工业”,打造“大集群”

冶金有色产业作为甘肃省的传统优势和支柱产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对稳定全省工业经济大盘发挥了“压舱石”作用。我院调研组此行重点围绕“冶金有色产业如何挖潜、拓新、出圈”,对产业和企业进行深入分析。据了解,甘肃省镍资源和钴资源排名全国第一,铜资源排名全国第四,撑起我国新能源产业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半壁江山,金昌被誉为“中国镍都”。近年来,甘肃省持续推动新材料产业向“创新升级育精尖”方向发展,以金川集团和白银有色集团为领航企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提升镍、钴、铜等新材料行业引领力。金川集团依托镍钴铜资源优势、制造优势和科研能力,研制成功4N无氧铜、4169高温合金、超大口径白铜管、手撕镍带、医用钴铬钼合金等一批拳头产品,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从2013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川集团兰州金川科技园到如今十余年来,金川集团以持续攻关促转型升级,不断攀登自主创新的高峰。高纯铜纯度从6N提升到了7N;高纯镍、高纯钴从5N(99.999%)提升到了99.99995%,高纯镍、高纯钴和高纯铜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产量相比十年前提升了10-15倍。“新型电镀钯盐及成套电镀液耦合体系的研发和产业化”等3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纯金属材料及高性能功能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极大助推了我国半导体领域、新能源等领域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进程。白银集团与德福科技合作,成立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持续发力高端铜箔,甘肃基地创全球单个基地最大产能规模,稳居内资铜箔企业前列。海亮集团是国内最先掌握3.5微米极薄产品生产技术、高抗高延产品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锂电铜箔和标准铜箔的研发和生产,力争在202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箔生产企业。通过调研,我们看到了甘肃全省一盘棋打造镍钴铜新材料及应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取得的丰硕成果,以金昌、兰白组团为双轮,武威为协同发展区,辐射带动全省新材料产业带一体化发展。 

从传统老工业基地到先进制造业高地,西北冶金有色大省“仰世而来”——中国高新院助力甘肃省打造镍钴铜新材料及应用集群图2 金川集团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

做到“进一步”,形成“新格局”

在最后一天的交流座谈会上,我院调研组向甘肃省工信厅汇报了此次调研成果和初步思路,并得到了甘肃省工信厅及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调研组提出,甘肃省要进一步突出“镍、钴、铜”的特色优势,在集群产业选择上要聚焦“第一”、聚焦“唯一”,强化“功能”、强化“应用”,突出“材料”、突出“高新”;集群发展上要进一步发挥既有优势并推动产业向“新”发展,树立从“资源—原料—材料—新材料—应用”的产业发展思路;在规划布局上要进一步拉大发展框架,统筹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耦合、网络化发展,构建“一带两轮三基地”总体格局;在开放合作上要进一步突出甘肃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的区位优势,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更加主动服务对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与东中部、东北地区的产业技术合作。与此同时,调研组还提出,2024年是落实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任务部署的关键一年,甘肃省要抢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的重大机遇,以培育打造镍钴铜新材料及应用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抓手,带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耦合发展,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甘肃名片”,实现“镍”盘重生、“钴”动未来的美好愿景。 

从传统老工业基地到先进制造业高地,西北冶金有色大省“仰世而来”——中国高新院助力甘肃省打造镍钴铜新材料及应用集群图3 我院调研组一行在甘肃实地调研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院新闻 >

从传统老工业基地到先进制造业高地,西北冶金有色大省“仰世而来”——中国高新院助力甘肃省打造镍钴铜新材料及应用集群

2024-04-23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八千年历史看甘肃”折射出甘肃在中国历史文明长河中的璀璨光芒;“三线建设”催生出“镍都”金昌、“铜城”白银、钢城“嘉峪关”,让国人记住了甘肃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中做出的重大贡献;“‘一带一路’的重要大通道和向西开放的前沿高地”赋予了甘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使命和战略地位;“聚势向新推进工业强省、产业兴省”,让甘肃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战略腹地不断焕新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立足特色优势,培育更多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增长带”,为甘肃省发挥既有优势,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带来了重大机遇。去年以来,甘肃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分析甘肃省所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认真总结产业优势特色和发展短板,制定“3450”产业集群培育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打造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研究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重塑甘肃省工业优势蓄势赋能。

2024年4月15日至23日,我院受甘肃省工信厅委托赴实地调研,围绕甘肃省冶金有色产业挖掘特色优势谋划发展路径,为申报创建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我院调研组先后深入到金昌市、武威市、嘉峪关市、白银市、兰州市等地,在各地工信部门的协调下,实地走访了60余家企业并召开相关部门和企业座谈会。甘肃省工信厅规划发展处副处长车海龙全程参与了以上调研活动。4月23日的调研总结和汇报交流会在省工信院召开,省工信厅副厅长王永庆、规划发展处处长冯昱、原材料产业处处长闫铁栓、规划发展处副处长武春云、副处长车海龙以及省工信院副院长刘永胜、冶金有色和建材研究所所长罗松参加了会议。通过此次调研,我们看到了甘肃省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过程中创造的“甘肃奇迹”,并正在以“仰世而来”的姿态迎接挑战,拥抱世界。调研组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了对于甘肃省建设西北地区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初印象”。 

从传统老工业基地到先进制造业高地,西北冶金有色大省“仰世而来”——中国高新院助力甘肃省打造镍钴铜新材料及应用集群1 召开甘肃省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会

瞄准“方向标”,跑出“加速度”

据交流了解,2023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鲜明树立大抓工业、大干工业、大兴工业的发展导向,以非常之举推动工业强省建设。全省2023年主要指标进位争先,增速稳居全国前列。地区总产值增速居全国第6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国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居全国第10位。全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并重,深入开展强科技行动,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达到462户,较上年度增长40.4%,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并且,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甘肃省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上做到了“因地制宜、产科融合”,做到了“以高校院所为主的产教融合创新体系”和“以龙头企业为主的研产销一体化创新体系”双体系发力的有效科技支撑架构。兰州理工大学与兰州市、白银市、金昌市分别建立了产教融合发展基地,围绕镍、钴、铜以及其他有色金属新材料进行研发攻关和人才培养。金川科技园开创了“课题组、孵化单元、事业部、子公司”裂变孵化模式,通过“研产销一体化”度过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关,并不断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从零到一的突破。

着力“强工业”,打造“大集群”

冶金有色产业作为甘肃省的传统优势和支柱产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对稳定全省工业经济大盘发挥了“压舱石”作用。我院调研组此行重点围绕“冶金有色产业如何挖潜、拓新、出圈”,对产业和企业进行深入分析。据了解,甘肃省镍资源和钴资源排名全国第一,铜资源排名全国第四,撑起我国新能源产业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半壁江山,金昌被誉为“中国镍都”。近年来,甘肃省持续推动新材料产业向“创新升级育精尖”方向发展,以金川集团和白银有色集团为领航企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提升镍、钴、铜等新材料行业引领力。金川集团依托镍钴铜资源优势、制造优势和科研能力,研制成功4N无氧铜、4169高温合金、超大口径白铜管、手撕镍带、医用钴铬钼合金等一批拳头产品,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从2013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川集团兰州金川科技园到如今十余年来,金川集团以持续攻关促转型升级,不断攀登自主创新的高峰。高纯铜纯度从6N提升到了7N;高纯镍、高纯钴从5N(99.999%)提升到了99.99995%,高纯镍、高纯钴和高纯铜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产量相比十年前提升了10-15倍。“新型电镀钯盐及成套电镀液耦合体系的研发和产业化”等3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纯金属材料及高性能功能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极大助推了我国半导体领域、新能源等领域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进程。白银集团与德福科技合作,成立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持续发力高端铜箔,甘肃基地创全球单个基地最大产能规模,稳居内资铜箔企业前列。海亮集团是国内最先掌握3.5微米极薄产品生产技术、高抗高延产品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锂电铜箔和标准铜箔的研发和生产,力争在202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箔生产企业。通过调研,我们看到了甘肃全省一盘棋打造镍钴铜新材料及应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取得的丰硕成果,以金昌、兰白组团为双轮,武威为协同发展区,辐射带动全省新材料产业带一体化发展。 

从传统老工业基地到先进制造业高地,西北冶金有色大省“仰世而来”——中国高新院助力甘肃省打造镍钴铜新材料及应用集群图2 金川集团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

做到“进一步”,形成“新格局”

在最后一天的交流座谈会上,我院调研组向甘肃省工信厅汇报了此次调研成果和初步思路,并得到了甘肃省工信厅及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调研组提出,甘肃省要进一步突出“镍、钴、铜”的特色优势,在集群产业选择上要聚焦“第一”、聚焦“唯一”,强化“功能”、强化“应用”,突出“材料”、突出“高新”;集群发展上要进一步发挥既有优势并推动产业向“新”发展,树立从“资源—原料—材料—新材料—应用”的产业发展思路;在规划布局上要进一步拉大发展框架,统筹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耦合、网络化发展,构建“一带两轮三基地”总体格局;在开放合作上要进一步突出甘肃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的区位优势,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更加主动服务对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与东中部、东北地区的产业技术合作。与此同时,调研组还提出,2024年是落实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任务部署的关键一年,甘肃省要抢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的重大机遇,以培育打造镍钴铜新材料及应用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抓手,带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耦合发展,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甘肃名片”,实现“镍”盘重生、“钴”动未来的美好愿景。 

从传统老工业基地到先进制造业高地,西北冶金有色大省“仰世而来”——中国高新院助力甘肃省打造镍钴铜新材料及应用集群图3 我院调研组一行在甘肃实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