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院新闻 >

秉承创新基因,打造更具实力的株洲·中国动力谷

来源:中国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6-16 点击:

  株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创新是株洲这座城市的特有基因。创新,使得株洲产生了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对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等中国工业史上290多个第一,以及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全球首台无人驾驶大巴、全球首个生物医药多肽库等国际第一。创新,使得株洲先后9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成功跻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连续三年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65%。

  为了让株洲在众多的自主创新区域和创新城市中脱颖而出,树立创新的区域品牌,株洲市依托轨道交通、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优势产业打造株洲·中国动力谷。中国动力谷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轨道交通研发生产基地、中国唯一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基地、中国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国动力谷的品牌树立吸引了众多的创新资源汇聚。

  为建好中国动力谷这一品牌,株洲市投资200亿元建设了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4年来,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截至2021年6月,园区引进和培育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超过210个,15家高校、科研院所在园区设立了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先后获得“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轨道交通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资质和荣誉。通过打造“3+5+2”产业新体系,到2025年,株洲力争建设成为以“世界级现代轨道交通城、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城、中国动力产业自主创新中心”为支撑的中国动力谷,产业集群总规模达到8000亿元以上。

  株洲市大力实施“研发投入三年行动计划”,设立市级企业研发奖补,对研发强度大、增长快的企业给予奖励,对研发管理人员给予工作补助;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发布了《关于依法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决定》。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构建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向协同”的创新投入机制,近三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从47.3亿元增至90亿元,年均增长29.5%;研发投入强度从1.88%提升至3.0%,居全省第一。

  “十四五”时期是株洲全面开启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株洲·中国动力谷”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来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突出株洲在长株潭一体化协同创新和湖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株洲科技局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聘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研究院为其编制《株洲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秉承创新基因,打造更具实力的株洲·中国动力谷 
图1 《株洲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审查对接会现场
 
  2021年6月16日,株洲市发改局主持召开了株洲市“十四五”专项规划审查与对接会,审查各专项规划完成情况及对接下一步工作开展。在听取我院规划所张超妮所长对《株洲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编制调研情况及株洲“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引领区”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汇报后,经多位专家的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本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得当,能够有效指导“十四五”株洲科技创新发展。同时,专家组针对株洲科技创新“十四五”重大项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提出相关建议,就下一步工作安排做了具体部署。

  株洲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进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引领区的号角已经全面吹响,建设更具实力的株洲·中国动力谷的战斗已经全面打响。接下来,我院规划编制组将紧紧围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引领区”这一战略目标,进一步突出株洲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重点项目,做实做好《株洲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为株洲市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引领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院新闻 >

秉承创新基因,打造更具实力的株洲·中国动力谷

2021-06-16 来源:中国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株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创新是株洲这座城市的特有基因。创新,使得株洲产生了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对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等中国工业史上290多个第一,以及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全球首台无人驾驶大巴、全球首个生物医药多肽库等国际第一。创新,使得株洲先后9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成功跻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连续三年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65%。

  为了让株洲在众多的自主创新区域和创新城市中脱颖而出,树立创新的区域品牌,株洲市依托轨道交通、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优势产业打造株洲·中国动力谷。中国动力谷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轨道交通研发生产基地、中国唯一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基地、中国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国动力谷的品牌树立吸引了众多的创新资源汇聚。

  为建好中国动力谷这一品牌,株洲市投资200亿元建设了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4年来,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截至2021年6月,园区引进和培育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超过210个,15家高校、科研院所在园区设立了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先后获得“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轨道交通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资质和荣誉。通过打造“3+5+2”产业新体系,到2025年,株洲力争建设成为以“世界级现代轨道交通城、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城、中国动力产业自主创新中心”为支撑的中国动力谷,产业集群总规模达到8000亿元以上。

  株洲市大力实施“研发投入三年行动计划”,设立市级企业研发奖补,对研发强度大、增长快的企业给予奖励,对研发管理人员给予工作补助;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发布了《关于依法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决定》。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构建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向协同”的创新投入机制,近三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从47.3亿元增至90亿元,年均增长29.5%;研发投入强度从1.88%提升至3.0%,居全省第一。

  “十四五”时期是株洲全面开启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株洲·中国动力谷”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来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突出株洲在长株潭一体化协同创新和湖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株洲科技局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聘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研究院为其编制《株洲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秉承创新基因,打造更具实力的株洲·中国动力谷 
图1 《株洲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审查对接会现场
 
  2021年6月16日,株洲市发改局主持召开了株洲市“十四五”专项规划审查与对接会,审查各专项规划完成情况及对接下一步工作开展。在听取我院规划所张超妮所长对《株洲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编制调研情况及株洲“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引领区”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汇报后,经多位专家的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本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得当,能够有效指导“十四五”株洲科技创新发展。同时,专家组针对株洲科技创新“十四五”重大项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提出相关建议,就下一步工作安排做了具体部署。

  株洲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进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引领区的号角已经全面吹响,建设更具实力的株洲·中国动力谷的战斗已经全面打响。接下来,我院规划编制组将紧紧围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引领区”这一战略目标,进一步突出株洲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重点项目,做实做好《株洲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为株洲市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引领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