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园区科协组织服务新模式 着力打通企业创新“最后一公里”
来源:未知 日期:2018-04-28 点击:次
(一)成为政府的助手(拓宽职能)
1、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提供相关调研报告,为政府各项创新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例如,承接了成都市经信委的《创新驱动发展法制环境与政策体系研究课题》;成都市青白江区《绿色建材产业集群调研课题》等。
2、为各大工业园区企业、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提供政策解读、科技信息推广等十大类公益服务,2016年仅71580企业服务平台提供服务支撑的园区科协,开展各类公益服务活动就达到80余场次、参会企业1000家、参会人数2000余人次。
例如,在成都市青白江工业园区开展了“创新能力建设暨产业链资源对接”活动;在成都市青羊工业园区开展了“2016创新发展能力提升总裁沙龙”及“营销创新、跨界整合高峰论坛”等。
3、支撑当地的工业联盟、行业协会开展各项服务工作——郫县工业创新联盟,为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医疗设备、川菜产业等5大技术联盟内企业提供公益培训、成果转化、资源对接等“双创”服务。
4、指导专业服务机构建立“政企”沟通的绿色通道。
例如,引入71580企业服务平台,该平台为成都市经信委授予的B2G政企服务联络站。通过该平台,企业诉求信息可快速传递至政府相关部门,并能及时得到响应。
(二)成为企业的帮手(做深服务)
1、助力并培育工业园区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创新型电子商务企业等。截止2016年底,助推成都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
2、协助并指导企业申请专利,保护核心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截止2016年底,助推企业新申请专利756件(其中发明专利125件)。
3、助力企业对接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共同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能产生重大效益的研发中心,截止2016年底,助推企业新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2家、院士(专家)工作站3家。
4、助力企业对接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服务,促进不同园区、企业之间技术和产品的协同和融合发展,推动强链补链服务,截止2016年底,开展了此类活动近10次。
5、助力并协助规模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打造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企业综合实力的跨越式提升。
例如,完成对“宏明双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四个阶段的打造,耗时一年完成了此项工程,帮助企业挖掘并申报了21项专利技术,使企业明确了未来3-5年的技术创新战略目标,协助企业引进了4.4亿战略投资,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企业利润较前两年同比提升30%。2017年度将有5家企业陆续启动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工程。
(三)成为市场的推手(做实推广)
目前,该模式已在成都市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郫都区、新津县、青白江、锦江、崇州、大邑等15个工业园区完成了试点,下一步会在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工业园区全面有效铺开。目前园区科协的服务内容也在积极支撑高校(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等)的“双创”服务工作,同时,依托郫都区园区科协的服务资源和对应的区位优势,着力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郫县菁蓉镇内的小微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服务。
(四)探索出了“双创”服务的工具
1、政册通APP【四川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政策公共服务平台】
在成都市科协指导下,为了满足广大园区科协会员企业的政策诉求,园区科协秘书长单位71580企业服务平台历时2年研发了“政册通”APP并嫁接到微信公众号上面,方便企业查询。该APP录入了发改、科技、经信、商务、人社等政府相关部门的创新政策信息,并由多年从事政策解读的专家进行解读,同时具备快速查询政策、智能匹配政策、项目申报节点实时监控等功能。该APP免费供企业使用,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进行政策查询和精准匹配,有效地助力政府各项双创政策快速落地,实现了企业与政府双创政策无缝对接。
政册通目前注册人数近万人,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了线上政策咨询服务,同时,为上百家企业提供了线下“双创”政策咨询的增值服务,协助5家企业新增为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协助6家企业解决了研发费归集问题、协助上百家企业完成了省、市、区科技计划等各类项目的申报,申报金额近千万,帮助企业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问题。
2、天使通平台【聚合创新要素的大数据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在成都市科协、龙泉驿区政府、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科协的指导下,71580企业服务平台协助配合建立了“天使通”平台,通过建立6+1创新资源库,1即为政策库,6即为项目、载体、专家、设备、资金、市场六大信息资源库,为企业提供公益服务、信息咨询、创新要素及成果共享、交易平台等创新创业资源对接服务,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多元协同机制。
服务案例:目前已经促成当地企业与四川大学、西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达成项目技术合作,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新项目年产值超1000万元,利税200余万元;同时还帮助成都环龙集团与四川成飞集成、成都宏明双新公司牵线搭桥,促进几家企业在工业智能机器人项目上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