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洞见 >

探讨农业园区盈利模式

来源:未知 日期:2018-04-23 点击:

  农业园区是指相关经济主体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高新技术特点,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利用已有的农业科技优势、农业区域优势和自然社会资源优势,以高新技术的集体投中和有效转化为特征,以企业化管理为手段,进行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农业试验基地,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融合的新型组织形式,其本质是经济实体,盈利和可持续发展是其发展的基本目标。
  
  园区对自身资源等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外部有利的市场机会,发挥自身优点,减少外部的威胁,克服自身的缺点,创造价值的活动,即园区的盈利模式。该模式是园区对核心能力的运用和价值链的设计,盈利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有效的盈利模式。一种好的盈利模式,可拓宽盈利渠道,使园区各个组成部分都能盈利,并具有可持续性,即使有新的竞争者进入也能抵御威胁。
  
  我国农业园区发展十几年来,经历了起步阶段(1994年—1996年),快速提升阶段(1997年—1998年)和急剧膨胀阶段(1999年至今)三个发展阶段,现有各类规模以上农业园区30000家,其中农业科技园区5000多家,国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园区20000多家,农业产业标准园5479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成果,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多数园区存在盈利水平较低的问题,引起许多人对农业能否盈利的质疑,严重阻碍了农业园区的发展。研究园区的盈利模式,能为园区规划设计提供指导依据,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能提高园区运行效率,实现农业园区的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一、国外农业园区
  
  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农业的发展经历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生产方式、管理运营模式也经历了多次的更替,获取收益的方式也有较大的变化,现国外农业园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效农业生产盈利模式
  
  这种盈利模式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将土地等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使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来获取盈利,或者提高土地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来获取收益。具体途径各国不一样,例如美国依赖于机械化、自动化的广泛使用,机械化程度世界第一;荷兰通过精耕细作,种植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并提高土地生产率使收益倍增;以色列开源节流,使水资源得以科学高效地利用,把“不毛之地”变成了“粮果之乡”、“沙漠花园”。
  
  2、品牌盈利模式
  
  从品牌中盈利,充分利用品牌溢价效应,最大程度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最终实现园区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营销方面:开展休闲农业产品促销会,节假日举办各种节庆活动,丰富产品形式,吸引顾客;品牌的延伸:使不同的产品彼此共享同样品牌,原有的品牌资产转移到新的产品上,可迅速扩大新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品牌的形象:注重塑造农产品形象和企业品牌形象,使消费者了解和认同品牌,加深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忠诚度;品牌规模:利用品牌加盟等方式扩大规模,收取合作费用,同时省去大量繁琐的中间环节,获取更大的利润;建立地域品牌、国家品牌:提升品牌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例如法国以具有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的葡萄酒产品为基础,把农业标准化建设与农产品名牌战略相结合,塑造了葡萄酒的“国家品牌”,通过法国食品协会、葡萄酒产业协会、法国外贸中心等组织举办的各种展会,进行国内、国际品牌促销,使法国葡萄酒享誉全球。
  
  3、科技服务盈利模式
  
  现代农业园以科技为依托,具有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的特点,提供农业科技服务也成为其盈利的模式之一,主要包括:面向国内外提供国际农业技术咨询服务,进行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等科技成果的展示、转让、出售,进行产业孵化推广,提供科技中介服务等。如日本的开发区,被称为农业技术的“硅谷”,建立了600多个农业改良普及所和农业技术示范区,是农业科技致富的典范;荷兰艾德市PTC示范中心为国内外供温室园艺用户提供参观学习,展示各种蔬菜技术的栽培,和配套知识体系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加拿大的Nova Scotia大学建立的农业技术园,为大学和企业创造平台,实现大学与市场的科技对接来创造价值;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立的农业与食品科技园,新加坡的农业科技园等都是提供科技服务来获取收益的农业园区典范。
  
  4、发挥多功能性的盈利模式

  
  充分发挥农业的作用,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从农业的休闲、科普、观光、生态文化功能中挖掘农业的价值,也是外国拓宽农业园盈利的渠道。荷兰目前有观光休闲农场3500多家,最为典型的哥肯霍夫花卉公园,以郁金香为主,面积只有32hm2,每年仅门票收入就高达2000多万欧元。意大利的“绿色旅游”,提供人群饮食起居的农庄已有6500家,仅托斯卡纳大区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就达到20万人次。
  
  澳大利亚以葡萄庄园的生产设施、田园风光、特色饮食、葡萄酒酿造工艺生产线、葡萄酒历史文化为吸引物,开发体验旅游和文化旅游多元旅游产品组合。2009 年,就吸引了66 万国际游客和410万国内游客,创汇达48.9 亿澳元。德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的“农业公园”、“市民农园”以及美国迪士尼的“生物园”等观光农业园每年吸引游客数10 万,创造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5、社会公益性盈利模式
  
  外国农业园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各国政府财政部门和银行在资金供应、提供贷款等方面都采取了倾斜政策,采取减免税收、提供补贴、提供技术、提供农资生产资料等政策补助,例如以色列的示范农场均由政府出资,成立专门的资金支持示范农场的运营;法国的政策对农牧业生产进行直接补贴和农牧产品市场补贴,并对不发达地区发放农场补贴,法国山区农场年经营收入的73%来自农业补贴,平原农场有50%来自农业补贴,以此来支持农民生产高质量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最高补贴额为每个农场每年3000欧元;美国每年对农产品有高达120亿美元的价格补贴款,美国民间的会员式组织-洛杉矶商会承担着组织生产、联系市场、提供政策信息、销售农产品以及会员维权等的多种职能。美国各地都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农业为保证,来完善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工厂化。
  
  二、国内农业园区
  
  目前我国的园区大致可分为农业产业化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综合园区、休闲类园区四类,不同类型的园区有不同的盈利模式。
  
  1、农业产业化园区
  
  农业产业园,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盈利特点是在销售产品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提高抗风险能力,在不同的产业链环节上实现价值,农产品、餐饮、观光、住宿等多点结合。如上海鲜花港现代农业园区,以鲜花产业为主,有36公顷的现代化玻璃温室群,具有年组培种苗7000万株、切花1000万株、盘花50万盘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远销国内外,园区积极拓展农业产业链,依托鲜花产业平台,精心打造旅游、休闲、娱乐新景点,发展现代农业旅游,形成了以花农培训、花卉种植、种苗研发、新品展示、新种养技术研发、种苗出口为主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年产值高达3亿。
  
  2、农业科技园区
  
  我国的农业科技园区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为核心,具有生产、示范、辐射、培训、观光等功能。科技园承担较多的社会职能,必须有相应的产业支撑,通过推广示范进行二次转化,其盈利以科技为中心,通过技术转化、旅游、培训等途径获取收益。例如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依靠科技产业化实现盈利的模式,服务三农、带动当地农业发展、辐射全国的全新模式,使园区建设成为北京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和国际设施农业展示示范基地。主要的盈利模式有:农业科技的孵化推广收益、科技中介有偿服务、科技成果转让、农业技术服务、培训、展示场地的有偿使用、会议收入、学生夏令营收益、园艺产品及会员卡的销售、门票收入。
  
  又如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科技园区,引进美国、以色列、荷兰等30多个国家的860多个蔬菜品种和430多项农业新技术,年产无公害蔬菜和绿色蔬菜41亿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5.1亿元,增加效益4.8亿元;园区积极发展农业旅游,每年有超200万人次来参观;举办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现累计就有1739万人次参展参会,实现各类贸易额1599亿元,已发展成以高新技术引进、推广,生物工程苗开发、蔬菜标准化生产、蔬菜加工销售、科技技术培训、企业孵化、会展信息服务及农业观光旅游服务为主盈利的高科技园区。
  
  3、综合园区
  
  综合农业园区集农业、加工业、物流业、旅游业于一体的经济实体,融合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盈利模式遍及多个农业产业链以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例如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以高科技生物工程与设施农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以内外贸为纽带,走产销一体,农科游结合的道路,不断探索、完善新的经营体制。走出一条以蔬菜、花卉为主体,种子种苗、绿色蔬菜、食用菌、花卉设施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相融合的生物技术产业,温室工程安装制造,与农业相关的物流交易、休闲居住、观光旅游、会展培训服务为主的盈利道路,成为浦东现代农业的一颗明珠。
  
  4、台湾农业园
  
  台湾休闲园区以休闲农园为主,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目前台湾休闲农业园区已走红国际市场。园区盈利构成包括:门票收入,游客进入农业园区进行参观游览;农业体验性消费收入,游客参与园区组织的采摘、品尝、趣味比赛、农耕、工艺品制作等活动;休闲娱乐型消费收入,游客参与文艺表演、游泳、温泉、健身、蹦极、攀岩、漂流等活动的消费;商务型消费收入,为商务活动提供会议、培训、展览等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就地销售,农产品商超配送,观赏和装饰用农产品,农产品精深加工商品等;餐宿服务消费收入,在民俗区或农业园区内住宿和用餐的消费。
  
  台湾上规模的休闲农场有3000多家,每年有大约5000万人次的旅客量,融合了农业生产、技工、游憩服务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经营元素相当多元化,主要有休闲农场、观光农园、休闲渔业、展示中心、乡村民俗和教育农园。各类型的园区盈利模式也各有特点:
  
  休闲农场:主要利用自然资源如森林、山溪等乡土风光设立露营区、烧烤区、戏水区,提供餐饮、体能锻炼等各种游憩设施和休闲场所的服务产品来盈利。例如兆丰休闲农场,座落于风景秀丽的花东纵谷内,结合了农、林、畜牧、景观、鸟园及温泉SPA等元素,设置森林游乐、农业体验、可爱动物、水生植物观赏、温泉SPA、时令果蔬采摘等服务,深受游客喜爱,一年四季人流不断,是台湾少见的大型休闲农场之一。
  
  乡村民俗:依托优雅的环境、与众不同的民风民情、优美的风景和朴实亲切的主人等,提供特色餐饮、特色风味小吃、特色手工艺,民宿等服务产品,台湾的南投县清境地区和台北黄金山城金瓜石的民宿旅游是很出名的地区,截止到2009年台湾共有2926个合法民宿。
  
  教育农园: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提供教学、教案和解说、体验活动服务来盈利,例如南投县埔里镇的台一教育休闲农场,利用多种农业废弃有机质打造景观设施,自行培植花卉,自建花柱花屋,营造水上餐厅,农场可以提供食宿,游客可以学习多项DIY课程,是台湾很多中小学校户外教学的固定基地,中小学毕业生的毕业旅行之地,深受家长与学生的欢迎。
  
  观光农园:提供名、特、优、新的农作物、农产品观光、采摘和休闲娱乐服务来盈利,观光农园有观果、观茶、观菜、观花、观瓜等类型。在1998年时,观光农园北部区域有55处观光农园,占全台湾地区的55.56%;中部区域有21处,占21.21%;东部区域有12处,占12.12%;南部区域有11处,占11.11%,四季都可享受赏花、摘果、观光休闲,可全年盈利。
  
  休闲牧场:生产、养殖的农产品如牛奶、奶酪、牛肉等出售,利用山青水秀、景色优美,以及挤牛奶、农耕收获挖地瓜、做汤圆、印T恤、做陶艺等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消费,例如飞牛牧场利用烤肉、露营、住宿、餐厅、纪念品、乳制品等,为游客提供最完备的休闲服务,同时提供牧草种植、有机花草和有机蔬菜采摘,让游客体验农场生活,旺季一天门票收入就达10多万元(台币)。
  
  休闲渔场:利用当地优势,在设置钓鱼协会吸引钓鱼爱好者前来垂钓,出售养殖高级鱼类,提供高端餐饮,鱼类观光,豚鲸表演、养殖体验等服务产品盈利。例如立川渔场在进行渔业养殖外,设有展示馆、观景台,环池塘步道等景观,提供体验、餐饮、DIY等服务,吸引消费者来观光消费。
  
  三、启示与借鉴
  
  1、打破旧有观念,提供多方服务

  
  农业不仅仅是销售产出的农产品,农业除自身特有的食物生产功能外,还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休闲)等多方面功能,绝不能忽视农业的多功能性,只把农业简单看成是“吃饭产业”,却忽视农业的丰富内涵,应把特色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农业文化产业等新产业纳入园区的经营,积极构建全面的现代农业园产业体系,为人民提供多方面服务来盈利。
  
  首先是提供产品服务,生产是园区的主要经营活动,利用现代工业、科技的装备,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为人民提供鲜嫩、鲜活、安全、营养价值高的蔬菜畜禽等产品。
  
  其次园区的科研服务,高新科技武装的现代农业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变革,科技含量高的农业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
  
  再次是配套服务,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拉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了盈利渠道,提高园区的竞争力。最后是提供观光服务,这是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园区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提供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风情生活服务,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提供多样服务,实现盈利多元化。
  
  2、突破经营门槛,提升盈利能力
  
  人才、科技、资本和规模是现代农业经营的四个要素,园区的盈利离不开这四个要素的有力支撑,即要有强大的农业人才队伍,完善的农业科技体系,有力的资本支持和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的农业生产。
  
  人才: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农业科技园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各种科技合作关系,以产学研相结合,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加大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尤其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应采用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科技:提高园区科技含量,增强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从主导产业出发,建立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等,强化产学研结合,强化集成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联合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力量,聚集项目,引进成果,增强园区技术研发,培育孵化科技企业。
  
  资本:集中各级政府部分支农财政资金,建立园区发展基金会,同时政府对园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化应加大政府贴息扶持力度;积极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以及境外资本投资园区发展,对于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可给以一定比例的技术入股;加强对园区的信贷支持,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贴息政策向园区倾斜,扩大对园区贷款的授信额度,降低农村信用社的成本,向园区低利率贷款等。
  
  规模:因地制宜,在黑龙江、新疆等人少地多地区,借鉴美国、加拿大经验,利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大面积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总产量,在西部干旱地区,发展沙漠农业和节水农业,达到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在东南部,人多地少的地区可生产合作化,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利用劳动力和机械等生产性资源,扩大规模化生产;加强品牌运作,采用品牌加盟等方式扩大规模。
  
  3、融合农业三产,实现多点盈利
  
  创意农业,将农产品不当农产品看待,而是当成创意品,实现农产品一产、二产、三产的层次活动,是传统农业提高附加值的有效路径。由农产品到食品加工,经过工业化的深加工后实现了第一次升值;经过文化主题的创意包装实现了第二次升值;附加上旅游服务、通过游客购买之后,既节约了物流成本,也实现了第三次升值。
  
  同时,消费者的活动延伸到农田、作坊等乡村资源和环境中,实现了效益的多元化。因此,其经济效益也因产业的升级而实现了“1 +2 +3 =6”的二次叠加,园区可以产生更大收益,这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脱胎换骨,创意农业模式不只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高度的农业文明展示,是一种“从农业入、从旅游出”的路径来寻求农业高效发展的高级模式。这种“传统生产方式+现代文化创意”的新型盈利模式,大幅度提高了传统农业的附加值,提升了园区的盈利能力。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洞见 >

探讨农业园区盈利模式

2018-04-23 来源:未知 点击:

  农业园区是指相关经济主体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高新技术特点,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利用已有的农业科技优势、农业区域优势和自然社会资源优势,以高新技术的集体投中和有效转化为特征,以企业化管理为手段,进行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农业试验基地,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融合的新型组织形式,其本质是经济实体,盈利和可持续发展是其发展的基本目标。
  
  园区对自身资源等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外部有利的市场机会,发挥自身优点,减少外部的威胁,克服自身的缺点,创造价值的活动,即园区的盈利模式。该模式是园区对核心能力的运用和价值链的设计,盈利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有效的盈利模式。一种好的盈利模式,可拓宽盈利渠道,使园区各个组成部分都能盈利,并具有可持续性,即使有新的竞争者进入也能抵御威胁。
  
  我国农业园区发展十几年来,经历了起步阶段(1994年—1996年),快速提升阶段(1997年—1998年)和急剧膨胀阶段(1999年至今)三个发展阶段,现有各类规模以上农业园区30000家,其中农业科技园区5000多家,国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园区20000多家,农业产业标准园5479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成果,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多数园区存在盈利水平较低的问题,引起许多人对农业能否盈利的质疑,严重阻碍了农业园区的发展。研究园区的盈利模式,能为园区规划设计提供指导依据,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能提高园区运行效率,实现农业园区的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一、国外农业园区
  
  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农业的发展经历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生产方式、管理运营模式也经历了多次的更替,获取收益的方式也有较大的变化,现国外农业园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效农业生产盈利模式
  
  这种盈利模式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将土地等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使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来获取盈利,或者提高土地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来获取收益。具体途径各国不一样,例如美国依赖于机械化、自动化的广泛使用,机械化程度世界第一;荷兰通过精耕细作,种植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并提高土地生产率使收益倍增;以色列开源节流,使水资源得以科学高效地利用,把“不毛之地”变成了“粮果之乡”、“沙漠花园”。
  
  2、品牌盈利模式
  
  从品牌中盈利,充分利用品牌溢价效应,最大程度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最终实现园区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营销方面:开展休闲农业产品促销会,节假日举办各种节庆活动,丰富产品形式,吸引顾客;品牌的延伸:使不同的产品彼此共享同样品牌,原有的品牌资产转移到新的产品上,可迅速扩大新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品牌的形象:注重塑造农产品形象和企业品牌形象,使消费者了解和认同品牌,加深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忠诚度;品牌规模:利用品牌加盟等方式扩大规模,收取合作费用,同时省去大量繁琐的中间环节,获取更大的利润;建立地域品牌、国家品牌:提升品牌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例如法国以具有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的葡萄酒产品为基础,把农业标准化建设与农产品名牌战略相结合,塑造了葡萄酒的“国家品牌”,通过法国食品协会、葡萄酒产业协会、法国外贸中心等组织举办的各种展会,进行国内、国际品牌促销,使法国葡萄酒享誉全球。
  
  3、科技服务盈利模式
  
  现代农业园以科技为依托,具有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的特点,提供农业科技服务也成为其盈利的模式之一,主要包括:面向国内外提供国际农业技术咨询服务,进行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等科技成果的展示、转让、出售,进行产业孵化推广,提供科技中介服务等。如日本的开发区,被称为农业技术的“硅谷”,建立了600多个农业改良普及所和农业技术示范区,是农业科技致富的典范;荷兰艾德市PTC示范中心为国内外供温室园艺用户提供参观学习,展示各种蔬菜技术的栽培,和配套知识体系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加拿大的Nova Scotia大学建立的农业技术园,为大学和企业创造平台,实现大学与市场的科技对接来创造价值;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立的农业与食品科技园,新加坡的农业科技园等都是提供科技服务来获取收益的农业园区典范。
  
  4、发挥多功能性的盈利模式

  
  充分发挥农业的作用,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从农业的休闲、科普、观光、生态文化功能中挖掘农业的价值,也是外国拓宽农业园盈利的渠道。荷兰目前有观光休闲农场3500多家,最为典型的哥肯霍夫花卉公园,以郁金香为主,面积只有32hm2,每年仅门票收入就高达2000多万欧元。意大利的“绿色旅游”,提供人群饮食起居的农庄已有6500家,仅托斯卡纳大区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就达到20万人次。
  
  澳大利亚以葡萄庄园的生产设施、田园风光、特色饮食、葡萄酒酿造工艺生产线、葡萄酒历史文化为吸引物,开发体验旅游和文化旅游多元旅游产品组合。2009 年,就吸引了66 万国际游客和410万国内游客,创汇达48.9 亿澳元。德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的“农业公园”、“市民农园”以及美国迪士尼的“生物园”等观光农业园每年吸引游客数10 万,创造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5、社会公益性盈利模式
  
  外国农业园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各国政府财政部门和银行在资金供应、提供贷款等方面都采取了倾斜政策,采取减免税收、提供补贴、提供技术、提供农资生产资料等政策补助,例如以色列的示范农场均由政府出资,成立专门的资金支持示范农场的运营;法国的政策对农牧业生产进行直接补贴和农牧产品市场补贴,并对不发达地区发放农场补贴,法国山区农场年经营收入的73%来自农业补贴,平原农场有50%来自农业补贴,以此来支持农民生产高质量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最高补贴额为每个农场每年3000欧元;美国每年对农产品有高达120亿美元的价格补贴款,美国民间的会员式组织-洛杉矶商会承担着组织生产、联系市场、提供政策信息、销售农产品以及会员维权等的多种职能。美国各地都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农业为保证,来完善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工厂化。
  
  二、国内农业园区
  
  目前我国的园区大致可分为农业产业化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综合园区、休闲类园区四类,不同类型的园区有不同的盈利模式。
  
  1、农业产业化园区
  
  农业产业园,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盈利特点是在销售产品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提高抗风险能力,在不同的产业链环节上实现价值,农产品、餐饮、观光、住宿等多点结合。如上海鲜花港现代农业园区,以鲜花产业为主,有36公顷的现代化玻璃温室群,具有年组培种苗7000万株、切花1000万株、盘花50万盘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远销国内外,园区积极拓展农业产业链,依托鲜花产业平台,精心打造旅游、休闲、娱乐新景点,发展现代农业旅游,形成了以花农培训、花卉种植、种苗研发、新品展示、新种养技术研发、种苗出口为主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年产值高达3亿。
  
  2、农业科技园区
  
  我国的农业科技园区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为核心,具有生产、示范、辐射、培训、观光等功能。科技园承担较多的社会职能,必须有相应的产业支撑,通过推广示范进行二次转化,其盈利以科技为中心,通过技术转化、旅游、培训等途径获取收益。例如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依靠科技产业化实现盈利的模式,服务三农、带动当地农业发展、辐射全国的全新模式,使园区建设成为北京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和国际设施农业展示示范基地。主要的盈利模式有:农业科技的孵化推广收益、科技中介有偿服务、科技成果转让、农业技术服务、培训、展示场地的有偿使用、会议收入、学生夏令营收益、园艺产品及会员卡的销售、门票收入。
  
  又如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科技园区,引进美国、以色列、荷兰等30多个国家的860多个蔬菜品种和430多项农业新技术,年产无公害蔬菜和绿色蔬菜41亿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5.1亿元,增加效益4.8亿元;园区积极发展农业旅游,每年有超200万人次来参观;举办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现累计就有1739万人次参展参会,实现各类贸易额1599亿元,已发展成以高新技术引进、推广,生物工程苗开发、蔬菜标准化生产、蔬菜加工销售、科技技术培训、企业孵化、会展信息服务及农业观光旅游服务为主盈利的高科技园区。
  
  3、综合园区
  
  综合农业园区集农业、加工业、物流业、旅游业于一体的经济实体,融合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盈利模式遍及多个农业产业链以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例如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以高科技生物工程与设施农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以内外贸为纽带,走产销一体,农科游结合的道路,不断探索、完善新的经营体制。走出一条以蔬菜、花卉为主体,种子种苗、绿色蔬菜、食用菌、花卉设施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相融合的生物技术产业,温室工程安装制造,与农业相关的物流交易、休闲居住、观光旅游、会展培训服务为主的盈利道路,成为浦东现代农业的一颗明珠。
  
  4、台湾农业园
  
  台湾休闲园区以休闲农园为主,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目前台湾休闲农业园区已走红国际市场。园区盈利构成包括:门票收入,游客进入农业园区进行参观游览;农业体验性消费收入,游客参与园区组织的采摘、品尝、趣味比赛、农耕、工艺品制作等活动;休闲娱乐型消费收入,游客参与文艺表演、游泳、温泉、健身、蹦极、攀岩、漂流等活动的消费;商务型消费收入,为商务活动提供会议、培训、展览等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就地销售,农产品商超配送,观赏和装饰用农产品,农产品精深加工商品等;餐宿服务消费收入,在民俗区或农业园区内住宿和用餐的消费。
  
  台湾上规模的休闲农场有3000多家,每年有大约5000万人次的旅客量,融合了农业生产、技工、游憩服务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经营元素相当多元化,主要有休闲农场、观光农园、休闲渔业、展示中心、乡村民俗和教育农园。各类型的园区盈利模式也各有特点:
  
  休闲农场:主要利用自然资源如森林、山溪等乡土风光设立露营区、烧烤区、戏水区,提供餐饮、体能锻炼等各种游憩设施和休闲场所的服务产品来盈利。例如兆丰休闲农场,座落于风景秀丽的花东纵谷内,结合了农、林、畜牧、景观、鸟园及温泉SPA等元素,设置森林游乐、农业体验、可爱动物、水生植物观赏、温泉SPA、时令果蔬采摘等服务,深受游客喜爱,一年四季人流不断,是台湾少见的大型休闲农场之一。
  
  乡村民俗:依托优雅的环境、与众不同的民风民情、优美的风景和朴实亲切的主人等,提供特色餐饮、特色风味小吃、特色手工艺,民宿等服务产品,台湾的南投县清境地区和台北黄金山城金瓜石的民宿旅游是很出名的地区,截止到2009年台湾共有2926个合法民宿。
  
  教育农园: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提供教学、教案和解说、体验活动服务来盈利,例如南投县埔里镇的台一教育休闲农场,利用多种农业废弃有机质打造景观设施,自行培植花卉,自建花柱花屋,营造水上餐厅,农场可以提供食宿,游客可以学习多项DIY课程,是台湾很多中小学校户外教学的固定基地,中小学毕业生的毕业旅行之地,深受家长与学生的欢迎。
  
  观光农园:提供名、特、优、新的农作物、农产品观光、采摘和休闲娱乐服务来盈利,观光农园有观果、观茶、观菜、观花、观瓜等类型。在1998年时,观光农园北部区域有55处观光农园,占全台湾地区的55.56%;中部区域有21处,占21.21%;东部区域有12处,占12.12%;南部区域有11处,占11.11%,四季都可享受赏花、摘果、观光休闲,可全年盈利。
  
  休闲牧场:生产、养殖的农产品如牛奶、奶酪、牛肉等出售,利用山青水秀、景色优美,以及挤牛奶、农耕收获挖地瓜、做汤圆、印T恤、做陶艺等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消费,例如飞牛牧场利用烤肉、露营、住宿、餐厅、纪念品、乳制品等,为游客提供最完备的休闲服务,同时提供牧草种植、有机花草和有机蔬菜采摘,让游客体验农场生活,旺季一天门票收入就达10多万元(台币)。
  
  休闲渔场:利用当地优势,在设置钓鱼协会吸引钓鱼爱好者前来垂钓,出售养殖高级鱼类,提供高端餐饮,鱼类观光,豚鲸表演、养殖体验等服务产品盈利。例如立川渔场在进行渔业养殖外,设有展示馆、观景台,环池塘步道等景观,提供体验、餐饮、DIY等服务,吸引消费者来观光消费。
  
  三、启示与借鉴
  
  1、打破旧有观念,提供多方服务

  
  农业不仅仅是销售产出的农产品,农业除自身特有的食物生产功能外,还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休闲)等多方面功能,绝不能忽视农业的多功能性,只把农业简单看成是“吃饭产业”,却忽视农业的丰富内涵,应把特色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农业文化产业等新产业纳入园区的经营,积极构建全面的现代农业园产业体系,为人民提供多方面服务来盈利。
  
  首先是提供产品服务,生产是园区的主要经营活动,利用现代工业、科技的装备,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为人民提供鲜嫩、鲜活、安全、营养价值高的蔬菜畜禽等产品。
  
  其次园区的科研服务,高新科技武装的现代农业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变革,科技含量高的农业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
  
  再次是配套服务,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拉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了盈利渠道,提高园区的竞争力。最后是提供观光服务,这是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园区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提供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风情生活服务,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提供多样服务,实现盈利多元化。
  
  2、突破经营门槛,提升盈利能力
  
  人才、科技、资本和规模是现代农业经营的四个要素,园区的盈利离不开这四个要素的有力支撑,即要有强大的农业人才队伍,完善的农业科技体系,有力的资本支持和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的农业生产。
  
  人才: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农业科技园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各种科技合作关系,以产学研相结合,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加大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尤其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应采用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科技:提高园区科技含量,增强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从主导产业出发,建立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等,强化产学研结合,强化集成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联合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力量,聚集项目,引进成果,增强园区技术研发,培育孵化科技企业。
  
  资本:集中各级政府部分支农财政资金,建立园区发展基金会,同时政府对园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化应加大政府贴息扶持力度;积极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以及境外资本投资园区发展,对于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可给以一定比例的技术入股;加强对园区的信贷支持,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贴息政策向园区倾斜,扩大对园区贷款的授信额度,降低农村信用社的成本,向园区低利率贷款等。
  
  规模:因地制宜,在黑龙江、新疆等人少地多地区,借鉴美国、加拿大经验,利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大面积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总产量,在西部干旱地区,发展沙漠农业和节水农业,达到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在东南部,人多地少的地区可生产合作化,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利用劳动力和机械等生产性资源,扩大规模化生产;加强品牌运作,采用品牌加盟等方式扩大规模。
  
  3、融合农业三产,实现多点盈利
  
  创意农业,将农产品不当农产品看待,而是当成创意品,实现农产品一产、二产、三产的层次活动,是传统农业提高附加值的有效路径。由农产品到食品加工,经过工业化的深加工后实现了第一次升值;经过文化主题的创意包装实现了第二次升值;附加上旅游服务、通过游客购买之后,既节约了物流成本,也实现了第三次升值。
  
  同时,消费者的活动延伸到农田、作坊等乡村资源和环境中,实现了效益的多元化。因此,其经济效益也因产业的升级而实现了“1 +2 +3 =6”的二次叠加,园区可以产生更大收益,这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脱胎换骨,创意农业模式不只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高度的农业文明展示,是一种“从农业入、从旅游出”的路径来寻求农业高效发展的高级模式。这种“传统生产方式+现代文化创意”的新型盈利模式,大幅度提高了传统农业的附加值,提升了园区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