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细化的管理服务推动科技园区发展
来源:未知 日期:2018-04-18 点击:次
以精细化的管理服务推动科技园区发展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做法与启示
王京
(经信委产业发展协调科科长)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做法与启示
王京
(经信委产业发展协调科科长)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于2003年10月由科技部、教育部授牌成立,经过多年建设,已由最初的一幢9000余平方米的旧厂房,发展到目前有赤峰路孵化基地、国康路创业基地及邯郸路基地、沪西园区、浙江产业园、常熟基地等“一园多基地”的格局,目前总建筑面积已达3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640余家,主要集中在现代设计、环保节能、电子信息等领域,占园区企业总数的80%。2013年实现国地税9382万元。
一、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取得的成果
(一)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
以最具有代表性的研发设计类企业为例,充分发挥同济大学在建筑设计上的优势,集聚研发设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了以建筑设计为龙头,市政工程设计、规划设计、景观设计为重点,涵盖软件设计、环保工程设计、艺术传媒设计等相关产业和图文制作、工程咨询等配套产业,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为完整的现代设计产业集聚区。
(二)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完整的产业链成为产业集聚的基础,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中冶集团设计研究院、朗诗集团研发总部、香港大都盛世设计院等规模企业和外资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产业结构逐步向工程总承包、国际咨询设计总承包等方向优化升级。
(三)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伴随着产业的高速发展,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目前园区内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比例已超过70%,园区先后引进国家、上海及杨浦等千人计划、3310人才计划等高层次领军人才近10名。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激发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仅2011年至2013年,园区企业获得专利授权353项,其中95%以上为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二、精细化管理服务的主要做法
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技园运营主体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运营方位上海同济科技园有限公司,是由上海同济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和杨浦区人民政府三方出资设立的。禀赋“以优质专业的孵化服务平台,助推创业企业快速成长梦想;以无缝写作的团队服务理念,实现科技园区专业发展典范”的经营理念,足部建立了完善的创新企业服务体系和多层次产业创新平台,其管理服务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创业企业,完善孵化体系
同济科技园目前已搭建创业培训、投融资、项目申报等八大专门服务平台,实现园区服务从基础常规的物业管理、注册年检等向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为核心的专业化服务转变。
1、创业培训服务。园区每年制定创业培训方案,采取“创业理论+案例导入+模拟实践”的培训模式,帮助创业者提升创业能力,技术能力和业务能力。同时还每年定期举办两期同济创业培训班来指导企业创业。
2、投融资服务。园区与交通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优势资本、亚洲搭档种子基金等20多家不同规模的创业投资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与杨浦科诚等各类小额贷款、担保、咨询公司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创立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投融资服务平台。
3、项目申报服务。园区设有专门人员,及时捕捉政府各类政策动态,帮助企业申报各类政府扶持政策和政府项目。通过对园区企业摸底调查、甄选推荐、辅导材料撰写等方式,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获取政府各类支持政策的信息不对称难题。
4、评优评先服务。及时收集和研究相关政策,积极组织优秀企业、人才参加各类科技奖项评选,以进一步提升园区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树立企业形象。
5、人力资源服务。园区收集和了解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整合各种资源,通过为企业代理网络招聘、青年职业见习、大学生实习、参与现场招聘会等方式进行人事代理、人事咨询,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
6、财务代理服务。园区拥有专业财务代理业务资格,并组建专业的财务代理、顾问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的财务服务,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
7、专业中介服务。通过发挥规模优势,整合多方社会资源,引入各类规模大、信用好的中介公司,为企业提供涵盖法律咨询、知识产权等第三方代理服务。
8、市场推广服务。通过为企业提供展示、宣传、行业对接服务,整合各类社会市场资源,解决中小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信息不堆成、销售渠道少等难点,减少企业市场拓展成本。
(二)培育创新源头,集聚创新要素
创新是科技园区生存和发展的命根,而小企业则是最为活跃的创新要素。同济科技园通过建设创业苗圃、不断支持大学生创业等工作,挖掘和培育创业创新种子,强化区域经济的创新源头和发展基础。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支持和投入,支持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成立科技孵化和产业化基金投资学生项目,目前在园区内已有同岩土木、曼氏建筑、现代申都、同济开元等一批企业完成孕育走向市场,成为创新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济科技园已被科技部认定为“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单位”;教育部、科技部认定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共青团中央认定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等。
(三)转化科技成果,促进产学研结合
借助同济大学科研优势,从2009年开始科技园就开始建立科技联络员工作机制,定期跟踪学校各院系科研动态,收集各项技术信息,拜访各院系科研人员,宣传科技园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科技园与学校科技处、产业办等一起对有市场潜力的项目进行跟踪,通过专家研讨、市场调研、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及实施投资等各种方式,促进技术实现产业化。同时科技园还建立了企业联络员工机制,要求对技术有一定需求的企业设专人定期与科技园联系。通过科技园的平台,加强与企业沟通、收集各类技术研发需求,实现企业与学校科研资源的有效沟通和合作。2011年,科技园还与同济大学共同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为学校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更高层次的服务平台,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的发展。
(四)支持产业集聚、搭建公共平台
1、建设开发不同层次的载体空间。科技园在成立初始,就十分注重区域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载体空间需求。在起始阶段,通过改造旧厂房和旧办公楼,盘活学校闲置资产等方式满足众多起步阶段设计办公需求;在中期通过建设同济科技大厦、人才公寓等载体促进成长阶段企业发展;近几年根据产业进一步集聚和升级趋势,假设开发了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同济晶度等高端载体。目前,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各类企业都能在园区内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办公空间,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完善,形成各种层次、阶段企业和谐龚春的生态集群。
2、搭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解决中小企业无力购买安规的专业设备和软件的困难,科技园专门建立了“中小设计企业专业图形输出和设计工作站服务平台”、“中小企业专业设计数字化工作站服务平台”等专业技术平台,实现对专业性较强、价值较高的设备和资源的共享使用,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为满足初创型企业对灵活办公空间和时间的要求,科技园专门改造建设了“柔性设计馆”,通过措施使用提供办公空间的使用效率,降低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2011年科技园又打造了“设计展厅“、”设计选修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了产业信息和资源的互动与共享,增强业界交流,实现全球设计信息的资源传播与共享。
(五)引领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1、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引进一批对产业发展有引领、辐射、示范作用的行业龙头企业。科技园充分借助同济大学的辐射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集聚了以中建国际集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邮电设计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代表的行业五大龙头企业,涵盖了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工程咨询、工程技术、工程勘察设计等领域。这些企业拥有很强的对外联络辐射能力,雄厚的技术力量,在科技园内中小企业互动过程中形成了双赢机制,有效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实现了整个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扩大了产业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2、加强企业间的联系互动。同济科技园通过各种途径促进企业间的联系和互动,拓展区域内中小企业的社会网络,从而加快知识外溢和传播的速度、激发创新灵感。除了自身的培训和市场推广平台外,还通过“环同济青年设计师展”、“建筑设计系列主题展览”、“双周设计沙龙“等各类活动来加强交流和互动,通过企业间的联系互动来推动整体产业的发展。
3、以理论研究指导产业发展。为更好地指导产业的发展,科技园通过支持理论研究的方式直接引入高校智力资源。除了支持《建筑结构学报》等设计类核心学术期刊和专业学术会议、举办“上海设计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外,还以课题资助形式委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院的研究团队完成了“杨浦现代设计产业创新集群的治理研究”、“上海节能环保材料及新型绿色建材发展研究”等课题研究成果,从产业集群发展方向、重点行业分析、载体建设等多个角度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三、对义乌开发区、园区和工业功能区等平台服务管理的启示
义乌的产业发展环境特别是人力资源、科技等方面是无法与上海相比较的,同时,科技园区与义乌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工业功能区在概念、内涵和实际运作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管理和服务的理念是相通的,对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精细化管理服务体系中对我市产业平台的服务管理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建立入园企业信息库是细化管理服务的基础
在上海市杨浦区科技园区管理办和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学习期间,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其工作人员对园区内企业情况的了解,这得益于其建立的入园企业信息库。自企业入园开始,其注册登记、日常运营等情况就登记入库,每个月国地税部门都会将税收情况反馈给各个园区。这样有助于园区了解每家企业的具体运营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细化服务管理。
建议:加快建立我市工业企业信息库的建设步伐,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二)成立一支专业化的园区管理人员队伍是实施细化管理服务的保证
同济大学科技园各个服务平台都有专门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专业化的管理加上完善的信息库使得在管理服务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使服务效能最大化。
建议:一方面对园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管理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按照精细化的要求进行分工,做到管理服务专业化。
(三)树立为园区企业服务的理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服务的关键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管理服务是采取公司化运作,公司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租金及区政府对科技园的扶持资助资金,这使得科技园的运营状况与公司紧密相连,科技园运营越好,公司收益就高,这使得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努力实现双赢。
建议:在某个园区进行试点,将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相脱离,建设、规划、环保等管理职能继续由行政方面的管委会负责;招商、企业服务等职能由公司化运作。
(四)发挥公共服务平台的功效是细化管理服务的助力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管理服务过程中充分发挥同济大学的优势,建立各种公共服务瓶体来助推入园企业发展。建议我市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设计中心、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同时根据需要引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助力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