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洞见 >

怎样做好文化产业园区的服务?

来源:未知 日期:2018-04-18 点击:

  按照发展规律,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可以分为成本导向、服务导向和市场导向3个阶段。目前,全国近2000家文化产业园区中,处于成本导向阶段的园区占很大比例。所以,完善服务体系建设,让服务成为园区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产业园区完善升级、促进文化产业加快繁荣发展的重要课题。

  文化产业园区的服务体系是园区平台所承载的文化产业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产业园区综合能力竞争的焦点。构建文化产业园区服务体系需要哪些要素?应该怎样抓住文化企业和文化人才的需求?


怎样做好文化产业园区的服务?
 
  园区服务体系的四要素

  区别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通常所见的工业园、科技园的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园区的服务体系主要由服务主体、服务环境、服务资源、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

  服务主体是指服务要素的整合者和服务资源的提供者,在服务体系中,服务的有效性取决于服务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服务的价值取决于主体资源整合的覆盖面和资源被激活的程度。

  服务环境是指园区平台为服务主体及被服务对象提供和营造的条件。服务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由服务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有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软环境是指由传播活动所需要的非物质条件、无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如政策、服务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

  服务资源是指围绕文化产业园区所存在的服务主体能够对文化企业的发展和文化人才的成长给予的有价值的物质及精神供给。互联网时代,服务资源不再仅限于技术、信息、资金等,数据和有市场价值的渠道成为更加活跃的资源。

  外界互动是指文化产业园区的企业与人才通过服务平台与外界资源进行物质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换。文化产业园区服务体系的价值在于引导和帮助产业主体与外界的被动性互动行为转变为主动。

  文化产业园区要建立有序、高效的服务体系,必须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建立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同支撑相倚的市场化体系,并以调整商业模式、转换服务机制为重点,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园区运营的核心。

  建立园区服务体系的五条路径

  一是整合资源,文化产业园区应在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政策落地的基础上,发挥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建立与文化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向文化企业提供国际、国内文化、金融等领域最前沿的信息,让文化企业能够找准未来的市场切入点,通过文化产品创新把握发展的方向和自己的命运。

  二是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依托的技术融合服务体系,一方面加速适用于产业发展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技术创新升级的需要,反作用于科研院所及机构的研发和创新。同时,文化产业园区应探索建立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研究相对稳定的对接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三是建立以教育培训为助力的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属于知识经济范畴,其价值的根本来源是人才。文化产业与生俱来的融合性特质,要求文化产业人才必须是善创意、懂管理、知营销、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美国硅谷排名前十位的孵化器之一“FoundersSpace创始人空间”看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聘请来自全美国各大高校的300多位教授组成导师团,他们针对企业和人才培养需求提供的定制化、立体化、全方位的培训,已经成为其最核心的价值服务。

  四是建立网络化的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和文化产品的价值产生于传播,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成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园区应突破传统的“点到面”的单向传播方式,通过自媒体、互动社区等新型网络平台,让文化产业园区内诞生出的优质文化IP接受流量冲刷,实现传播者与接受者“点对点”的充分互动。此外,文化产业园区还应尽快完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在文化服务中的应用。

  五是建立市场化的价值提升服务体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高附加值必须获得市场的认可方能体现其价值。市场证明,文化企业需要通过更加丰富的产品搭配,在种类和品牌方面形成多样化选择,这样才更易于被市场接受和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产业园区应扮演组织者的角色。

  建立市场化的价值提升服务体系,还需将生活、生产、和生态3种要素有机结合,一方面搭建文化产品和成果展示交易的平台,借助跨域的展会和国际交流,推广文化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策划组织“创意市集”等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文创活动,引导文化消费习惯,提升文化消费层级,为文化产品提供开放性的展示、体验平台。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洞见 >

怎样做好文化产业园区的服务?

2018-04-18 来源:未知 点击:

  按照发展规律,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可以分为成本导向、服务导向和市场导向3个阶段。目前,全国近2000家文化产业园区中,处于成本导向阶段的园区占很大比例。所以,完善服务体系建设,让服务成为园区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产业园区完善升级、促进文化产业加快繁荣发展的重要课题。

  文化产业园区的服务体系是园区平台所承载的文化产业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产业园区综合能力竞争的焦点。构建文化产业园区服务体系需要哪些要素?应该怎样抓住文化企业和文化人才的需求?


怎样做好文化产业园区的服务?
 
  园区服务体系的四要素

  区别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通常所见的工业园、科技园的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园区的服务体系主要由服务主体、服务环境、服务资源、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

  服务主体是指服务要素的整合者和服务资源的提供者,在服务体系中,服务的有效性取决于服务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服务的价值取决于主体资源整合的覆盖面和资源被激活的程度。

  服务环境是指园区平台为服务主体及被服务对象提供和营造的条件。服务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由服务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有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软环境是指由传播活动所需要的非物质条件、无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如政策、服务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

  服务资源是指围绕文化产业园区所存在的服务主体能够对文化企业的发展和文化人才的成长给予的有价值的物质及精神供给。互联网时代,服务资源不再仅限于技术、信息、资金等,数据和有市场价值的渠道成为更加活跃的资源。

  外界互动是指文化产业园区的企业与人才通过服务平台与外界资源进行物质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换。文化产业园区服务体系的价值在于引导和帮助产业主体与外界的被动性互动行为转变为主动。

  文化产业园区要建立有序、高效的服务体系,必须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建立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同支撑相倚的市场化体系,并以调整商业模式、转换服务机制为重点,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园区运营的核心。

  建立园区服务体系的五条路径

  一是整合资源,文化产业园区应在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政策落地的基础上,发挥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建立与文化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向文化企业提供国际、国内文化、金融等领域最前沿的信息,让文化企业能够找准未来的市场切入点,通过文化产品创新把握发展的方向和自己的命运。

  二是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依托的技术融合服务体系,一方面加速适用于产业发展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技术创新升级的需要,反作用于科研院所及机构的研发和创新。同时,文化产业园区应探索建立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研究相对稳定的对接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三是建立以教育培训为助力的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属于知识经济范畴,其价值的根本来源是人才。文化产业与生俱来的融合性特质,要求文化产业人才必须是善创意、懂管理、知营销、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美国硅谷排名前十位的孵化器之一“FoundersSpace创始人空间”看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聘请来自全美国各大高校的300多位教授组成导师团,他们针对企业和人才培养需求提供的定制化、立体化、全方位的培训,已经成为其最核心的价值服务。

  四是建立网络化的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和文化产品的价值产生于传播,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成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园区应突破传统的“点到面”的单向传播方式,通过自媒体、互动社区等新型网络平台,让文化产业园区内诞生出的优质文化IP接受流量冲刷,实现传播者与接受者“点对点”的充分互动。此外,文化产业园区还应尽快完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在文化服务中的应用。

  五是建立市场化的价值提升服务体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高附加值必须获得市场的认可方能体现其价值。市场证明,文化企业需要通过更加丰富的产品搭配,在种类和品牌方面形成多样化选择,这样才更易于被市场接受和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产业园区应扮演组织者的角色。

  建立市场化的价值提升服务体系,还需将生活、生产、和生态3种要素有机结合,一方面搭建文化产品和成果展示交易的平台,借助跨域的展会和国际交流,推广文化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策划组织“创意市集”等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文创活动,引导文化消费习惯,提升文化消费层级,为文化产品提供开放性的展示、体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