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十五五”规划八大核心关注点,描绘中国高质量发展蓝图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29 点击:

“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是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规划。其核心脉络可以概括为:在保持经济合理增速的同时,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内涵,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深化改革保障民生,从而系统性地应对当前及未来的挑战。以下梳理了“十五五”规划的八大关注核心点,可以快速把握整体框架。

一、关注点的核心内涵与方向

一是经济增长目标:预计GDP年均增速目标设定在4.5%左右,以衔接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远景目标。更强调“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关注名义GDP增速的回升。

二是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位置,重点突破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卡脖子”技术,培育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三是扩大内需与提振消费。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推动消费从耐用品向服务消费扩展(如文旅、医疗、养老),着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使消费成为经济的核心驱动力。

四是物价调控与“新供给侧改革”。政策思路从“防通胀”转向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如CPI目标约2%),通过反“内卷式”竞争促进供需平衡,为企业创造健康的盈利环境。

五是“投资于人”与民生保障。财政支出将更多投向民生领域,涵盖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就业服务、医疗养老保障等,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共同富裕。

六是有效投资与重大项目。聚焦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如川藏铁路、水利工程、新能源基地、算力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以投资牵引经济结构优化。

七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坚持“房住不炒”,核心城市探索“新加坡模式”,保障房与商品房双轨并行,三四线城市聚焦“好房子”改善需求。同步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八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完善市场稳定机制,吸引长期资金入市,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二、深刻理解规划背后的深层逻辑

充分理解“十五五”规划八大关注核心要点,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核心逻辑:

一是发展动能转换:规划的核心逻辑是从过去依赖投资和外部循环,转向依靠科技创新和内需驱动。这意味着未来的经济增长将更注重内在质量和韧性。

二是目标体系衔接:“十五五”规划的所有具体目标都锚定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4.5%左右的经济增速是基于实现翻一番目标倒算出来的可行且必要的速率。

三是应对新约束条件: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从“供给不足”转向“需求约束”。因此,政策重点也相应调整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打破内卷循环、激发市场活力。

三、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十五五”规划描绘的是一幅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它重点关注科技自立自强、内需潜力释放、以及民生福祉提升,旨在系统性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十五五”规划八大核心关注点,描绘中国高质量发展蓝图

2025-09-29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是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规划。其核心脉络可以概括为:在保持经济合理增速的同时,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内涵,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深化改革保障民生,从而系统性地应对当前及未来的挑战。以下梳理了“十五五”规划的八大关注核心点,可以快速把握整体框架。

一、关注点的核心内涵与方向

一是经济增长目标:预计GDP年均增速目标设定在4.5%左右,以衔接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远景目标。更强调“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关注名义GDP增速的回升。

二是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位置,重点突破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卡脖子”技术,培育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三是扩大内需与提振消费。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推动消费从耐用品向服务消费扩展(如文旅、医疗、养老),着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使消费成为经济的核心驱动力。

四是物价调控与“新供给侧改革”。政策思路从“防通胀”转向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如CPI目标约2%),通过反“内卷式”竞争促进供需平衡,为企业创造健康的盈利环境。

五是“投资于人”与民生保障。财政支出将更多投向民生领域,涵盖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就业服务、医疗养老保障等,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共同富裕。

六是有效投资与重大项目。聚焦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如川藏铁路、水利工程、新能源基地、算力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以投资牵引经济结构优化。

七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坚持“房住不炒”,核心城市探索“新加坡模式”,保障房与商品房双轨并行,三四线城市聚焦“好房子”改善需求。同步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八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完善市场稳定机制,吸引长期资金入市,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二、深刻理解规划背后的深层逻辑

充分理解“十五五”规划八大关注核心要点,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核心逻辑:

一是发展动能转换:规划的核心逻辑是从过去依赖投资和外部循环,转向依靠科技创新和内需驱动。这意味着未来的经济增长将更注重内在质量和韧性。

二是目标体系衔接:“十五五”规划的所有具体目标都锚定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4.5%左右的经济增速是基于实现翻一番目标倒算出来的可行且必要的速率。

三是应对新约束条件: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从“供给不足”转向“需求约束”。因此,政策重点也相应调整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打破内卷循环、激发市场活力。

三、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十五五”规划描绘的是一幅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它重点关注科技自立自强、内需潜力释放、以及民生福祉提升,旨在系统性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