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3家国家高新区进入全国前50位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8-21 点击:次
8月20日,在“决战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冯艳飞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全省科技创新情况。
“十四五”时期,创新实力大幅跃升。湖北获批并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武汉科技集群排名从2020年的全球第29位升至第13位,科研城市排名从全球第13位升至第9位。3家国家高新区排名进入全国前50,数量全国第4、中部第1,东湖高新区排名全国第6。
在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评审中,湖北省主持完成的19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全国第2,李德仁院士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湖北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较2020年提升6.98个百分点,排名全国前列、中部第1。
科技力量系统重塑。汉江实验室获批并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部开工建设,落地湖北的科技领域“国之重器”达到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后达到45家、全国第4,取得“总量、牵头数量、排名”最好成绩。
10家湖北实验室从无到有、积厚成势,已在化合物半导体、生物育种等细分领域实现领跑,成为全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金字招牌”。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达到545家,数量居全国前列,基本实现市县全覆盖。获批“双一流”建设学科32个、全国第4,科研院所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形成强大创新网络。
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湖北启动实施“尖刀”技术攻关工程,打造“61020”科技创新成果体系,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成果。在基础研究方面,发现玉米水稻增产关键基因,创造平顶脉冲磁场新的世界纪录,钙离子光频标跃迁频率进入国际次级秒定义。
在战略必争领域,三维闪存芯片技术实现从落后到领先的跨越式发展,北斗通导遥一体化技术将卫星导航精度提升至厘米级,电磁弹射技术成为国产航母“撒手锏”。
在产业关键技术方面,自主研制的“空芯光纤”创多项光传输世界纪录,超大功率激光器、三维五轴加工机床等关键设备打破国际垄断。
在民生科技方面,全球首台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系统获批上市,高产高蛋白玉米为我国大豆蛋白替代提供源头支撑,“稻米造血”改变我国人血清白蛋白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全省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7件,较“十三五”末增长167.4%。湖北科技创新成绩单不断刷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