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 规划编制:承上启下 绘就新蓝图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4-25 点击:次
引言“十五五”(2026-2030 年)规划是我国在迈向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征程中的关键规划,它承接着“十四五”的发展成果与经验,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其编制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谋篇布局的关键所在。
一.编制的重要性
1.实现长远目标的关键步骤:我国提出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五五”是向此目标迈进的重要五年,规划的科学编制有助于明确各阶段任务,确保目标的稳步实现。
2.应对复杂形势的迫切需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编制好规划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研判形势,把握机遇,应对风险。
3.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编制规划可以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重点,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二.编制的背景分析
1.国际背景:一方面,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新兴经济体崛起,多极化趋势明显,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也面临着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等风险;
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为我国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
2.国内背景: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但也面临着经济转型压力、社会民生短板、生态环境问题等挑战。随着人口结构变化、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寻找新的动力和增长点,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三.编制的总体思路与原则
1.系统性规划:强调各领域、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将经济、社会、生态、科技等多方面内容有机整合,形成相互支撑、协同发力的整体规划体系,避免孤立、片面地制定政策和措施。
2.前瞻性布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考虑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对科技前沿、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科学预测,提前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的布局和发展,提高规划的引领性和前瞻性。
3.问题导向:聚焦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和深层次矛盾,如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内需与消费动力不够、区域与城乡发展失衡、绿色转型压力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和政策措施,切实推动问题的解决。
四.重点内容与领域
1.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的投入,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2.内需市场与消费扩容: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改善收入分配、优化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促进消费升级。同时,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消费的便利性和效率。
3.区域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同,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城市品质和宜居程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4.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设美丽中国。
5.社会民生保障与共同富裕: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同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乡、区域、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五.编制的创新与挑战
1.创新方面: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趋势,为规划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利用数字化平台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提高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度。
2.挑战方面:一是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规划的难度和复杂性,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国际趋势和风险;二是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对传统产业和就业结构产生了较大冲击,需要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和应对这些变化;三是社会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如何在规划中平衡各方利益,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也是面临的挑战之一。
结语
“十五五”规划的编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深入研究、科学谋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高质量的“十五五”规划编制,为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描绘出清晰的蓝图,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在新征程中稳步前行,向着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