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标构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9-13 点击:次
构建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估体系,有助于发挥区域园区的协调管理、经营决策作用,为政企等提供合理的量化标准体系,实现不同区域的园区横纵比较,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园区数量众多,遍布区域广,需建立一套普适性的综合评估体系,坚持系统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简明性原则,力求评估体系能够合理反映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构建系统性的评估体系标准,保障能够从经济效益、创新能力、配套服务、运营管理、可持续发展等不同维度对园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和能力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评估。
影响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众多,在指标选择时注意指标间的关联性,避免重复出现关联性强的变量。同时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应明确易懂,便于评价人员评估,做到简明和有效。
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问题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构建系统性、多维度的评估体系标准保障能够从不同维度对园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和能力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评估。
经济效益是园区发展的关键支撑:园区经济效益是企业持续经营和创新的动力,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具有高效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园区规模及经济效益是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衡量园区产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创新能力是园区发展的核心动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对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有更高要求,内源性技术创新能力是实现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强的产业园区具有更强的产业发展转型动力和市场竞争力。
配套服务是园区发展的重要保证:建立满足不同时期发展需求的园区配套服务体系是影响产业园区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因素。打造功能完善的服务设施体系,既契合园区深化转型步伐,也兼顾产业发展与社区培育的协调发展。
运营管理是园区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新一代技术快速发展,园区信息化、智慧化运营管理体系有助于打破信息壁垒,加速园区管理体系升级。运营管理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搭建完整的管理体系与建设智慧平台有助于深化园区运营服务体系驱动园区转型升级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园区发展的必要条件:“碳中和”已成为全球趋势,加强产业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结合是未来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明确的园区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方向有助于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建设。
维度---经济实力
园区经济效益是企业持续经营和创新的动力,园区规模及经济效益是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衡量园区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经济实力维度下设经济效益指标和园区规模指标两个指标,进一步细化为总产值、税收、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人均利润创造额、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从业人员数量以及园区入驻企业情况。
经济效益指标
(1)总产值:是劳动成果的价值量表现,侧面反映园区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和产业的撬动价值
(2)税收:该指标反映园区经济形势,产业税收收入增长形势好,反映经济新动能茁壮成长
(3)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该指标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
(4)利润总额: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单位所实现的经营成果。单位成本产生的利润越大,产品的附加值和盈利能力就越高
(5)人均利润创造额=利润总额/总从业人数。侧重从劳动力利用的角度来评估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
园区规模指标
(1)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从业人员数量:对各园区现有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以及从业人员进行统计,这些指标评估园区综合发展质量,反映园区的投资规模和容量;
(2)园区入驻企业情况:通过入驻企业数量、上市挂牌企业数量、核心产业规上企业数量、中小型企业数量情况,评估园区总体实力、资源聚集能力以及龙头企业聚集效应
维度---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内源性技术创新能力是实现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维度下设创新活力和创新效益两个指标,既反映创新的基础和能力,也强调创新的知识和企业创新效益,进一步分解成新增专利申请量、承担项目数量、科研主题会议/展览举办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数量、科研人员占比、研发支出占支出比重数等6个指标
创新效益指标
专利申请量、承担项目数量:反映产业知识与技术创新情况和产业未来发展潜力,指标数量值越高,产业技术创新水平越高,企业积极提高技术水平,则产业在未来发展潜力越大
创新活力指标
(1)科研人员占比=科研人员/从业总人数。该指标反映园区或企业研发能力以及专业研发人才技术及产品研发的竞争优势
(2)科研经费支出占比=科研经费支出/总支出。该指标反映了产业或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努力程度
(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总入驻企业数量。该指标是衡量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标,反映产业园区的科创活力
(4)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数量:反映园区培育科研资源实力,加强创新技术研发力度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维度---配套服务
配套服务是园区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影响产业园区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因素。打造功能完善的服务设施体系,既契合园区深化转型步伐,也兼顾产业发展与社区培育的协调发展。配套服务维度下设园区配套、园区服务、优惠政策三个指标细化为基础设施、商业、生活、医疗、物业等配套和招商、服务、党建、公共等服务以及人才补贴、房租补贴、税收、贷款等政策
园区配套指标
(1)基础设施配套:监控、智能照明、网络、信息展示、停车管理等基础配套
(2)商业配套:包含酒店、会议厅、多功能厅等商务所需场地
(3)生活配套:发展潜力越大
(4)医疗健康配套:园区内设置诊所园区外医疗设施条件
(5)物业配套:对园区供电、供水、供气、垃圾处理、绿化进行全面管理,具备建筑管理、收费管理、维修管理租售管理等功能
园区服务指标
(1)园区之窗:实现行政审批、园区政策咨询、便民服务、信息发布等功能
(2)招商服务: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入驻申请、政策咨询、资金支持等功能
(3)政务服务:对接在线政务功能,打通行政审批管理系统
(4)党建服务:党建动态、地方时政要闻、基层组织建设的功能模块
(5)公共服务:服务中心、用户中心、活动中心等板块
优惠政策指标:评估园区人才补贴、房租补贴、税收优惠、无偿货款等政策支持力度
维度---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搭建完整的管理体系与建设智慧平台有助于深化园区运营服务体系,驱动园区转型升级发展。园区信息化程度、智慧化程度和综合运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吸引企业入驻的重要条件。运营管理维度下设运营管理、信息化程度、智慧化程度3个一级指标,评估园区运营管理的科学性、信息化智慧化平台的有效性;进一步细化为运营主体、运营人员及专业化程度、管理制度体系、协同办公、园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功能和智慧化应用等9个指标
运营管理水平指标
(1)运营主体:评估运营公司的独立性、专业性
(2)运营管理专业化:评估园区有固定运营管理团队运营专业度
(3)运营管理团队的人员数量:园区配备的专业运营管理人员数量
(4)管理制度体系:衡量园区管理制度配置对应审批流程,及各项管理制度
(5)协同办公功能:是否具备提供会议管理、公车管理、人事管理、资产管理等公务管理功能
(6)项目管理水平:评估园区对招商引资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园区工程建设项目等管理能力
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指标
(1)信息化平台:评估园区企业信息、经济效益等信息管理分析及可视化展示的情况(2)服务平台:评估园区提供智慧停车、智能监控、人脸识别等智慧化应用的情况
(3)智慧化平台:评估园区提供智慧停车、智能监控、人脸识别等智慧化应用的情况
维度---发展潜力
可持续发展是园区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碳中和”已成为全球趋势,加强产业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结合是未来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驱动园区创新、绿色转型发展。其次,明确的园区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方向有助于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建设。此外,园区区位优势、园区满意度、园区年度媒体宣传力度会直接影响园区对客商的吸引力。因而发展潜力维度下设园区满意度、媒体宣传力度、区位优势、建设规划、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方向等6个一级指标
发展潜力指标
(1)园区满意度:评估生活配套满意度(园区内企业员工对园区生活配套的评价)、产业环境满意度(园区内企业员工对园区产业环境的评价)数
(2)媒体宣传力度:评估园区年度媒体宣传包含市级、省级、中央媒体对园区或企业报道情况
(3)区位优势:评估园区所在城市的区位环境及经济水平园区主导产业与所在城市核心产业衔接情况;距离机场、火车站、汽车站距离,地铁、公交网点覆盖情况
(4)建设规划:评估园区建设是否被列入县级、市级、省级规划或计划重点任务(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园区),且该规划或计划重点任务在适用期限内
(5)可持续发展:评估园区产业发展注重节能环保,园区污水、粉尘、有害气体排放达标
(6)产业发展方向:评估园区主导产业是否被列入县级、市级、省级中长期规划重点发展方向。
来源:高质量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