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史上最强“36条”重磅出台,折射无锡集成电路产业雄心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6-07 点击:

  根据2022年数据,无锡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实现产值2091.52亿元,同比增长15.2%。在新冠疫情干扰、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取得如此发展成绩当属不易。
 
  按照这一规模,无锡继续保持了省内领先、国内第一方阵的地位。
 
  近日,无锡重磅出台“36条”《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地标产业的若干政策》,再次引发业内关注。
 
  这个新政,是在2016年无锡首次发布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政策基础上的第三次迭代,堪称史上最强。
 
  这个专项政策包括支持产业发展壮大、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支持项目加快建设、支持人才引进培育、支持产业协同发展、支持产业环境提优等6个方面,合计36项条款。
 
  下面,我们就从6个方面为大家解读下。
 
  第一,支持产业发展壮大,巩固全产业链特色优势。
 
  包含支持总部经济发展、引进优质设计企业、培育集成电路“链主”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鼓励企业上市等5项条款。
 
  对于经认定为总部的集成电路企业,最高可给予6000万元奖励;对于招引优质设计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一次性扶持;对于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均给予扶持;培育更多集成电路上市企业,壮大集成电路上市企业“无锡板块”。
 
  第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
 
  包含了支持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集成电路产品首轮流片、支持EDA工具研发和产业化、支持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等5项条款。
 
  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主要以“太湖之光”揭榜攻关项目为着力点,加大扶持力度,最高突破到1000万元;
 
  流片补贴突出导向性,重点支持两圈两链,一般产品最高300万元,高端产品最高600万元;支持我市集成电路设计EDA工具的研发、推广和应用。
 
  支持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主要对新认定的集成电路国家级和省级创新中心给予支持,最高给予5000万元扶持。
 
  对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给予运营补贴,支持企业加强海外布局,也是主动应对当前形式的有力举措。
 
  第三,支持项目加快建设,夯实产业发展根本基础。
 
  主要包含了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支持集成电路制造水平提升、鼓励承担国家、省专项战略任务等4项条款。
 
  支持引进建设晶圆制造产线重大项目,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造支撑。
 
  支持现有产线提升技术水平主要目的在于鼓励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和晶圆制造企业改造升级原有产线,提升工艺水平,按照工业投资重大项目支持政策优先扶持。
 
  承担国家、省专项战略任务以国家、省级重大项目为主,充分体现无锡的责任担当。
 
  第四,支持人才引进培育,注入产业创新发展动能。
 
  主要包含了支持引育战略科学家、支持高水平创新创业、支持重点企业聘任关键人才、支持院校加强人才培养、支持各类人才安心发展等5项条款。
 
  对新引进的集成电路顶尖人才团队,参照“太湖人才”系列政策,“一事一议”给予最高1亿元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也给予了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对于企业聘任关键人才,奖励条件更加直接明了,每人每年不超过50万,单个企业不超过500万,有利于企业聘任人才。
 
  同时,在子女入学、养老、医疗、购房等方面,也通过市区联动的方式给予扶持。
 
  第五,支持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主要包含了支持高端装备和关键材料产业化、支持制造企业采购国产装备和材料、鼓励集成电路装备首台(套)认证、鼓励投保集成电路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鼓励企业通过资质备案等5项条款。
 
  这些方面的政策能够形成一套支持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发展的政策小专项体系,从研发、生产端到应用端都有专门政策,政策的全面、系统、精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车规级认证等均是创新政策。
 
  第六,支持产业环境提优,促进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总共设置了支持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等11款政策。旨在建设一批高质量高品质集成电路特色园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
 
  推动各类资源要素赋能产业发展,从基金、保险、公共服务等多方面支持企业发展,并扎实落实国家有关集成电路税收优惠的政策。
 
  结合无锡实际,在长三角电子元器件分拨中心建设、支持促进机构发展等方面设立了专门政策。同时,鼓励各地积极举办重大产业活动,扩大影响,营造产业发展环境。
 
  总结起来,就是:
 
  更加注重系统性,针对性,创新性,也更加注重拿出“真金白银”,加大补贴力度。
 
  在当前环境中重磅出台集成电路“36条”,无锡用意何在?
 
  从“36条”身上,能看到无锡在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的连贯性,更能看到突出问题导向的“针对性”。
 
  比如:流片政策向高端芯片倾斜,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力度,重大项目从500万上浮至1000万,对聘任关键人才直接奖补等,就是针对高端芯片产品较少、人才引进困难、核心技术“卡脖子”等问题设计条款,十分精准。
 
  从“36条”身上,也能看到无锡这座城市的担当。
 
  目前,无锡已经有《关于支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扶持政策,但当前集成电路产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的专项政策,特别是在高端芯片、先进封装、装备材料等国家战略领域加大扶持力度,无锡此举,就是要用专项扶持,来强化企业发展信心,给企业吃下更多“定心丸”。
 
  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带来的应用变革,为集成电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从上世纪60年代江南无线电器材厂“棉花巷小厂”,到今天的各路英豪集聚、产业高地渐成,太湖明珠正以“芯”火燎原的姿态,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不止一次有专家评价:无锡是全国少有的、具有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城市,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配套材料和支撑服务等领域,集成电路产业可以说是无锡制造业发展中浓墨重彩的“缩影”。
 
  如今,无锡已经提出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4大地标产业,发展壮大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6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5个未来产业。集成电路,这一未来无锡着力打造的地标产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集聚起更加澎湃的发展动能。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史上最强“36条”重磅出台,折射无锡集成电路产业雄心

2023-06-07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根据2022年数据,无锡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实现产值2091.52亿元,同比增长15.2%。在新冠疫情干扰、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取得如此发展成绩当属不易。
 
  按照这一规模,无锡继续保持了省内领先、国内第一方阵的地位。
 
  近日,无锡重磅出台“36条”《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地标产业的若干政策》,再次引发业内关注。
 
  这个新政,是在2016年无锡首次发布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政策基础上的第三次迭代,堪称史上最强。
 
  这个专项政策包括支持产业发展壮大、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支持项目加快建设、支持人才引进培育、支持产业协同发展、支持产业环境提优等6个方面,合计36项条款。
 
  下面,我们就从6个方面为大家解读下。
 
  第一,支持产业发展壮大,巩固全产业链特色优势。
 
  包含支持总部经济发展、引进优质设计企业、培育集成电路“链主”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鼓励企业上市等5项条款。
 
  对于经认定为总部的集成电路企业,最高可给予6000万元奖励;对于招引优质设计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一次性扶持;对于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均给予扶持;培育更多集成电路上市企业,壮大集成电路上市企业“无锡板块”。
 
  第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
 
  包含了支持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集成电路产品首轮流片、支持EDA工具研发和产业化、支持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等5项条款。
 
  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主要以“太湖之光”揭榜攻关项目为着力点,加大扶持力度,最高突破到1000万元;
 
  流片补贴突出导向性,重点支持两圈两链,一般产品最高300万元,高端产品最高600万元;支持我市集成电路设计EDA工具的研发、推广和应用。
 
  支持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主要对新认定的集成电路国家级和省级创新中心给予支持,最高给予5000万元扶持。
 
  对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给予运营补贴,支持企业加强海外布局,也是主动应对当前形式的有力举措。
 
  第三,支持项目加快建设,夯实产业发展根本基础。
 
  主要包含了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支持集成电路制造水平提升、鼓励承担国家、省专项战略任务等4项条款。
 
  支持引进建设晶圆制造产线重大项目,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造支撑。
 
  支持现有产线提升技术水平主要目的在于鼓励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和晶圆制造企业改造升级原有产线,提升工艺水平,按照工业投资重大项目支持政策优先扶持。
 
  承担国家、省专项战略任务以国家、省级重大项目为主,充分体现无锡的责任担当。
 
  第四,支持人才引进培育,注入产业创新发展动能。
 
  主要包含了支持引育战略科学家、支持高水平创新创业、支持重点企业聘任关键人才、支持院校加强人才培养、支持各类人才安心发展等5项条款。
 
  对新引进的集成电路顶尖人才团队,参照“太湖人才”系列政策,“一事一议”给予最高1亿元资金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也给予了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对于企业聘任关键人才,奖励条件更加直接明了,每人每年不超过50万,单个企业不超过500万,有利于企业聘任人才。
 
  同时,在子女入学、养老、医疗、购房等方面,也通过市区联动的方式给予扶持。
 
  第五,支持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主要包含了支持高端装备和关键材料产业化、支持制造企业采购国产装备和材料、鼓励集成电路装备首台(套)认证、鼓励投保集成电路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鼓励企业通过资质备案等5项条款。
 
  这些方面的政策能够形成一套支持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发展的政策小专项体系,从研发、生产端到应用端都有专门政策,政策的全面、系统、精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车规级认证等均是创新政策。
 
  第六,支持产业环境提优,促进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总共设置了支持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等11款政策。旨在建设一批高质量高品质集成电路特色园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
 
  推动各类资源要素赋能产业发展,从基金、保险、公共服务等多方面支持企业发展,并扎实落实国家有关集成电路税收优惠的政策。
 
  结合无锡实际,在长三角电子元器件分拨中心建设、支持促进机构发展等方面设立了专门政策。同时,鼓励各地积极举办重大产业活动,扩大影响,营造产业发展环境。
 
  总结起来,就是:
 
  更加注重系统性,针对性,创新性,也更加注重拿出“真金白银”,加大补贴力度。
 
  在当前环境中重磅出台集成电路“36条”,无锡用意何在?
 
  从“36条”身上,能看到无锡在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的连贯性,更能看到突出问题导向的“针对性”。
 
  比如:流片政策向高端芯片倾斜,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力度,重大项目从500万上浮至1000万,对聘任关键人才直接奖补等,就是针对高端芯片产品较少、人才引进困难、核心技术“卡脖子”等问题设计条款,十分精准。
 
  从“36条”身上,也能看到无锡这座城市的担当。
 
  目前,无锡已经有《关于支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扶持政策,但当前集成电路产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的专项政策,特别是在高端芯片、先进封装、装备材料等国家战略领域加大扶持力度,无锡此举,就是要用专项扶持,来强化企业发展信心,给企业吃下更多“定心丸”。
 
  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带来的应用变革,为集成电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从上世纪60年代江南无线电器材厂“棉花巷小厂”,到今天的各路英豪集聚、产业高地渐成,太湖明珠正以“芯”火燎原的姿态,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不止一次有专家评价:无锡是全国少有的、具有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城市,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配套材料和支撑服务等领域,集成电路产业可以说是无锡制造业发展中浓墨重彩的“缩影”。
 
  如今,无锡已经提出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4大地标产业,发展壮大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6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5个未来产业。集成电路,这一未来无锡着力打造的地标产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集聚起更加澎湃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