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五化五打造”促进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5-11 点击:次
一是按照“区域化”布局,打造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体系。围绕打造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产业基地,以当归、党参、黄芪等道地大宗地产中药材为主,实施党参、黄芪、当归三个“百千万”工程,建成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片带3个、万寿菊种植片带1个,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4个,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绿色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31万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面积达到3万亩。与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产业(海南)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中药材有机种植基地。由党参研究院负责,在路园建成30亩的中药材种质资源繁殖和鉴定圃1个,开展中药材种质资源普查征集与收集,新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3份,保存中药材种质资源100份。在会川南沟村建设新品引进和野生品种驯化基地一处,建设淫羊藿种植示范基地140亩。
二是按照“链条化”锻造,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做好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趁鲜加工专业村发展、精深加工、“渭源白条党参”、“渭源药膳”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建设10亿级中医药加工产业链,引进龙头企业2家以上,培育亿元级企业1家,推进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年加工中药材6万吨,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
三是按照“园区化”聚集,打造中药材规范化物流加工体系。重点围绕以渭源工业园为主的中药材精深加工、大健康产品研发,以会川工业园为主的产地加工、中药饮片加工区两大园区,对照园区创建指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谋划项目,力争“十四五”末完成国家级、省级中药材产业园创建任务。做好亿元级企业培育,实施好总投资3.4亿元的渭源县物流园(一期)建设项目和2023年中药材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华庆堂保健食品及花草茶生产线、天成药业二期配方颗粒生产线等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加快10亿级中药材加工链建设。全县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6万吨,原药及饮片年交易量达到12万吨,市场销售额达到24亿元。
四是按照“品牌化”引领,打造中药材质量和品牌宣传体系。积极申报农业部渭源白条党参国家精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项目。督促中药材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严格落实“两证一标识”制度,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搭建产地中药材追溯信息化平台。重点实施“渭源白条党参”、“渭源药膳”品牌的建设、赋能、提质工程,着力构建“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推动全县饮片加工扩量提质、转型升级。引进中药材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家,新增“甘味”中药材企业商标品牌1个。
五是按照“社会化”服务,打造中药材市场化交易体系。培育壮大和引进一批中药材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扶持力度,实施好中药材产业到户奖补项目,做好农民工种植技能培训和中药材加工贴息贷款工作,督促龙头企业加大对种植和加工大户的培训力度,提高全民参与度,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效益最大化,促进中药材全产业链高质量追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