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两江新区新材料产业链:一代材料 一代产业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5-27 点击:

  5月21日,两江新区举行加快建设产业功能区大力实施“链长制”工作推进会。建设产业功能区、实施“链长制”,是事关两江新区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创新性工程。江小妹推出《“链长制”调查》专栏,展现各产业链共同发力、精准招商、补链强链的坚实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巩固高质量发展态势的壮丽画卷。
 
  2022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新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先锋,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近年来,两江新区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支柱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关键材料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上的重大需求,瞄准战略前沿和产业实际,大力发展交通运载关键材料、电子信息关键材料等,引育了一批新材料骨干企业,构建了一批高校院所和创新平台,形成了以鱼复、水土、龙兴三大新城为主的产业聚集区,有力支撑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支柱产业转型升级
 
  康宁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材料科学和工艺创新企业。去年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十六届年会期间,康宁公司与两江新区签约,将扩大其重庆工厂的热端制程能力,首次实现旗下康宁大猩猩玻璃全系列产品的“两江造”。
 
  此次签约之后,康宁的热端制程能力将大幅提升,不仅能通过本地生产增加对中国市场的产品供应能力,还能助力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康宁大猩猩玻璃为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移动设备提供耐用且具有光学优势的盖板玻璃。全球已有超过45个知名品牌的80多亿台设备使用了康宁大猩猩玻璃。
 
  康宁方面表示,将公司积累多年的高科技生产制造技术引入两江新区,康宁能继续为高速发展中的中国移动消费电子行业提供行业领先的材料。
 
  而得益于此,
 
  两江新区显示行业产业链的含金量
 
  及国际竞争力也将进一步提升。
 
  目前,两江新区已经聚集了
 
  包括京东方、莱宝等企业,
 
  成为中国显示行业的高地之一。
 
  两江新区招商集团负责人称:
 
  此次签约将巩固两江新区在全球显示行业产业链中的地位。下一步,新区将充分利用产业聚集优势以及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全球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两江造”产品。
 
  事实上,两江新区与康宁公司之间的合作由来已久。2015年,康宁宣布在两江水土新城投资其在中国大陆的第二家LCD玻璃工厂,主要生产8.5代及以上的玻璃基板,并在2017年正式投产。
 
  去年6月,双方再度签署协议,将建设8.5代及以上显示玻璃热端制程生产线,建成后将推动重庆形成从石英砂、显示面板、显示终端完整产业链。
 
  康宁公司是两江新区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
 
  近年来,两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在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关键材料领域形成了产业聚集,布局了一批产业化项目,引进构建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初步形成新材料产业体系。
 
  “作为工业‘基石’,新材料产业将聚焦支柱产业需求,协同支柱产业做大产业群、做强产业链。”两江新区招商集团负责人表示。
 
  以支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例,新区新材料产业将发展车用高性能结构材料,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和两江新区汽车及配套产业特征,依托汽车产业进行“补链延链强链”,配套支持长安、上汽红岩等主机厂重点强化和延展汽车车身结构、轻量化发展等关键材料。
 
  聚焦新兴产业培育
 
  “一代材料,一代产业”,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
 
  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不断催生对新材料的巨大需求。
 
  近日,信维通信与重庆摩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美国)全资子公司(BMF,BostonMicroFabrication)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开设联合研发实验室,共同研发下一代天线产品。
 
  对于5G和未来的天线而言,先进的制造技术已经逐渐发展至可以满足精密微小尺寸器件的需求,射频行业正全面进入毫米波应用领域。因此,天线和波导需要变得越来越小,导致传统制造技术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为了满足零部件越来越小的需求,我们一直在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摩方精密的迅速发展,其技术已经应用于众多行业。”美国信维通信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WilsonWu博士表示。
 
  据了解,目前全球范围内3D打印企业普遍能达到50微米的精度水平,摩方精密是全球唯一一家最高精度能达到2微米,并投入实际工业应用的超高精密3D打印系统制造商。
 
  摩方精密副总经理邹斐介绍,摩方的微尺度3D打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精密加工、微纳制造、新材料研发、微型器件小批量生产等领域,至今全球30个国家的1000多家客户采用该技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国内外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也纷纷采用nanoArchS130,在微纳力学、超材料、仿生学、微流控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展开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上。
 
  “新材料技术的不断突破将在各领域广泛应用,两江新区将通过抢占前沿新材料研发制高点,提前布局前沿新材料技术发展方向,打造研发应用示范区。”两江新区招商集团负责人介绍,新区将加快布局新能源关键材料、3D打印材料、石墨烯延伸材料及制品、纳米薄膜、纤维等新材料。
 
  聚焦产业生态优化
 
  “科研实力是两江新区新材料产业的优势之一。”两江新区招商集团负责人说,新区共有21家科研院所开展新材料研发,拥有16个新材料产业相关创新平台。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以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为例,
 
  该中心科研团队主要来自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在材料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材料研究
 
  与应用方面处于顶尖水平。
 
  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在新材料领域的布局主要涉及新型金属材料、低碳能源材料、材料基因工程、近净成型技术等多个方面,重点围绕航空航天重大装备对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迫切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旨在解决航空航天关键构件研制与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从材料设计到制备技术、示范应用的全链条创新。
 
  诺奖(重庆)二维材料研究院由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石墨烯发明人之一的康斯坦丁教授牵头组建,于2019年正式签约落户重庆两江新区。专注于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的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进,致力于建设国际化二维材料产业化成果转化平台,强力助推两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此外,还有涉及新能源领域的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北大慧雍应用技术研究院等;
 
  涉及装备制造领域的上海交大临近空间创新研发中心等;
 
  涉及前沿新材料领域的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纳米金属研究院等……
 
  “依托这些科研机构,我们将建立研发机构、检测认证2条分链,全面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研发创新、检测服务等全链条生态环境。”两江新区招商集团负责人介绍。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两江新区新材料产业链:一代材料 一代产业

2022-05-27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5月21日,两江新区举行加快建设产业功能区大力实施“链长制”工作推进会。建设产业功能区、实施“链长制”,是事关两江新区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创新性工程。江小妹推出《“链长制”调查》专栏,展现各产业链共同发力、精准招商、补链强链的坚实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巩固高质量发展态势的壮丽画卷。
 
  2022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新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先锋,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近年来,两江新区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支柱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关键材料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上的重大需求,瞄准战略前沿和产业实际,大力发展交通运载关键材料、电子信息关键材料等,引育了一批新材料骨干企业,构建了一批高校院所和创新平台,形成了以鱼复、水土、龙兴三大新城为主的产业聚集区,有力支撑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支柱产业转型升级
 
  康宁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材料科学和工艺创新企业。去年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十六届年会期间,康宁公司与两江新区签约,将扩大其重庆工厂的热端制程能力,首次实现旗下康宁大猩猩玻璃全系列产品的“两江造”。
 
  此次签约之后,康宁的热端制程能力将大幅提升,不仅能通过本地生产增加对中国市场的产品供应能力,还能助力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康宁大猩猩玻璃为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移动设备提供耐用且具有光学优势的盖板玻璃。全球已有超过45个知名品牌的80多亿台设备使用了康宁大猩猩玻璃。
 
  康宁方面表示,将公司积累多年的高科技生产制造技术引入两江新区,康宁能继续为高速发展中的中国移动消费电子行业提供行业领先的材料。
 
  而得益于此,
 
  两江新区显示行业产业链的含金量
 
  及国际竞争力也将进一步提升。
 
  目前,两江新区已经聚集了
 
  包括京东方、莱宝等企业,
 
  成为中国显示行业的高地之一。
 
  两江新区招商集团负责人称:
 
  此次签约将巩固两江新区在全球显示行业产业链中的地位。下一步,新区将充分利用产业聚集优势以及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全球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两江造”产品。
 
  事实上,两江新区与康宁公司之间的合作由来已久。2015年,康宁宣布在两江水土新城投资其在中国大陆的第二家LCD玻璃工厂,主要生产8.5代及以上的玻璃基板,并在2017年正式投产。
 
  去年6月,双方再度签署协议,将建设8.5代及以上显示玻璃热端制程生产线,建成后将推动重庆形成从石英砂、显示面板、显示终端完整产业链。
 
  康宁公司是两江新区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
 
  近年来,两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在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关键材料领域形成了产业聚集,布局了一批产业化项目,引进构建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初步形成新材料产业体系。
 
  “作为工业‘基石’,新材料产业将聚焦支柱产业需求,协同支柱产业做大产业群、做强产业链。”两江新区招商集团负责人表示。
 
  以支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例,新区新材料产业将发展车用高性能结构材料,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和两江新区汽车及配套产业特征,依托汽车产业进行“补链延链强链”,配套支持长安、上汽红岩等主机厂重点强化和延展汽车车身结构、轻量化发展等关键材料。
 
  聚焦新兴产业培育
 
  “一代材料,一代产业”,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
 
  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不断催生对新材料的巨大需求。
 
  近日,信维通信与重庆摩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美国)全资子公司(BMF,BostonMicroFabrication)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开设联合研发实验室,共同研发下一代天线产品。
 
  对于5G和未来的天线而言,先进的制造技术已经逐渐发展至可以满足精密微小尺寸器件的需求,射频行业正全面进入毫米波应用领域。因此,天线和波导需要变得越来越小,导致传统制造技术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为了满足零部件越来越小的需求,我们一直在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摩方精密的迅速发展,其技术已经应用于众多行业。”美国信维通信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WilsonWu博士表示。
 
  据了解,目前全球范围内3D打印企业普遍能达到50微米的精度水平,摩方精密是全球唯一一家最高精度能达到2微米,并投入实际工业应用的超高精密3D打印系统制造商。
 
  摩方精密副总经理邹斐介绍,摩方的微尺度3D打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精密加工、微纳制造、新材料研发、微型器件小批量生产等领域,至今全球30个国家的1000多家客户采用该技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国内外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也纷纷采用nanoArchS130,在微纳力学、超材料、仿生学、微流控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展开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上。
 
  “新材料技术的不断突破将在各领域广泛应用,两江新区将通过抢占前沿新材料研发制高点,提前布局前沿新材料技术发展方向,打造研发应用示范区。”两江新区招商集团负责人介绍,新区将加快布局新能源关键材料、3D打印材料、石墨烯延伸材料及制品、纳米薄膜、纤维等新材料。
 
  聚焦产业生态优化
 
  “科研实力是两江新区新材料产业的优势之一。”两江新区招商集团负责人说,新区共有21家科研院所开展新材料研发,拥有16个新材料产业相关创新平台。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以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为例,
 
  该中心科研团队主要来自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在材料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材料研究
 
  与应用方面处于顶尖水平。
 
  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在新材料领域的布局主要涉及新型金属材料、低碳能源材料、材料基因工程、近净成型技术等多个方面,重点围绕航空航天重大装备对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迫切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旨在解决航空航天关键构件研制与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从材料设计到制备技术、示范应用的全链条创新。
 
  诺奖(重庆)二维材料研究院由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石墨烯发明人之一的康斯坦丁教授牵头组建,于2019年正式签约落户重庆两江新区。专注于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的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进,致力于建设国际化二维材料产业化成果转化平台,强力助推两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此外,还有涉及新能源领域的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北大慧雍应用技术研究院等;
 
  涉及装备制造领域的上海交大临近空间创新研发中心等;
 
  涉及前沿新材料领域的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纳米金属研究院等……
 
  “依托这些科研机构,我们将建立研发机构、检测认证2条分链,全面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研发创新、检测服务等全链条生态环境。”两江新区招商集团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