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重磅|广州海珠区未来5年产业规划来了!涉及康乐、鹭江!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5-07 点击:

  4月26日,广州海珠区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海珠区“十四五”产业规划(2021-2025年)(征求公众意见稿)》。
 
  文件对海珠区未来5年的产业发展原则、定位、目标以及空间布局、发展举措等,都给出了明确的规划指引,包括全力建设“一区一谷一圈”、打造“1+6+N”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6个产业聚集发展重要节点构建产业空间新格局等。
 
  全力建设“一区一谷一圈”
 
  打造数字生态城
 
  —
 
  产业发展定位上,“十四五”期间,海珠区全力建设“一区一谷一圈”,打造数字生态城,推动海珠区建设成为数字经济建设样板区、总部经济汇聚新高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到2035年
 
  海珠GDP目标值达3000亿
 
  —
 
  展望2035年,海珠区要全面提升作为广州国际商贸门户、科技创新核心支点和城市形象展示窗口的功能;全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实力、综合竞争力进入广州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收入和税收总量迈上新的大台阶。
 
  从海珠区“十四五”产业规划主要指标,可看出到2035年,海珠GDP目标值达3000亿,市级总部企业数量达70家,税收亿元以上企业40家,税收亿元楼宇24家等。
 
  打造“1+6+N”
 
  现代产业体系
 
  —
 
  “1”——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以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核心,链接国际创新资源网络,大力发展高能级创新型总部经济,将海珠区打造成为培育创新型总部企业国际化、集群化发展的优选地。
 
  “6”——做大做强六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高端服务、会展文旅、智能建筑、都市型工业等细分产业。其中现代商贸板块提到“充分发挥中大纺织商圈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专业平台优势,进一步吸引集聚优质资源,发展时尚服饰及文创消费行业,打造广州时尚之都核心区和前沿基地。”
 
  “N”——加紧培育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类脑智能、区块链、纳米科技等领域,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推动海珠区形成未来产业策源地。
 
  重点发展6个产业聚集发展重要节点
 
  构建产业空间新格局
 
  —
 
  在海珠区“一区一谷一圈”的总体空间布局下,重点发展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环中大科技创新区、广州塔数字文旅区、环海珠湿地价值圈、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石溪至沥滘高端时尚总部区等六个产业聚集发展重要节点。
 
  产业空间发展路径形成“近—中—远”梯度发展格局。根据各节点产业空间开发建设情况,近期重点推动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塔数字文旅区产业聚集区建设。
 
  在重点产业载体布局上,针对重点布局的六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选择86个产业载体作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承载空间。中创孵化器旗下启盛会展产业园被列入其中。
 
  此外,海珠区涉及的城市更新项目有:
 
  ●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村、新市头村、客村、红卫村、桂田村、赤沙村、北山村、仑头村、土华村等。
 
  ●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涉及凤和村(康乐、鹭江)、五凤村(沙溪、泰宁、五村)、瑞宝村、石溪村、沥滘村、三滘村、东风村等。
 
  在保障措施方面,海珠区将通过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做好产业用地保障等措施,确保规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重磅|广州海珠区未来5年产业规划来了!涉及康乐、鹭江!

2022-05-07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4月26日,广州海珠区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海珠区“十四五”产业规划(2021-2025年)(征求公众意见稿)》。
 
  文件对海珠区未来5年的产业发展原则、定位、目标以及空间布局、发展举措等,都给出了明确的规划指引,包括全力建设“一区一谷一圈”、打造“1+6+N”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6个产业聚集发展重要节点构建产业空间新格局等。
 
  全力建设“一区一谷一圈”
 
  打造数字生态城
 
  —
 
  产业发展定位上,“十四五”期间,海珠区全力建设“一区一谷一圈”,打造数字生态城,推动海珠区建设成为数字经济建设样板区、总部经济汇聚新高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到2035年
 
  海珠GDP目标值达3000亿
 
  —
 
  展望2035年,海珠区要全面提升作为广州国际商贸门户、科技创新核心支点和城市形象展示窗口的功能;全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实力、综合竞争力进入广州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收入和税收总量迈上新的大台阶。
 
  从海珠区“十四五”产业规划主要指标,可看出到2035年,海珠GDP目标值达3000亿,市级总部企业数量达70家,税收亿元以上企业40家,税收亿元楼宇24家等。
 
  打造“1+6+N”
 
  现代产业体系
 
  —
 
  “1”——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以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核心,链接国际创新资源网络,大力发展高能级创新型总部经济,将海珠区打造成为培育创新型总部企业国际化、集群化发展的优选地。
 
  “6”——做大做强六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高端服务、会展文旅、智能建筑、都市型工业等细分产业。其中现代商贸板块提到“充分发挥中大纺织商圈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专业平台优势,进一步吸引集聚优质资源,发展时尚服饰及文创消费行业,打造广州时尚之都核心区和前沿基地。”
 
  “N”——加紧培育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类脑智能、区块链、纳米科技等领域,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推动海珠区形成未来产业策源地。
 
  重点发展6个产业聚集发展重要节点
 
  构建产业空间新格局
 
  —
 
  在海珠区“一区一谷一圈”的总体空间布局下,重点发展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环中大科技创新区、广州塔数字文旅区、环海珠湿地价值圈、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石溪至沥滘高端时尚总部区等六个产业聚集发展重要节点。
 
  产业空间发展路径形成“近—中—远”梯度发展格局。根据各节点产业空间开发建设情况,近期重点推动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塔数字文旅区产业聚集区建设。
 
  在重点产业载体布局上,针对重点布局的六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选择86个产业载体作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承载空间。中创孵化器旗下启盛会展产业园被列入其中。
 
  此外,海珠区涉及的城市更新项目有:
 
  ●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村、新市头村、客村、红卫村、桂田村、赤沙村、北山村、仑头村、土华村等。
 
  ●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涉及凤和村(康乐、鹭江)、五凤村(沙溪、泰宁、五村)、瑞宝村、石溪村、沥滘村、三滘村、东风村等。
 
  在保障措施方面,海珠区将通过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做好产业用地保障等措施,确保规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