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求《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规划(2019-2025)》意见的函
关于征求《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意见的函
来源:未知 日期:2019-08-20 点击:次
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和“大花园”建设,省林业局组织起草了《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现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 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 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森林康养产业是林业、旅游、体育、餐饮、 交通、健康、中医药、养老、文化、教育、科研等环境友好产业的相互交融延伸 的新业态。森林康养产业不仅包含森林浴、森林休闲、森林度假等基于森林平台 的传统旅游和疗养业态,同时也涵盖运动、文化、养生等不同业态,包括以森林 运动、森林体验为主的运动产业内容,以森林教育、森林文化为主的文化产业内 容,以森林食疗、森林养生、森林养老为主的养生产业等内容。 浙江省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也是全国林业改革先行区和体制机制创新 的示范区。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是践行“两山理论”、推进“大花园”建设 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林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是激发林业生产力、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是满足人们 追求健康美好生活、回归自然怀抱的客观要求。通过科学规划、高水平建设和提 供优质康养产品和服务,促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森林 康养示范区,为全国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浙江经验和样版。 浙江省具有高水平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区位交通、康养资源、产业基础、体 制机制、民营资本等优势。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的浙江,全省林业用地面 积 9900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61.15%,拥有省级及以上风景名胜区 59 个、森 林公园 128 个、湿地公园 61 个、地质公园 14 个、自然保护区 26 个、世界自然 遗产 1 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占全省陆域面积的 13%,拥有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 资源优势;2018 年全省森林休闲养生产业产值达到 2084 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 值的三分之一,已经成为全省林业第一大产业,排在全国首位。浙江省也是最早 开展森林康养的省份,2005 年开始,省林业厅与浙江医院合作,先后在桐庐、 遂昌等对森林浴的医疗功效进行了初步的评价。2015 年之后,通过政府引导、 市场主体,森林休闲养生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省拥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 19 个, 省级森林休闲养生试点县 7 个,森林特色小镇 95 个、森林人家 269 个,修复古 道近百条、总长度超过 1000 公里。森林休闲保健、林区养生养老已在浙西北、 浙南山区形成了产业规模,作为森林旅游、森林休闲养生的升级版、高级业态, 森林康养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近些年来,全省各级政府、林业部门将发 展森林康养产业作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省财政每年 安排项目资金 3000 万元用于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地级市、县(市)也 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森林康养基地的配套建设,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出台政策措 施,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森林康养,已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关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 良好局面。 2018 年 10 月,浙江省林业局委托浙江农林大学负责主持《浙江省森林康养 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 年)》的编制工作。规划组曾主持参与省内永嘉县、 磐安县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发展规划和安吉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掌握了全省 较多的森林康养基础资料,期间赴丽水、温州等产业重点发展市县实地考察,组 织相关人员座谈交流,并就编制大纲、文本初稿与省局进行及时沟通、意见征求。 规划紧紧围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高质量森林浙江和健康浙江建设目 标,明确了森林康养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产业布局、产业体系、重点任务、 保障措施等,是规划期内各级林业部门引导和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行动纲 领,是制定相关政策和安排重点项目投资建设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