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政策及新闻
- 光伏产业政策
-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政策
- 自贸区政策
- 区域经济政策
- 一带一路政策
- 县域经济政策
- 智慧城市政策
- 创新基金政策
- 京津冀规划政策
- 国家高新区政策
- 火炬计划项目政策
- 高新技术企业政策
- 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
- 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
建言江门“十三五”产业发展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2-21 点击:次
“十三五”期间,我市产业发展路径该怎么走?昨日,市政府和五邑大学主办、江门经济研究中心和市发改局承办召开“十三五”产业发展研讨会,来自国家、省、市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我市产业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市长邓伟根就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特别是先进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精密制造、绿色制造等展开论述,献上了一场丰富的思维盛宴。市委常委吴晓谋出席会议。

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谋划产业定位
会上,专家学者对我市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际刚表示,江门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应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紧扣国情、区情、省情、市情,从国内外、省内外产业格局变动来谋划江门的产业定位,从市场需求、区域分工协作和产业规律来选择发展方向,从现有基础和优劣势来决定突破领域。
中国市场杂志社市场研究院院长马军认为,江门要科学地、系统全面地、前瞻有高度地做出现代流通产业规划,结合国家政策出台地方政策,推动流通业转型升级。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研究院科技委常委、研究员王锦则建议,推动北斗卫星产业与旅游休闲产业结合,江门可以在旅游休闲产业上着力,特别是农业休闲旅游。
广东省社科院院长王珺表示,江门要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紧盯国家发展战略,坚持“集聚发展、共同富裕”的思路推动中心城区集聚发展。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理事长、暨南大学教授覃成林建议,江门要把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摆在优先位置,相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赋予高新区引领江门经济发展动力转化的重任,加快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
江门市芳源环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爱平博士表示,目前锂电池产业链市场巨大,江门应整合资源大力推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加大对新能源企业的扶持力度。
【市长】
瞄准国家核心战略落子“135+”
“江门是一个有基础、有底蕴、有故事的城市,也是一座具有开放精神的城市,非常希望大家为江门的发展建言献策。”邓伟根表示,会上专家学者发表的真知灼见,从全球、国家乃至各个重点领域都有不少好的意见,我市也将在“十三五”的规划编制中充分吸收。
邓伟根指出,聚焦江门“十三五”产业发展,要重点关注两个命题,一是落实省委、省政府赋予江门珠西战略策源地、主战场和新的增长极这一新定位、新使命;二是要瞄准国家、省的核心战略,如轨道交通、核电、航空、北斗卫星等。对此,要落子“135+”,即聚焦打造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之都1个焦点,打造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东大广海湾经济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3大重点发展区,瞄准发展轨道交通产业、重卡及商务车产业、新材料及新能源(装备)产业、大健康产业、教育装备产业等5大产业集群,力求在航空、新能源汽车、海洋经济、旅游等“x”产业上取得突破。
“江门制造未来的趋势是‘4+1’,即先进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精密制造、绿色制造和北斗技术。”邓伟根强调,为此我市有两大途径,即“双引双创”(引资引智创业创新)、深化改革(重点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体现在“5去6新”,即去过剩、去库存、去“僵尸”、去负担、去繁就简,新技术(技改)、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