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研究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动态 >

建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打造家禽产业高质高效引领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4-17 点击:

  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创建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3年通过认定。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区委区政府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扶持,集聚资源要素,着力打造家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区,取得较好成效。2022年,产业园总产值达到120.1亿元,其中家禽产值112.1亿元,占比93.4%,产业园内7家家禽及关联企业入选安徽省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供应基地。
 
  一、强化提质增效,打造“五化并进”动力引擎
 
  (一)家禽品种良种化。自主培育皖江黄、皖江麻、山中鲜和宣州鸡等家禽新品种4个,皖江黄、皖江麻通过国家级家禽新品种(配套系)认定,山中鲜(徽鲜鸡)已完成省级中间试验和国家种禽性能测定。目前,宣州区祖代、父母代种禽场15家,存栏种鸡120万套,年孵化优质鸡苗2亿羽以上,家禽良种供种率100%。
 
  (二)养殖设施机械化。优化升级养殖配套装备,实施层叠式立体笼养替代传统地面平养方式,新改扩建家禽立体化笼养装备60万平方米,配套智能化控制养殖环境及自动化投料等设备1245台(套),实现智能化控制、机械化操作和数字化模式,实现用地减少一半、料肉比减少0.2—0.3个点、用工减少一半、用药减少一半,效益增加2倍,有效推进家禽养殖节本增效。
 
  (三)经营方式组织化。构建以行业协会牵头、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农户)为基础的组织化经营体系,推广“订单养殖+产品合同收购”等利益联结模式。目前,宣州区共有经营主体1271家,农户参加合作社比例达95%以上,拥有家禽类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宣城木子禽业合作社作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在2021年度全国500强农民合作社评选中排名第一。
 
  (四)废弃物利用资源化。新建畜禽粪污处理中心1座,新改扩建异位发酵床200余个。在全省示范推广养殖冲洗用水“截污建池”处理模式。推广“林+禽+草”、“智能大棚+蛋鸭+蔬菜”蛋鸭旱养轮作、有机肥代替化肥等种养循环模式,实施商品有机肥推广项目6.4万吨。家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46%。
 
  (五)产业风险保障化。开发家禽鸡苗保险、家禽养殖保险和肉鸡价格指数保险等特色险种,市区两级财政补助保费45%,其余由参保经营主体承担,有效提升家禽产业生产抗风险能力。3年来,参保数量达到2.01亿羽,保费总额达到5957.5万元。
 
  二、强化全链升级,建设“五链同构”融合园区
 
  (一)健全加工链。围绕家禽产业不同环节,引进龙头企业健全产业加工链。绿色食品加工物流园引进翘歌食品等绿色食品加工项目16个、总协议资金31.3亿元。禽产业关联产业园内进驻海大生物等家禽饲料加工企业5家,年饲料生产能力超90万吨。禽产业副产品综合利用园一期建成1711亩,落户并投产羽绒制品企业24家,产值达37.5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羽绒原料加工集散中心、羽绒制品生产出口中心和羽绒产业聚集中心,并获批安徽省首批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二)拓展供应链。推行家禽产品冷链运输、冰鲜上市。已建成库容量10万吨的皖江冷链物流配送项目,产业园内冷库总库容达到17.3万吨。新购置家禽产品冷链运输车15辆,现有冷链车115辆,总箱容达1100吨,禽产品冷链流通率100%。发展禽产品电商销售,新建1000平方米洪林电商服务中心,开展线上销售的禽业经营主体数量达到50家,其中安徽堆草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双十一”当日实现鸡蛋成交额2195万元。
 
  (三)提升价值链。加强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扩大品牌效应。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家禽产品定性检测1502个、定量检测360个,检测合格率均达100%,家禽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16个。连续三年举办以家禽产业为主题的农民丰收节,着力打造“宣州鸡”区域公用品牌。2022年12月,“宣州鸡”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评安徽省著名商标2个、安徽名牌农产品5个、“皖美农品”3个。
 
  (四)强化创新链。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共建皖南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采取“企业出题+专家解答”模式,解决科研成果转化和加工过程中技术难题。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家禽种业与高效生产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家禽种质资源保护提升、健康养殖、环境控制和饲料营养等4个环节定向开展技术攻关。实现科技特派员行政村服务全覆盖,组建315人的区、乡、村三级畜牧技术服务队伍、1127人的禽业经营主体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
 
  (五)完善利益链。产业园带动农民就业5.95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274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0%。产业园吸纳本地3.5万农民到园区就业,带动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万元以上。积极推进村集体参与家禽产业发展的“三变”改革模式,创新“政银担企村民”六方利益联结机制,华盛食品等3个龙头企业和新田镇蒲田村等11个村共建3个合资公司,村集体获得乡村振兴资金和土地入股固定收益,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261万元。产业园培育经营主体1271家,通过经营主体把生产技术、管理模式、社会化服务、产品营销等导入农户,带动农民增收,园区实现总销售额160亿元。
 
  三、强化要素保障,构建“五位一体”创建体系
 
  (一)领导小组牵头抓总。成立以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双组长的产业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围绕推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实施意见,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
 
  (二)专业队伍统筹推进。组建正科级财政全额拨款的产业园管委会,专职工作人员11名,负责绿色食品加工物流园建设和“双招双引”等重点工作。从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等单位抽调领导干部、高级畜牧师兽医师等9人,成立工作专班,集中办公,推动创建任务落实落细、稳步推进。
 
  (三)多元资本市场运作。依托国资集团成立产业园建设市场化平台——洪晟农业发展公司,负责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完善。与安徽省农业担保公司和宣城市瑞丰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搭建融资担保平台,为产业园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优质便捷融资服务。产业园建设以来,洪晟农业发展公司共投资1.87亿元,新建皖江现代禽业科技城标准化厂房8.2万平方米,省市农业融资担保公司累计提供融资担保贷款7.1亿元。整合各类财政资金7.18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52亿元,实施各类项目111个。
 
  (四)用地保障倾斜支持。宣州区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出台《宣州区规范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生产和审批流程指导意见》,简化审批程序,新增设施农业用地992.01亩、新增林转建用地666.01亩、新增建设用地521.36亩,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支撑保障。
 
  (五)资金项目高效管理。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按照国库集中支付要求,规范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实施项目建设管理责任清单制和资金支付台账制,做到项目实施、绩效评价、资金支付“三同时”。项目验收实行“三审制”,即:主体自验、主管部门初验、领导小组办公室复验。资金支付由领导组会议研究后,形成会议纪要并统一支付。

 

主页 > 专题研究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动态 >

建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打造家禽产业高质高效引领区

2023-04-17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创建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3年通过认定。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区委区政府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扶持,集聚资源要素,着力打造家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区,取得较好成效。2022年,产业园总产值达到120.1亿元,其中家禽产值112.1亿元,占比93.4%,产业园内7家家禽及关联企业入选安徽省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供应基地。
 
  一、强化提质增效,打造“五化并进”动力引擎
 
  (一)家禽品种良种化。自主培育皖江黄、皖江麻、山中鲜和宣州鸡等家禽新品种4个,皖江黄、皖江麻通过国家级家禽新品种(配套系)认定,山中鲜(徽鲜鸡)已完成省级中间试验和国家种禽性能测定。目前,宣州区祖代、父母代种禽场15家,存栏种鸡120万套,年孵化优质鸡苗2亿羽以上,家禽良种供种率100%。
 
  (二)养殖设施机械化。优化升级养殖配套装备,实施层叠式立体笼养替代传统地面平养方式,新改扩建家禽立体化笼养装备60万平方米,配套智能化控制养殖环境及自动化投料等设备1245台(套),实现智能化控制、机械化操作和数字化模式,实现用地减少一半、料肉比减少0.2—0.3个点、用工减少一半、用药减少一半,效益增加2倍,有效推进家禽养殖节本增效。
 
  (三)经营方式组织化。构建以行业协会牵头、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农户)为基础的组织化经营体系,推广“订单养殖+产品合同收购”等利益联结模式。目前,宣州区共有经营主体1271家,农户参加合作社比例达95%以上,拥有家禽类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宣城木子禽业合作社作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在2021年度全国500强农民合作社评选中排名第一。
 
  (四)废弃物利用资源化。新建畜禽粪污处理中心1座,新改扩建异位发酵床200余个。在全省示范推广养殖冲洗用水“截污建池”处理模式。推广“林+禽+草”、“智能大棚+蛋鸭+蔬菜”蛋鸭旱养轮作、有机肥代替化肥等种养循环模式,实施商品有机肥推广项目6.4万吨。家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46%。
 
  (五)产业风险保障化。开发家禽鸡苗保险、家禽养殖保险和肉鸡价格指数保险等特色险种,市区两级财政补助保费45%,其余由参保经营主体承担,有效提升家禽产业生产抗风险能力。3年来,参保数量达到2.01亿羽,保费总额达到5957.5万元。
 
  二、强化全链升级,建设“五链同构”融合园区
 
  (一)健全加工链。围绕家禽产业不同环节,引进龙头企业健全产业加工链。绿色食品加工物流园引进翘歌食品等绿色食品加工项目16个、总协议资金31.3亿元。禽产业关联产业园内进驻海大生物等家禽饲料加工企业5家,年饲料生产能力超90万吨。禽产业副产品综合利用园一期建成1711亩,落户并投产羽绒制品企业24家,产值达37.5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羽绒原料加工集散中心、羽绒制品生产出口中心和羽绒产业聚集中心,并获批安徽省首批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二)拓展供应链。推行家禽产品冷链运输、冰鲜上市。已建成库容量10万吨的皖江冷链物流配送项目,产业园内冷库总库容达到17.3万吨。新购置家禽产品冷链运输车15辆,现有冷链车115辆,总箱容达1100吨,禽产品冷链流通率100%。发展禽产品电商销售,新建1000平方米洪林电商服务中心,开展线上销售的禽业经营主体数量达到50家,其中安徽堆草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双十一”当日实现鸡蛋成交额2195万元。
 
  (三)提升价值链。加强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扩大品牌效应。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家禽产品定性检测1502个、定量检测360个,检测合格率均达100%,家禽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16个。连续三年举办以家禽产业为主题的农民丰收节,着力打造“宣州鸡”区域公用品牌。2022年12月,“宣州鸡”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评安徽省著名商标2个、安徽名牌农产品5个、“皖美农品”3个。
 
  (四)强化创新链。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共建皖南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采取“企业出题+专家解答”模式,解决科研成果转化和加工过程中技术难题。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家禽种业与高效生产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家禽种质资源保护提升、健康养殖、环境控制和饲料营养等4个环节定向开展技术攻关。实现科技特派员行政村服务全覆盖,组建315人的区、乡、村三级畜牧技术服务队伍、1127人的禽业经营主体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
 
  (五)完善利益链。产业园带动农民就业5.95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274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0%。产业园吸纳本地3.5万农民到园区就业,带动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万元以上。积极推进村集体参与家禽产业发展的“三变”改革模式,创新“政银担企村民”六方利益联结机制,华盛食品等3个龙头企业和新田镇蒲田村等11个村共建3个合资公司,村集体获得乡村振兴资金和土地入股固定收益,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261万元。产业园培育经营主体1271家,通过经营主体把生产技术、管理模式、社会化服务、产品营销等导入农户,带动农民增收,园区实现总销售额160亿元。
 
  三、强化要素保障,构建“五位一体”创建体系
 
  (一)领导小组牵头抓总。成立以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双组长的产业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围绕推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实施意见,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
 
  (二)专业队伍统筹推进。组建正科级财政全额拨款的产业园管委会,专职工作人员11名,负责绿色食品加工物流园建设和“双招双引”等重点工作。从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等单位抽调领导干部、高级畜牧师兽医师等9人,成立工作专班,集中办公,推动创建任务落实落细、稳步推进。
 
  (三)多元资本市场运作。依托国资集团成立产业园建设市场化平台——洪晟农业发展公司,负责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完善。与安徽省农业担保公司和宣城市瑞丰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搭建融资担保平台,为产业园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优质便捷融资服务。产业园建设以来,洪晟农业发展公司共投资1.87亿元,新建皖江现代禽业科技城标准化厂房8.2万平方米,省市农业融资担保公司累计提供融资担保贷款7.1亿元。整合各类财政资金7.18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52亿元,实施各类项目111个。
 
  (四)用地保障倾斜支持。宣州区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出台《宣州区规范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生产和审批流程指导意见》,简化审批程序,新增设施农业用地992.01亩、新增林转建用地666.01亩、新增建设用地521.36亩,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支撑保障。
 
  (五)资金项目高效管理。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按照国库集中支付要求,规范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实施项目建设管理责任清单制和资金支付台账制,做到项目实施、绩效评价、资金支付“三同时”。项目验收实行“三审制”,即:主体自验、主管部门初验、领导小组办公室复验。资金支付由领导组会议研究后,形成会议纪要并统一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