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引领农业产业(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条件)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3-02 点击:次
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工作的通知》(农办规〔2021〕15号)要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工作。经产业园所在地人民政府申请、省级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审核推荐、专家评审和视频汇报等程序,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拟认定4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自2017年中央部署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累计投入90多亿元财政奖补资金,批准创建188个、认定87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有1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各地共创建了1000多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一大批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形成了以园区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格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
我国是农业大国,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深刻阐述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他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等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导致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引发粮价快速上涨,加上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等因素,未来全球产生粮食危机不是不可能。世界粮食鸿沟将长期存在,粮食安全已经敲响了警钟。
首先,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其根本出路在于规模化、机械化,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之路。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以增加机械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技术水平为核心出发点,以科技引领示范及推广为主要内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其次,针对当前农业产业链不完善、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不高以及农业发展机械化、智能化程度较低等问题,现代农业园规划应从产品、产业、技术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模,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整体提升贮藏保鲜能力和产地加工水平,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现代农业园规划应以成果为导向,通过智慧农业全产业链集成、科技研发和转化能力提升,获得一批可广泛推广应用的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先进成果。通过智慧手段提升效率,发挥人工智能整合能力,用数据建立智慧化农业供应链。发展加工、贮存、运输等行业,改善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优化供应链中的不同决策,打造智慧农业全产业链集成模式。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指南
1、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条件
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应达到以下条件:
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
主导产业为本县(市、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本省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主导产业集中度高、上下游连接紧密,产业间关联度强,原则上数量为1—2个,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主导产业符合“生产+加工+科技”的发展要求,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开发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规划布局科学合理
已制定产业园专项规划,并经所在地县级或以上政府批准同意,明确了产业园发展布局和区域范围。产业园种养、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一二三产业板块已经形成,且相对集中、联系紧密。产业园专项规划与村镇建设、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相衔接,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形成园村一体、产村融合的格局。
建设水平区域领先
产业园生产设施条件良好,高标准农田占比较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于本省平均水平,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高。现代要素集聚能力强,技术集成应用水平较高,职业农民和专业人才队伍初步建立,吸引人才创新创业的机制健全。生产经营体系完善,规模经营显著,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园区建设主导力量。
绿色发展成效突出
种养结合紧密,农业生产清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一控两减三基本”全面推行并取得实效。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产品优质安全,绿色食品认证比重较高。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带动农民作用显著
产业园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推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有保障。在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对接市场、抵御风险、拓展增收空间等方面,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园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原则上应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30%。
政策支持措施有力
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统筹整合财政专项、基本建设投资等资金用于产业园建设,并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的政策措施,政策含金量高,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水、电、路、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
组织管理健全完善
产业园运行管理机制有活力,方式有创新,有适应发展要求的管理机制和开发运行机制。政府引导有力,多企业、多主体建设产业园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形成了产业园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2、申报流程和中央财政支持政策
申请创建程序
按照由产业园所在地人民政府申请,省级农业和财政厅(委、局)核报省级政府同意后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的程序,开展申请创建工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和广东省农垦总局直接上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按照高标准、少而精、宁缺毋滥的要求,组织竞争性选拔。符合创建条件的,经公示后可批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经一定时间建设达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标准的,可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中央财政支持政策
根据产业园相关因素,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认定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给予适当支持。为体现激励约束、强化地方责任,奖补资金分期安排。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将建立“能进能退、动态管理”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考核管理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不再给予奖补资金,并按规定撤销创建资格;对绩效考核成绩突出的加大奖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