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研究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动态 >

广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2-22 点击:

  日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财政厅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将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力度,自治区保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总体稳定,原则上用于产业发展的资金规模占比不低于50%,用于推动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方案》提出,广西将重点做强做优粮油、糖蔗、蔬菜、水果、蚕桑、茶叶、中药材、家畜、家禽、渔业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做优现代种业、现代装备、数字农业三大现代农业支撑产业,做精柑橘、荔枝、罗汉果、六堡茶、肉牛、肉羊、水牛奶、牡蛎、蜂业等一批亮点特色产业,基本形成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效益链显著提升,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大格局。
 
  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粮食生产。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投入标准,提升建设质量。加强耕地保护,严格落实补充耕地任务。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推动撂荒耕地复垦复种,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
 
  打造产业融合发展载体,增强产业发展聚合力。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升级工程,建设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构建以产业强镇为基础、产业园为引擎、产业集群为骨干,区县乡梯次布局、点线面协同推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施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2021—2025)五年行动,建成一批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程,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健全质量标准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深入实施“桂字号”农业品牌培育工程,重点打造“广西好嘢”品牌,布局打造一批“桂字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打造广西农业品牌集群。
 
  针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奖补资金如何安排使用?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财政持续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力度,创新财政资金供给和使用机制,重点支持产业园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园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基层干部反映,产业园已成为涉农项目建设成效好、资金使用效率高、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大的标杆。一是实行以奖代补,赋予地方资金使用自主权。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批准创建的产业园给予适当支持,引导各地结合实际,围绕促进主导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服务能力、联农带农增收等,统筹使用奖补资金,赋予地方较大的自主权。二是实行先建后补,推动地方加强产业园创建。中央财政按照批准创建、中期评估、评价认定等环节,对每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分批下达奖补资金。这种奖补方式,有利于推动地方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县级主体责任、调动建设积极性、提高产业园创建成效。三是实行部省奖补挂钩,对支持力度大的省份给予倾斜支持。为引导各省增加产业园建设投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创新管理机制,按照年度支持产业园建设的省级财政自有资金规模,分档确定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的省级产业园申报指标。对批准创建且达到条件的,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必须要做规划,申报材料需要提供项目的规划材料和实施方案材料。
 
  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应达到以下条件:
 
  1.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主导产业为本县(市、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本省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主导产业集中度高、上下游连接紧密,产业间关联度强,原则上数量为1—2个,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主导产业符合“生产+加工+科技”的发展要求,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开发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已制定产业园专项规划,并经所在地县级或以上政府批准同意,明确了产业园发展布局和区域范围。产业园种养、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一二三产业板块已经形成,且相对集中、联系紧密。产业园专项规划与村镇建设、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相衔接,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形成园村一体、产村融合的格局。
 
  3.建设水平区域领先。产业园生产设施条件良好,高标准农田占比较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于本省平均水平,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高。现代要素集聚能力强,技术集成应用水平较高,职业农民和专业人才队伍初步建立,吸引人才创新创业的机制健全。生产经营体系完善,规模经营显著,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园区建设主导力量。
 
  4.绿色发展成效突出。种养结合紧密,农业生产清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一控两减三基本”全面推行并取得实效。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产品优质安全,绿色食品认证比重较高。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5.带动农民作用显著。产业园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推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有保障。在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对接市场、抵御风险、拓展增收空间等方面,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园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原则上应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30%。
 
  6.政策支持措施有力。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统筹整合财政专项、基本建设投资等资金用于产业园建设,并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的政策措施,政策含金量高,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水、电、路、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
 
  7.组织管理健全完善。产业园运行管理机制有活力,方式有创新,有适应发展要求的管理机制和开发运行机制。政府引导有力,多企业、多主体建设产业园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形成了产业园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主页 > 专题研究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动态 >

广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

2022-02-22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日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财政厅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将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力度,自治区保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总体稳定,原则上用于产业发展的资金规模占比不低于50%,用于推动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方案》提出,广西将重点做强做优粮油、糖蔗、蔬菜、水果、蚕桑、茶叶、中药材、家畜、家禽、渔业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做优现代种业、现代装备、数字农业三大现代农业支撑产业,做精柑橘、荔枝、罗汉果、六堡茶、肉牛、肉羊、水牛奶、牡蛎、蜂业等一批亮点特色产业,基本形成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效益链显著提升,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大格局。
 
  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粮食生产。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投入标准,提升建设质量。加强耕地保护,严格落实补充耕地任务。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推动撂荒耕地复垦复种,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
 
  打造产业融合发展载体,增强产业发展聚合力。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升级工程,建设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构建以产业强镇为基础、产业园为引擎、产业集群为骨干,区县乡梯次布局、点线面协同推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施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2021—2025)五年行动,建成一批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程,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健全质量标准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深入实施“桂字号”农业品牌培育工程,重点打造“广西好嘢”品牌,布局打造一批“桂字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打造广西农业品牌集群。
 
  针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奖补资金如何安排使用?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财政持续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力度,创新财政资金供给和使用机制,重点支持产业园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园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基层干部反映,产业园已成为涉农项目建设成效好、资金使用效率高、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大的标杆。一是实行以奖代补,赋予地方资金使用自主权。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批准创建的产业园给予适当支持,引导各地结合实际,围绕促进主导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服务能力、联农带农增收等,统筹使用奖补资金,赋予地方较大的自主权。二是实行先建后补,推动地方加强产业园创建。中央财政按照批准创建、中期评估、评价认定等环节,对每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分批下达奖补资金。这种奖补方式,有利于推动地方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县级主体责任、调动建设积极性、提高产业园创建成效。三是实行部省奖补挂钩,对支持力度大的省份给予倾斜支持。为引导各省增加产业园建设投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创新管理机制,按照年度支持产业园建设的省级财政自有资金规模,分档确定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的省级产业园申报指标。对批准创建且达到条件的,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必须要做规划,申报材料需要提供项目的规划材料和实施方案材料。
 
  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应达到以下条件:
 
  1.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主导产业为本县(市、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本省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主导产业集中度高、上下游连接紧密,产业间关联度强,原则上数量为1—2个,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主导产业符合“生产+加工+科技”的发展要求,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开发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已制定产业园专项规划,并经所在地县级或以上政府批准同意,明确了产业园发展布局和区域范围。产业园种养、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一二三产业板块已经形成,且相对集中、联系紧密。产业园专项规划与村镇建设、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相衔接,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形成园村一体、产村融合的格局。
 
  3.建设水平区域领先。产业园生产设施条件良好,高标准农田占比较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于本省平均水平,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高。现代要素集聚能力强,技术集成应用水平较高,职业农民和专业人才队伍初步建立,吸引人才创新创业的机制健全。生产经营体系完善,规模经营显著,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园区建设主导力量。
 
  4.绿色发展成效突出。种养结合紧密,农业生产清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一控两减三基本”全面推行并取得实效。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产品优质安全,绿色食品认证比重较高。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5.带动农民作用显著。产业园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推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有保障。在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对接市场、抵御风险、拓展增收空间等方面,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园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原则上应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30%。
 
  6.政策支持措施有力。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统筹整合财政专项、基本建设投资等资金用于产业园建设,并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的政策措施,政策含金量高,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水、电、路、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
 
  7.组织管理健全完善。产业园运行管理机制有活力,方式有创新,有适应发展要求的管理机制和开发运行机制。政府引导有力,多企业、多主体建设产业园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形成了产业园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