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来源:未知 日期:2019-07-12 点击:

  一、指导思想
  
  按照服务城市、致富农民、城乡协调的镇江现代农业定位,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科技和政策为支撑,集中培育优势产业集群,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一批“设施水平高、研发能力强、市场营销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园区,打造全市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先行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范区,推动我市农业转型升级
  
  二、目标任务
  
  到“十二五”末,创成1-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30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园区建设规模达50万亩,产业园区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具体为:
  
  1.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丹阳、句容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培育优质粮油高产高效种植为基础,以提升农产品集中加工为支撑,以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为手段,以生猪养殖、淡水渔业为循环农业的载体,走“集约生产、精细加工、品牌经营”的路子,把丹阳、句容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实施50万亩基本农田标准化工程,推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智能化生猪养殖技术和渔业生态养殖技术,完善主导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提升主导产品生产全过程检验检测能力。经过2-3年的努力,形成年产20亿斤优质粮食、300万吨粮食加工、50万吨油脂加工能力,建成涉粮(油)产业总收入10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今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5万亩,形成300万吨粮油加工能力,涉粮产业总收入70亿元。
  
  2.提升省级(含争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水平
  
  用2-3年的时间,省级园区总投入30亿元,建成面积15万亩,重点培育60个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和220个专业合作社,形成年收入115亿元的经济规模。
  
  通过实施六大行动,提升园区六大功能:(1)实施现代科技大提升行动,扎实提高科技转化与应用能力;(2)实施设施装备大提升行动,扎实提高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能力;(3)实施生产能力大提升行动,提高园区优质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4)实施组织化水平大提升行动,扎实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5)实施综合效益大提升行动,扎实提高园区经济增长能力;(6)实施辐射带动大提升行动,扎实提高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3.加强市级园区的基础建设
  
  用2-3年的时间,市级园区完成总投入75亿元,建成面积35万亩,重点培育46个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和268个专业合作社(联社),形成年收入45亿元的经济规模。
  
  主要任务是:整合投入资金,集中投入农田基本设施;完善高效生产“点、线”,连点成线扩面,尽快提升生产基础;完善科技引进、示范、转化平台,打好科技增收基础;加大产品营销投入,拓展范围,扩大规模;加大农产品检测设施投入,形成从农业投入品、生产环境到农产品的公共服务能力。
  
  三、发展重点
  
  1.建设高标准种养基地。按照“一园一业”的要求,以“一镇一品”为基础,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在园区内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态化的种养基地,特色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园区销售总收入的70%以上,形成一批特色、优势明显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与园区高标准种养基地紧密结合的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同时引导有条件的现有加工型龙头企业向园区聚集,到“十二五”末,园区内的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50家。
  
  3.整合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园区内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到“十二五”末,合作社总量达488家,带动紧密合作型农户8万户,并根据产业特点,适当发展合作联社。同时,在园区内建立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三方“利益共享、风险同担、责权利对等”的利益联结机制。
  
  4.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以园区为龙头,整合农产品品牌资源,打造区域性品牌,到“十二五”末,区域性农产品品牌总量达20个。实施区域性品牌的市场化包装运作,不断提高品牌的影响力,打造一批国内农产品知名品牌。
  
  5.完善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坚持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形式,发展一批与园区相关联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完善鲜活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体系;积极推进农超对接,鼓励超市到园区建立农产品供应基地;大力发展园区农产品网络营销,推广“园区+经纪人+会员”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
  
  6.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集成园区内的科技资源,建立公共研发推广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支持园区建立各类研发中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到“十二五”末,园区建立农业科创平台20个。
  
  四、推进机制
  
  1.规划引领。按照“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定位、功能布局,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做到与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相统筹,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相统筹,与城乡一体、区域发展、县域经济布局相统筹,引导和推进园区科学有序发展。园区规划要明确发展目标、方向、重点和步骤,把创新放在推动园区发展的重要位置,体现产业特点、结构特色、调整重点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2.组织保障。各地要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园区管理体制的有关政策,配备专门班子,核定相应编制,落实省级园区负责人有关待遇,落实领导联系点制度,切实加强对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3. 项目集聚。发改、农业、水利、农开、农机、交通、科技、环保、国土、财政等部门要积极落实产业集聚要求,统筹安排项目,集中投入,合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改部门的农业生产基地项目、市场建设项目,农业部门的高效农业(渔业)项目、高产创建项目、循环农业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龙头企业加工项目、水利部门的农田水利项目(包括水利重点县项目)、农开部门的土地复垦和产业化项目、农机部门的购机补贴专项、交通部门的农村公路村村通项目、科技部门的科技支撑项目、住建部门的村庄治理项目、国土部门的万顷粮田改造和土地整理项目、财政部门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都要向农业产业园区集中,集中度不少于70%。
  
  4.强化招商。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招商引资的重点,精心编制招商项目,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引企,着力引进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投入园区开发,引进一批央企、上市公司建设后勤基地,引进一批跨国公司、大型连锁超市建设原料基地。鼓励园区独立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支持与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资本、技术合作,大力引进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鼓励园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
  
  5. 政策支持。在落实好《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意见》(镇办发〔2010〕57号)、《关于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奖励规定》(镇政办发〔2010〕87号)的基础上,出台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金融扶持政策,参照市统一规定,对区域性农产品品牌创建、重大招商成果、规模营销主体(含网销)、双创人才引进和创新平台建设等实施奖励,从政策层面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
  
  6.考核奖惩。成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建立园区建设督查考核机制,市每季度组织一次制度创新、政策落实、资金整合情况的专项考核,半年督查一次园区建设进度;实施现代农业园区的动态管理,经考核合格的授予“镇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称号、不合格的取消牌子,并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档案。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考核标准,重点突出规模效益,强化对园区建设的有效监管,推动园区又好又快发展。



 

主页 > 专题研究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创建指南 >

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9-07-12 来源:未知 点击:

  一、指导思想
  
  按照服务城市、致富农民、城乡协调的镇江现代农业定位,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科技和政策为支撑,集中培育优势产业集群,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一批“设施水平高、研发能力强、市场营销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园区,打造全市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先行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范区,推动我市农业转型升级
  
  二、目标任务
  
  到“十二五”末,创成1-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30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园区建设规模达50万亩,产业园区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具体为:
  
  1.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丹阳、句容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培育优质粮油高产高效种植为基础,以提升农产品集中加工为支撑,以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为手段,以生猪养殖、淡水渔业为循环农业的载体,走“集约生产、精细加工、品牌经营”的路子,把丹阳、句容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实施50万亩基本农田标准化工程,推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智能化生猪养殖技术和渔业生态养殖技术,完善主导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提升主导产品生产全过程检验检测能力。经过2-3年的努力,形成年产20亿斤优质粮食、300万吨粮食加工、50万吨油脂加工能力,建成涉粮(油)产业总收入10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今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5万亩,形成300万吨粮油加工能力,涉粮产业总收入70亿元。
  
  2.提升省级(含争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水平
  
  用2-3年的时间,省级园区总投入30亿元,建成面积15万亩,重点培育60个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和220个专业合作社,形成年收入115亿元的经济规模。
  
  通过实施六大行动,提升园区六大功能:(1)实施现代科技大提升行动,扎实提高科技转化与应用能力;(2)实施设施装备大提升行动,扎实提高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能力;(3)实施生产能力大提升行动,提高园区优质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4)实施组织化水平大提升行动,扎实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5)实施综合效益大提升行动,扎实提高园区经济增长能力;(6)实施辐射带动大提升行动,扎实提高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3.加强市级园区的基础建设
  
  用2-3年的时间,市级园区完成总投入75亿元,建成面积35万亩,重点培育46个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和268个专业合作社(联社),形成年收入45亿元的经济规模。
  
  主要任务是:整合投入资金,集中投入农田基本设施;完善高效生产“点、线”,连点成线扩面,尽快提升生产基础;完善科技引进、示范、转化平台,打好科技增收基础;加大产品营销投入,拓展范围,扩大规模;加大农产品检测设施投入,形成从农业投入品、生产环境到农产品的公共服务能力。
  
  三、发展重点
  
  1.建设高标准种养基地。按照“一园一业”的要求,以“一镇一品”为基础,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在园区内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态化的种养基地,特色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园区销售总收入的70%以上,形成一批特色、优势明显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与园区高标准种养基地紧密结合的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同时引导有条件的现有加工型龙头企业向园区聚集,到“十二五”末,园区内的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50家。
  
  3.整合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园区内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到“十二五”末,合作社总量达488家,带动紧密合作型农户8万户,并根据产业特点,适当发展合作联社。同时,在园区内建立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三方“利益共享、风险同担、责权利对等”的利益联结机制。
  
  4.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以园区为龙头,整合农产品品牌资源,打造区域性品牌,到“十二五”末,区域性农产品品牌总量达20个。实施区域性品牌的市场化包装运作,不断提高品牌的影响力,打造一批国内农产品知名品牌。
  
  5.完善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坚持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形式,发展一批与园区相关联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完善鲜活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体系;积极推进农超对接,鼓励超市到园区建立农产品供应基地;大力发展园区农产品网络营销,推广“园区+经纪人+会员”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
  
  6.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集成园区内的科技资源,建立公共研发推广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支持园区建立各类研发中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到“十二五”末,园区建立农业科创平台20个。
  
  四、推进机制
  
  1.规划引领。按照“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定位、功能布局,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做到与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相统筹,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相统筹,与城乡一体、区域发展、县域经济布局相统筹,引导和推进园区科学有序发展。园区规划要明确发展目标、方向、重点和步骤,把创新放在推动园区发展的重要位置,体现产业特点、结构特色、调整重点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2.组织保障。各地要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园区管理体制的有关政策,配备专门班子,核定相应编制,落实省级园区负责人有关待遇,落实领导联系点制度,切实加强对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3. 项目集聚。发改、农业、水利、农开、农机、交通、科技、环保、国土、财政等部门要积极落实产业集聚要求,统筹安排项目,集中投入,合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改部门的农业生产基地项目、市场建设项目,农业部门的高效农业(渔业)项目、高产创建项目、循环农业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龙头企业加工项目、水利部门的农田水利项目(包括水利重点县项目)、农开部门的土地复垦和产业化项目、农机部门的购机补贴专项、交通部门的农村公路村村通项目、科技部门的科技支撑项目、住建部门的村庄治理项目、国土部门的万顷粮田改造和土地整理项目、财政部门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都要向农业产业园区集中,集中度不少于70%。
  
  4.强化招商。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招商引资的重点,精心编制招商项目,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引企,着力引进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投入园区开发,引进一批央企、上市公司建设后勤基地,引进一批跨国公司、大型连锁超市建设原料基地。鼓励园区独立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支持与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资本、技术合作,大力引进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鼓励园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
  
  5. 政策支持。在落实好《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意见》(镇办发〔2010〕57号)、《关于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奖励规定》(镇政办发〔2010〕87号)的基础上,出台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金融扶持政策,参照市统一规定,对区域性农产品品牌创建、重大招商成果、规模营销主体(含网销)、双创人才引进和创新平台建设等实施奖励,从政策层面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
  
  6.考核奖惩。成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建立园区建设督查考核机制,市每季度组织一次制度创新、政策落实、资金整合情况的专项考核,半年督查一次园区建设进度;实施现代农业园区的动态管理,经考核合格的授予“镇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称号、不合格的取消牌子,并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档案。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考核标准,重点突出规模效益,强化对园区建设的有效监管,推动园区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