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

来源:中国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2-10 点击:

2月9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获悉,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了《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纲要》于2月8日正式印发。

“《纲要》明确了我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描绘了全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进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会上,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杨洪波从《纲要》的起草过程、主要特点、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几方面介绍了《纲要》的基本情况。

目标是规划的“灯塔”和风向标。据介绍,与以往五年规划不同的是,“十四五”规划除了清晰地描绘了我省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外,还对标基本现代化,展望了我省到2035年“一个基本实现、一个达到中位、三个全面建成”的远景目标,即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总量力争达到全国中位以上水平,全面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面建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全面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如何支撑我省“十四五”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对此,《纲要》明确提出,要立足云南欠发达基本省情,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紧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保持“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定力、坚持“防风险、补短板、争先进”的工作思路,推动以下16项主要任务: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开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新局面,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大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升发展软实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纲要》的16项主要任务中,首项便是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杨洪波在介绍时强调,《纲要》明确指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将如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对此,杨洪波表示,将重点开展3项工作: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是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阵地建设,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三是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总钥匙,不断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逐步缩小与全省发展水平的差距。

主页 > 专题研究 > 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 > 规划动态 >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

2021-02-10 来源:中国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2月9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获悉,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了《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纲要》于2月8日正式印发。

“《纲要》明确了我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描绘了全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进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会上,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杨洪波从《纲要》的起草过程、主要特点、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几方面介绍了《纲要》的基本情况。

目标是规划的“灯塔”和风向标。据介绍,与以往五年规划不同的是,“十四五”规划除了清晰地描绘了我省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外,还对标基本现代化,展望了我省到2035年“一个基本实现、一个达到中位、三个全面建成”的远景目标,即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总量力争达到全国中位以上水平,全面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面建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全面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如何支撑我省“十四五”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对此,《纲要》明确提出,要立足云南欠发达基本省情,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紧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保持“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定力、坚持“防风险、补短板、争先进”的工作思路,推动以下16项主要任务: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开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新局面,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大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升发展软实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纲要》的16项主要任务中,首项便是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杨洪波在介绍时强调,《纲要》明确指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将如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对此,杨洪波表示,将重点开展3项工作: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是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阵地建设,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三是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总钥匙,不断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逐步缩小与全省发展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