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编制好成都“十四五”规划

高质量编制好成都“十四五”规划

来源:中国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0-12-02 点击:

当前,成都正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依托亚蓉欧陆海空战略通道,着力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大循环的门户枢纽。上海是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成都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极核城市。两座城市同处长江经济带,同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节点。成都与上海深化区域合作,携手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将有利于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实现互利共赢、优势互补。

——11月24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率队专程来到对标学习的城市上海,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听取对成都“十四五”发展、2035年远景目标以及2050年发展战略的意见建议

要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推动与中下游地区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协作,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不断提升城市极核能级和作为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的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要高水平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加快构建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着力提高全球先进资源要素集成配置水平,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

——11月20日,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要统筹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和门户枢纽城市地位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优质区域集聚。

——11月20日,成都市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会

要牢牢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以供给创新建设完整内需体系,构建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和全球流通体系,加快打造国内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

—— 10月31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秩序与活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永恒动力,是社会发展治理追求的永恒主题。现代城市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多元,文化需求、消费需求多样。要加强对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特殊性、规律性的研究和认识,重构城市治理体系,加快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城市治理体系。

——10月1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成都“十四五”发展的意见建议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扩大消费、提振需求是战略基点。成都是西部地区的消费中心,巩固这一地位、再造竞争优势,必须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全力打响“成都消费”城市品牌,创新产品供给、扩大有效需求,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高标准推进“三城三都”建设,建设高能级商圈,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营造高品质消费场景,打造开放包容消费环境,持续拓展“买全球卖全球”国际消费网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需求动能。

开放是新时代成都发展的最大变量和最强动能。要全面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努力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运用市场的能力。要加快构建链接全球的亚蓉欧陆海空联运战略大通道和供应链体系,推进自贸区协同开放、综保区提质增效、开放口岸拓能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开拓国际新兴市场,提高开放型经济活力和层次。


 

主页 > 专题研究 > 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 > 规划动态 >

高质量编制好成都“十四五”规划

2020-12-02 来源:中国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当前,成都正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依托亚蓉欧陆海空战略通道,着力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大循环的门户枢纽。上海是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成都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极核城市。两座城市同处长江经济带,同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节点。成都与上海深化区域合作,携手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将有利于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实现互利共赢、优势互补。

——11月24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率队专程来到对标学习的城市上海,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听取对成都“十四五”发展、2035年远景目标以及2050年发展战略的意见建议

要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推动与中下游地区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协作,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不断提升城市极核能级和作为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的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要高水平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加快构建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着力提高全球先进资源要素集成配置水平,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

——11月20日,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要统筹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和门户枢纽城市地位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优质区域集聚。

——11月20日,成都市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会

要牢牢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以供给创新建设完整内需体系,构建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和全球流通体系,加快打造国内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

—— 10月31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秩序与活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永恒动力,是社会发展治理追求的永恒主题。现代城市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多元,文化需求、消费需求多样。要加强对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特殊性、规律性的研究和认识,重构城市治理体系,加快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城市治理体系。

——10月1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成都“十四五”发展的意见建议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扩大消费、提振需求是战略基点。成都是西部地区的消费中心,巩固这一地位、再造竞争优势,必须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全力打响“成都消费”城市品牌,创新产品供给、扩大有效需求,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高标准推进“三城三都”建设,建设高能级商圈,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营造高品质消费场景,打造开放包容消费环境,持续拓展“买全球卖全球”国际消费网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需求动能。

开放是新时代成都发展的最大变量和最强动能。要全面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努力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运用市场的能力。要加快构建链接全球的亚蓉欧陆海空联运战略大通道和供应链体系,推进自贸区协同开放、综保区提质增效、开放口岸拓能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开拓国际新兴市场,提高开放型经济活力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