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研究 > 农业科技园区专题研究 > 农业科技园区动态 >
玉门:创新驱动支撑县域经济发展 强科技开启“十四五”新征程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9-19 点击:次
近年来,玉门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三新一高”,坚持“四个面向”,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强工业、强科技、强县域”行动部署及“四区一高地一家园”奋斗目标,突出创新驱动核心作用,以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统揽,积极构建大科技工作格局,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化科技服务理念,推动科技务实发展,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强科技”已成为“强工业”“强县域”的强大引擎。
强化政策支撑“主阵地”,科技创新环境绘就新蓝图。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强科技”行动部署要求,立足科技发展实际,制定印发了《玉门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玉门市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玉门市科技创新关键领域、突破方向和预期指标;配套制定了本级科技资金扶持措施,为县域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牵住创新主体“牛鼻子”,创新水平提高步入快车道。产业发展需要上下游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玉门市始终尊重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储备库,将企业各项成长性底数进行整合,实行动态管理,实现了创新主体数量、质量、体量三提升。目前,玉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2家,年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以上,玉门市创新型企业群体初步形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打造创新平台“聚集地”,科技服务能力增添新动能。培育做优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为创客、创业团队和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优化的科技创新环境,打造“双创”升级版。玉门市被确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建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酒泉市众创空间4个、酒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引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个,柔性引进专家(团队)3个担任企业科技创新顾问,将专业问题交给专业人士去解决,解决了企业后顾之忧。
激活研发投入“动力源”,企业自主创新持续加速度。推动构建大科技工作格局,科技、统计、税务等相关部门主动下沉园区、深入企业,加大政策宣传培训力度,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大幅提升,国家统计局认定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R&D)经费投入1.85亿元,强度达到0.99%,同比增加1.08亿元,增幅达到139.8%。近三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累计享受税前加计扣除研发经费1.54亿元;10户企业获得疫情期间研发经费补助资金70万元。
坚守项目实施“主阵地”,重点产业发展呈现新面貌。紧盯省市科技项目体系和科技政策导向,立足玉门市优势资源禀赋,围绕戈壁农业、节能环保、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科学谋划、向上争取国家及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6项,解决了企业发展技术瓶颈,争取项目扶持资金1560余万元,有力支持了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科技项目实施已成为激发企业创新的“源头活水”。
把握创新合作“大机遇”,政产学研合作助推大发展。聚集科技资源,引导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建立协同发展、共享共建合作机制,实现科技成果从“中试-放大-产品-商品-产业化”的成果转化路径,采用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挂帅”、合力攻关或委托研发等方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加强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支持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做优做大,开展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专利代理等服务。玉门市已有28户企业分别与北京化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开发合作关系。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达到6亿元以上,加速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优选助农发展“主力军”,靶向赋能乡村振兴创品牌。紧盯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按照“一乡一业、一特一园、跨乡成带、集群成链”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为助推乡村振兴、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雁作用,围绕枸杞、人参果、蜜瓜、设施养殖、特色林果等特色产业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6个,积极推广应用粮食增产、智能农机、有机基质穴栽、电动授粉棒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玉门市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158个,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35项,修订农作物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15个,申报省级标准化种植规程2个;建成瓜果菜粮油标准化技术示范点25个,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89.79%。同时,不断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沁馨韭菜成功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全市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9个,绿色食品18个,有机产品1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地标认证数量在甘肃省名列前茅,玉门市农产品品牌含金量持续提高。
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落后就要被超越。今后,玉门市将继续抢抓“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合作交流力度。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引导要素源,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创新升级,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打破壁垒融通创新。坚持引进前沿技术、高技术人才,着手建设人才战略联盟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解决好高端人才不足问题。建设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创业孵化、金融服务、人才引进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市场运作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