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行走看变化】这座农业园背后站着“院士团队”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7-14 点击:

  7月13日,艳阳高照。尽管汗如雨下,扬州大学郭保卫老师还是来到了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内的张洪程院士基地,他要亲自查看一期基地内水稻的长势。
 
  郭保卫老师的另一个身份,是张洪程“院士团队”的一员。在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像郭保卫这样的“院士团队”成员还有不少。一群年轻有为的农业科技专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用知识的“汗水”,浇灌着这片嗷嗷待哺的土地。
 
  “在张洪程院士来之前,我们村水稻的最高产量只有1200斤,现在提高到了1500斤。”沙头镇晨兴村东北角、张洪程院士创新试验基地内,有一条“兴粮先锋大道”。站在“兴粮先锋大道”上,晨兴村党总支书记汤杰兴奋地向游客介绍道。
 
  汤杰口中的1500斤水稻,源自于张洪程院士基地研发出的“南粳46系列”。“南粳46系列”因香气宜人、口感软糯而备受农民的欢迎。
 
  研发出“南粳46”系列,离不开一群年轻有为的“院士团队”成员的贡献。
 
  自打2019年张洪程院士基地落户开始,扬州大学农学院副研究员朱金燕就吃住在基地里。观察水稻长势、研发新品种,成了她每日的“必修课”。
 
  “我们这片稻田里蕴藏着2万株水稻品种。”朱金燕说,可以说,基地是一座巨大的水稻“基因库”,未来还会迸发出无限潜力。
 
  院士的科研成果被一群年轻人细心呵护着。他们用辛勤的脚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郭保卫、朱金燕,在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只是众多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冰山一角”。在这个现代化的农业园区,科技兴农、科技创新已成为牵引产业发展的“牛鼻子”。
 
  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党政办主任汤其坤介绍,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园区聚集了一批科技专家。园区先后与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北京物联网学会、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广泛集聚相关领域的专家团队,组建了水稻种植、蔬果栽培、种苗繁育、植物保护的科研团队。现有研发人员28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11人、副教授9人。在水稻栽培模式创新、黄瓜新品种选育、草莓全产业链生产、西甜瓜袋式栽培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有了人才的鼎力支持,各项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介绍,园区拥有发明专利2项(“一种蚯蚓粪育苗基质分解方法”“一种草莓茎尖组织初代培养方法”),获批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3个(“扬大1号”“扬大2号”“扬子1号”辣椒)。培育出的蔬果、小麦、水稻新品种更是层出不穷。
 
  “下一步,我们努力将科研成果产业化,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实惠。”汤其坤介绍,使用扬州大学高红胜教授团队研发的“无土栽培技术”的高架草莓,已成功上市销售。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脱离“象牙塔”,走上市民的餐桌。
 
  

主页 > 专题研究 > 农业科技园区专题研究 > 农业科技园区动态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行走看变化】这座农业园背后站着“院士团队”

2022-07-14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7月13日,艳阳高照。尽管汗如雨下,扬州大学郭保卫老师还是来到了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内的张洪程院士基地,他要亲自查看一期基地内水稻的长势。
 
  郭保卫老师的另一个身份,是张洪程“院士团队”的一员。在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像郭保卫这样的“院士团队”成员还有不少。一群年轻有为的农业科技专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用知识的“汗水”,浇灌着这片嗷嗷待哺的土地。
 
  “在张洪程院士来之前,我们村水稻的最高产量只有1200斤,现在提高到了1500斤。”沙头镇晨兴村东北角、张洪程院士创新试验基地内,有一条“兴粮先锋大道”。站在“兴粮先锋大道”上,晨兴村党总支书记汤杰兴奋地向游客介绍道。
 
  汤杰口中的1500斤水稻,源自于张洪程院士基地研发出的“南粳46系列”。“南粳46系列”因香气宜人、口感软糯而备受农民的欢迎。
 
  研发出“南粳46”系列,离不开一群年轻有为的“院士团队”成员的贡献。
 
  自打2019年张洪程院士基地落户开始,扬州大学农学院副研究员朱金燕就吃住在基地里。观察水稻长势、研发新品种,成了她每日的“必修课”。
 
  “我们这片稻田里蕴藏着2万株水稻品种。”朱金燕说,可以说,基地是一座巨大的水稻“基因库”,未来还会迸发出无限潜力。
 
  院士的科研成果被一群年轻人细心呵护着。他们用辛勤的脚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郭保卫、朱金燕,在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只是众多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冰山一角”。在这个现代化的农业园区,科技兴农、科技创新已成为牵引产业发展的“牛鼻子”。
 
  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党政办主任汤其坤介绍,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园区聚集了一批科技专家。园区先后与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北京物联网学会、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广泛集聚相关领域的专家团队,组建了水稻种植、蔬果栽培、种苗繁育、植物保护的科研团队。现有研发人员28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11人、副教授9人。在水稻栽培模式创新、黄瓜新品种选育、草莓全产业链生产、西甜瓜袋式栽培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有了人才的鼎力支持,各项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介绍,园区拥有发明专利2项(“一种蚯蚓粪育苗基质分解方法”“一种草莓茎尖组织初代培养方法”),获批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3个(“扬大1号”“扬大2号”“扬子1号”辣椒)。培育出的蔬果、小麦、水稻新品种更是层出不穷。
 
  “下一步,我们努力将科研成果产业化,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实惠。”汤其坤介绍,使用扬州大学高红胜教授团队研发的“无土栽培技术”的高架草莓,已成功上市销售。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脱离“象牙塔”,走上市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