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森林城市 > 经典案例 >

生态文化建设研究--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中的生态文化建设为例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1-24 点击:

  生态文化是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化;是基于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规律的文化;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来满足人的多重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是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及消费方式的文化。生态文化能够正确引导人们科学认识生态价值,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实现人们思维方式的生态转型,科学地协调好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整体平衡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生态文化在廊坊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过程中意义重大。
  
  一、生态文化
  
  1、概念

  
  生态文化是人类的文化积淀—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针对生态资源进行合理摄取、利用和保护,以致能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积淀。
  
  2、本质
  
  从狭义上来说,生态文化是围绕生态价值观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意识形态;从广义上来说,生态文化是围绕生态价值观的抽象意识形态与承载其核心价值观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具象表征即载体的总和。
  
  3、核心价值观
  
  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共存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荣即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4、社会作用力
  
  在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向社会的各个方向各个部分渗透的层面上,社会各组成部分立足自身情况,在生态价值观的引导下,以与自然和谐共存、协调发展为目的,社会主体会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方式,从而有助于形成一种社会的生态实践力,引领整个社会实践行为的生态化,使人类在实践行为诱因中考虑自然的诉求及其对自然的影响,从以人的需求为单一标准转变为以人的需求和自然并重的双重标准,并以此对人的行为方式做出框定。
  
  二、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以下指标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
  
  城市森林是一个国际化的概念和理念。1962年美国政府首次提出城市森林,并开始实施城市森林发展计划。之后,城市森林的研究和建设在西方发达国家倍受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我国80年代末才开始城市森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国家森林城市”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是近几年由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近年来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宣传实践活动。旨在宣传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提高人们的生态和森林意识,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我国城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也是弘扬森林生态文化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
  
  三、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中生态文化建设内容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要建设繁荣与健康的生态物质文化,形成了许多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健康愉悦、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产品;形成以尊重自然、关爱生物与生命的生态伦理与道德为核心的生态精神文化;构建“人—社会—自然”和谐的生态制度文化。
  
  1、生态物质文化建设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要建设繁荣与健康的生态物质文化,形成了许多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健康愉悦、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产品。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自然保护区建设
  

  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形式上是一种生态建设,根本上是反映政府和大众对自然的一种认识与态度,体现了对后代人享受资源权益的尊重和关注,因此,应该也是文化建设的内涵,属于生态物质文化建设的内容。廊坊市现有安次区葛渔城生态防护林和固安县次生林生态系统两个 自然保护区,面积 108006公顷,根据规划还将有更多的区域和资源列入保护范围。
  
  (2)  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建设
  
  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是反映人类利用森林为主体而形成的森林文化和生态旅游文化产品,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作为创新生态文化的试验平台,把部分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场改建为森林公园,通过生产方式的改变来发展新林业经济,积极探索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协调发展的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由此衍生的新生态文化体系。廊坊市所辖 10个县(市、区) 均有森林公园建成,风景名胜景点  40多处,城市公园 、游园遍布全市。
  
  (3)  湿地公园建设
  
  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在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载体角色和推动作用,许多的人类文明都是发源于湿地。湿地公园的出现,本质上就是新形势下生态文化创新的产品,因此,湿地公园和湿地休闲小区的建设,对促进人们对湿地文化和生态旅游文化的思考,积极探索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的林业替代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生态文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廊坊市湿地资源丰富,香河湿地公园、胜芳湿地公园、文安湿地公园均已建成开园,其中香河湿地公园正在着手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龙河流域湿地资源也非常丰富。
  
  (4)  其他建设
  
  ①生态广场/绿化广场:森林文化广场主要面向城镇周边居民,在城区建设以森林植被及植物为基调、以生态文化为内涵的高雅的市民文化广场,让缺乏与自然长时间接触的市民,通过森林文化广场的文化项目,真实感受生态文化、理解生态文化,并逐渐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中来。廊坊市区内已经实现 500米半径内有绿化游园。
  
  ②森林与生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包括植物园、科学展览馆、生物博物馆等。廊坊市内建有多处农科园、休闲谷及其他庄园。
  
  ③纪念林:通过纪念林可以展示不同的生态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
  
  ④森林博览园:通过展示森林生态功能,可以提高人民对森林的认识,提高爱林、护林意识,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⑤可以举办有奖征文活、摄影大赛、植树造林等系列保护动植物宣传教育活动。
  
  2、生态精神文化建设
  
  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要形成了尊重自然、关爱生物与生命的生态伦理与道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体现了对子孙后代人的关爱把重要的原生态森林资源采用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等形式保护起来。自然保护区建设从资源利用上,就是把这些资源留给子孙后代,充分体现当代人对后代人的关心。
  
  ②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免费开放公园可以充分体现政府对当代人游憩机会的尊重,对提高当代人生活质量的一种关爱。政府和企业积极倡导绿色生态宜居小区建设也可以充分体现了企业、政府、开发商对当代人生存质量提高的关爱。
  
  ③体现了对自然与其他物种的尊重减少对城市绿化植物的修剪,可以充分体现了对生物的尊重,广泛开展的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可以体现对这些古树生存的尊重,地带性植被的恢复可以体现对自然的一种尊重,禁猎可以体现了对动物生命的尊重。
  
  ④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推广了城乡一体化的绿化,把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乡村发展放到了区域发展平行与同步的轨道,可以体现一种代间公平与公正。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可以预留一些土地休闲,以供后代人的使用,在生态功能区划中区划一定的土地供动植物栖息繁衍可以体现人与生物的公平与公正。
  
  ⑤尊重民俗和保持历史风貌充分注重对历史遗迹、风水林木的保护,可以体现对历史和民俗的尊重。
  
  3、生态制度文化建设
  
  生态制度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生态建设的原动力。它是属于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稳定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建设在宏观上要逐步影响和诱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在微观上逐渐诱导人们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转型。制度层次的生态文化则从制度规范上入手,为生态文化理念提供制度保证,形成生态文化的政策诱导和法律规范。生态制度文化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它是指管理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关系的体制、制度、政策、法规、机构、组织等。
  
  ①生态体制
  
  首先,坚决树立生态优先的政府科学决策机制:在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决策中,把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放在首位,凡是影响廊坊市生态状况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得立项建设。在对企业、政府的考核中,其生态指标都是优先考核内容,把生态优先贯彻全局;其次,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国家生态保护战略;再者,号召广大人民共同参与的生态建设格局,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绿色认领等形式,形成了一种全民共同参与生态建设的氛围。
  
  ②生态法规
  
  扩大宣传,加强执法,引导全民和企业、政府共同参与生态建设,并使之制度化、法制化、常规化,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同时,加快制定形成一系列生态政策与地方法规办法,并坚决的贯彻实施。
  
  ③生态组织
  
  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已经形成了完整、高效的生态建设机构,如完善的林业管理结构’同时,除廊坊市绿化委员会是一个跨部门且成立较长时期的政府生态组织外,廊坊市风景园林学会等社会团体也在蓬勃发展,各街区还存在一些非政府的民间生态组织,如街道(小区)护绿队。
  
  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中生态文化建设对策
  
  近年来,廊坊市在市委和市政府领导下,牢牢把握“绿色、高端、率先、和谐”的城市发展定位,更加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认识不足、理论研究滞后、基础设施薄弱、解说体系不规范、生态文化产品短缺等问题和困难,还不能适应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要求,为此,生态文
  
  化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生态文化建设放在森林城市建设的突出位置将丰硕的林业建设成果展现出来,把秀美山川开发出来供广大人民群众游览欣赏,是林业部门应有的社会责任。要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化主导的森林城市与发展森林旅游在林业整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真正把生态文化建设纳入整个森林城市体系创建的范畴加以推进,从各方面加以扶持和帮助,促使生态文化担当森林城市建设指导重任,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基石。
  
  2、切实加大对生态文化建设的投入应该建立国家对生态文化建设的扶持、引导机制,进一步加强各类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生态文化设施的配套设施,进一步建立规范的解说系统,不断强化生态文化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在生态教育、自然科普宣传等方面的公益性功能。
  
  3.3建设“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发挥生态文化在创建森林城市中的重要作用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刚刚起步,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经验,都存在严重不足,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的保护区、森林公园、绿化广场等建设成“生态文化教育基地”,作为生态文化建设典范,对于从整体上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是一条有效途径。
  
  3.4开发优秀、丰富的生态文化产品,使群众切身感受森林城市的魅力要继续重视对生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炼,根据资源的特点,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开发一系列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 ,不断丰富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   ,向社会提供更多、更精彩、更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扩大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