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主要做法及经验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1-24 点击:次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标准,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城市森林已成为当今城市生态发展的主流。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城市森林作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措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全国各地把创建森林城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抚顺市是辽宁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和用材林基地,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生态屏障,是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
拥抱森林”已成为抚顺市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全新理念。2011年5月,抚顺市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于2013年9月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这也是继我省沈阳、本溪、大连、鞍山之后的第5个国家森林城市。现将抚顺市创城经验与对策进行科学总结,以期为优化抚顺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城市林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1.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筹划经验与对策
抚顺市从 2010年4月开始筹划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参加第七届城市森林论坛,起草《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报告》等举措来提高对创建国家
森林城市(以下简称“创森”)的认识,进而开展创森城市的筹划工作。同时注重加强领导,并于2010年12月原则通过了《抚顺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2011年5月,国家林业局复函辽宁省林业厅,对抚顺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给予积极指导和支持,并适时进行创建工作考评。至此,抚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正式启动。
2.创森工程规划编制经验与对策
编制创森工程规划,对于抚顺市现代城市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规划编制以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注重顶层设计,从编制
之初就聘请专家进行论证与实际调研,并委托中国林科院对规划进行编制与指导,最终形成了《抚顺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抚顺城市林业未来10年发展建设进行了详细部署,结合抚顺城市现有林业建设状况,提出在抚顺市核心区打造“一环二带三核百园千廊”的都市人文生态和谐区。一环是指环城森林生态游憩园;二带是指浑河生态景观带和工业生态文明展示带;三核则是月牙岛生态公园、劳动公园和萨尔浒生态区;百园包括街区公园和社区绿化美化;千廊即立体生态景观廊道网络。同时以市辖 3县为拓展区进行建设,在拓展区建设“两城三谷六片十沟”的山地生态经济区。两城是指新宾、清原县城近郊区绿化;三谷是指浑河谷、苏子河谷和沈通谷3条生态经济谷;六片是指六大生态保育区,包括浑、清、柴、柳、太子河和富尔江六大源头生态保育区;十沟则包括3县10条特色产业沟。
《规划》还设计了森林城市十大重点建设工程,即城区绿色空间建设、环城森林建设、浑河城市景观带建设、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建设、湿地生态文化产业建设、矿山生态文化综合体建设、村镇及林场场区人居林建设、山地森林保育建设、用材林培育与加工建设、特色林业经济产业建设工程。
3.创森工程建设实施经验与对策落实创建工作责任
3.1为确保创森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实施并建设好,保障《规划》顺利完成,将创森工程建设分为农村和城市两大部分,同时落实好责任归属。其中,农村植树造林和村屯绿化由林业部门负责;公路两侧绿化由交通部门负责;县城绿化由建委负责;河道两旁绿化由水务部门负责;城市绿化由城管部门负责。《抚顺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和《规划》将全市森林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和 30个子工程分别落实到 3县、5区和城建、林业、交通、水务、教育、卫生、文化、广电等部门以及抚顺石化公司和抚顺矿业集团等单位。
3.2以重点项目带动创森工程建设发展以创森为契机,重点抓好城市森林景观绿化建设,加速推进创森工程建设,启动一批重点建设工程,通过重点项目的实施带动创森工程建设的全面开展。重点项目的立项以抚顺城市绿化现状及人民迫切的绿化需求为目的,根据现有城市林业建设实际情况确定重大项目,分别是月牙岛生态公园、十里滨水公园、浑河南岸景观带工程、人民广场建设工程。同时以沈抚新城建设工程为重中之重,分 4部分内容来进行建设,一是金凤湾公园建设,二是沈抚大道景观绿化工程,三是沈抚新城北湖公共区域景观工程,四是自春园改造工程,将原自春园、玫瑰园及杏园合并,重新规划建设,组建成新的自春园。完成好上述重点项目的同时,加强环城林带工程的建设。抚顺市环城森林包围市区,涉及市区迎城面荒山、近郊周围山地和进入市区的主要河流、道路两旁。林带结构划分为内、中、外3圈。内圈包括迎城面荒山,为风景林区;中圈包括城区、抚顺县部分乡(镇)、高湾林场以及矿区山林,为环境保护林区;外圈包括城市中、远郊区的山林,为生态保护林区。抚顺环城森林工程从 1985年开始建设,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其中环城森林公园 1 517.3 hm,环城林带 14 549.6 hm。2010~2012年,补植造林1 333 hm
4.创森工程宣传经验与对策
4.1广泛宣传创建工作意义和典型2011年以来,分别在《抚顺晚报》、抚顺电视台和抚顺电台开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专栏,集中宣传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连续报道创建工作的经验典型。同时还在报纸开展了“创森大家谈”有奖征文活动,共收到市民征文100余篇。广泛的宣传活动,确保了城乡居民对创森工作的知晓、支持和参与。
2012年5月,《中国绿色时报》以头版头条分别发表了“森林抚顺,老工业城市再燃激情”、“抚顺开启城市宜居之梦”、“矿山绿化,抚顺‘煤城’的新跨越”、“全民参与,精彩共建抚顺森林城市”的报道。《中国绿色时报》发表抚顺创建森林城市的系列报道后,受到国内许多新闻媒体、网站和各省市林业部门的关注。同时,《辽宁日报》、《辽宁林业》等报刊也专门载文报道了抚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4.2动员城乡居民积极投身创建活动2010年以来,全市城乡居民投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超过85%。市、县、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和机关干部踊跃参加绿化点植树劳动,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市级和县(区)做义务植树基地,营造记者林、教师林、红领巾林、娃娃林、残疾人林、妇女林、共青团林、暴走族林、志愿者林3 333 hm。全市农村在 3年累计完成各类造林 6 700 hm的同时,加快村屯绿化步伐,启动村屯绿化建设300个,完成重点绿化村屯建设120个。
4.3创森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经过 3年时间的建设,全市城区累计栽植各种树木 430万株,城区新增绿地面积 8 000 hm,新增公园绿地面积 480 hm,农村累计造林6 700 hm,绿化村屯 120个、校园30个。截止到 2012年底,抚顺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 67%,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0.8%,绿地率达到38.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0 m,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 m;全市水岸绿化率达到84%,公路、铁路绿化率达到84%,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量的90%以上。
4.4东高效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模式,天然次生林综合经营模式,落叶松商品林定向培育模式,红松果材兼用林营建模式,森林复合经营模式。今后,要加强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开展应用技术开发,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根据宽甸的森林类型、立地类型和经营措施类型确立新的森林经营模式,使所有森林经营对号入座。实现国有林集约化经营,模式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森林经营经济、技术指标体系,为科学营林打好基础。根据现行政策修订好森林经营方案,以指导未来整个森林经营工作。同时,要提高森林调查、作业设计、采伐施工、迹地更新质量,规范森林经营行为。
4.5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强化林政资源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滥砍盗伐林木、乱占林地和乱捕、乱猎、乱采珍稀动植物的违法违规行为;森林防火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切实加强防火体系建设;强化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检疫和防治工作,密切注意危险性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努力提高防灾、控灾、减灾能力。确立森林资源管护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4.6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国有林场的发展环境,完善通讯、电力、林道、林区公路等基础设施,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分期分批解决职工住房,彻底改善职工生活居住条件;改善办公条件,推动数字化林业建设,为国有林场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和良好环境。
4.7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林场欠缴的社保资金个人部分由本人承担,单位部分由财政解决;林场债务和拖欠职工工资由财政从林场经营收入中逐年偿还。宽甸国有林业正处于一个调整期,虽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宽松的内外部环境,将为国有林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只要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激活经营机制,就能振兴国有林业,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5.法规、规章制
在创森建设取得大量成效的同时注重加强成果的保护工作,防止边建设、边破坏现象发生,通过制定管理办法及保护条例,完善城市森林建设地方法规、规章制度等一系列举措来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先后出台了《抚顺市森林资源保护条例》、《抚顺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及《抚顺市封山禁牧管理办法》。这些法规制度为城市生态建设和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还设立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加强创森工程建设成果的保存,目前已拥有1处国家级、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2个省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湿地公园,建成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10处。正是这些保护区的建立使得全市 8 000株古树名木得到了妥善有效保护,为城市林业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6.结语
森林是改善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森林城市之要义是改善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植物是构建森林城市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营造园林城市或花园城市的最重要的一个造园要素。随着抚顺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抚顺市的城市园林绿化也逐渐从量的扩张走向质的飞跃,衡量森林城市的标准也从已往绿量的增加和景观的优美向森林的生态功能过渡,给抚顺市下一步城市林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就要求把城市森林当作生态系统来建设,只有将抚顺市作为一个理想的、结构复杂的生态群落和大花园经营,才能凸显森林城市的生态功能,并综合体现其他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森林城市的作用,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