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全国首个美丽园区建设规划方案在邵武获批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7-03 点击:

日前,《邵武经济开发区美丽园区建设规划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邵武通过专家评审。这是全国首个通过评审的美丽园区建设规划方案。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厦门大学的权威专家对《方案》进行了评审,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线上参会。

 

评审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等单位编制的《方案》结构完整、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指标合理、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将助力金塘、城郊产业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园区美丽经济,深化智慧化赋能,可作为邵武经济开发区美丽园区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研究员刘小丽认为,“目前全国范围内尚无园区发布美丽园区建设规划纲要,邵武经济开发区有条件成为全国第一个园区级的美丽中国建设样本,为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美丽园区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和先行示范。”

邵武经济开发区包含金塘、城郊两个产业园,其中金塘产业园先后被列入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省级绿色园区,是全省16个标准化建设试点园区之一。受产业升级、邵武市城市功能外延等因素驱动,近年来,邵武经济开发区建设规模持续扩大,重点项目不断落户,园区内企业数量多、类型广,提升分区分类管理水平,优化治理体系的需求旺盛。围绕完善园区空间和功能布局,邵武经济开发区久久为功强化联防联控,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打造新时代美丽园区建设样本的良好基础和优势。

 

“邵武经济开发区着力编制全国第一个美丽园区规划,将探索形成省内乃至国内领先的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美丽园区经验。”邵武生态环境局局长赵雪银说,邵武经济开发区以国家第二批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试点建设为基础,以推动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国家级智慧园区建设为动力,分领域开展美丽“细胞”工程建设,全面启动美丽园区建设试点。目前,园区下游邵武大竹桥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较2019年下降幅度超30%,生化需氧量平均浓度下降超60%,全面淘汰2t以下燃煤锅炉,金塘产业园已实现行岭、七牧平台的集中供热,城郊产业园已具备供热条件,园区配套危废经营单位危废处置规模达8万吨/年,企业危废实现就近有效处置,危废处置率达100%。

 

 

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全国首个美丽园区建设规划方案在邵武获批

2024-07-03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日前,《邵武经济开发区美丽园区建设规划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邵武通过专家评审。这是全国首个通过评审的美丽园区建设规划方案。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厦门大学的权威专家对《方案》进行了评审,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线上参会。

 

评审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等单位编制的《方案》结构完整、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指标合理、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将助力金塘、城郊产业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园区美丽经济,深化智慧化赋能,可作为邵武经济开发区美丽园区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研究员刘小丽认为,“目前全国范围内尚无园区发布美丽园区建设规划纲要,邵武经济开发区有条件成为全国第一个园区级的美丽中国建设样本,为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美丽园区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和先行示范。”

邵武经济开发区包含金塘、城郊两个产业园,其中金塘产业园先后被列入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省级绿色园区,是全省16个标准化建设试点园区之一。受产业升级、邵武市城市功能外延等因素驱动,近年来,邵武经济开发区建设规模持续扩大,重点项目不断落户,园区内企业数量多、类型广,提升分区分类管理水平,优化治理体系的需求旺盛。围绕完善园区空间和功能布局,邵武经济开发区久久为功强化联防联控,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打造新时代美丽园区建设样本的良好基础和优势。

 

“邵武经济开发区着力编制全国第一个美丽园区规划,将探索形成省内乃至国内领先的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美丽园区经验。”邵武生态环境局局长赵雪银说,邵武经济开发区以国家第二批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试点建设为基础,以推动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国家级智慧园区建设为动力,分领域开展美丽“细胞”工程建设,全面启动美丽园区建设试点。目前,园区下游邵武大竹桥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较2019年下降幅度超30%,生化需氧量平均浓度下降超60%,全面淘汰2t以下燃煤锅炉,金塘产业园已实现行岭、七牧平台的集中供热,城郊产业园已具备供热条件,园区配套危废经营单位危废处置规模达8万吨/年,企业危废实现就近有效处置,危废处置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