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盛开产业花——通渭产业园建设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侧记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5-19 点击:次
今年以来,通渭县聚力建设草畜、果蔬和中药材三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新能源、纺织服装两个新型工业产业园区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着力构建一县多园、连乡成片、集群成链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生动的崭新图景。
近日,榜罗镇从张掖市引进的78头西门塔尔良种母牛受到当地群众追捧,前来买牛的养殖户络绎不绝。为推动草畜产业提质增效,通渭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持续推动牛、羊、猪等养殖产业发展。
榜罗镇孟上川村的养殖新手刘顺喜也在现场选牛,第一批引进牛的时候,他就买了两头。这两天,他正在赶时间修理圈舍,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今年有奖补政策,买一头牛能补贴3000元,我想着多引进几头。”刘顺喜说,这几年看着村子里农户养牛养得好,收入也不错,再加上政策扶持,他也要通过搞养殖增收致富。
聚焦草畜产业园建设,通渭县锚定“两个20%”目标,分解牛羊扩群提质任务,计划年内新建规模养殖场21家,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6万头、43万只以上,9月底前建成牲畜交易市场和牲畜屠宰厂,健全完善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和产品营销体系,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在碧玉镇石滩村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一座座蔬菜大棚排列整齐,大棚内的芹菜苗长势喜人,到处呈现出一幅绿意盎然、忙碌生产的动人画卷。通渭县玉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祁冠军对记者说,“今年,我们合作社共种植100个大棚和50亩露天地,全部用于种植西芹、毛芹、蒜薹等高原夏菜。”祁冠军是通渭县襄南镇人,在兰州创业30年后,于去年返回家乡,“想在家乡干点事,带动老百姓致富。”
作为通渭县“两镇四村”无公害蔬菜种植项目之一,碧玉镇川河经济带是全县果蔬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部分,目前已在碧玉、石滩两村建成大棚300余座,既增加了当地农户的收入,又保障了城区居民的“菜篮子”。
聚焦果蔬产业园建设,通渭县坚持苹果、蔬菜集约发展,确保果品基地稳定达到20万亩、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分流域发展牛谷河、义陇河、安逸河、苦水河川河经济带,年均发展蔬菜6万亩以上。
定西市政府办公室帮扶的该县北城铺镇新合村,田间地头是帮扶干部帮助群众协调药苗、调运化肥,群众拉运农家肥、翻耕地块忙碌紧张种植黄芪的景象。帮扶单位紧盯通渭县中药材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利好政策,动员群众种植黄芪人均1亩,1033亩黄芪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位于什川镇的陇润源中药材产业合作社里,工人们正将筛选、整理、打包好的黄芪苗供给前来选购的村民,确保当地农户都能栽上放心苗。李店乡姚川村的金银花育苗基地,金银花苗也已出棚运往种植点。
作为中药材产业园建设的重要部分,通渭县逐步形成了以金银花、黄芪等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等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推进加工技术更新、药食同源产品研发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打造产值超12亿元的中药材产业集群,力争在“十四五”末金银花种植达到2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黄芪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随着寺子川100兆瓦风电项目的风机一台台吊装成功,通渭县120万千瓦风电基地也将全面建成。今年,通渭县还将推进100万千瓦多能互补示范和32.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项目,统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储能、外送产业,打造总容量达300万千瓦、年产值超18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在通渭县服装城项目建设工地上,车辆来往,工人忙碌。届时,通渭县将整合25家服装企业聚集发展,打造集研发、设计、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服装研发生产基地,形成年产500万件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不断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园朝规模化、集群化、现代化方向快速发展。
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坚持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康养服务、“三供一业”、创业孵化等融合发展,统筹书画、红色、温泉、农耕等资源发展全域旅游,不断形成市场需要、产业需要、群众需要的服务业发展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