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山西发布《规划》推进 “智造” 强省建设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2-22 点击:

  日前,山西省工信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山西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提链,构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生态,推动山西省工业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为打造山西省工业企业竞争新优势、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建设“智造”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提出
 
  到2025年,山西省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实现突破。在铸造、煤机、焦化、钢铁等特色产业中研发出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重大标志性智能装备产品,突破一批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到2025年全省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达到200项。
 
  核心产业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加速推进能源装备煤机装备、重型机械、汽车、化工、冶金等重点领域工业企业智能化升级,建设智能矿山,在重点产业集群区强化布局优势,实施智能化改造;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能源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产品研制周期、企业运营成本、产品不良品率大幅降低。
 
  示范引领效果显著
 
  到2025年,建成50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应用场景,并全面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产品数据管理(PDM)等系统。培育50个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智能制造标杆项目。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健全,培育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50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累计发布100项以上智能制造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推动形成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为超过500户工业企业提供诊断服务。
 
  《规划》要求
 
  ◎要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新模式,聚焦智能制造新模式,打造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试点示范。
 
  ◎着力增强基础支撑能力,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突破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大力发展智能成套装备,推进智能制造重点项目。
 
  ◎着力建设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多层次提升智能制造自主供给能力,分行业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矿山。
 
  ◎着力建设智能制造服务体系,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展智能制造专家诊断咨询,推进标准化建设,完善智能制造平台,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其中:
 
  ◎在智能制造新模式方面,重点聚焦流程型智能制造、离散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与远程运维服务。
 
  ◎在钢铁、化工、焦化、医药等流程制造领域,开展智能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
 
  ◎在机械、汽车、电子、航空轻工等离散制造领域,开展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推动企业全业务流程智能化整合。
 
  ◎在煤炭、钢铁、化工等领域,依托工业互联网,搭建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实现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等环节的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
 
  ◎在汽车、家用电器等领域,利用工业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建设用户个性化需求信息平台和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提高企业快速、低成本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
 
  ◎在机械、家用电器、信息通信产品等领域,开展智能装备(产品)远程操控、健康状况监测、虚拟设备维护方案制定与执行、最优使用方案推送等服务。


 

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山西发布《规划》推进 “智造” 强省建设

2023-02-22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日前,山西省工信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山西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提链,构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生态,推动山西省工业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为打造山西省工业企业竞争新优势、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建设“智造”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提出
 
  到2025年,山西省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实现突破。在铸造、煤机、焦化、钢铁等特色产业中研发出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重大标志性智能装备产品,突破一批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到2025年全省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达到200项。
 
  核心产业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加速推进能源装备煤机装备、重型机械、汽车、化工、冶金等重点领域工业企业智能化升级,建设智能矿山,在重点产业集群区强化布局优势,实施智能化改造;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能源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产品研制周期、企业运营成本、产品不良品率大幅降低。
 
  示范引领效果显著
 
  到2025年,建成50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应用场景,并全面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产品数据管理(PDM)等系统。培育50个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智能制造标杆项目。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健全,培育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50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累计发布100项以上智能制造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推动形成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为超过500户工业企业提供诊断服务。
 
  《规划》要求
 
  ◎要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新模式,聚焦智能制造新模式,打造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试点示范。
 
  ◎着力增强基础支撑能力,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突破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大力发展智能成套装备,推进智能制造重点项目。
 
  ◎着力建设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多层次提升智能制造自主供给能力,分行业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矿山。
 
  ◎着力建设智能制造服务体系,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展智能制造专家诊断咨询,推进标准化建设,完善智能制造平台,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其中:
 
  ◎在智能制造新模式方面,重点聚焦流程型智能制造、离散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与远程运维服务。
 
  ◎在钢铁、化工、焦化、医药等流程制造领域,开展智能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
 
  ◎在机械、汽车、电子、航空轻工等离散制造领域,开展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推动企业全业务流程智能化整合。
 
  ◎在煤炭、钢铁、化工等领域,依托工业互联网,搭建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实现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等环节的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
 
  ◎在汽车、家用电器等领域,利用工业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建设用户个性化需求信息平台和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提高企业快速、低成本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
 
  ◎在机械、家用电器、信息通信产品等领域,开展智能装备(产品)远程操控、健康状况监测、虚拟设备维护方案制定与执行、最优使用方案推送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