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1.78亿!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将建设成世界级园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1-25 点击:次
1月23日,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高质量建设世界级园区座谈会召开。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参加,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潺嵋主持。
2021年是江北新区新材料科技园建设发展20周年,这一年,新材料科技园经济效益实现新突破,项目建设注入新活力,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安全管理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展现新面貌,整治提升迈上新台阶。
据悉,在2021年全国化工园区30强榜单中,新材料科技园位列全国第二,连续九年进入前四强,经济总量、单位面积产值排名全国第一;全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671.78亿元,同比增长21.24%;当年实施省市及新区重大项目14个,全年完成投资42.7亿元;完成亿元以上签约项目数26个、签约项目投资总额260亿元;获批高企48家,引进省外高企29家,新增市级备案新研2家……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新区和新材料科技园创新谋发展、拼搏谋未来的昂扬之姿。
“园区虽已实现‘国内领先’的目标,但距离‘世界级园区’标准仍有差距。”会上,新材料科技园管办主任陈建宁汇报了未来高质量建设世界级园区思路。
产业升级是转型发展的“源动力”。未来,新材料科技园将持续强化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化工产业发展新生态;同时,坚持“去产能”和“补短板”相结合,不断促进数字经济与现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竞争优势。
科技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强引擎”。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方面,新材料科技园将重点聚焦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强化产业与人才的融合发展,不断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功能,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进一步优化双创环境,践行“管家式”服务精神,不断提升新材料国际创新社区服务功能品质,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减排降碳是绿色发展的“主抓手”。坚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严把化工项目准入门槛,落实减排降碳任务,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主导产业链的整体质效提升、节能减排;着力提升系统治污水平,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提高“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水平,努力打造绿色示范区。
压实责任是安全发展的“着力点”。没有安全,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新材料科技园将进一步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抓细抓实专项整治,加大安全环保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
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当前,化工行业正在重塑格局,一方面要创新形式,使服务更加务实,把服务企业抓实抓出成效;另一方面要落实措施,使服务更加精准,加大对企业技改的扶持,重点给予要素保障,引导支持各类企业发展。
会上,罗群对新材料科技园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并对如何实现高质量建设世界级园区提出要求:
一是争做“新时代园区创新的桥头堡”。园区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平台,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加大资源共享力度;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鼓励龙头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育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要加大对创新型小微企业的孵化培育力度,从中成长出能够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点;同时,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用好现有政策、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形成完整的人才梯次结构,把服务体系做的更完善、把创新创业氛围营造的更浓厚。
二是勇当“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产业转型需要勇气和魄力,新材料科技园要扛起沿江化工园区提档升级、转型发展的时代重任,要做好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循环经济产业链延链补链、重点外资项目招引这三个重点任务。园区要围绕新材料、医工医材为主的新兴产业,积极探索传统产业转型的发展路径,聚焦未来五年形成全国首个四千亿级新材料和医工医材产业基地的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新材料、医工医材产业集群,招引更多头部企业和项目落地,为新区“两城一中心”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安全的示范区”。当前,“双碳”目标已成为国家战略,新材料科技园作为新区乃至全省全市石油化工产业的主阵地,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势必要走在前列。园区上下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绿色转型同样离不开企业的探索革新和支持,希望更多企业与新区携手,积极探索清洁生产与智能改造,共同为园区绿色转型和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