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长沙园区推进风险备案制度,为“闯”“创”“干”保驾护航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12-13 点击: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为长沙发展赋予新的使命,注入强大动力。长沙园区纪工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立足职能定位,服务中心大局,持续推进风险备案制度,将事后容错推至事前备案,允许试错,宽容失误,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护航“闯”的精神、鼓励“创”的干劲、强化“干”的作风,为“强省会”战略贡献纪检力量。
 
    护航“闯”的精神
 
    自动避让行人或障碍物,虚线变道超车,处置复杂突发路况……12月6日,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周边街区,一辆辆白色的智能网联汽车平稳自如地行驶在城市开放道路上。“聪明的车”驶上“智慧的路”,这得益于湘江新区试行的风险备案制度。
 
    建立风险备案制,是长沙园区的一项制度创新。“主要针对工作中有较大突破性、探索性的改革创新事项,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园区部门(单位)、所属企业按照民主决策程序、开展风险评估论证后,可向纪工委进行风险报备。”湘江新区纪工委书记文山虎介绍,备案后,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失误,纪工委将分类处置,视情况进行容错免责或减责。
 
    湘江智能科技公司是一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平台综合服务商,曾在政策创新、测试与应用示范、智能网联新基建等方面存在不少困惑,“比如,智能互联网汽车能否上路进行测试,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公司董事长谢国富坦言,新兴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给管理者带来了决策上的风险挑战。
 
    了解情况后,湘江新区纪工委组织公安、工信、产业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对测试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多维度评估论证。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应用示范纳入风险备案,明确容错免责情形,及时消除管理者的担忧,着力推进产业发展。
 
    湘江新区将风险备案与容错纠错有机结合,明确了13条容错免责或减责的情形。在推动改革创新过程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因缺乏经验出现失误错误或未达到预期效果,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工作中突破现有操作流程,采取容缺受理、容缺预审、告知承诺制等创新性措施,并在事后进行跟踪监督,仍出现失误、偏差等情形,经过严格认定,均可以进行免责或减责处理。
 
    “风险备案,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激发了公司上下大胆闯、勇敢试的信心和决心。”谢国富介绍,目前长沙已经聚集智能网联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400余家,成为第三个获批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容缺许可+极简审批
 
    强化“干”的作风
 
    惠科光电是浏阳经开区引进的国内首条大尺寸OLED生产线项目。今年4月,企业因融资需要,急需在5天内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但由于不动产登记颁证需要经历测绘、踏勘、调查等环节,按照常规流程从申请到发证至少需要12个工作日。面对企业的需求,园区自然资源分局立即进行分析研究,寻求有效解决办法。
 
    “如果多个环节同时进行,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但是可能会产生权属认界纠纷的风险。”园区自然资源分局一名干部心有顾虑地说,“从审批部门的角度来看,同步办理,出了问题,‘板子’肯定会打在我们职能部门的身上。”
 
    最终,该局向纪工委提交风险备案,请求开辟绿色通道,将原本需要12个工作日办结的不动产登记,缩短至1个工作日全流程办结。而最后的登记面积与实际面积完全吻合,没有产生任何权属纠纷。
 
    “风险备案不是为解决个案问题和非常规问题的事先背书,也决不是故意违反政策法规的‘避风港’”。浏阳经开区纪工委书记、监察工委主任肖赛男介绍,纪工委将报备事项列入日常监督的重点内容,实时跟踪问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决防止“一备了之”。
 
    自风险备案工作开展以来,浏阳经开区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把经验固化为制度,制定了工业投资建设项目“容缺许可、拿地开工”和“极简审批、联合验收”等措施。目前,园区工业建设项目办理施工许可要件资料由12项压减到5项,实现审批极简、服务极优。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改革创新的主阵地。开展风险备案,能够最大限度为党员干部松绑减压,激发敢闯敢为、先行先试的内生动力。”长沙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推进风险备案制度,不断完善干事创业激励保障措施,推动“强省会”战略落地见效。

 

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长沙园区推进风险备案制度,为“闯”“创”“干”保驾护航

2021-12-13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为长沙发展赋予新的使命,注入强大动力。长沙园区纪工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立足职能定位,服务中心大局,持续推进风险备案制度,将事后容错推至事前备案,允许试错,宽容失误,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护航“闯”的精神、鼓励“创”的干劲、强化“干”的作风,为“强省会”战略贡献纪检力量。
 
    护航“闯”的精神
 
    自动避让行人或障碍物,虚线变道超车,处置复杂突发路况……12月6日,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周边街区,一辆辆白色的智能网联汽车平稳自如地行驶在城市开放道路上。“聪明的车”驶上“智慧的路”,这得益于湘江新区试行的风险备案制度。
 
    建立风险备案制,是长沙园区的一项制度创新。“主要针对工作中有较大突破性、探索性的改革创新事项,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园区部门(单位)、所属企业按照民主决策程序、开展风险评估论证后,可向纪工委进行风险报备。”湘江新区纪工委书记文山虎介绍,备案后,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失误,纪工委将分类处置,视情况进行容错免责或减责。
 
    湘江智能科技公司是一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平台综合服务商,曾在政策创新、测试与应用示范、智能网联新基建等方面存在不少困惑,“比如,智能互联网汽车能否上路进行测试,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公司董事长谢国富坦言,新兴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给管理者带来了决策上的风险挑战。
 
    了解情况后,湘江新区纪工委组织公安、工信、产业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对测试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多维度评估论证。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应用示范纳入风险备案,明确容错免责情形,及时消除管理者的担忧,着力推进产业发展。
 
    湘江新区将风险备案与容错纠错有机结合,明确了13条容错免责或减责的情形。在推动改革创新过程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因缺乏经验出现失误错误或未达到预期效果,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工作中突破现有操作流程,采取容缺受理、容缺预审、告知承诺制等创新性措施,并在事后进行跟踪监督,仍出现失误、偏差等情形,经过严格认定,均可以进行免责或减责处理。
 
    “风险备案,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激发了公司上下大胆闯、勇敢试的信心和决心。”谢国富介绍,目前长沙已经聚集智能网联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400余家,成为第三个获批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容缺许可+极简审批
 
    强化“干”的作风
 
    惠科光电是浏阳经开区引进的国内首条大尺寸OLED生产线项目。今年4月,企业因融资需要,急需在5天内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但由于不动产登记颁证需要经历测绘、踏勘、调查等环节,按照常规流程从申请到发证至少需要12个工作日。面对企业的需求,园区自然资源分局立即进行分析研究,寻求有效解决办法。
 
    “如果多个环节同时进行,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但是可能会产生权属认界纠纷的风险。”园区自然资源分局一名干部心有顾虑地说,“从审批部门的角度来看,同步办理,出了问题,‘板子’肯定会打在我们职能部门的身上。”
 
    最终,该局向纪工委提交风险备案,请求开辟绿色通道,将原本需要12个工作日办结的不动产登记,缩短至1个工作日全流程办结。而最后的登记面积与实际面积完全吻合,没有产生任何权属纠纷。
 
    “风险备案不是为解决个案问题和非常规问题的事先背书,也决不是故意违反政策法规的‘避风港’”。浏阳经开区纪工委书记、监察工委主任肖赛男介绍,纪工委将报备事项列入日常监督的重点内容,实时跟踪问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决防止“一备了之”。
 
    自风险备案工作开展以来,浏阳经开区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把经验固化为制度,制定了工业投资建设项目“容缺许可、拿地开工”和“极简审批、联合验收”等措施。目前,园区工业建设项目办理施工许可要件资料由12项压减到5项,实现审批极简、服务极优。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改革创新的主阵地。开展风险备案,能够最大限度为党员干部松绑减压,激发敢闯敢为、先行先试的内生动力。”长沙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推进风险备案制度,不断完善干事创业激励保障措施,推动“强省会”战略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