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来源:未知 日期:2019-09-10 点击: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主导建设产业园区。截至2012年,中国已经批准了375家国家级产业园区,1222家省级产业园区以及更多的地方产业园区。各类产业园区以“粘稠的经济能量”成为推动各地方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产业园区的发展却存在着“三重三轻”的问题,即重外部优惠政策、轻内生动力培育,重零星企业招商、轻产业链打造,重经济指标达标、轻区域系统协调。因此,许多产业园区实质上仅仅是各类企业在空间上的“简单扎堆”,缺乏鲜明的主导产业,也缺乏相互关联和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这种政府依赖型的“人工花园式”产业园区,在发展中呈现出脆弱性和难持续的负面特征。为此,产业园区越来越需要形成克服现有弊端、提升整体发展凝聚力的商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视角

 

1993年,詹姆斯·穆尔(James F. Moore)在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的论文中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该系统由企业和产业集群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构成。商业生态系统的范围既包括供应商、生产企业、销售商和顾客之间的垂直关系,也包括竞争者、中介机构、政府、科研机构等相关性组织间的关系,此外,还涉及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穆尔借用自然生态系统对市场中企业活动的描述与诠释,打破了传统的竞争战略理论的限制,强调系统内企业的“合作、竞争”与“共同进化”。

 

商业生态系统具有循环性、适应性、协同性、相关性、有序性和再生性的特点,并强调系统成员类型的多样性、企业生态位的分离、核心成员的主导作用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来看,

 

系统内成员的多样性对于系统应对不确定性环境起着缓冲作用,可以保护系统的结构与生产力;

 

企业生态位分离是系统建立的基础,可以使各企业保持竞争与合作的动态均衡关系,并有利于价值创造;

 

商业生态系统内的核心成员犹如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物种,对于系统的方向和类型起着塑造和协调等决定性作用;

 

系统自主、持续的演化动力不是来自系统外部或上层组织,而是来自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产生的运行法则,包括竞合法则、错位经营法则和协同进化法则;

 

商业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聚集一群企业完成构思、设计、生产、分销和服务等工作;

 

商业生态系统健康与否可以分别从投资收益率、在干扰和破坏中存活的能力、创造新功能使物种呈现多样性的能力三个方面来衡量,即生产率、生命力和创造力。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的运行可以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进行分析。园区内企业集聚的目的是通过协同效应实现共同发展,具体形式包括从周围环境中吸纳人员、物资、能量、信息等资源,通过资源共享、创新、竞争与合作等过程发挥园区系统功能,获取产品、知识、技术、人才等产出,并通过产业园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辐射与示范等促进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生态系统的持续进化。

 

从系统结构看,产业园区是一个“微观、中观、宏观相互渗透,纵向、横向相互交错、动态、静态相互结合的具有增强型正反馈的共生网络”,并包括

 

吸收传递物质和能量的各种独立企业个体(核结构)、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源种群(链结构)以及环境(网络系统)

 

三大部分。各类具有关联又分别独立的个体企业是产业园区的主体要素,这些主体通过交易网络、技术网络、社会非正式网络等发生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并成为产业园区发展的动力所在。其中,源种群为各企业提供的物质能量包括技术、人才、资金、信息、企业家等配套要素;环境则包括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等外部系统,并构成整个园区内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网络。在产业园区“核-链-网”的各个层面,始终存在着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之间的交换,并形成供给支持或制约关系(见图1)。

 

可见,产业园区是由经济与生态的多种环境因素组成的有机复杂系统,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为产业园区提供了一种有关结构、生产力、成员相互关系、健康性等的系统全面的分析方法,并使得产业园区成为一种典型的商业生态系统。

 

 

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路径

 

根据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特点,在促成产业园区商业生态系统形成的过程中,需要以系统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园区管理者规划“森林”,从原则上对园区空间布局、产业协调发展起引导作用,并提供各种生存因子、资源条件和环境空间。园区自身也要形成内生演化机制,使得“树木”自然生长,并能逐渐聚集各种资源,促进各企业之间自我组织、互相协同、适应环境。我们把这种聚集分为三个层面,形成商业生态系统下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三聚”路径

 

 

 

生态系统的发端

 

 

“聚核”即在产业园区发展之初培育核心企业,发展主导产业。产业园区的“核”结构决定了产业园区的具体类别及其发展方向,并成为产业园区发展的主力军和增长极。

 

在产业园区发展早期,一家或若干家企业首先入驻,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并对周边经济发挥辐射和牵引作用。核心企业可以是企业自发入驻形成,也可以由政府以某种方式引进。核心企业在能力和网络嵌入性上与园区中的其他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是促成产业集聚效应和园区整体演进的引擎。作为园区制造主体、出资主体、创新发动机或区域品牌代表,核心企业通过投资、创新、知识转移、品牌扩散等行为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

 

确立主导产业,并坚持发展特色产业,避免产业结构雷同,从而形成比较优势,才能使园区产生持续性演化。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区位和资源基础,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地理等方面。由于在初创期,园区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的控制能力较低,对发展空间和资源取向的把握程度不高,因此,该阶段由园区管理者根据地域特点和产业优势,选择关联性较强、市场发展前途好、科技含量高的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将会比园区自发形成更有效率。

 

最初,入驻企业之间尚未形成特定关联,与外部环境之间也没有真正产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但是,随着园区内不断涌进同类型的中小型企业,在聚集规模的边际递增效应下,企业之间会共享信息、市场等资源,产生具有关联结构和特定功能的园区“核”结构。在此结构中,有脱颖而出的大企业,它们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高大乔木;也有同类型的小企业,它们相当于园区抵御市场骤变的“缓冲安全系统”,从而形成大企业主导、中小企业共生的主导产业。

 

生态系统的形成

 

随着产业园区“核”的集聚与发展,一些实行业务归核化战略的“核”企业,会采用分工协同的方式吸纳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园区;而另一些“核”企业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高度本地化的发展策略,将研发中心、区域总部迁入园区,加强与本地企业和其他行为主体的联系。由此,形成园区纵向与横向的“聚链”式发展。该阶段园区管理者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创造有利于人才、资金、技术、管理、服务等资源集聚的软环境,为园区提供服务和并加以规范。

 

纵向聚链表现为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和需求商。有效供应产品、提供服务是产业园区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而产品顺利生产和销售则需要上下游企业之间围绕“核”企业进行分工协作与互动。

 

横向聚链表现为产业园区引进各种配套服务的企业,包含风险投资、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管理机构、服务中介机构等,从而为“核”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服务的外延支撑,以更有效率地输送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随着产业园区实力的不断壮大,园区内本地成长的、外地迁入的大企业和小企业通过交互促动与合作竞争逐步建立起信任机制,大量存在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构成了规模非线性放大效应,以更大的吸附力吸引更多的资源聚集,更多的创新思想在此生态系统中迸发。

 

生态系统的完善

 

产业园区商业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将产生新产业功能的综合,即不仅可以提供类似“阳光、空气和土壤”的基础配套设施,而且还形成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优良的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地理区位环境、娱乐休憩环境等,它们形成园区商业生态系统的大气环境,并反过来为产业园区的发展和壮大提供潜移默化的影响。此时,产业园区从整体上进入生态系统的“聚网”发展阶段。

 

园区利用环境扩张  处于成长期的产业园区,随着生存力、发展力、竞争力的逐步提高,能够对外部环境产生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园区的盈余资金逐步得到积累,为园区进行系统排列和优化组合、挖掘资源深层潜力和提升竞争优势提供新的内部条件。此时,园区会形成资源结构性规模扩张和空间结构性规模扩张,前者注重各方面生存要素的积累性获得,后者注重高适合度空间的层次性整合。

 

环境对园区反作用  随着园区资源规模的扩大和空间规模的扩张,将引起对资源的争夺,造成资源对发展的“瓶颈制约”。同时,园区内部容易出现思想僵化封闭、知识技术趋同、互补性消失、地价人力等成本过高、效率降低,以及市场和技术失去活力和竞争力等问题,原有的“核”逐渐失去聚集功能。在这个阶段,政府如果能够对新的内部要素加以正确引导和自我重组,产业园区可以在吸收原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促进新“核”的适时更替,使园区再次进入有序发展状态。直至达到新的循环平衡,从业人员和企业数量趋于稳定,横向和纵向协作关系不断完善。

 

产业园区商业生态系统的产生和演化,是企业之间自我组织、互相协同、适应环境的结果,其中,产业园区内部企业间的相互作用是根本。同时,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发展特点,外部环境、政府的积极调控、管理、服务和监督等也是系统有序演化的重要条件。因此,政府“规划引导”,园区“自然生长”能够促进园区更快更高效的发展。但是,政府的行为必须严遵循产业园区自身的发展规律,其推动力应该转化为园区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迅速变化,实现从不平衡到平衡、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使产业园区能够在不断波动和变化中持续发展。
 

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2019-09-10 来源:未知 点击: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主导建设产业园区。截至2012年,中国已经批准了375家国家级产业园区,1222家省级产业园区以及更多的地方产业园区。各类产业园区以“粘稠的经济能量”成为推动各地方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产业园区的发展却存在着“三重三轻”的问题,即重外部优惠政策、轻内生动力培育,重零星企业招商、轻产业链打造,重经济指标达标、轻区域系统协调。因此,许多产业园区实质上仅仅是各类企业在空间上的“简单扎堆”,缺乏鲜明的主导产业,也缺乏相互关联和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这种政府依赖型的“人工花园式”产业园区,在发展中呈现出脆弱性和难持续的负面特征。为此,产业园区越来越需要形成克服现有弊端、提升整体发展凝聚力的商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视角

 

1993年,詹姆斯·穆尔(James F. Moore)在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的论文中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该系统由企业和产业集群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构成。商业生态系统的范围既包括供应商、生产企业、销售商和顾客之间的垂直关系,也包括竞争者、中介机构、政府、科研机构等相关性组织间的关系,此外,还涉及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穆尔借用自然生态系统对市场中企业活动的描述与诠释,打破了传统的竞争战略理论的限制,强调系统内企业的“合作、竞争”与“共同进化”。

 

商业生态系统具有循环性、适应性、协同性、相关性、有序性和再生性的特点,并强调系统成员类型的多样性、企业生态位的分离、核心成员的主导作用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来看,

 

系统内成员的多样性对于系统应对不确定性环境起着缓冲作用,可以保护系统的结构与生产力;

 

企业生态位分离是系统建立的基础,可以使各企业保持竞争与合作的动态均衡关系,并有利于价值创造;

 

商业生态系统内的核心成员犹如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物种,对于系统的方向和类型起着塑造和协调等决定性作用;

 

系统自主、持续的演化动力不是来自系统外部或上层组织,而是来自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产生的运行法则,包括竞合法则、错位经营法则和协同进化法则;

 

商业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聚集一群企业完成构思、设计、生产、分销和服务等工作;

 

商业生态系统健康与否可以分别从投资收益率、在干扰和破坏中存活的能力、创造新功能使物种呈现多样性的能力三个方面来衡量,即生产率、生命力和创造力。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的运行可以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进行分析。园区内企业集聚的目的是通过协同效应实现共同发展,具体形式包括从周围环境中吸纳人员、物资、能量、信息等资源,通过资源共享、创新、竞争与合作等过程发挥园区系统功能,获取产品、知识、技术、人才等产出,并通过产业园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辐射与示范等促进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生态系统的持续进化。

 

从系统结构看,产业园区是一个“微观、中观、宏观相互渗透,纵向、横向相互交错、动态、静态相互结合的具有增强型正反馈的共生网络”,并包括

 

吸收传递物质和能量的各种独立企业个体(核结构)、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源种群(链结构)以及环境(网络系统)

 

三大部分。各类具有关联又分别独立的个体企业是产业园区的主体要素,这些主体通过交易网络、技术网络、社会非正式网络等发生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并成为产业园区发展的动力所在。其中,源种群为各企业提供的物质能量包括技术、人才、资金、信息、企业家等配套要素;环境则包括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等外部系统,并构成整个园区内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网络。在产业园区“核-链-网”的各个层面,始终存在着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之间的交换,并形成供给支持或制约关系(见图1)。

 

可见,产业园区是由经济与生态的多种环境因素组成的有机复杂系统,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为产业园区提供了一种有关结构、生产力、成员相互关系、健康性等的系统全面的分析方法,并使得产业园区成为一种典型的商业生态系统。

 

 

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路径

 

根据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特点,在促成产业园区商业生态系统形成的过程中,需要以系统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园区管理者规划“森林”,从原则上对园区空间布局、产业协调发展起引导作用,并提供各种生存因子、资源条件和环境空间。园区自身也要形成内生演化机制,使得“树木”自然生长,并能逐渐聚集各种资源,促进各企业之间自我组织、互相协同、适应环境。我们把这种聚集分为三个层面,形成商业生态系统下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三聚”路径

 

 

 

生态系统的发端

 

 

“聚核”即在产业园区发展之初培育核心企业,发展主导产业。产业园区的“核”结构决定了产业园区的具体类别及其发展方向,并成为产业园区发展的主力军和增长极。

 

在产业园区发展早期,一家或若干家企业首先入驻,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并对周边经济发挥辐射和牵引作用。核心企业可以是企业自发入驻形成,也可以由政府以某种方式引进。核心企业在能力和网络嵌入性上与园区中的其他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是促成产业集聚效应和园区整体演进的引擎。作为园区制造主体、出资主体、创新发动机或区域品牌代表,核心企业通过投资、创新、知识转移、品牌扩散等行为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

 

确立主导产业,并坚持发展特色产业,避免产业结构雷同,从而形成比较优势,才能使园区产生持续性演化。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区位和资源基础,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地理等方面。由于在初创期,园区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的控制能力较低,对发展空间和资源取向的把握程度不高,因此,该阶段由园区管理者根据地域特点和产业优势,选择关联性较强、市场发展前途好、科技含量高的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将会比园区自发形成更有效率。

 

最初,入驻企业之间尚未形成特定关联,与外部环境之间也没有真正产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但是,随着园区内不断涌进同类型的中小型企业,在聚集规模的边际递增效应下,企业之间会共享信息、市场等资源,产生具有关联结构和特定功能的园区“核”结构。在此结构中,有脱颖而出的大企业,它们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高大乔木;也有同类型的小企业,它们相当于园区抵御市场骤变的“缓冲安全系统”,从而形成大企业主导、中小企业共生的主导产业。

 

生态系统的形成

 

随着产业园区“核”的集聚与发展,一些实行业务归核化战略的“核”企业,会采用分工协同的方式吸纳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园区;而另一些“核”企业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高度本地化的发展策略,将研发中心、区域总部迁入园区,加强与本地企业和其他行为主体的联系。由此,形成园区纵向与横向的“聚链”式发展。该阶段园区管理者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创造有利于人才、资金、技术、管理、服务等资源集聚的软环境,为园区提供服务和并加以规范。

 

纵向聚链表现为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和需求商。有效供应产品、提供服务是产业园区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而产品顺利生产和销售则需要上下游企业之间围绕“核”企业进行分工协作与互动。

 

横向聚链表现为产业园区引进各种配套服务的企业,包含风险投资、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管理机构、服务中介机构等,从而为“核”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服务的外延支撑,以更有效率地输送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随着产业园区实力的不断壮大,园区内本地成长的、外地迁入的大企业和小企业通过交互促动与合作竞争逐步建立起信任机制,大量存在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构成了规模非线性放大效应,以更大的吸附力吸引更多的资源聚集,更多的创新思想在此生态系统中迸发。

 

生态系统的完善

 

产业园区商业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将产生新产业功能的综合,即不仅可以提供类似“阳光、空气和土壤”的基础配套设施,而且还形成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优良的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地理区位环境、娱乐休憩环境等,它们形成园区商业生态系统的大气环境,并反过来为产业园区的发展和壮大提供潜移默化的影响。此时,产业园区从整体上进入生态系统的“聚网”发展阶段。

 

园区利用环境扩张  处于成长期的产业园区,随着生存力、发展力、竞争力的逐步提高,能够对外部环境产生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园区的盈余资金逐步得到积累,为园区进行系统排列和优化组合、挖掘资源深层潜力和提升竞争优势提供新的内部条件。此时,园区会形成资源结构性规模扩张和空间结构性规模扩张,前者注重各方面生存要素的积累性获得,后者注重高适合度空间的层次性整合。

 

环境对园区反作用  随着园区资源规模的扩大和空间规模的扩张,将引起对资源的争夺,造成资源对发展的“瓶颈制约”。同时,园区内部容易出现思想僵化封闭、知识技术趋同、互补性消失、地价人力等成本过高、效率降低,以及市场和技术失去活力和竞争力等问题,原有的“核”逐渐失去聚集功能。在这个阶段,政府如果能够对新的内部要素加以正确引导和自我重组,产业园区可以在吸收原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促进新“核”的适时更替,使园区再次进入有序发展状态。直至达到新的循环平衡,从业人员和企业数量趋于稳定,横向和纵向协作关系不断完善。

 

产业园区商业生态系统的产生和演化,是企业之间自我组织、互相协同、适应环境的结果,其中,产业园区内部企业间的相互作用是根本。同时,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发展特点,外部环境、政府的积极调控、管理、服务和监督等也是系统有序演化的重要条件。因此,政府“规划引导”,园区“自然生长”能够促进园区更快更高效的发展。但是,政府的行为必须严遵循产业园区自身的发展规律,其推动力应该转化为园区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迅速变化,实现从不平衡到平衡、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使产业园区能够在不断波动和变化中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