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区域经济研究 >

吕薇:从国家战略出发将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来源:未知 日期:2015-08-11 点击:

  创新中心是指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相对集中的地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在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对全球具有影响力、引领能力和带动作用,是国家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竞争力的体现。通常,创新型国家均拥有数量不等的科技创新中心。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国际经验,上海具有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本报告重点从国家战略出发,研究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提出应根据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标准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在实施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的基础上,在一些重点领域开展突破性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环境。

吕薇:从国家战略出发将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提出,上海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既是上海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应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功能定位,综合施策。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育多个区域创新中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培育几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中心是指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相对集中的地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在人才、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对全球具有影响力、引领能力和带动作用,是国家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竞争力的体现。通常,创新型国家均拥有数量不等的科技创新中心。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日本的东京都市圈、英国的伦敦和曼彻斯特、德国的慕尼黑和斯图加特、以色列的特拉维夫、韩国首尔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区域创新中心。

  尽管目前国际上对科技创新中心尚无统一标准,但已评出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创新要素的集聚地,高端创新人才密集,拥有多层次资本市场,创新链条和产业链条比较完整。不仅能产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和创意,而且能够就地实现产业化,形成价值。二是拥有一批具有创新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公司,在若干产业具有领先水平。三是具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的法治环境和多元包容的创新文化。四是创新中心突破了城市界限,是一个大区域概念,更强调其影响力、引领能力和带动作用。通常以一个或几个创新型城市为核心,与周边一些开放度高、有产业配套和技术吸纳能力、创新要素和产出密集的城市群共同组成。如,全球著名的创新中心——以“硅谷”为核心的“旧金山湾区”就包括圣荷西、奥克兰和旧金山等城市群,美国东部的创新集聚区128公路周边有波士顿、纽约和费城等大都市为支撑,日本的“东京都市圈”是以东京为核心的城市群,印度的班加罗尔则是印度第三大城市,南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大部分创新中心是市场推动的结果,但也有少数全球创新中心是通过政府规划引导市场形成的,如日本东京都市圈的形成就是政府通过“首都圈规划”引导和推动的。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形成几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具有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

  目前,我国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集聚区。东部沿海地区有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以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三大创新高地,中西部地区有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以重庆和成都为核心的成渝、以武汉为核心的汉江等科技密集区。其中,三大创新高地的核心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各具特色,上海具有建成全球创新中心核心城市的条件和优势。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研发能力最强,拥有占全国50%以上的国家部属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全国的科技供给中心和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其科技成果有80%流向全国各地。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市场化程度高,吸引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前沿技术创新创业企业,成为全国企业创新中心。深圳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研究开发人员和发明专利均占全市的90%以上。

  与北京和深圳相比,上海具有综合优势。首先,上海是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国际化程度高,综合实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大。其次,上海的科技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力资源居全国前列。国家部属高校和科研院所、两院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的人才数量、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的数量、人口受教育程度等仅次于北京,跨国公司在华科研机构有1/4在上海,外资企业的研发支出占比高于北京和深圳。再者,上海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重要集成制造基地,高精度光刻机、核电装备、干线民用客机、燃气轮机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均落户上海。同时,上海具有区位优势,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制造能力强、创新链条各环节分布均衡。长三角地区的科技人才、科技投入、风险投资和创业企业等创新要素集聚程度居全国创新密集区的首位,其研发经费支出、研发人员数量均超过全国的1/4,风险资本规模是珠三角地区的2倍多,接近京津冀地区的7倍,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比例高于珠三角、京津冀地区10个百分点以上。加之,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基础较好,产业链比较健全,江苏和浙江省的土地容量和吸纳创业的能力高于上海。根据国际经验,若制度和政策得当,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最有条件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要服务于国家战略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是国家战略,应放到国家整体发展布局和国际竞争大格局来定位,发挥创新中心对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

  ——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结合,发挥上海在长三角创新集聚区的核心城市作用

  国际经验表明,仅靠单个城市难以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作为长江流域和海上“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将带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目前,沪苏浙两省一市既有互补性,又有竞争性。首先,上海是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对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强,为苏、浙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江苏省和浙江省在某些方面的总量高于上海,但就中心城市地位来看,两省没有一个城市具备上海的国际化程度和辐射带动作用。其次,上海是技术净输出地,江苏和浙江省是技术引进地。上海输出的技术约40%左右被江苏和浙江省吸收。两省不少大企业将研发中心建在上海,利用其科技力量并作为对外交流窗口。再次,上海的产业与长三角有密切联系,其发展需要苏浙的支撑。江苏和浙江省的产业配套能力、土地容量和吸纳创业的能力高于上海,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占全国的47%,其风险资本的管理金额和投资额居全国的第一、三位,有利于吸纳上海的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发展。但因沪苏浙的发展阶段相似,经济和创新实力差距较小,创新要素密集度比较接近,三地之间的竞争大于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因此,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需要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协同与合作,形成以上海为核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的长三角创新中心,提高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创新优势。

  ——与制造强国战略结合,发挥上海高端集成制造中心的作用

  充分利用上海高端装备集成制造的基础和长三角地区雄厚的加工制造能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强国战略规划。多年来,上海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和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产业化项目,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改进创新,形成了较强的重大技术装备集成制造能力。截至2014年,上海市共承接了10个重大专项842项任务,包括高精度光刻机、核电装备、大型民用客机、燃气轮机等的设计和集成制造。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布局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企业构成看,上海的国有企业和外企占大头,国有企业约占50%(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各1/4),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各占1/4。而苏浙两省的民营企业比例较高,加工制造能力和出口竞争力较强。因此,应发挥上海在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方面的龙头作用,在长三角地区布局高端制造产业链和创新链。重点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装备、量子通信和计算机、大型客机及航空装备、核电装备及大容量发电机组、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等领域,设立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发展关键部件和材料等配套能力,形成研发、设计、集成、配套和服务协同的高端装备制造区域创新集群,使长三角地区从加工制造中心发展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中心。

  ——与新型开放战略结合,发挥上海对外开放排头兵的作用

  国际创新中心对环境的要求高于对国际都市的要求。上海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国际化大都市,在经济发展、产业规模、基础设施、国际化等方面积累了较好基础,具备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条件和潜力。从经济实力看,与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的进出口贸易量、港口年吞吐量、土地面积和人口均居前列,制造业比较发达,人口密度较低,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上海的经济实力偏低,仍处于转型发展过程中。如,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国际金融中心的开放度不够、外币的交易量较小、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健全等。从创新要素和能力看,上海与国际一流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差距是,高端研发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相对不足;研发投入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前沿技术创新少,产业化水平偏低;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创业活动及风险投资规模不大,小企业的成长性不强;市场导向的创新相对薄弱,创新生态网络有待加强等。一些管理规则和程序不能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如,外籍人员就业政策、新产品的检验检测和跨境合作研究开发等政策有待改进。因此,要抓住自贸区试点的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国际化水平,增强上海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的国际竞争力,从国际型城市发展为国际创新中心,带动长三角地区和长江流域的转型升级,在全国发挥示范作用。

  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关键是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环境

  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标志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环境和全球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世界前沿技术产业化的创业企业和新兴产业,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知名企业。由于各创新中心的定位和功能不尽相同,中央政府应支持上海在细化和落实已有全国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标准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制定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试点政策,在一些重点领域开展突破性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环境。

  ——在选人、用人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国内外高端人才高地

  整合多头人才引进计划,改进人才引进机制,给用人单位更多自主权,为企业引进人才创造条件。人才引进应从向大学、科研院所倾斜转变为向企业倾斜,人才标准应从政府评价和重学历转变为市场评价和重能力,人才激励应从靠政府出钱引进人才转变为靠环境吸引人和用激励机制留人。

  改进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基本社会保障的基础上,允许企事业单位建立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补充保险,实行多交多得,促进人才在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流动。高端人才政策要与国际接轨。重点解决个人的工作签证、出入境的便利性和境内医疗保险问题,以及子女就学就医等问题。改进海外高科技人才的居留许可制度,放宽就业绿卡发放门槛,包括放松对年龄的限制,探索高端引进人才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等。为创业企业家营造容忍失败和鼓励新事物的氛围,切实落实股权激励政策等,吸引国内外企业家来上海创新创业。

  ——在开放创新服务方面取得突破,提高对全球创新要素的吸引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创新要素在全球流动,向创新环境好的地区集聚。利用上海自贸区试点的机遇,根据国际标准,建立开放的创新服务体系,在人才引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检验检测体系、国际合作等创新环境建设上逐步与国际接轨,根据各领域的特点制定细则。

  一方面,培育国际化的创新服务业,吸引更多的国际前沿技术来上海产业化。另一方面,鼓励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融入国内创新体系。鼓励跨国公司新技术、新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应用,凡符合政府采购标准的,纳入政府采购和技术推广范围。鼓励跨国公司委托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与国内企业合作开发。允许外国公司与本地院校和企业合作参与一些各级政府的科技计划,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提高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创新动力

  上海的国有企业比重高、政府所属科研机构多、国家大项目多,要通过改革增强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积极探索政府所属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去行政化、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改革。根据科研机构的功能定位,按照国家实验室、非营利机构和企业化研究机构的模式进行改革,明晰产权关系、规范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在薪酬制度、科研管理、资金筹措、收税政策等方面,实行配套改革。特别是进行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配套政策试点,包括社会捐助、政府资助、采购服务、税收、薪酬、治理、监管、退出机制等,增加公益性研究机构的自主性和激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深化高端装备制造类国有企业的改革试点。上海的一些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关任务,实现了工程技术的突破,但面临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因此,要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特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在股权多元化的基础上,重点建立权力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国资与民资合作机制,按照市场规律运作,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国家大型科技工程项目的积极性。引进民间资本不仅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改进企业的运行机制和治理结构,特别是建立员工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其创新动力。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整合产学研的科技资源,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借鉴德国弗朗霍夫研究会的模式,组建区域性产业技术研究院,促进产学研合作。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不是自己搞研究,而是利用有效机制和政府资源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平台,组织和引导产学研合作,推进技术转移和应用。政府应重点支持“产学研用”合作项目。

  改进市级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增加软件投入,包括人的激励机制。对由企业和非营利机构承担的科技项目,应根据研究开发支出的实际情况,给予项目承担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允许将研发人员的薪酬,按照一定比例列入项目经费支出。

  ——突破地区行政和政策壁垒,加强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机制,构建跨行政区的创新中心

  作为区域创新中心的核心城市,上海应主动发挥枢纽作用,加快全球研发、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带动、服务和引领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升级。同时,要建立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机制,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完善两省一市的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地区间市场准入和监管的协同性,建立人才、高技术企业、产品检验检测等标准互认体系,促进人才、技术、资金和信息等创新要素在区域内顺畅流动与优化布局。由两省一市和中央共同建立长三角协同创新基金,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链促进产业链。重点支持和引导三地合作的科技创新项目,共建长三角区域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形成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协同的产业创新链。

  吕薇,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研究”课题组


主页 > 新闻中心 > 区域经济研究 >

吕薇:从国家战略出发将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15-08-11 来源:未知 点击:

  创新中心是指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相对集中的地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在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对全球具有影响力、引领能力和带动作用,是国家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竞争力的体现。通常,创新型国家均拥有数量不等的科技创新中心。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国际经验,上海具有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本报告重点从国家战略出发,研究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提出应根据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标准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在实施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的基础上,在一些重点领域开展突破性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环境。

吕薇:从国家战略出发将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提出,上海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既是上海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应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功能定位,综合施策。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育多个区域创新中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培育几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中心是指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相对集中的地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在人才、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对全球具有影响力、引领能力和带动作用,是国家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竞争力的体现。通常,创新型国家均拥有数量不等的科技创新中心。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日本的东京都市圈、英国的伦敦和曼彻斯特、德国的慕尼黑和斯图加特、以色列的特拉维夫、韩国首尔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区域创新中心。

  尽管目前国际上对科技创新中心尚无统一标准,但已评出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创新要素的集聚地,高端创新人才密集,拥有多层次资本市场,创新链条和产业链条比较完整。不仅能产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和创意,而且能够就地实现产业化,形成价值。二是拥有一批具有创新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公司,在若干产业具有领先水平。三是具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的法治环境和多元包容的创新文化。四是创新中心突破了城市界限,是一个大区域概念,更强调其影响力、引领能力和带动作用。通常以一个或几个创新型城市为核心,与周边一些开放度高、有产业配套和技术吸纳能力、创新要素和产出密集的城市群共同组成。如,全球著名的创新中心——以“硅谷”为核心的“旧金山湾区”就包括圣荷西、奥克兰和旧金山等城市群,美国东部的创新集聚区128公路周边有波士顿、纽约和费城等大都市为支撑,日本的“东京都市圈”是以东京为核心的城市群,印度的班加罗尔则是印度第三大城市,南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大部分创新中心是市场推动的结果,但也有少数全球创新中心是通过政府规划引导市场形成的,如日本东京都市圈的形成就是政府通过“首都圈规划”引导和推动的。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形成几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具有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

  目前,我国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集聚区。东部沿海地区有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以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三大创新高地,中西部地区有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以重庆和成都为核心的成渝、以武汉为核心的汉江等科技密集区。其中,三大创新高地的核心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各具特色,上海具有建成全球创新中心核心城市的条件和优势。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研发能力最强,拥有占全国50%以上的国家部属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全国的科技供给中心和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其科技成果有80%流向全国各地。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市场化程度高,吸引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前沿技术创新创业企业,成为全国企业创新中心。深圳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研究开发人员和发明专利均占全市的90%以上。

  与北京和深圳相比,上海具有综合优势。首先,上海是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国际化程度高,综合实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大。其次,上海的科技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力资源居全国前列。国家部属高校和科研院所、两院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的人才数量、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的数量、人口受教育程度等仅次于北京,跨国公司在华科研机构有1/4在上海,外资企业的研发支出占比高于北京和深圳。再者,上海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重要集成制造基地,高精度光刻机、核电装备、干线民用客机、燃气轮机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均落户上海。同时,上海具有区位优势,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制造能力强、创新链条各环节分布均衡。长三角地区的科技人才、科技投入、风险投资和创业企业等创新要素集聚程度居全国创新密集区的首位,其研发经费支出、研发人员数量均超过全国的1/4,风险资本规模是珠三角地区的2倍多,接近京津冀地区的7倍,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比例高于珠三角、京津冀地区10个百分点以上。加之,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基础较好,产业链比较健全,江苏和浙江省的土地容量和吸纳创业的能力高于上海。根据国际经验,若制度和政策得当,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最有条件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要服务于国家战略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是国家战略,应放到国家整体发展布局和国际竞争大格局来定位,发挥创新中心对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

  ——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结合,发挥上海在长三角创新集聚区的核心城市作用

  国际经验表明,仅靠单个城市难以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作为长江流域和海上“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将带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目前,沪苏浙两省一市既有互补性,又有竞争性。首先,上海是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对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强,为苏、浙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江苏省和浙江省在某些方面的总量高于上海,但就中心城市地位来看,两省没有一个城市具备上海的国际化程度和辐射带动作用。其次,上海是技术净输出地,江苏和浙江省是技术引进地。上海输出的技术约40%左右被江苏和浙江省吸收。两省不少大企业将研发中心建在上海,利用其科技力量并作为对外交流窗口。再次,上海的产业与长三角有密切联系,其发展需要苏浙的支撑。江苏和浙江省的产业配套能力、土地容量和吸纳创业的能力高于上海,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占全国的47%,其风险资本的管理金额和投资额居全国的第一、三位,有利于吸纳上海的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发展。但因沪苏浙的发展阶段相似,经济和创新实力差距较小,创新要素密集度比较接近,三地之间的竞争大于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因此,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需要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协同与合作,形成以上海为核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的长三角创新中心,提高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创新优势。

  ——与制造强国战略结合,发挥上海高端集成制造中心的作用

  充分利用上海高端装备集成制造的基础和长三角地区雄厚的加工制造能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强国战略规划。多年来,上海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和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产业化项目,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改进创新,形成了较强的重大技术装备集成制造能力。截至2014年,上海市共承接了10个重大专项842项任务,包括高精度光刻机、核电装备、大型民用客机、燃气轮机等的设计和集成制造。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布局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企业构成看,上海的国有企业和外企占大头,国有企业约占50%(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各1/4),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各占1/4。而苏浙两省的民营企业比例较高,加工制造能力和出口竞争力较强。因此,应发挥上海在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方面的龙头作用,在长三角地区布局高端制造产业链和创新链。重点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装备、量子通信和计算机、大型客机及航空装备、核电装备及大容量发电机组、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等领域,设立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发展关键部件和材料等配套能力,形成研发、设计、集成、配套和服务协同的高端装备制造区域创新集群,使长三角地区从加工制造中心发展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中心。

  ——与新型开放战略结合,发挥上海对外开放排头兵的作用

  国际创新中心对环境的要求高于对国际都市的要求。上海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国际化大都市,在经济发展、产业规模、基础设施、国际化等方面积累了较好基础,具备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条件和潜力。从经济实力看,与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的进出口贸易量、港口年吞吐量、土地面积和人口均居前列,制造业比较发达,人口密度较低,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上海的经济实力偏低,仍处于转型发展过程中。如,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国际金融中心的开放度不够、外币的交易量较小、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健全等。从创新要素和能力看,上海与国际一流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差距是,高端研发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相对不足;研发投入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前沿技术创新少,产业化水平偏低;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创业活动及风险投资规模不大,小企业的成长性不强;市场导向的创新相对薄弱,创新生态网络有待加强等。一些管理规则和程序不能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如,外籍人员就业政策、新产品的检验检测和跨境合作研究开发等政策有待改进。因此,要抓住自贸区试点的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国际化水平,增强上海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的国际竞争力,从国际型城市发展为国际创新中心,带动长三角地区和长江流域的转型升级,在全国发挥示范作用。

  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关键是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环境

  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标志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环境和全球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世界前沿技术产业化的创业企业和新兴产业,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知名企业。由于各创新中心的定位和功能不尽相同,中央政府应支持上海在细化和落实已有全国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标准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制定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试点政策,在一些重点领域开展突破性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环境。

  ——在选人、用人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国内外高端人才高地

  整合多头人才引进计划,改进人才引进机制,给用人单位更多自主权,为企业引进人才创造条件。人才引进应从向大学、科研院所倾斜转变为向企业倾斜,人才标准应从政府评价和重学历转变为市场评价和重能力,人才激励应从靠政府出钱引进人才转变为靠环境吸引人和用激励机制留人。

  改进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基本社会保障的基础上,允许企事业单位建立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补充保险,实行多交多得,促进人才在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流动。高端人才政策要与国际接轨。重点解决个人的工作签证、出入境的便利性和境内医疗保险问题,以及子女就学就医等问题。改进海外高科技人才的居留许可制度,放宽就业绿卡发放门槛,包括放松对年龄的限制,探索高端引进人才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等。为创业企业家营造容忍失败和鼓励新事物的氛围,切实落实股权激励政策等,吸引国内外企业家来上海创新创业。

  ——在开放创新服务方面取得突破,提高对全球创新要素的吸引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创新要素在全球流动,向创新环境好的地区集聚。利用上海自贸区试点的机遇,根据国际标准,建立开放的创新服务体系,在人才引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检验检测体系、国际合作等创新环境建设上逐步与国际接轨,根据各领域的特点制定细则。

  一方面,培育国际化的创新服务业,吸引更多的国际前沿技术来上海产业化。另一方面,鼓励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融入国内创新体系。鼓励跨国公司新技术、新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应用,凡符合政府采购标准的,纳入政府采购和技术推广范围。鼓励跨国公司委托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与国内企业合作开发。允许外国公司与本地院校和企业合作参与一些各级政府的科技计划,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提高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创新动力

  上海的国有企业比重高、政府所属科研机构多、国家大项目多,要通过改革增强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积极探索政府所属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去行政化、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改革。根据科研机构的功能定位,按照国家实验室、非营利机构和企业化研究机构的模式进行改革,明晰产权关系、规范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在薪酬制度、科研管理、资金筹措、收税政策等方面,实行配套改革。特别是进行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配套政策试点,包括社会捐助、政府资助、采购服务、税收、薪酬、治理、监管、退出机制等,增加公益性研究机构的自主性和激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深化高端装备制造类国有企业的改革试点。上海的一些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关任务,实现了工程技术的突破,但面临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因此,要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特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在股权多元化的基础上,重点建立权力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国资与民资合作机制,按照市场规律运作,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国家大型科技工程项目的积极性。引进民间资本不仅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改进企业的运行机制和治理结构,特别是建立员工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其创新动力。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整合产学研的科技资源,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借鉴德国弗朗霍夫研究会的模式,组建区域性产业技术研究院,促进产学研合作。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不是自己搞研究,而是利用有效机制和政府资源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平台,组织和引导产学研合作,推进技术转移和应用。政府应重点支持“产学研用”合作项目。

  改进市级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增加软件投入,包括人的激励机制。对由企业和非营利机构承担的科技项目,应根据研究开发支出的实际情况,给予项目承担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允许将研发人员的薪酬,按照一定比例列入项目经费支出。

  ——突破地区行政和政策壁垒,加强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机制,构建跨行政区的创新中心

  作为区域创新中心的核心城市,上海应主动发挥枢纽作用,加快全球研发、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带动、服务和引领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升级。同时,要建立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机制,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完善两省一市的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地区间市场准入和监管的协同性,建立人才、高技术企业、产品检验检测等标准互认体系,促进人才、技术、资金和信息等创新要素在区域内顺畅流动与优化布局。由两省一市和中央共同建立长三角协同创新基金,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链促进产业链。重点支持和引导三地合作的科技创新项目,共建长三角区域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形成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协同的产业创新链。

  吕薇,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