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深入推进“创转升”行动
来源:未知 日期:2018-11-01 点击:次
当前,位于合肥经开区天都路旁的合肥经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这个即将完工的生产厂房,占地约16亩,将建起两座大型生产车间,以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为联想笔记本电脑生产铝镁外壳及配件。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到4亿元,亩均产值2500万元。
“经纬电子”是合肥经开区挖潜土地空间,实现提质增效的企业典型代表。长期处于全国发展前列的合肥经开区,由于发展初期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式供给,带来了发展层次不高、产业结构不优、空间资源约束等深层次矛盾。为此,该区自我加压,爬坡过坎,通过向亩均要效益,加快动能转换,提高发展质量,以“有限空间”赢取“无限发展”。
设立标尺 分类施策
自2016年起,合肥经开区出台促进工业企业增效升级、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低效闲置用地清理处置、闲置厂房管理等四个方案,从规范管理和强化服务两方面入手,在全省率先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制度。包括“亩均税收、亩均主营业务收入、亩均利润、环境保护指标、研发创新指标”等一揽子指标体系,形成了衡量企业绩效的标尺。
在“亩均效益”体系的考量下,合肥经开区对企业进行ABC分类,实行差别化管理,从生产要素、政策奖补、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分类施策。2018年,该区开展了针对南区72个项目、29处利用工业等用地开办驾校开展“清闲催建”专项行动。同时,该区加强对整个出租厂房的动态管理,对不符合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进行整体谋划,通过项目调整置换,闲置土地收回,为招引新项目腾挪空间。
一退一进 优化配置
合肥经开区建立“退低进高”“退劣进优”激励机制,激励A类企业引领发展,鼓励B类企业改造提升,倒逼C类企业提质转型。
雪祺电气于2011年落户合肥经开区,是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大冰箱、大冰柜的家电企业,同时也为其他品牌商提供原始设计制作服务。建成之初,厂区面积仅35亩,随着产能迅速提升,原厂区逐渐不能满足需求。2016年,合肥经开区首次进行绩效综合评价,雪祺电气被评定为A类企业。该区积极协调并牵头搭线,动员附近一个被评定为C类的家纺企业通过股权转让方式,让雪祺电气获得其厂区。通过“退低进高”,相同地块税收贡献增长了十几倍,企业也得到长足发展,雪祺电气年产值从2012年的2000多万元上涨到2017年的4亿多元。
“通过嫁接,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围绕合肥经开区的支柱产业来做,围绕着产业链来做,从2016年到现在,已有将近4000亩地被成功收回,嫁接了不少新项目。”在合肥经开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看来,部分企业占有资源要素较多,却不产生相应的高效益,这是一种资源的错配、低配。“实施‘创转升’攻坚行动,就是矫正资源错配、低配的一剂良药。”
根据今年公布的合肥经开区2017年度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统计结果,纳入评价范围的338户企业,总占地面积达到35934亩,亩均税收20.53万元,较上年增长16%。规上企业亩均税收达到23.7万元,较上年增长16.2%;亩均主营业务收入595.8万元,较上年增长39.5%;亩均利润20万元,较上年增长了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