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西安经开区引领万亿级工业大走廊 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来源:未知 日期:2018-10-19 点击:

  长期以来,西安都是我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
 
  在西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进程中,以“倡导新工业文明,推进产城一体发展”为使命的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安经开区),无可置疑地被推向城市规模与质量跃升的潮头浪尖。
 
  2017年,西安经开区实现营业收入7234亿元,工业总产值4427亿元,综合实力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位列第二十二位。
 
  目前,西安经开区构建以汽车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产业等为核心的八大产业集群为目标,并已聚集了西门子、日立等62个世界500强行业巨头领衔投资的项目及各类企业3万6千多家。
 
  作为大西安实施“北跨”战略和“拥河”发展的重要承载区,西安经开区通过提升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在打造万亿级工业大走廊的路上,不断夯实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骨架。
 
  八大产业,强壮西安经济骨架
 
  7月7日,西安经开区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22亿元;
 
  8月29日,延长石油泾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在西安经开区开工,总投资180亿元;
 
  9月17日,西安经开区1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11.7亿元……
 
  2018年,西安经开区的经济发展依旧密集而高效。第三届丝博会,共实现47个项目的招商引资,总金额达1902亿元。
 
  西安,是我国老工业基地,西安经开区则被业界称为“基地中的战斗机”。
 
  凭着深厚的工业底蕴和前瞻性规划指引,目前,西安经开区正加快引领建设万亿级工业大走廊,已经形成围绕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军民融合、总部经济和现代金融业、消费品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能源加工业的八大产业集群。
 
  其中,汽车产业方面。西安经开区是全国首个集乘用车、重卡、客车为一体的汽车生产基地,已形成以吉利汽车、陕汽集团、金龙客车等为龙头,以中集专用车、汉德车桥、康明斯发动机等为骨干,涵盖整车制造、专用车、零部件等为一体的汽车全产业链。未来5年,西安经开区将打造年产能过百万辆,年产值过千亿的汽车产业集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西安经开区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产业、新材料为主攻方向,依托西北有色集团,建成国际一流的超导材料产业基地、亚洲最大的无缝钛管生产基地、世界第二大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和金属纤维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世界材料看西安、西安材料看经开”的发展格局。
 
  作为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的军民融合产业,西安经开区则涵盖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方向,拥有军民融合企业113家,中国兵器、中国航发、中航工业、中核工业、中国电子等大型中央级军工集团均有布局,2017年军民融合企业完成产值955亿元。
 
  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西安经开区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崛起。2017年,经开区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营收1369亿元。
 
  可以说,西安经开区已成为西安乃至西部产业基础最雄厚、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以商招商,打造高端产业集群
 
  “万亿产业、千亿集群、百亿企业”是西安经开区实施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这其中,“百亿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
 
  行业龙头企业的入驻不但能夯实当地在区域经济竞争中的产业地位,更能借助龙头企业吸引力,以商招商,吸引上下游产业链,组建密集的产业集群,形成丰富的产业生态。
 
  在西安经开区,最为典型的代表是陕汽集团。
 
  2017年,陕汽实现产销汽车18.9万辆,产值699亿元,同比增长53%;2018年上半年,陕汽累计产销汽车11.41万辆,实现产值440.80亿元;在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陕汽控股比上年度提升120位,跃居267位。
 
  以陕汽为主导,西安经开区在重卡、大型客车等领域,已经形成涵盖整车制造、专用车、零部件等为一体的较为完备的汽车全产业链。此外,借助大型企业的科研实力,经开区在新能源商用车上已为西安培育了强大的发展动能。
 
  今年3月,博世集团与西安经开区签约,将建138亩的以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为方向的产业园,吸引德国工业4.0的优质企业和中小企业中的行业领袖,打造德国企业的集聚区。
 
  在新材料领域,西安经开区就形成了航空航天、核电、化工、医疗器械、增材制造、节能环保六大领域较为完备的产业链。
 
  通过引进行业内高精尖项目,西安经开区还聚集了一批在国内新兴产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以芯片封装为主的华天科技,多项产品占据高端市场;西部材料则引领5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实现年产值超过60亿元。
 
  西安经开区“引资、引智”并举,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同为首席经济顾问,聘请长江学者梅雪松为首席科技顾问。
 
  张立同团队将与西安澳泰新材料及陕西杨世陶瓷材料合作,将在5年内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氮化硅陶瓷产业链。梅雪松团队在经开区建设西安交大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项目,致力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研发生产。
 
  锻造一流环境,助力企业发展
 
  众多高端企业落户,除因为西安未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外,西安经开区不断提升行政效能,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也是重要吸引力。
 
  去年,吉利落户西安经开区的速度开创了全球汽车行业项目布局效率的先河。签订协议用时不到3个月,项目用地征迁仅用时49天,开工比计划提前近两个月,被誉为“经开效率”和“吉利速度”。
 
  这说明,西安市推行的“行政效能革命”在经开区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西安经开区共有130项审批事项实现了一口受理、多项联办、并联审批,审批效率提高50%。
 
  对企业的便利更体现在,西安经开区将53项登记备案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在全省率先实现“54证合一”,并在西北地区率先推广支付宝端口申报办理营业执照模式,率先启用自助服务终端机办理营业执照,第一个实现75项服务365天乘24小时不间断服务。
 
  今年3月30日,西安经开区发出全市首张仅凭身份证办理的个体营业执照,用时仅10分钟。9月30日,西安市2018年新增第30万市场主体亦在经开区诞生。
 
  高效的行政效能,便捷的办事方法,政府在“简”的同时,极大节省了企业的时间成本。这一切有赖于经开区对西安市提出的“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最多跑一次”等理念的大胆延伸。
 
  此外,通过在创业街区、产业园区、居民社区全面布局建设政务服务驿站,西安经开区将经济管理的权限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让管理者更了解实际情况,问题得以更迅速彻底的解决。


 

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西安经开区引领万亿级工业大走廊 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2018-10-19 来源:未知 点击:

  长期以来,西安都是我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
 
  在西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进程中,以“倡导新工业文明,推进产城一体发展”为使命的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安经开区),无可置疑地被推向城市规模与质量跃升的潮头浪尖。
 
  2017年,西安经开区实现营业收入7234亿元,工业总产值4427亿元,综合实力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位列第二十二位。
 
  目前,西安经开区构建以汽车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产业等为核心的八大产业集群为目标,并已聚集了西门子、日立等62个世界500强行业巨头领衔投资的项目及各类企业3万6千多家。
 
  作为大西安实施“北跨”战略和“拥河”发展的重要承载区,西安经开区通过提升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在打造万亿级工业大走廊的路上,不断夯实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骨架。
 
  八大产业,强壮西安经济骨架
 
  7月7日,西安经开区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22亿元;
 
  8月29日,延长石油泾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在西安经开区开工,总投资180亿元;
 
  9月17日,西安经开区1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11.7亿元……
 
  2018年,西安经开区的经济发展依旧密集而高效。第三届丝博会,共实现47个项目的招商引资,总金额达1902亿元。
 
  西安,是我国老工业基地,西安经开区则被业界称为“基地中的战斗机”。
 
  凭着深厚的工业底蕴和前瞻性规划指引,目前,西安经开区正加快引领建设万亿级工业大走廊,已经形成围绕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军民融合、总部经济和现代金融业、消费品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能源加工业的八大产业集群。
 
  其中,汽车产业方面。西安经开区是全国首个集乘用车、重卡、客车为一体的汽车生产基地,已形成以吉利汽车、陕汽集团、金龙客车等为龙头,以中集专用车、汉德车桥、康明斯发动机等为骨干,涵盖整车制造、专用车、零部件等为一体的汽车全产业链。未来5年,西安经开区将打造年产能过百万辆,年产值过千亿的汽车产业集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西安经开区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产业、新材料为主攻方向,依托西北有色集团,建成国际一流的超导材料产业基地、亚洲最大的无缝钛管生产基地、世界第二大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和金属纤维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世界材料看西安、西安材料看经开”的发展格局。
 
  作为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的军民融合产业,西安经开区则涵盖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方向,拥有军民融合企业113家,中国兵器、中国航发、中航工业、中核工业、中国电子等大型中央级军工集团均有布局,2017年军民融合企业完成产值955亿元。
 
  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西安经开区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崛起。2017年,经开区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营收1369亿元。
 
  可以说,西安经开区已成为西安乃至西部产业基础最雄厚、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以商招商,打造高端产业集群
 
  “万亿产业、千亿集群、百亿企业”是西安经开区实施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这其中,“百亿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
 
  行业龙头企业的入驻不但能夯实当地在区域经济竞争中的产业地位,更能借助龙头企业吸引力,以商招商,吸引上下游产业链,组建密集的产业集群,形成丰富的产业生态。
 
  在西安经开区,最为典型的代表是陕汽集团。
 
  2017年,陕汽实现产销汽车18.9万辆,产值699亿元,同比增长53%;2018年上半年,陕汽累计产销汽车11.41万辆,实现产值440.80亿元;在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陕汽控股比上年度提升120位,跃居267位。
 
  以陕汽为主导,西安经开区在重卡、大型客车等领域,已经形成涵盖整车制造、专用车、零部件等为一体的较为完备的汽车全产业链。此外,借助大型企业的科研实力,经开区在新能源商用车上已为西安培育了强大的发展动能。
 
  今年3月,博世集团与西安经开区签约,将建138亩的以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为方向的产业园,吸引德国工业4.0的优质企业和中小企业中的行业领袖,打造德国企业的集聚区。
 
  在新材料领域,西安经开区就形成了航空航天、核电、化工、医疗器械、增材制造、节能环保六大领域较为完备的产业链。
 
  通过引进行业内高精尖项目,西安经开区还聚集了一批在国内新兴产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以芯片封装为主的华天科技,多项产品占据高端市场;西部材料则引领5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实现年产值超过60亿元。
 
  西安经开区“引资、引智”并举,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同为首席经济顾问,聘请长江学者梅雪松为首席科技顾问。
 
  张立同团队将与西安澳泰新材料及陕西杨世陶瓷材料合作,将在5年内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氮化硅陶瓷产业链。梅雪松团队在经开区建设西安交大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项目,致力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研发生产。
 
  锻造一流环境,助力企业发展
 
  众多高端企业落户,除因为西安未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外,西安经开区不断提升行政效能,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也是重要吸引力。
 
  去年,吉利落户西安经开区的速度开创了全球汽车行业项目布局效率的先河。签订协议用时不到3个月,项目用地征迁仅用时49天,开工比计划提前近两个月,被誉为“经开效率”和“吉利速度”。
 
  这说明,西安市推行的“行政效能革命”在经开区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西安经开区共有130项审批事项实现了一口受理、多项联办、并联审批,审批效率提高50%。
 
  对企业的便利更体现在,西安经开区将53项登记备案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在全省率先实现“54证合一”,并在西北地区率先推广支付宝端口申报办理营业执照模式,率先启用自助服务终端机办理营业执照,第一个实现75项服务365天乘24小时不间断服务。
 
  今年3月30日,西安经开区发出全市首张仅凭身份证办理的个体营业执照,用时仅10分钟。9月30日,西安市2018年新增第30万市场主体亦在经开区诞生。
 
  高效的行政效能,便捷的办事方法,政府在“简”的同时,极大节省了企业的时间成本。这一切有赖于经开区对西安市提出的“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最多跑一次”等理念的大胆延伸。
 
  此外,通过在创业街区、产业园区、居民社区全面布局建设政务服务驿站,西安经开区将经济管理的权限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让管理者更了解实际情况,问题得以更迅速彻底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