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来源:未知 日期:2018-07-27 点击:次
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显示,云南大理经开区2017年综合排名第121位,比上一年前进了14位,在云南省5个国家级经开区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昆明经开区,且大理经开区9个环保指标考评结果名列前茅。
近年来,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制度创新打造出优商惠民的政策环境,大理经开区的发展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日,第一届私募基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私享会”活动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金融对接交流会在大理举行。其间,国际商报记者专访了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继显。他向记者介绍了大理经开区的创新型举措。
国际商报:大理经开区在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方面推出了哪些具体举措,取得了哪些成就?
李继显:大理经开区在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方面推出的举措可以归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动融入,加强交流。积极加强对外经济交流合作,成功加入并成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经开区协同发展联盟理事单位”。先后与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信息部、昆明经开区、蒙自经开区、瑞丽边境经济合作区、中华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发展交流协会等部门和单位签订相关合作协议。通过“一联盟、五合作”的方式,经开区拓宽视野,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二是高位推动,强化招商。2017年,经开区“一把手”带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先后赴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区开展招商活动累计达8次,拜访客商企业24家,目前在谈项目库入库项目已达20个。
三是完善制度,优质服务。经开区首次出台《关于鼓励重点产业发展的意见》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两群一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一站式政务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服务企业限时办结制度》等服务企业制度,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
四是紧盯任务,抓实招商。经开区201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及港澳台投资者520人次,签订招商引资项目协议20项,协议总投资约453亿元;累计引进大理州外国内实际到位资金78亿元,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77亿元目标任务;2017年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9个,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018年1~6月共接待国内外及港澳台投资者320人次,签订招商引资协议2项,协议总投资约158亿元;累计引进州外国内实际到位资金42.742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82亿元的52.13%,同比增长90.43%,超进度2.13个百分点。
国际商报:近几年,大理经开区在提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李继显:首先,创新模式,“保姆”服务。在全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有服务义务”的意识,成立服务企业办公室和代办中心,建立投资咨询、政策解读、考察选址、后续拓展、代办审批等服务规范,根据投资项目类型,以“特殊办”“限时办”“集中办”等方式办结。
其次,优化布局,高效服务。通过优化审批窗口布局,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简化报件程序,实行一窗受理、一表申请、限时办结、全程监督,在法定时限的基础上一律压缩50%,线上线下同步审批。
再次,利用微信,服务企业。建立企业微信群,发布经开区相关信息和政策、企业用工信息,与入驻企业进行日常沟通、互动交流等。目前已有33家企业加入微信群。
最后,协助企业,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经开区主动与中国农业银行、华夏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银行机构联系、对接。经开区针对落户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各银行机构制定的相关金融服务方案推出综合性金融服务,为企业在融资、客户理财、结算、现金管理、国际业务、资金监管等方面提供金融服务。
国际商报:与其他开发区相比,大理经开区有哪些特有的优势?
李继显:大理经开区位于大理州的核心区域,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开发区要扬长避短,强化优势,致力于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未来将着力于以绿色金融撬动绿色产业发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争取并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同时,开发区工业基础优势明显。目前,开发区已形成汽车制造、建材、农副食品加工、新能源、生物制药等五大优势产业,拥有力帆骏马、明阳风电、云南白药等重点龙头企业。开发区内共有汽车及机械制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4家、食品饮料及农副产品业规模以上企业9家、水泥建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9家、轻纺化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1家、生物制药业规模以上企业5家、烟草烟辅业规模以上企业4家、电力能源业规模以上企业4家。
不仅如此,大理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利用前景广阔。开发区周边县农产品产出丰富,盛产牛乳、核桃、野生菌、茶叶、特色果蔬等,可引导资源向开发区集聚,实现农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优越的交通条件还将为发展物流业提供重要支撑。开发区周边的大丽高速公路、楚大高速公路、大理机场使得开发区与区外实现快速便捷连通,广大铁路、泛亚铁路、大瑞铁路等从开发区的凤仪片区和天井片区穿过,凤仪片区内的大理铁路货运站等都为物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国家级经开区的政策优势是开发区发展壮大的有力保障。优越的投资政策、良好的法律环境使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较强的经济集散和辐射能力,而丰富的人力资源又使国家级经开区有效汇聚科技资源。这些有利条件都为开发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