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带城,“与众不同”的德阳国家经开区
来源:未知 日期:2018-02-01 点击:次
1月26日,当德阳迎来新年的第一场雪,旌湖边的候鸟三三两两或在湖中嬉戏、或空中盘旋、或枝头休憩。它们没有飞去四季如春的昆明,也没有去鲜花盛开的西昌,而是携家带口来到德阳,来到德阳国家经开区,在旌湖边安家。
人们都说“相知者,不以千里为远”,和众多珍稀鸟类的选择一样,当天,一场以“成都北中轴·德阳新未来”为主题的德阳新区城市推介会同样吸引了众多的行业专家、全国知名地产开发企业代表、成德商会、企业、协会、媒体等300余人来到这座城市。他们因邀请而来,却沉醉这座城市的魅力。
高科技开场,光影交错间读懂全新经开区
灯光渐灭 、纱幕缓拉,伴随着音乐和大屏光影的奇妙变幻,一只360度幻影成像技术制作的红嘴巨鸥的身影从幕布中一飞而出,德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德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罗文全把最好的德阳经开区分享给大家。
“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这是一个跳出行政区划的大都市圈的概念,是全省城市的发展战略,也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成都和德阳的重任。”推介会上,罗文全表示德阳正在倾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的北部新城,规划到2020年城市规模要达到150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五十万,到2022年城市规模达到200平方公里,人口两百万。并从城市投资价值、投资机会、投资潜力三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德阳的城市价值,并从供给和需求关系分析了德阳房地产业发展前景。“市委、市政府明确的提出了倾力打造‘世界智造之都、国际文化名城、成都北部新城、生态田园典范’的发展目标,必将为广大企业家和投资者创新创业、投资兴业提供更加有利的市场和更加广阔的舞台。”
“本次城市推介会是德阳转型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罗文全谈到,推进成德同城化,德阳城市必须南进,重点就是建设德阳城市新区,未来,新区规划为“一湖两江、两城四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一芯两核、三带多点”的生态布局。未来三年,德阳新区将以政府领头的方式,陆续实施总投资近200亿元的城市基础设施、生态景观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重大项目。“成德同城化发展,德阳经开区是“桥头堡”。按照高品质、高水平、高品位三个标准将德阳经开区打造为德阳城市样板区。可以说,本次城市推介会将成为德阳城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本次城市推介会深入阐释了德阳经开区的城市蓝图,并发布包括柳梢堰湿地组团、武家山组团、八角钢厂组团、汽车南站组团、南湖组团、城际南站组团、田园综合体在内的七大组团项目建设信息,推出24块项目开发地块,面积共计2200余亩,单宗土地面积从20-400亩不等,德阳经开区希望通过引入资本补足张槎发展的城市配套“短板”,而用地性质也涵盖住宅、商业等多种形态,进一步支撑德阳经开区扩大产业优势。
本次推介会向公众呈现出了一张最新的德阳名片、最好的德阳形象,德阳经开区围绕德阳打造“世界智造之都、国际文化名城、成都北部新城、生态田园典范”四张名片,努力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成都北部新城核心区、德阳经济增长新极核,以此改变以往德阳以工业为主导发展的城市形象。
众人眼中“与众不同”的新德阳
当德阳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她新的城市形象时,在各行各业眼中,她又有着什么样的变化呢?
“德阳在成渝城市群,在成德绵乐梯形经济带中是一个非常中坚的力量。”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CEO、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导、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汤继强在推介会上说到,梯形经济带的构建和内陆城市群的发展,德阳是一个标志,因为德阳的基础条件很好,有强大的发展基因。
“当前的德阳,当前的经开区,正在打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窗口。”蓝光地产金融集团副总裁余驰认为支撑一座城市发展的发展因素有很多,但他认为核心基因主要体现在人口红利、产业导入与增长、高速公路及轨道交通红利、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升级,而德阳以及经开区已经在这些方面做好了准备。“蓝光集团看好德阳,特别是经开区的发展前景,并具有强烈的投资意愿。”
北辰实业总经理助理孟平生表示,通过此次城市推介会对德阳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第一是德阳致力于打造国际级的宜居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大力建设,彻底颠覆了我们以往对工业城市的认知;第二就是德阳的政策导向。产业园区的打造、招商引资的力度、人才招揽的态度都是极大亮点。人才流入、产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是产业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则会从多个方面为德阳注入新活力;第三是成德同城化的发展,无论是轨道交通还是城市干道的建设,都让我们看到了德阳融入成都,成为一个国际型大都市的组成部分的可能;“南湖新城和高铁新城在配套打造上的大量需求,与北辰在配套设施打造领域的品牌实力,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一场城市推介会折射的城市之变
德阳国家经开区在这场城市推介会上成为市场追捧的香饽饽,不是偶然,是这座城市数载坚持不懈做出的努力。
过去三十多年间,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业集群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现如今,面对经济新常态和多重发展机遇,德阳不断实现制造智能化、产品高端化、产业集群化、产能国际化,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方向迈进。而德阳经开区更是率先拉开创新大幕,以“高端装备、新能源设备、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加快提上2.5产业发展的步伐,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服务性行业,引入研发中心、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打造成为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和市场深度融合的重要汇合点。
交通方面,公路、铁路、机场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公交化运营的成德城际列车,让德阳与成都的“半小时经济圈”正式形成,成都与德阳的边界日益模糊,地位和积聚资源能力飞速提升,而拥有八横八纵的路网交织的德阳经开区还在加快交通路网的建设,撑起成德交通协同发展的大局。
生态文化方面,德阳拥有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以白马关为代表的三国文化和以年画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文化的千年古城,德阳旌湖生态湿地也已经打造完成,每年吸引了超200余种候鸟来这里越冬。而德阳经开区未来更是规划了“一湖两江、两城四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一芯两核、三带多点”的生态布局。一座历史文化异彩纷呈的古老城市、一座因“智造之都”闪耀于世的活力之城,如今,已将“生态田园典范”蓝图绘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现着她不同以往的“软实力”,而这样的姿态,也同样吸引了为数众多的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
雄厚的产业基础、良好的交通条件、科学的空间布局及优秀的生态环境,德阳国家经开区从众多板块中破茧而出,登上城市的大舞台,成为推动德阳建设成都北部新城的强力引擎。此外,作为成渝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极,成都平原连接南北、辐射东西的战略节点,近年来,德阳经开区倾力打造千亿产业、科技新城、绿色园区。据介绍,以经开区为桥头堡,德阳加速融入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后,具有经济更强、城市化率更高、资源更优等优势,都市经济开始向新经济城市群转型。专家预测,接下来的十年,将是德阳发展的“黄金十年”。
从一封候鸟的邀请函到沙龙沟通会再到全息投影城市推介会,只是德阳国家经开区以全新的形象作出的第一步行动,未来,这座新城的活力和创造力还将不断被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