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蝶变:生态打底,兴化经济开发区“绿色崛起”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2-18 点击:次
1992年6月,兴化经济开发区启动建设,开发区建设步入起步阶段;1993年11月,兴化开发区被列为省级开发区,开发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2000年3月,原红星乡整体合并给开发区,并先后将昭阳镇的张阳村、孙金村、葛家村、向阳村划归开发区,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从原来的3.53平方公里增加到48平方公里。2016年12月,原临城镇行政区域和昭阳镇所辖的5个村以及开发区代管的9个村合并,设立临城街道,与开发区实行区街合一管理体制,区域面积由原来的48平方公里扩大到152.34平方公里。
目前,开发区下辖1个居委会和41个行政村,人口9.28万人。辖区内设昭阳工业园、临城科技工业园,已成为江苏省兴化农副产品加工区,全国第一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
经过25年的开发建设,如今的开发区已拥有良好的综合配套能力,辖区内供电、供热、治污、排水等各类管网设施配套齐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科技创业中心、职业教育中心、职工生活中心等各类服务平台齐备完善,综合配套区、港口物流区和高档生活区同步开发建设,形成了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经过25年的开发建设,开发区硕果累累。2006年,经省政府同意在区内设立江苏省兴化农副产品加工区。2011年,江苏省兴化农副产品加工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第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13年,被省文明办、商务厅表彰为江苏省开发区文明单位。2015年,被省经信委认定为全省“两化”融合试验区。2016年,食品加工产业被省经信委列入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2016年,被省文明委表彰为省级文明单位。2016年,被省环保厅、商务厅、科技厅批准为江苏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经济发展
开发区共有以食品生产、机械制造为主的各类工业企业近700家,其中规模以上列统工业企业137家。预计今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5亿元,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亿元,增长12%;实现工业开票销售145亿元,增长15.6%,全区经济整体保持了较快增长、质态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健康食品产业为特色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开发区为发挥比较优势,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按照提档升级、转型发展的要求,找准自己的产业定位,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健康食品、机械制造以及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上。其中,健康食品是区内特色主导产业。
健康食品产业:依托兴化丰富的农业资源,兴化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方兴未艾,吸引了顶新集团、五得利集团、华丰集团、安井食品、盛州粮油、伽力森主食产业、特味浓食品、新蕾麦芽、法国兰特黎斯乳业等50多家知名企业先后入驻。兴化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健康食品企业最密集的经济区域,目前正在积极创建以健康食品为特色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机械制造产业:机械制造和合金铸造产业是开发区传统优势产业,目前区内拥有机械制造企业近400家,是全国农用机械变速箱齿轮链轮、矿山液压机械、矿山爆破炸药车、运动自行车、工程机械油泵齿轮、耐热钢铸件、船舶机械的重要生产基地。同类行业全国第三的常州东风农机投资22亿元的东风农机生产基地已开工建设。
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以及新医药、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正在形成,日资兴顺电子、新兴电子、澳资意科赛特、圣蓝科技等一批电子企业入园兴业,投资10亿元的悦兴药业一期、二期已建成投产,投资5亿元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正加快建设。同时,在招商引资方面,开发区紧扣产业定位,大力开展“项目大突破”活动,集中力量,全力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产业特色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努力以招商引资的突破,重大项目的带动,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近年来,开发区先后引进了安井食品、华东可可食品、五得利面粉二期、伽力森主食、特味浓食品、瑞德机械、东华链条、东风农机工业园、悦兴药业等一批重大项目。这些项目的入区有力促进了开发区健康食品产业的加快集聚、机械制造产业的提档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起步发展。
在企业培育方面,开发区积极推进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终端食品方向转型,推进机械制造企业由简单加工向精密制造转型,东华齿轮、顶康食品等一批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在健康食品产业方面,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特味浓公司为代表的调味品产业链,以顶康食品公司为代表的脱水蔬菜产业链,以盛洲粮油公司为代表的食用油产业链,以安井食品公司为代表的火锅料食品产业链,以五得利面粉公司为代表的米面制品产业链,以华东可可公司为代表的巧克力制品产业链。
园区建设
近年来,开发区围绕改善园区投资环境,不断增强园区的聚集力和承载力,大力实施园区开发建设。
拓展园区发展空间。依托新建的233、333两条省道,外通内联,加快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先后建成了纬七路、纬八路、纬九路三条骨干道路,打通了贯穿园区南北的经一路,并完成了五里西路、经一路北段、文林路等道路改造,以及相关道路连接线工程建设,将园区开发建设面积由原来的13平方公里拓展到25平方公里。
完善园区配套功能。组织实施了电子商务产业园、食品质量检测中心、职工宿舍楼二期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其中电子商务产业园2016年被省商务厅批准为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按照国家级标准规划建设,并于去年底完成大楼建设及内部装饰,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提升园区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严把项目入区关口,大力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延伸完善园区污水管网,同时精心实施园区绿化景观建设,加强园区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具有水乡特色的水绿一体生态园区的新形象。2016年底,开发区通过了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验收,被省环保厅、科技厅、商务厅命名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展望
“十三五”期间,“敢于梦想、敢于探索、敢于突破”的开发区人,将秉承“创业为本、创新至上”的文化理念,围绕创建以健康食品为特色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总目标,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区划调整、立体交通、生态建设四大机遇,立足江苏进位、泰州争先、兴化领先,大力实施“项目强区、产城融合、区街一体”发展战略,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明显、产城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的宜业宜居宜商宜游的美丽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