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遂宁经开区以民为本促和谐 锲而不舍铸“长安”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1-08 点击:

  日前,从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遂宁市被中央综治委授予“2013至2016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同时,遂宁市及射洪县首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奖项“长安杯”。
  
  沉甸甸的“长安杯”熠熠生辉。但这光芒的背后,却凝聚了遂宁人民多年的心血和汗水。初秋时节,遂宁经开区满山遍野姹紫嫣红,硕果累累,伴随着丰收的喜悦,记者走进经开区,去探寻经开区综合治理背后的故事……
  
  配齐综治、大调解基层基础力量
  
  “综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基层的力量,目前,我区多个乡镇及街道已经配齐了综治、大调解基层基础力量。”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苟其松介绍,今年5月,遂宁经开区综合办公室发出了关于印发《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创建的重点工作、责任单位都予以了明确。明确要求各单位(部门)要对照《实施方案》,逐一查找可能发生的暴力恐怖风险、政治稳定风险、金融经济风险、信息网络风险、公共突发事件等“风险源”,逐一查找存在在重点人群服务管理、重点行业安全监管、重点领域矛盾化解、基层依法治理等工作中的“短板”。
  
  对于存在的问题,苟其松提出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顺排工序、倒排工期”的要求,制定具体可行、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确保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人抓,做到天天有进展、周周有变化、月月有成效。
  
  开展巡逻防控提升群众安全感
  
  今年以来,经开区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紧密结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创建工作,按照“分步统筹、属地管理、部门联动、专班推进”的工作原则,坚持民意导向,着力提升社会治安巡防等级,推进视频监控建设应用、严打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切实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经开区城区复杂治安形势的能力,实现了刑事案件破案数上升、群众满意度上升、刑事案件警情下降、刑事案件下降的“两升两降”目标。
  
  党的十九大期间,为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市公安局经开分局结合辖区实际,大胆实践,科学布警,调整巡防思路,优化巡防路线,治安巡逻防控工作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共盘查人员52306人、车辆9028辆,救助群众42人,挡获违法犯罪人员78人,破刑事案件26件、治安案件52件,抓获上网逃犯18人,追回被盗抢车辆9辆。
  
  加强党的十九大期间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只是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日常巡逻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为加强辖区内社会治安巡逻工作,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成立常态化巡逻防控领导小组,由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苟其松任组长,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唐锐、分局党委委员、指挥中心主任古春任副组长,分局指挥中心、治安大队、派出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治安大队,由指挥中心、治安大队负责该项工作的指挥调度、巡防指导、督查检查。同时,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出台和完善了巡逻防控工作各项管理机制,下发并实施《城区巡逻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为了进一步缓解警力不足的压力,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公开招聘勤务辅警40名。现已正式上岗并协助分局治安大队开展巡逻防控、维稳处突等工作。
  
  重拳出击保平安齐心协力促和谐
  
  据介绍,针对当前辖区社会治安形势,经开区专题研究巡防模式,通过科学划分巡防区域和布设卡点、组建专业的巡防队伍、便衣设防和警民联防等措施,实现守点、巡线、控面和以点带线、点线贯通的动态布局,提高见警率,最大限度的压缩犯罪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记者了解到,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将经开区辖区科学划分为“三纵”即:遂州路、滨江路、渠河路,“十一横”即:明月路、兴和街、蜀秀街、鸿发街、北固路、九莲街、广灵街、宜园路、富源路、南环路、花溪路”。成立了指挥调度组、屯警点巡防组、特巡警巡防组、派出所巡防组,并在辖区内的重要地段设屯警点3个,建立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合成作战机制,密切区域协防。
  
  在组建巡防队伍上,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将40名特巡警分为南北片巡逻组,携带武器装备和必要的警械在城区“三纵”、“十一横”开展24小时巡逻盘查;同时将城区派出所民警、辅警分为专职、兼职巡防组,采用车辆巡逻和徒步巡逻相结合的方式,24小时巡逻除“三纵”和“十一横”以外的其它区域。并针对街面侵财犯罪打防压力大、任务重的实际,派出所抽调民警和特巡警队员组成便衣巡防组,紧盯提高现行抓获率这一目标,将人员密集场所、商户集中路段、内保薄弱企业、防范欠缺小区作为重中之重,开展便衣巡防、跟踪守伏、落地查证等工作。同时,充分依托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通过广泛借力社会资源,特别是“红袖套”巡防队等,在夜间20:00-24:00开展社区徒步巡逻。
  
  突出警情研判抓好精确防控
  
  出重拳保平安。在组建巡防队伍的同时,市公安局经开分局也积极把指导部门抓好精确防控工作落实到位。据了解,为了抓好精确防控,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充分发挥预警信息分析研判在治安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将每日、每周发案情况进行初步研判,分析发案特点、规律,提出打防建议推送至各实战大队和派出所,指导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安排,落实符合实际情况的打防措施,全面提升社会治安管控、刑事打击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在具体工作中,市公安局经开分局首先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在“全时空覆盖,全天候控制”的总前提下,该局城市治安巡逻工作紧扣社会治安现实动向,灵活调整勤务安排,切实防住案件高发的时段、路段和部位,全力做到“猫鼠同步”。其次,针对犯罪分子“夜抢”和“夜盗”的特点,该局常态化巡逻防控组及时将重点巡逻时间调整为早、中、晚,安排警力在案件高发时间段进行巡逻、盘查和预伏守候,提高了巡逻防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根据警情的重要复杂程度,把警力合理部署在案件高发、防范薄弱、群众需要的夜市、居民区、重点单位等重点地段,不断提高社会面的“见警率、管事率”。据介绍,目前,经开区辖区“两抢两盗”等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和发案数实现“双下降”工作目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明显改善。
  
  以群众需求为目标构建治安防控体系
  
  以群众需求为目标、以突出问题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基层基础为重点,经开区构建了“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全时空、广覆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
  
  提升治安防控体系信息化水平,树立“大数据”理念,经开区加快以公共视频监控联网入户为主要内容的“雪亮”工程建设,最大范围覆盖城市重点场所、背街小巷和农村场镇、居民聚集点、村社出入口,整合网格化、智慧城市等各类视频监控资源,搭建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平台,与数据挖掘、人像比对、车牌识别等技术融合对接、集成应用,提高治安防控的智能化水平。
  
  与此同时,经开区还开展了公共安全领域综合治理。加强公共交通安保工作,逐步配备乘务安检员,深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和道路交通畅通工程,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认真落实《四川省流动人口管理条例》,加大流动留宿、从业场所、单位登记排查力度,严格执行旅馆、网吧等实名登记制度。加强车站、码头、铁路、水利、燃气、电力、石油、通信等重要设施的安全保卫,完善幼儿园、学校、金融机构、商业场所、医院、商务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机制。加强邮件、快件寄递和物流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禁寄物品清单、收寄验视、实名寄递、X光机检测等管理措施,严防利用寄递渠道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推进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严格枪支弹药、危化物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全环节、无缝隙管控。加强安全生产规章、政策标准、技术服务、社会监督、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健全安全隐患举报奖励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执法,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快速反应机制、质量溯源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采访中,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唐统说:“在今后,经开区将进一步把政法综治工作作为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坚持把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路线作为重要法宝,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辱使命、守土尽责!”


 

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遂宁经开区以民为本促和谐 锲而不舍铸“长安”

2017-11-08 来源:未知 点击:

  日前,从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遂宁市被中央综治委授予“2013至2016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同时,遂宁市及射洪县首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奖项“长安杯”。
  
  沉甸甸的“长安杯”熠熠生辉。但这光芒的背后,却凝聚了遂宁人民多年的心血和汗水。初秋时节,遂宁经开区满山遍野姹紫嫣红,硕果累累,伴随着丰收的喜悦,记者走进经开区,去探寻经开区综合治理背后的故事……
  
  配齐综治、大调解基层基础力量
  
  “综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基层的力量,目前,我区多个乡镇及街道已经配齐了综治、大调解基层基础力量。”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苟其松介绍,今年5月,遂宁经开区综合办公室发出了关于印发《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创建的重点工作、责任单位都予以了明确。明确要求各单位(部门)要对照《实施方案》,逐一查找可能发生的暴力恐怖风险、政治稳定风险、金融经济风险、信息网络风险、公共突发事件等“风险源”,逐一查找存在在重点人群服务管理、重点行业安全监管、重点领域矛盾化解、基层依法治理等工作中的“短板”。
  
  对于存在的问题,苟其松提出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顺排工序、倒排工期”的要求,制定具体可行、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确保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人抓,做到天天有进展、周周有变化、月月有成效。
  
  开展巡逻防控提升群众安全感
  
  今年以来,经开区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紧密结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创建工作,按照“分步统筹、属地管理、部门联动、专班推进”的工作原则,坚持民意导向,着力提升社会治安巡防等级,推进视频监控建设应用、严打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切实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经开区城区复杂治安形势的能力,实现了刑事案件破案数上升、群众满意度上升、刑事案件警情下降、刑事案件下降的“两升两降”目标。
  
  党的十九大期间,为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市公安局经开分局结合辖区实际,大胆实践,科学布警,调整巡防思路,优化巡防路线,治安巡逻防控工作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共盘查人员52306人、车辆9028辆,救助群众42人,挡获违法犯罪人员78人,破刑事案件26件、治安案件52件,抓获上网逃犯18人,追回被盗抢车辆9辆。
  
  加强党的十九大期间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只是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日常巡逻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为加强辖区内社会治安巡逻工作,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成立常态化巡逻防控领导小组,由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苟其松任组长,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唐锐、分局党委委员、指挥中心主任古春任副组长,分局指挥中心、治安大队、派出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治安大队,由指挥中心、治安大队负责该项工作的指挥调度、巡防指导、督查检查。同时,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出台和完善了巡逻防控工作各项管理机制,下发并实施《城区巡逻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为了进一步缓解警力不足的压力,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公开招聘勤务辅警40名。现已正式上岗并协助分局治安大队开展巡逻防控、维稳处突等工作。
  
  重拳出击保平安齐心协力促和谐
  
  据介绍,针对当前辖区社会治安形势,经开区专题研究巡防模式,通过科学划分巡防区域和布设卡点、组建专业的巡防队伍、便衣设防和警民联防等措施,实现守点、巡线、控面和以点带线、点线贯通的动态布局,提高见警率,最大限度的压缩犯罪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记者了解到,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将经开区辖区科学划分为“三纵”即:遂州路、滨江路、渠河路,“十一横”即:明月路、兴和街、蜀秀街、鸿发街、北固路、九莲街、广灵街、宜园路、富源路、南环路、花溪路”。成立了指挥调度组、屯警点巡防组、特巡警巡防组、派出所巡防组,并在辖区内的重要地段设屯警点3个,建立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合成作战机制,密切区域协防。
  
  在组建巡防队伍上,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将40名特巡警分为南北片巡逻组,携带武器装备和必要的警械在城区“三纵”、“十一横”开展24小时巡逻盘查;同时将城区派出所民警、辅警分为专职、兼职巡防组,采用车辆巡逻和徒步巡逻相结合的方式,24小时巡逻除“三纵”和“十一横”以外的其它区域。并针对街面侵财犯罪打防压力大、任务重的实际,派出所抽调民警和特巡警队员组成便衣巡防组,紧盯提高现行抓获率这一目标,将人员密集场所、商户集中路段、内保薄弱企业、防范欠缺小区作为重中之重,开展便衣巡防、跟踪守伏、落地查证等工作。同时,充分依托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通过广泛借力社会资源,特别是“红袖套”巡防队等,在夜间20:00-24:00开展社区徒步巡逻。
  
  突出警情研判抓好精确防控
  
  出重拳保平安。在组建巡防队伍的同时,市公安局经开分局也积极把指导部门抓好精确防控工作落实到位。据了解,为了抓好精确防控,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充分发挥预警信息分析研判在治安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将每日、每周发案情况进行初步研判,分析发案特点、规律,提出打防建议推送至各实战大队和派出所,指导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安排,落实符合实际情况的打防措施,全面提升社会治安管控、刑事打击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在具体工作中,市公安局经开分局首先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在“全时空覆盖,全天候控制”的总前提下,该局城市治安巡逻工作紧扣社会治安现实动向,灵活调整勤务安排,切实防住案件高发的时段、路段和部位,全力做到“猫鼠同步”。其次,针对犯罪分子“夜抢”和“夜盗”的特点,该局常态化巡逻防控组及时将重点巡逻时间调整为早、中、晚,安排警力在案件高发时间段进行巡逻、盘查和预伏守候,提高了巡逻防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根据警情的重要复杂程度,把警力合理部署在案件高发、防范薄弱、群众需要的夜市、居民区、重点单位等重点地段,不断提高社会面的“见警率、管事率”。据介绍,目前,经开区辖区“两抢两盗”等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和发案数实现“双下降”工作目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明显改善。
  
  以群众需求为目标构建治安防控体系
  
  以群众需求为目标、以突出问题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基层基础为重点,经开区构建了“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全时空、广覆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
  
  提升治安防控体系信息化水平,树立“大数据”理念,经开区加快以公共视频监控联网入户为主要内容的“雪亮”工程建设,最大范围覆盖城市重点场所、背街小巷和农村场镇、居民聚集点、村社出入口,整合网格化、智慧城市等各类视频监控资源,搭建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平台,与数据挖掘、人像比对、车牌识别等技术融合对接、集成应用,提高治安防控的智能化水平。
  
  与此同时,经开区还开展了公共安全领域综合治理。加强公共交通安保工作,逐步配备乘务安检员,深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和道路交通畅通工程,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认真落实《四川省流动人口管理条例》,加大流动留宿、从业场所、单位登记排查力度,严格执行旅馆、网吧等实名登记制度。加强车站、码头、铁路、水利、燃气、电力、石油、通信等重要设施的安全保卫,完善幼儿园、学校、金融机构、商业场所、医院、商务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机制。加强邮件、快件寄递和物流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禁寄物品清单、收寄验视、实名寄递、X光机检测等管理措施,严防利用寄递渠道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推进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严格枪支弹药、危化物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全环节、无缝隙管控。加强安全生产规章、政策标准、技术服务、社会监督、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健全安全隐患举报奖励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执法,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快速反应机制、质量溯源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采访中,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唐统说:“在今后,经开区将进一步把政法综治工作作为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坚持把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路线作为重要法宝,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辱使命、守土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