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旅顺开发区全面加快国家级开发区建设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8-01 点击:

  2013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旅顺开发区正式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至此,我市已先后拥有大连开发区、长兴岛开发区和旅顺开发区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东北地区拥有国家级开发区最多的城市。
  
  晋升国家级开发区以来,旅顺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集聚,推进城市建设,使开发区成为大连“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辽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全省船舶制造及配套重点产业集群
  
  2015年,旅顺开发区经济总量和增速在全省5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42个重点区域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建设绿色产业聚集区
  
  近年来,旅顺开发区牢牢把握自身临海临港的区位优势,先后引进了中远川崎、中车集团大连机车旅顺基地等一批大项目,并围绕国家和省、市对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定位,认真谋划发展重点产业。
  
  培育国际一流船企。曾创造国内最长船坞、亚洲最大船体车间纪录的大连中远川崎,是国家环渤海湾重点船舶建造项目。自2012年首制国内最大的20.5万吨散货船顺利交付后,凭借一流的设计研发能力,又成功建造出vlcc油轮、vloc矿砂运输船、10000teu以上集装箱船和lng天燃气运输船等多种大型高性能远洋船舶。企业生产订单已排至2018年,在国际造船行业仍处在寒冬之际,率先实现了“破冰远航”。同时,中远川崎二期工程已于今年春节过后正式开工。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8亿元,包括新建1个舾装码头、1个涂装车间和2座800t龙门吊等生产设备,项目完工后将使企业年造船能力达到240万载重吨,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
  
  大连地区最大的船体分段制造企业——大连今冈船务,是由世界第二大造船企业日本今治株式会社投资兴建的外资企业,项目自2002年7月落户旅顺开发区以来,已先后4次追加投资,投资总额近2亿美元,年产值达30亿元,是全省和大连地区重要的创汇企业。
  
  目前,旅顺开发区船舶建造及配套企业已达50多家,形成百舸争流、竞先发展的态势。
  
  建设高端轨道装备基地。中车大连机车旅顺基地是旅顺开发区近年重点打造的又一产业龙头。该项目总投资8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城轨、柴油机、机车板块和环形试验线。项目2009年11月开工以来,已完成一期车体车间、城轨车组装调试车间等六组生产厂房,以及二期柴油机板块加工厂房、4600米环形试验线等工程建设,并于今年3月15日举行了出口南非全球功率最大窄轨内燃机车下线暨环形试验线开通仪式,预计年产值将达12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形成年制造各类机车1000台、中高速柴油机1000台、城市地铁车辆1000辆的生产能力。
  
  围绕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旅顺开发区还先后引进了中车大连电力牵引、大连机车研究所等项目。大连电力牵引有限公司已整体搬迁至旅顺新基地,项目投资达4.1亿元。投资9.6亿元的大连机车研究所旅顺产业基地,目前完成全部土建工程,进入装修装饰阶段。
  
  日趋完善的产业体系,加之早年引进的中车齐车铁路货车及国家级研发中心,使旅顺开发区成为中车集团倾力打造的世界级、国内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和通用动力机械研发制造基地,抢占了国内外轨道交通“牵引世界、引领未来”的制高点。
  
  加快装备制造业提档增速。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旅顺基地建有华锐起重机、焦炉车辆、特种备件、冶金设备4家全资子公司。多年来,基地坚持“科技引领创新、打造中国第一”的发展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为国内同行业的翘楚。
  
  大连东方亿鹏是目前旅顺地区最大的民营企业,产品主要以大型石油炼化、煤化设备制造为主,其自主研发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被评为辽宁省自主创新名优产品。去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
  
  随着今年上半年大连威福陆机器制造水泵研发、大连晶达德光学级蓝宝石单晶棒及蓝宝石窗口材料等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的建成投产,开发区装备制造正加速向换档提速期迈进。
  
  建设生态宜居示范区
  
  城市建设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与支撑。旅顺开发区在推进经济优结构、稳增长的同时,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使开发区一天天变大、变美、变靓。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旅顺开发区充分利用地处东北、华北、环渤海三大经济圈核心区的地理优势,紧紧抓住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的有利机遇,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枢纽建设。开发区成立至今,已累计投入120多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七通一平”的全覆盖。今年,开发区计划投资2亿多元,实施园区道路、跨轮渡铁路桥梁、交通大学旅顺校区地下通道以及电力配套等一批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强经济发展、人口集聚和城市配套能力。
  
  旅顺新港是大连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合港,是国家一类口岸,现已开通至天津、东营、蓬莱等多条客滚航线,以及通往国内外的货运航线。
  
  烟大铁路轮渡是中国第1条、世界第35条超过百公里的海上铁路轮渡,实现了国人“火车过海”的梦想。
  
  依托港口优势,加之土羊高速公路、大连202轻轨延伸线、开发区铁路专用线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旅顺开发区目前已成为国内少有的同时拥有高速公路、火车轮渡、汽车轮渡、铁路专用线、城市轻轨“五位一体”交通体系的国家级开发区,成为连接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华北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大宗货物集散地。
  
  临港新城初具规模。旅顺开发区注重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邀请国内知名规划专家科学制定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规划区域面积由“十一五”前的26.6平方公里增至88平方公里,规划和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布局日趋合理,城市脉络更加清晰,基本形成了加工制造园区、港航物流园区、船舶制造园区、旅游教育园区,以及南、中、北3个商业文化居住区等鲜明合理的功能分区。
  
  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旅顺开发区坚持生态立区的建设理念,加快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和环境改造等一系列工程。近年来,规划建设了占地1平方公里的生态走廊,建成了台山公园、思奇园等7座景观公园,山林绿化和城市公共绿地覆盖率达到36%,一批以居住、养生、休闲、健身、餐饮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业相继建成,吸引大批国内外游人旅游观光。今年,开发区将重点实施世界和平公园岸线修复和西大河治理及景观绿化工程,力争将和平公园打造成市民亲海、玩海的黄金海岸,将西大河打造成草木青青、碧波荡漾的环城景观河。其中,世界和平公园岸线修复工程总投资5200万元,建设护岸工程1340米,平复卵石滩800米,现已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前完工。西大河河道治理及景观绿化总投资12亿元,治理主河道2.79公里,支流3.18公里,栽植各类乔木灌木近14万株,绿化面积40公顷,现已完成动迁工作,进入土石方施工。
  
  建设民生幸福和谐区
  
  “民生事业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旅顺开发区始终坚持发展为民、发展利民,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失地失海老年人生活补助、住院费二次报销、教育奖励扶助、动迁居民回迁安置等10余项惠民政策,实现了惠民政策体系民生保障的全覆盖。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旅顺开发区聚焦民生改善,回应百姓关切,民生创新成为园区发展的新亮点。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继前些年在城市中心区投资兴建开发区九年一贯制中心学校的基础上,近两年又累计投入1.5亿元启动了西部临港新城中心学校和2所幼儿园建设项目。西部临港新城中心学校项目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多元,建有教学楼、体育馆等设施,教学条件达到省市一流办学标准。目前,西部临港新城中心学校小学部以及中片居民区幼儿园已投入使用,西部临港新城中心学校中学部及临港新城幼儿园将于今年新学年开学迎来新生,可使3000多名适龄孩子就近入托入学。
  
  开通便民公交网络。过去,旅顺开发区当地居民和企业员工出行主要依靠通往旅顺城区的公交车。由于线路少、班次间隔长,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不便,特别是居民到辖区其他地方办事,常常要到临近的公交枢纽站转车绕行才能到达。为此,旅顺开发区积极与市区公交部门沟通协调,在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700多万元,在去年初开通了辖区2条环线公交;今年,又新增了西部临港新城途经水师营街道至旅顺客运站,以及外贸学院途经大连交通大学旅顺校区、铁山街道至旅顺城区的2条公交线路,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
  
  打造网格化大物业服务。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开发区居民大量动迁上楼。为使这些动迁居民住得安全舒心,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决定,由开发区财政出资,在全市率先成立以动迁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大连惠民物业公司。公司以每个回迁小区为一个网格,为居民提供24小时保安保洁、维修管护等服务,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贴心管家”。目前,该物业公司已进驻11个动迁小区,服务居民近万户。网格化大物业服务,使各回迁小区环境美了、治安好了、居民笑了。
  
  创立社区服务新平台。针对近年来入驻企业不断增加、大量外来人口购房定居、原有管理体系已难以为继的新情况,旅顺开发区从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入手,经反复调研和筹备,最近在南部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居住区成立了海霞、海花2个社区。2个社区按照市区标准统一打造,设有服务大厅、图书室和文体活动室,服务大厅开设“一站式”服务窗口,配备业务专干,为社区居民提供涵盖计生、社保、综治、党建等八大类40多项服务,切实让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更多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未来一个时期,旅顺开发区将积极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牢固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培育新的增长点,打造发展新优势,确保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努力将旅顺开发区建设成为“改革创新先行区、对外开放先导区、绿色产业聚集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大连“两先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旅顺开发区全面加快国家级开发区建设

2016-08-01 来源:未知 点击:

  2013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旅顺开发区正式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至此,我市已先后拥有大连开发区、长兴岛开发区和旅顺开发区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东北地区拥有国家级开发区最多的城市。
  
  晋升国家级开发区以来,旅顺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集聚,推进城市建设,使开发区成为大连“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辽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全省船舶制造及配套重点产业集群
  
  2015年,旅顺开发区经济总量和增速在全省5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42个重点区域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建设绿色产业聚集区
  
  近年来,旅顺开发区牢牢把握自身临海临港的区位优势,先后引进了中远川崎、中车集团大连机车旅顺基地等一批大项目,并围绕国家和省、市对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定位,认真谋划发展重点产业。
  
  培育国际一流船企。曾创造国内最长船坞、亚洲最大船体车间纪录的大连中远川崎,是国家环渤海湾重点船舶建造项目。自2012年首制国内最大的20.5万吨散货船顺利交付后,凭借一流的设计研发能力,又成功建造出vlcc油轮、vloc矿砂运输船、10000teu以上集装箱船和lng天燃气运输船等多种大型高性能远洋船舶。企业生产订单已排至2018年,在国际造船行业仍处在寒冬之际,率先实现了“破冰远航”。同时,中远川崎二期工程已于今年春节过后正式开工。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8亿元,包括新建1个舾装码头、1个涂装车间和2座800t龙门吊等生产设备,项目完工后将使企业年造船能力达到240万载重吨,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
  
  大连地区最大的船体分段制造企业——大连今冈船务,是由世界第二大造船企业日本今治株式会社投资兴建的外资企业,项目自2002年7月落户旅顺开发区以来,已先后4次追加投资,投资总额近2亿美元,年产值达30亿元,是全省和大连地区重要的创汇企业。
  
  目前,旅顺开发区船舶建造及配套企业已达50多家,形成百舸争流、竞先发展的态势。
  
  建设高端轨道装备基地。中车大连机车旅顺基地是旅顺开发区近年重点打造的又一产业龙头。该项目总投资8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城轨、柴油机、机车板块和环形试验线。项目2009年11月开工以来,已完成一期车体车间、城轨车组装调试车间等六组生产厂房,以及二期柴油机板块加工厂房、4600米环形试验线等工程建设,并于今年3月15日举行了出口南非全球功率最大窄轨内燃机车下线暨环形试验线开通仪式,预计年产值将达12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形成年制造各类机车1000台、中高速柴油机1000台、城市地铁车辆1000辆的生产能力。
  
  围绕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旅顺开发区还先后引进了中车大连电力牵引、大连机车研究所等项目。大连电力牵引有限公司已整体搬迁至旅顺新基地,项目投资达4.1亿元。投资9.6亿元的大连机车研究所旅顺产业基地,目前完成全部土建工程,进入装修装饰阶段。
  
  日趋完善的产业体系,加之早年引进的中车齐车铁路货车及国家级研发中心,使旅顺开发区成为中车集团倾力打造的世界级、国内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和通用动力机械研发制造基地,抢占了国内外轨道交通“牵引世界、引领未来”的制高点。
  
  加快装备制造业提档增速。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旅顺基地建有华锐起重机、焦炉车辆、特种备件、冶金设备4家全资子公司。多年来,基地坚持“科技引领创新、打造中国第一”的发展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为国内同行业的翘楚。
  
  大连东方亿鹏是目前旅顺地区最大的民营企业,产品主要以大型石油炼化、煤化设备制造为主,其自主研发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被评为辽宁省自主创新名优产品。去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
  
  随着今年上半年大连威福陆机器制造水泵研发、大连晶达德光学级蓝宝石单晶棒及蓝宝石窗口材料等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的建成投产,开发区装备制造正加速向换档提速期迈进。
  
  建设生态宜居示范区
  
  城市建设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与支撑。旅顺开发区在推进经济优结构、稳增长的同时,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使开发区一天天变大、变美、变靓。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旅顺开发区充分利用地处东北、华北、环渤海三大经济圈核心区的地理优势,紧紧抓住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的有利机遇,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枢纽建设。开发区成立至今,已累计投入120多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七通一平”的全覆盖。今年,开发区计划投资2亿多元,实施园区道路、跨轮渡铁路桥梁、交通大学旅顺校区地下通道以及电力配套等一批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强经济发展、人口集聚和城市配套能力。
  
  旅顺新港是大连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合港,是国家一类口岸,现已开通至天津、东营、蓬莱等多条客滚航线,以及通往国内外的货运航线。
  
  烟大铁路轮渡是中国第1条、世界第35条超过百公里的海上铁路轮渡,实现了国人“火车过海”的梦想。
  
  依托港口优势,加之土羊高速公路、大连202轻轨延伸线、开发区铁路专用线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旅顺开发区目前已成为国内少有的同时拥有高速公路、火车轮渡、汽车轮渡、铁路专用线、城市轻轨“五位一体”交通体系的国家级开发区,成为连接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华北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大宗货物集散地。
  
  临港新城初具规模。旅顺开发区注重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邀请国内知名规划专家科学制定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规划区域面积由“十一五”前的26.6平方公里增至88平方公里,规划和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布局日趋合理,城市脉络更加清晰,基本形成了加工制造园区、港航物流园区、船舶制造园区、旅游教育园区,以及南、中、北3个商业文化居住区等鲜明合理的功能分区。
  
  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旅顺开发区坚持生态立区的建设理念,加快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和环境改造等一系列工程。近年来,规划建设了占地1平方公里的生态走廊,建成了台山公园、思奇园等7座景观公园,山林绿化和城市公共绿地覆盖率达到36%,一批以居住、养生、休闲、健身、餐饮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业相继建成,吸引大批国内外游人旅游观光。今年,开发区将重点实施世界和平公园岸线修复和西大河治理及景观绿化工程,力争将和平公园打造成市民亲海、玩海的黄金海岸,将西大河打造成草木青青、碧波荡漾的环城景观河。其中,世界和平公园岸线修复工程总投资5200万元,建设护岸工程1340米,平复卵石滩800米,现已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前完工。西大河河道治理及景观绿化总投资12亿元,治理主河道2.79公里,支流3.18公里,栽植各类乔木灌木近14万株,绿化面积40公顷,现已完成动迁工作,进入土石方施工。
  
  建设民生幸福和谐区
  
  “民生事业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旅顺开发区始终坚持发展为民、发展利民,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失地失海老年人生活补助、住院费二次报销、教育奖励扶助、动迁居民回迁安置等10余项惠民政策,实现了惠民政策体系民生保障的全覆盖。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旅顺开发区聚焦民生改善,回应百姓关切,民生创新成为园区发展的新亮点。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继前些年在城市中心区投资兴建开发区九年一贯制中心学校的基础上,近两年又累计投入1.5亿元启动了西部临港新城中心学校和2所幼儿园建设项目。西部临港新城中心学校项目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多元,建有教学楼、体育馆等设施,教学条件达到省市一流办学标准。目前,西部临港新城中心学校小学部以及中片居民区幼儿园已投入使用,西部临港新城中心学校中学部及临港新城幼儿园将于今年新学年开学迎来新生,可使3000多名适龄孩子就近入托入学。
  
  开通便民公交网络。过去,旅顺开发区当地居民和企业员工出行主要依靠通往旅顺城区的公交车。由于线路少、班次间隔长,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不便,特别是居民到辖区其他地方办事,常常要到临近的公交枢纽站转车绕行才能到达。为此,旅顺开发区积极与市区公交部门沟通协调,在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700多万元,在去年初开通了辖区2条环线公交;今年,又新增了西部临港新城途经水师营街道至旅顺客运站,以及外贸学院途经大连交通大学旅顺校区、铁山街道至旅顺城区的2条公交线路,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
  
  打造网格化大物业服务。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开发区居民大量动迁上楼。为使这些动迁居民住得安全舒心,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决定,由开发区财政出资,在全市率先成立以动迁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大连惠民物业公司。公司以每个回迁小区为一个网格,为居民提供24小时保安保洁、维修管护等服务,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贴心管家”。目前,该物业公司已进驻11个动迁小区,服务居民近万户。网格化大物业服务,使各回迁小区环境美了、治安好了、居民笑了。
  
  创立社区服务新平台。针对近年来入驻企业不断增加、大量外来人口购房定居、原有管理体系已难以为继的新情况,旅顺开发区从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入手,经反复调研和筹备,最近在南部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居住区成立了海霞、海花2个社区。2个社区按照市区标准统一打造,设有服务大厅、图书室和文体活动室,服务大厅开设“一站式”服务窗口,配备业务专干,为社区居民提供涵盖计生、社保、综治、党建等八大类40多项服务,切实让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更多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未来一个时期,旅顺开发区将积极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牢固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培育新的增长点,打造发展新优势,确保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努力将旅顺开发区建设成为“改革创新先行区、对外开放先导区、绿色产业聚集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大连“两先区”建设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