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扬州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释放“绿能量”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3-30 点击: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悄然发生着许多可喜的变化。
  
  行走在开发区,映入眼帘的不仅仅是如火如荼的项目现场、鳞次栉比的企业厂房、并排林立的高楼大厦,还有一片片碧绿的湿地公园、青翠的步道长廊、幽静的小桥流水……厂在绿中、绿在厂中,整个园区俨然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大花园。
  
  在满眼绿色的背后,是开发区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转型的加快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我们始终不渝地追求绿色GDP和不冒烟的税收!”副市长、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丁一介绍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发区坚持绿色发展引领转型升级,实现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放大“国字号”招牌效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释放“绿能量”
  
  韩国力特光电是一家在汽车照明和电视背光LED照明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是现代起亚、现代摩比斯等汽车照明的长期供应商。自去年落户开发区并投产以来,该公司就一直保持满负荷生产。“我们看中的就是开发区这块‘风水宝地’,不仅产业配套好,发展环境也好。”公司财务处协理许正典说。
  
  产业是地方发展的命脉和支柱,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和抓手。开发区一直将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招商引资,先后摘得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绿色新能源产业基地等“国字号”招牌。尽管前几年遭遇“寒冬”,但开发区初心不改,认准的路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去年以来,开发区积极调整思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下游终端应用领域延伸布局,大力发展真正面向市场的绿色产品,让“看不见的绿”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终端产品,进一步释放中上游产能,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振耀电子书项目将电子书产业链延伸到终端市场,“十三五”期间预计电子书产量达到2000万台套,开发区着力打造的世界级“电子书城”指日可待。
  
  据统计,至2015年,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由2010年的20家增加至38家,亿元以上企业由9家增加至20家,产业规模已占全区总规模的1/3。
  
  目前,开发区正积极促进中旭、舜大新能源打造太阳能发电“样板工程”,推进江山控股拓展分布式发电项目,并加快中科投资30亿元芯片与照明应用、宏盛光电投资1亿美元LED液晶显示屏项目建设。“未来随着这批项目的建成投产,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将全面壮大,‘十三五’期间将形成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以最小的消耗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循环经济唱起发展主角

  
  在一般人的眼里,造纸是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但是永丰余造纸(扬州)公司却是一个“另类”。该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先进农业秸秆生物制浆循环利用技术,以废弃物秸秆代替树木为原料生产草浆,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还实现了零排放,一举化解原料和污染两大难题,走在了全国造纸行业的前列。仅此,每年可消耗区内秸秆6.6万吨,每年可净减少森林砍伐20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万吨。
  
  “我们要以最少的土地消耗、能源消耗和环境损害,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开发区经发局负责人介绍,开发区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更注重“绿色增长”,不仅大力引进绿色环保产业,还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仅有企业自身的“小循环”、产业内部的“中循环”,还有立足全区的“大循环”——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打造了光伏产业循环经济链、秸秆生物制浆循环经济链、热电及建材循环经济链等多条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的循环产业链,使上游企业“吐”出的废料废气废水,成为下游企业的生产原料。
  
  以热电及建材循环经济链为例,金秋建材等企业将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煤渣及脱硫产生的副产品脱硫石膏等作为原材料进行水泥研磨和制砖,水泥厂提供石灰石微粉供电厂脱硫使用,同时,污泥发电厂利用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和扬州港产生的树皮进行焚烧发电,焚烧后的废渣也用作建材厂原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了资源并保护了园区的生态环境。
  
  循环经济的发展,让开发区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十二五”末,开发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7%。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三个“国字号”品牌便是最好的诠释。
  
  大力植绿造林建设体育休闲公园,打造大江风光带生态“大走廊”
  
  全长1.7公里、依古运河水势而建的扬子津古渡体育休闲公园,满眼翠绿,一派盎然生机。过去这里是一片荒芜之地,如今到处是前来锻炼和休闲的市民。
  
  开发区建立了多个类似的“绿肺”、“天然氧吧”,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出游的新去处。这几年,开发区因地制宜,大规模造林植绿,不仅引导企业建花园式工厂,还先后建成了蝶湖公园、扬子生态体育休闲公园、麦斯通城市节点公园、顺达广场公园、扬子津古渡体育休闲公园、朴树湾生态公园、世纪广场公园等。
  
  “大规模植绿造林,建设体育休闲公园,不仅仅是民生项目、社会建设项目,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要,也是开发区提升城市价值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把园区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产业与城市融合的“大花园”一直是开发区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当前,开发区着力打造沪陕高速北侧绿廊、古运河风光带、南绕城出入口景观公园、“两湖一轴”风光带和大江风光带等一批体育公园项目。其中,大江风光带是开发区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包括沿江岸线片区、扬子津绿化带片区和南部体育中心片区三个主要片区,沿江岸线片区将在未开发区域建设长江林带,建成景观优美的沿江生态走廊,对于已开发岸线,展开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扬子津绿化带片区,以原生态为底色,利用生态湿地资源,在绿树、绿水上做文章,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体育运动、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特色空间;南部体育中心片区,按照体育设施与林木相互掩映、运动场地与公园绿地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打造“运动在林中,林中来休闲”的新型体育公园。
  
  据了解,计划到2020年,开发区新增、提升城市绿化面积130万平方米,实现开发区总体绿地率达41.95%,绿化覆盖率达45.2%。




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扬州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释放“绿能量”

2016-03-30 来源:未知 点击: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悄然发生着许多可喜的变化。
  
  行走在开发区,映入眼帘的不仅仅是如火如荼的项目现场、鳞次栉比的企业厂房、并排林立的高楼大厦,还有一片片碧绿的湿地公园、青翠的步道长廊、幽静的小桥流水……厂在绿中、绿在厂中,整个园区俨然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大花园。
  
  在满眼绿色的背后,是开发区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转型的加快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我们始终不渝地追求绿色GDP和不冒烟的税收!”副市长、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丁一介绍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发区坚持绿色发展引领转型升级,实现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放大“国字号”招牌效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释放“绿能量”
  
  韩国力特光电是一家在汽车照明和电视背光LED照明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是现代起亚、现代摩比斯等汽车照明的长期供应商。自去年落户开发区并投产以来,该公司就一直保持满负荷生产。“我们看中的就是开发区这块‘风水宝地’,不仅产业配套好,发展环境也好。”公司财务处协理许正典说。
  
  产业是地方发展的命脉和支柱,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和抓手。开发区一直将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招商引资,先后摘得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绿色新能源产业基地等“国字号”招牌。尽管前几年遭遇“寒冬”,但开发区初心不改,认准的路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去年以来,开发区积极调整思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下游终端应用领域延伸布局,大力发展真正面向市场的绿色产品,让“看不见的绿”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终端产品,进一步释放中上游产能,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振耀电子书项目将电子书产业链延伸到终端市场,“十三五”期间预计电子书产量达到2000万台套,开发区着力打造的世界级“电子书城”指日可待。
  
  据统计,至2015年,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由2010年的20家增加至38家,亿元以上企业由9家增加至20家,产业规模已占全区总规模的1/3。
  
  目前,开发区正积极促进中旭、舜大新能源打造太阳能发电“样板工程”,推进江山控股拓展分布式发电项目,并加快中科投资30亿元芯片与照明应用、宏盛光电投资1亿美元LED液晶显示屏项目建设。“未来随着这批项目的建成投产,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将全面壮大,‘十三五’期间将形成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以最小的消耗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循环经济唱起发展主角

  
  在一般人的眼里,造纸是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但是永丰余造纸(扬州)公司却是一个“另类”。该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先进农业秸秆生物制浆循环利用技术,以废弃物秸秆代替树木为原料生产草浆,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还实现了零排放,一举化解原料和污染两大难题,走在了全国造纸行业的前列。仅此,每年可消耗区内秸秆6.6万吨,每年可净减少森林砍伐20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万吨。
  
  “我们要以最少的土地消耗、能源消耗和环境损害,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开发区经发局负责人介绍,开发区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更注重“绿色增长”,不仅大力引进绿色环保产业,还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仅有企业自身的“小循环”、产业内部的“中循环”,还有立足全区的“大循环”——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打造了光伏产业循环经济链、秸秆生物制浆循环经济链、热电及建材循环经济链等多条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的循环产业链,使上游企业“吐”出的废料废气废水,成为下游企业的生产原料。
  
  以热电及建材循环经济链为例,金秋建材等企业将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煤渣及脱硫产生的副产品脱硫石膏等作为原材料进行水泥研磨和制砖,水泥厂提供石灰石微粉供电厂脱硫使用,同时,污泥发电厂利用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和扬州港产生的树皮进行焚烧发电,焚烧后的废渣也用作建材厂原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了资源并保护了园区的生态环境。
  
  循环经济的发展,让开发区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十二五”末,开发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7%。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三个“国字号”品牌便是最好的诠释。
  
  大力植绿造林建设体育休闲公园,打造大江风光带生态“大走廊”
  
  全长1.7公里、依古运河水势而建的扬子津古渡体育休闲公园,满眼翠绿,一派盎然生机。过去这里是一片荒芜之地,如今到处是前来锻炼和休闲的市民。
  
  开发区建立了多个类似的“绿肺”、“天然氧吧”,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出游的新去处。这几年,开发区因地制宜,大规模造林植绿,不仅引导企业建花园式工厂,还先后建成了蝶湖公园、扬子生态体育休闲公园、麦斯通城市节点公园、顺达广场公园、扬子津古渡体育休闲公园、朴树湾生态公园、世纪广场公园等。
  
  “大规模植绿造林,建设体育休闲公园,不仅仅是民生项目、社会建设项目,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要,也是开发区提升城市价值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把园区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产业与城市融合的“大花园”一直是开发区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当前,开发区着力打造沪陕高速北侧绿廊、古运河风光带、南绕城出入口景观公园、“两湖一轴”风光带和大江风光带等一批体育公园项目。其中,大江风光带是开发区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包括沿江岸线片区、扬子津绿化带片区和南部体育中心片区三个主要片区,沿江岸线片区将在未开发区域建设长江林带,建成景观优美的沿江生态走廊,对于已开发岸线,展开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扬子津绿化带片区,以原生态为底色,利用生态湿地资源,在绿树、绿水上做文章,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体育运动、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特色空间;南部体育中心片区,按照体育设施与林木相互掩映、运动场地与公园绿地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打造“运动在林中,林中来休闲”的新型体育公园。
  
  据了解,计划到2020年,开发区新增、提升城市绿化面积130万平方米,实现开发区总体绿地率达41.95%,绿化覆盖率达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