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开发区“创新+绿色”驱动新愿景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3-09 点击:次
开局十三五 建设新园区
“十三五”开局之年,涟水经济开发区作为涟水县经济发展主战场,明确定位为“高端项目集聚区”,唱响创建国家级开发区这一主旋律,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与绿色集约发展并重,做优载体,扩大总量,提质增效,在发展思路、兴办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转型升级,重磅打造“新园区、新城区、新景区”。
项目建设质效“双提升”。去年7月,涟水县委明确,涟水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11月,省政府行文国务院,同意涟水开发区创建“国家级”。
锁定目标,涟水开发区以创新为径,推进项目建设质效“双提升”。2015年,该区共实施项目31个,其中工业项目28个、总投资46亿元;经营性三产项目3个、总投资13.1亿元;外资项目11个、总投资3.46亿美元。其中,高档户外运动帽、聚氨酯门业等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目前,台湾大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控机床、涟水苏杭科技有限公司的汽车线路板、洲旭电路有限公司柔性线路板等13个在建亿元项目加快推进。
通过科技创新,助推妙通纺织新上1.1万吨高端赛络纺及赛络紧密纺新型纤维纱线项目、泰丰针织引进德国全自动针织横机节能改造、源通制帽建立国际UA工厂;东区淮安振维电子有限公司、实全科技有限公司实施技改性搬迁,企业核心竞争力大为增强。2016年,全区将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竣工投产3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6个。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坚持把招商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产业链高端延伸项目、整机和终端制造项目以及具有前沿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项目,不断引进更多新的规模型、旗舰型项目,增强产业集群发展效应。
优化平台打造“园中园”。涟水开发区秉承“建大平台发展大产业,建特色平台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提出创成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国家级创业示范园区“三个国家级”,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电气产业园、台资工业园“三个区中园”的“3+3”目标。
以“江苏一流、全国知名”涟水电商产业园的战略定位,该区去年9月启动实施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目前已招引电商20余家,正式入驻8家。2016年,将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加强基础配套,加快知名电商项目引进。力争年内创成省级电商园示范基地。
基于涟水在淮安所辖县区中台资项目最多、集聚度最高的优势,涟水开发区加快台资工业园建设,依托淮台直航的比较优势,持续巩固县区中台资企业集聚最多的优势,放大省级服务台商示范点效应,加强对台合作交流,加快引进一批台资企业,形成台资集聚新高地。其中,借助台湾大量科技、苏杭科技、洲旭电路和中顺环保等亿元项目形成的电子电气产业链条项目集聚的良好态势,全面推进电子电气产业园建设,全年力争再引进5家以上企业入园。
该区在加快特色园区建设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增强园区承载力。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程,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启动电子电气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在全县第一家采取PPP模式启动建设集中供热项目,实施污水管网综合改造工程等一系列配套设施,有效提升园区吸引力和项目承载力。
瓶颈破解实现“可持续”。涟水开发区坚持问题导向,创新融资渠道,引入竞争机制,新开辟6家融资机构,有效降低园区融资成本、化解资金风险。争取土地指标,调整建设用地1400亩;通过延伸路网、管网,拓展产业用地4000亩,有效破解“项目等土地”瓶颈。开发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成功获得省环保厅批复,电子电气产业园环评修编获得市环保局批复。这些瓶颈的突破,为项目顺利落地和园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2016年,涟水开发区矢志于攻坚突破,从总目标到分目标,层层递进,将基于“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发展调子,奋力实现园区科学赶超、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