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超额完成!国家高新区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8-28 点击:

截至8月1日,襄阳高新区共发布科研助理岗位846个,落实招聘630人,超额完成岗位开发任务,目前已到岗367人,其中博士19人、硕士56人;

 

今年以来,昆山高新区累计发布科研助理岗位1162个,上报科研助理岗位958个,落实科研助理岗位1064个,完成率达177%,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江阴高新区已完成了科研助理岗位落实716个,完成率达120%;

 

苏州工业园区已发布科研助理岗位2200个,落实1804个,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落实岗位871个、科技型中小企业420个,合计占比超过70%……

 

科研助理是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国家高新区多措并举做好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成效显著。

 

突出重点产业方向

 

襄阳高新区把科研助理岗的开发重点放在重点产业、重点院所和龙头企业上,紧盯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紧盯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襄阳航空研究院、襄阳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人才需求,紧盯东风股份、比亚迪、回天新材等行业龙头企业技术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发岗位。

 

苏州工业园区编制发布《苏州工业园区2024年度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围绕6个重点产业集群和23条重点产业链组成的“623”产业体系,以及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服务等6个重点发展方向开展调研,参与企业数较2023年增长54.4%,通过具体掌握园区重点产业企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态势,增强人才引进培养和促进就业的针对性。

 

做好岗位供需对接

 

昆山高新区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合作交流,最大限度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共同探索科研助理人才培养新模式、新路径,持续为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江阴高新区建立多渠道开发路径,鼓励区内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积极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特别是承担国家、省级项目的单位作好表率。组织兴澄特钢、长电科技、法尔胜等企业赴东北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等50多所大学开展校园招聘。通过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来技术江阴创新基地持续引进超百名本科生赴兴澄特钢、长电科技进行生产实习,通过实习实训的模式创新,让高校学生进一步了解江阴、选择江阴。

 

襄阳高新区邀请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汽车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等高校到辖区“访企拓岗”,进一步强化政校企对接,推动更深层次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及就业合作;主动到外地高校招才引智,今年5月,襄阳高新区在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举行“智力对接助创新,校地合作促发展”招才引智推介会,吸引了1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到高新区就业。

 

苏州工业园区科创委统筹推进科创企业培育和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工作,拓展岗位渠道,同时联合教育、人社等部门,推动企业与学校建立长期深层次合作关系,通过打通校企资源互通渠道,提升就业效率和匹配度。

 

加强服务保障

 

江阴高新区推出“蟠龙英才计划”4.0版,形成覆盖面更广、系统性更强、含金量更高的“1+5”人才政策体系。121未来产业园、东久产业园等产业园正式投用,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载体。同时,江阴高新区建成投用星河科创园人才公寓,积极打造国际人才社区、青年友好型园区,建成江阴市滨江科技城中小学、苏州外国语学院江阴校区等,持续完善人才生活配套设施,不断营造人才发展优质生态。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人社等相关部门持续完善就业支持服务体系,一方面在前期做好摸底调查,面向苏州工业园区高校毕业生开展定向问卷调研,精准摸排学生的就业现状、痛点难点、所需服务,针对学生实际需求每月开展主题性的讲座活动、参访体验和线上线下专场招聘。另一方面,组织开展丰富多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将职业规划培训、观摩学习、参观实操、职业访谈、多维交流、职业体验等形式融为一体,帮助毕业生找到职业方向,助力企业精准招募人才,共创高质量就业新态势。

 

襄阳高新区修订出台《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立以科技管家、科技专员、科技红娘、科技副总、科技金主、科技业主“六维度服务”为支撑的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激发企业招才引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用好稳就业政策,落实“1+12”全链条“车城人才”政策体系,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高校人才在高新区安居乐业、施展抱负。指导企业完善科研助理的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障,注重科研助理的长期培养和发展,提高岗位吸引力和稳定性,打造科技创新生力军。

 

加大宣传力度

 

襄阳高新区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举办招聘会等多渠道广泛宣传,加速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同时,主动对接襄阳市高校资源,利用高校就业平台在毕业生群体中宣传动员。6月21日,襄阳高新区精心筹划举办了襄阳高新区2024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科研助理)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夜市专场招聘会,招聘会上共有70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2000余个,符合高校毕业生技术型岗位占近三分之一,现场高校毕业生达成初步就业意向达420余人。

 

昆山高新区广辟宣传渠道,深挖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积极投入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努力为企业填补职位空缺、储备关键岗位人才。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超额完成!国家高新区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成效显著

2024-08-28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截至8月1日,襄阳高新区共发布科研助理岗位846个,落实招聘630人,超额完成岗位开发任务,目前已到岗367人,其中博士19人、硕士56人;

 

今年以来,昆山高新区累计发布科研助理岗位1162个,上报科研助理岗位958个,落实科研助理岗位1064个,完成率达177%,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江阴高新区已完成了科研助理岗位落实716个,完成率达120%;

 

苏州工业园区已发布科研助理岗位2200个,落实1804个,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落实岗位871个、科技型中小企业420个,合计占比超过70%……

 

科研助理是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国家高新区多措并举做好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成效显著。

 

突出重点产业方向

 

襄阳高新区把科研助理岗的开发重点放在重点产业、重点院所和龙头企业上,紧盯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紧盯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襄阳航空研究院、襄阳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人才需求,紧盯东风股份、比亚迪、回天新材等行业龙头企业技术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发岗位。

 

苏州工业园区编制发布《苏州工业园区2024年度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围绕6个重点产业集群和23条重点产业链组成的“623”产业体系,以及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服务等6个重点发展方向开展调研,参与企业数较2023年增长54.4%,通过具体掌握园区重点产业企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态势,增强人才引进培养和促进就业的针对性。

 

做好岗位供需对接

 

昆山高新区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合作交流,最大限度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共同探索科研助理人才培养新模式、新路径,持续为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江阴高新区建立多渠道开发路径,鼓励区内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积极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特别是承担国家、省级项目的单位作好表率。组织兴澄特钢、长电科技、法尔胜等企业赴东北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等50多所大学开展校园招聘。通过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来技术江阴创新基地持续引进超百名本科生赴兴澄特钢、长电科技进行生产实习,通过实习实训的模式创新,让高校学生进一步了解江阴、选择江阴。

 

襄阳高新区邀请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汽车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等高校到辖区“访企拓岗”,进一步强化政校企对接,推动更深层次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及就业合作;主动到外地高校招才引智,今年5月,襄阳高新区在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举行“智力对接助创新,校地合作促发展”招才引智推介会,吸引了1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到高新区就业。

 

苏州工业园区科创委统筹推进科创企业培育和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工作,拓展岗位渠道,同时联合教育、人社等部门,推动企业与学校建立长期深层次合作关系,通过打通校企资源互通渠道,提升就业效率和匹配度。

 

加强服务保障

 

江阴高新区推出“蟠龙英才计划”4.0版,形成覆盖面更广、系统性更强、含金量更高的“1+5”人才政策体系。121未来产业园、东久产业园等产业园正式投用,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载体。同时,江阴高新区建成投用星河科创园人才公寓,积极打造国际人才社区、青年友好型园区,建成江阴市滨江科技城中小学、苏州外国语学院江阴校区等,持续完善人才生活配套设施,不断营造人才发展优质生态。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人社等相关部门持续完善就业支持服务体系,一方面在前期做好摸底调查,面向苏州工业园区高校毕业生开展定向问卷调研,精准摸排学生的就业现状、痛点难点、所需服务,针对学生实际需求每月开展主题性的讲座活动、参访体验和线上线下专场招聘。另一方面,组织开展丰富多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将职业规划培训、观摩学习、参观实操、职业访谈、多维交流、职业体验等形式融为一体,帮助毕业生找到职业方向,助力企业精准招募人才,共创高质量就业新态势。

 

襄阳高新区修订出台《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立以科技管家、科技专员、科技红娘、科技副总、科技金主、科技业主“六维度服务”为支撑的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激发企业招才引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用好稳就业政策,落实“1+12”全链条“车城人才”政策体系,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高校人才在高新区安居乐业、施展抱负。指导企业完善科研助理的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障,注重科研助理的长期培养和发展,提高岗位吸引力和稳定性,打造科技创新生力军。

 

加大宣传力度

 

襄阳高新区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举办招聘会等多渠道广泛宣传,加速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同时,主动对接襄阳市高校资源,利用高校就业平台在毕业生群体中宣传动员。6月21日,襄阳高新区精心筹划举办了襄阳高新区2024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科研助理)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夜市专场招聘会,招聘会上共有70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2000余个,符合高校毕业生技术型岗位占近三分之一,现场高校毕业生达成初步就业意向达420余人。

 

昆山高新区广辟宣传渠道,深挖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积极投入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努力为企业填补职位空缺、储备关键岗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