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聚力国家级高新区创建打造新质生产力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7-23 点击:次
截至4月底,兴平高新区实现规模工业产值65.32亿元,占兴平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8.4%。今年以来,兴平高新区以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为牵引,围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这一目标,狠抓“基础设施大提升”和“主导产业大发展”两大重点,在机制改革、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企业服务上下功夫,聚力把高新区打造成西安都市圈“三航新城、科创之谷、智造高地”。
聚焦机制改革,下好“先手棋”。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目标,成立高新区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兴平高新区发展改革大会,出台《关于深化高新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注册成立高新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担项目策划包装等服务,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
聚焦园区建设,出好“硬实招”。紧盯国家政策动向、市场需求导向,精心策划超长期国债项目1个,高新区污水管网设施、“三航”新质生产力服务平台等专项债项目6个,促进高新区提质扩容。切实提升高新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6.07亿元的5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园区5条道路综合管沟及路面基础配套项目全力加速,兴板新线全面贯通,排水管网设施建设项目即将开工。
聚焦产业发展,做优“孵化器”。以陕航电气、西航制动、陕柴重工等龙头企业为牵引,聚焦“三航一新”产业,成功举办兴平高质量发展招商推介大会,现场签约项目51个,总投资约110.75亿元。高标准打造“三航一新、金兴科创、玖犁智造、佳帮手”四大平台,先后吸引特种模具轻质新材料、空气气囊生产线、精密模具等一批产业化项目落户,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聚焦科技创新,用好“动力源”。紧抓“301”科创特区和咸—兴—武科创走廊建设机遇,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区域性特色科创高地。截至目前,高新区创建省级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9户,规上企业48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军民融合企业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
聚焦企业服务,优化“软环境”。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探索建立“园小二”帮办代办机制,提供“项目管家”土地报批等“保姆式”服务,确保项目高质高效落地建设。深入开展“五上企业”大走访,用活用好民营恳谈会制度,梳理企业生产经营问题清单,“一企一策”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依托高新区大讲堂,分门别类对企业进行政策宣讲,提升企业对惠企政策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