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国家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实践、瓶颈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南昌高新区为例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2-22 点击:

  摘要:三十多年来,国家高新区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作为江西省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南昌高新区企业创新支持体系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运行机制持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加速形成,多元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逐步成形,知识产权服务保障有效强化,推动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国家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着产学研转化不够通畅、区域合作不够紧密等问题,需要纵深推进更多系统性、集成性改革,进一步激活科技创新的动力活力,更深层次赋能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企业创新主体;产学研转化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好比车之两轮,“双轮驱动”才能行稳致远。国家高新区从创立以来就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长期以来都是科技的集聚地、创新的孵化器,更是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科技贷、科创投、科创债、科技创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创新积分制改革等一批科技体制改革举措都是首先在高新区探索试点,并向全国推广铺开。对高新区而言,如何通过前瞻性、引导性、促进性的制度措施,驱动科技创新治理从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以南昌高新区为例,从创新实践、瓶颈问题、对策建议三方面讨论国家高新区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中的方向路径。
 
  一、南昌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情况
 
  长期以来,作为江西省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南昌高新区在省市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特别是,江西省先后出台了《江西省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江西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方案(试行)》等系列文件,南昌市也陆续出台了《南昌市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南昌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暂行办法》《南昌市科研诚信实施细则》等政策,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为南昌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在这一大背景下,南昌高新区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的重要论述,积极策应省市部署要求,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增强企业创新竞争力、技术攻关硬实力、科技人才创造力、创新体系支撑力,努力构建高新特色全域创新体系,不断赋能高质量发展。
 
  (一)建立创新主体梯次培育机制,持续增强企业创新竞争力
 
  聚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南昌高新区积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企业研发和成长的全过程,建立培育机制,推动企业不断建立建强科研机构、增加研发投入。按照企业研发机构“储备一批、覆盖一批、提质一批”的工作思路,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上门指导、跟踪服务,全程参与企业研发活动管理归集纳统,深入实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后补助等政策,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研发机构,推动研发机构不断提档升级。同时,以企业培育“辅导员、联络员”构建“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的梯次培育格局。建立企业培育“辅导员、联络员”服务机制,根据科技创新与企业成长规律,整合各项优惠政策,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精准的政策投放,形成了“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的梯次培育格局。目前,全区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728家,高新技术企业622家,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集聚、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的良好局面。
 
  (二)建立产学研用精准对接机制,有效提升技术攻关硬实力
 
  为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南昌高新区围绕现有新型研发机构和重点企业,积极开展“双链”对接会、院企对接会、科技成果直通车等活动,建立产学研用全方位、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中山大学南昌研究院等研发机构与江铜、华勤等企业加大对接力度,全面开展技术攻关、项目服务等合作,实现“院所科研清单”和“企业需求清单”无缝对接,技术攻关硬实力显著增强。目前,院企双方已携手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硅基中心半导体照明技术、北航研究院国内首台6轴5联动数控激光刻型装备、联创超导世界首台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上榜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中微MOCVD设备开发及应用、合力泰应用于智能终端的全面屏模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入选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
 
  (三)建立人才工作生活“全场景”服务机制,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造力
 
  一方面,围绕创新人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南昌高新区全力推动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设,出台人才产业园“双十条”,提供拎包入驻办公研发场所、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项目设备补贴、最高1亿元的创业资助等政策,打造“入驻有场地、创业有扶持、贷款有担保、融资有补助、纳税有奖励、引才有补贴、资源有倾斜、上市有培育”的政策高地。目前,人才产业园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000余人,成为全省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主体的重要聚集地。另一方面,不断织密“人才服务网”,让人才留在高新有味道。聚焦创新人才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高品质需求,南昌高新区创新推出一站式人才智慧服务平台——“南昌高新人才码”微信小程序,与超1200家门店合作,将美食、观影、停车、加油等消费优惠全部纳入其中,全区已有3万余名人才申领“南昌高新人才码”。高标准建设全市首家人才驿站——盈辉人才驿站,为来区求职大学毕业生提供最长3个月的免费住宿。
 
  (四)建立科技创新“全链条”保障机制,不断夯实创新体系支撑力
 
  为加快推动创新体系形成良性循环,南昌高新区围绕创新“全链条”中所需的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建立健全创新保障机制,着力强化创新扶持能力。一方面,以企业创新积分制推动金融支持“精准滴灌”。聚焦科创企业融资面临的“评价难”“申报难”“兑现难”等困境,南昌高新区积极推动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和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制订了由18个火炬中心核心指标、25个南昌高新区特色指标构成的创新积分制评价体系,为1500余家入库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和创新积分评价。通过创新积分精准识别和有效发现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协调银行机构利用积分数据建立科技金融超市,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企业集聚。另一方面,以联席会机制推动知识产权支持“畅通无阻”。南昌高新区依托中国(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机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形成招商部门牵头,市场监管、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协同的联合办案制度,建立专利快速授权、确权、维权和协同保护“绿色通道”,有效保护和激励了科技创新。目前,全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8.88件,位列全市前茅。
 
  二、南昌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
 
  总体来讲,南昌高新区多年来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初步链接起了企业、研发机构、人才、金融、知识产权等多种创新要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但仍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亟待形成
 
  从发展模式看,过去30多年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够以土地、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相对较低的成本享受到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技术溢出红利。但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原本驱动高新区发展的土地、低技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支撑高新区发展的贡献也不断缩小。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技术要素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是创新企业、创新平台的核心资产,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2020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将知识产权融入了新时代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全面部署。但在南昌高新区的实践中,知识产权的交易、确权、执法等往往涉及跨区域协同问题,建立跨区域知识产权服务机制势在必行。
 
  (二)产业发展与资本市场的衔接不够顺畅,金融“活水”难以有效灌溉科技创新
 
  全国高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分别占全国的35.9%、36.2%、67.4%,是全国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拥有大量亟待融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但此类企业属于典型“轻资产”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信用评价难、资金压力大等问题,很难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近年来,在科技部指导下,南昌高新区开展了创新积分制试点、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百十千万”专项行动等探索,但相较产业投资基金规模来说,科技金融的体量较小,如何更有效地调动资本要素市场赋能产业发展还需进行更多探索。
 
  (三)创新人才的激励、评价、培养机制存在障碍
 
  在中关村等发达地区高新区,“1+6”“新四条”“京校十条”等创新创业引导政策使得人才的激励、评价、培养等多项机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相比之下,南昌高新区现行人才评价方式仍然较为传统,一般科技人才的入职合同中明确标出规定年限内需要达到的发表论文数和申请项目数,没有形成创新性的综合评价体系,人才评价标准同质化严重[1]。此外,人才信息数据库相对滞后,其信息的更新、查询机制不健全使得不能准确实现人才信息的互联互通,造成人才与产业之间的信息失衡。
 
  (四)产学研合作层次不深,导致创新成果一定程度上与产业需求错位
 
  产学研深度合作是国家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但如何促进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入,如何让科技成果走出“围墙”、走向市场,实现科研单位、企业、市场、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仍有难题待解。相比部分发达地区高新区拥有的优质科教资源,南昌高新区缺乏国家级大院大所和“双一流”高校支撑,与发达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模式不够成熟。同时,基于产业链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协同合作处于起步阶段,合作转化机制尚不完善,推进互融互促的相关政策体系和综合服务能力支撑不足。
 
  三、其他国家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实践
 
  经过三十多年的创业创新探索,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主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集聚区,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树立了示范样板,提供了高新解决方案。
 
  (一)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早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张江高新区考察时指出,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长期以来,国家高新区始终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健全企业创新支持体系,出台大量创新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发展,企业研发投入与生产总值比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培育和集聚了全国35.9%的科技型中小企业、36.2%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和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支撑[2]。比如,厦门火炬高新区对照企业需求不断完善升级创新创业政策,先后出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若干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从创新研发、创业孵化、科技攻关、智能改造、引才育才等多个维度支持企业创新创造,每年安排扶持经费超20亿元、惠及企业超4000家次。
 
  (二)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转方式调结构重要作用的关键环节[3]。国家高新区在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多措并举探索运营机制,技术市场活跃度显著提高。与全国对比来看,2020年全国、国家高新区企业当年完成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达到28251.5亿元、8017.4亿元,国家高新区企业完成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的比重为27.6%,技术交易活跃度高于全国。比如,不少国家高新区均从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着手,加强技术合同登记工作的组织投入,设立技术合同登记站,协调、组织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业务培训,加大技术合同登记政策的宣传,开展“点对点”服务,精准指导服务企业[4]。并创新技术交易服务模式,采用线上平台与线下融合的运作方式,引入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成果转化,促进技术交易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5]。重庆、温州、厦门火炬等多个国家高新区都搭建了线上技术交易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作模式。
 
  (三)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加速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在我国大力推进科技自强自立和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人才”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性因素跃升为引领性因素。2020年,国家高新区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849.0人年,是全国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人员(67.8人年)的12.5倍。
 
  不少国家高新区聚焦自身发展定位和实际需求,制定差异化、多元化的人才政策,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依托重点企业、院校、团队引才并给予配套支持,形成了“留住一个人才,带活一个产业,用活一群人”的体系化设计,有效激发了人才乘数效应。比如,合肥高新区加强与全国C9、E9高校A类学科和全国知名院士团队合作,共建成果转化、工程化研发、共性技术服务等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引进一名院士、带来一个团队、催生一批项目、吸引更多人才”的平台引才模式。同时,国家高新区重点聚焦人才最关心的职级职称等问题,不断创新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有效提升高新区创新人才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比如,重庆高新区出台“金凤凰”人才支持政策及工作指引,开展4批次125名“金凤凰”人才免评入库。
 
  (四)科技金融体系更加多元
 
  发展科技金融,是立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赋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助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深化科技领域产融结合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各高新区积极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从科技企业的需求出发,不断创新科技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创新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银行等创新的科技金融业务都是在高新区率先试点,高新区已经成为科技金融发展的引领区。比如,重庆高新区推出“科企梯度贷”,对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高能级领军企业给予不同额度的信用贷款支持。佛山高新区依托全国首批13个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深入实施全国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设立“三专”(专属产品、专属资金、专属服务)服务品牌,配置专属300亿信贷资金规模,专属企业创新积分贷审批通过金额超6亿元。
 
  (五)知识产权服务保障持续强化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为支持和鼓励创业企业创新发展,国家高新区历来十分重视知识产权服务工作,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全过程支持政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议、跟踪及风险预警机制,有效夯实了知识产权对创新创业的支撑和保驾护航作用。不少国家高新区都围绕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和重点产业领域,培育一批产业特色明显、能力突出的行业龙头类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打造知名服务品牌[6]。比如,杭州高新区主导建设了中国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围绕物联网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垂直运营工作,全链条强化知识产权要素,驱动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资本化和产业化,成功推进专利导航服务中心、资产托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投资运营中心等系统子平台建设。
 
  四、南昌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针对南昌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情况,结合其他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实践,可通过探索大范围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机制、完善高能级创新平台引培机制、优化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强技术经纪人队伍等方式,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融通创新生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精准赋能。
 
  (一)探索完善高能级创新平台引培机制
 
  以优先支持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数字产业、医药健康、新材料“2+1+2”产业为导向,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以补足产业链创新短板为准则,精准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重点推动首个省级实验室——南昌实验室建设,为江西乃至全国复合半导体产业链发展提供持续技术支持;全面启动6平方公里的南昌瑶湖科学岛一期项目建设,未来将集聚一批大院大所和重点企业研发平台,成为立足高新、辐射全省的重要创新赋能基地。同时,深入开展高能级平台的分类管理服务,依据功能定位、发展阶段、扶持力度实行更细致地分类考核,充分发挥各平台比较优势。对于造血能力强的平台,探索以市场化管理机制代替行政考核机制。出台科技成果处置使用权改革的地方性政策,鼓励高校和创新平台成果在高新区开展技术转化活动,鼓励科技成果完成人以职务发明进行创业。
 
  (二)探索建立更大范围的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机制
 
  参照十二省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活动、黄河生态经济带九省(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活动等协作,依托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其他地区共同构建涵盖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在调查取证、案件咨询和指导、重大案件协作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联合执法、维权援助人才资源共享、重点企业维权绿色通道、执法经验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判定互认机制,探索跨区域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
 
  (三)探索建立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项目监测考核和绩效评估,根据科研成果实行差异化激励,加快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等对创新具有中长期激励作用的机制,充分发挥科技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对科技人才的价值导向和功能指挥作用,逐步向科技创新的实际靠拢,推动试点“谁用谁评”机制,允许高校自主评审、自主发证,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人才的交换与流动,增加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实践机会[7]。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人才的特点,采取不同评价方式,充分发挥业内专家以及相关第三方机构在评判中的积极作用,比如,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交由行业协会承担,高技能人才技能评价交由大企业承担。
 
  (四)探索建立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制定中长期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培养规划,完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培养基地、培训师资、课程体系建设。鼓励技术经纪人培训机构与其他高校院所、大型科技企业、技术转移机构探索建立联合培养机制,促进技术经纪人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转移激励机制,鼓励技术经纪人积极开展技术转移工作。对技术经纪人撮合签订的技术交易合同,可参考宁波、苏州等地的分段累计方式向技术经纪人直接发放奖补,单项交易额在100万元以内的,按照交易额的1.5%计算;超过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计算。对虚假申报或关联交易申报奖补的,全额追回奖补金额并列入严重失信名单,取消五年内申报政策资格。
 
  (五)优化创新成果孵化落地机制
 
  探索建立概念验证机制,在半导体照明领域,鼓励南昌实验室建立概念验证中心,鼓励有能力的高能级创新平台按需开展概念验证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邀请细分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组成概念验证专家顾问组,对备选项目进行验证和辅导,通过概念验证的项目在早期科研经费、落地空间、人才政策等方面提供综合支持。同时,探索科学家团队研发、本土企业家投资运营、政府引导基金补充的联合创业模式。科技部门和高能级创新平台以组织路演、闭门会议等多种形式,撮合本土相关领域企业家投资,并由后者组建运营团队,利用后者的厂房设备进行中试和工程化。科学家和企业家双方对科技成果占股比例无法达成共识的,政府引导基金可以入股,并适度让利于企业家和科学家。
 
  (作者系南昌高新区李志恒宋文博邓丽娟胡佳琦)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国家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实践、瓶颈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南昌高新区为例

2024-02-22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摘要:三十多年来,国家高新区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作为江西省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南昌高新区企业创新支持体系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运行机制持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加速形成,多元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逐步成形,知识产权服务保障有效强化,推动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国家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着产学研转化不够通畅、区域合作不够紧密等问题,需要纵深推进更多系统性、集成性改革,进一步激活科技创新的动力活力,更深层次赋能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企业创新主体;产学研转化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好比车之两轮,“双轮驱动”才能行稳致远。国家高新区从创立以来就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长期以来都是科技的集聚地、创新的孵化器,更是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科技贷、科创投、科创债、科技创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创新积分制改革等一批科技体制改革举措都是首先在高新区探索试点,并向全国推广铺开。对高新区而言,如何通过前瞻性、引导性、促进性的制度措施,驱动科技创新治理从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以南昌高新区为例,从创新实践、瓶颈问题、对策建议三方面讨论国家高新区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中的方向路径。
 
  一、南昌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情况
 
  长期以来,作为江西省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南昌高新区在省市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特别是,江西省先后出台了《江西省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江西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方案(试行)》等系列文件,南昌市也陆续出台了《南昌市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南昌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暂行办法》《南昌市科研诚信实施细则》等政策,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为南昌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在这一大背景下,南昌高新区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的重要论述,积极策应省市部署要求,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增强企业创新竞争力、技术攻关硬实力、科技人才创造力、创新体系支撑力,努力构建高新特色全域创新体系,不断赋能高质量发展。
 
  (一)建立创新主体梯次培育机制,持续增强企业创新竞争力
 
  聚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南昌高新区积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企业研发和成长的全过程,建立培育机制,推动企业不断建立建强科研机构、增加研发投入。按照企业研发机构“储备一批、覆盖一批、提质一批”的工作思路,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上门指导、跟踪服务,全程参与企业研发活动管理归集纳统,深入实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后补助等政策,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研发机构,推动研发机构不断提档升级。同时,以企业培育“辅导员、联络员”构建“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的梯次培育格局。建立企业培育“辅导员、联络员”服务机制,根据科技创新与企业成长规律,整合各项优惠政策,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精准的政策投放,形成了“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的梯次培育格局。目前,全区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728家,高新技术企业622家,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集聚、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的良好局面。
 
  (二)建立产学研用精准对接机制,有效提升技术攻关硬实力
 
  为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南昌高新区围绕现有新型研发机构和重点企业,积极开展“双链”对接会、院企对接会、科技成果直通车等活动,建立产学研用全方位、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中山大学南昌研究院等研发机构与江铜、华勤等企业加大对接力度,全面开展技术攻关、项目服务等合作,实现“院所科研清单”和“企业需求清单”无缝对接,技术攻关硬实力显著增强。目前,院企双方已携手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硅基中心半导体照明技术、北航研究院国内首台6轴5联动数控激光刻型装备、联创超导世界首台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上榜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中微MOCVD设备开发及应用、合力泰应用于智能终端的全面屏模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入选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
 
  (三)建立人才工作生活“全场景”服务机制,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造力
 
  一方面,围绕创新人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南昌高新区全力推动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设,出台人才产业园“双十条”,提供拎包入驻办公研发场所、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项目设备补贴、最高1亿元的创业资助等政策,打造“入驻有场地、创业有扶持、贷款有担保、融资有补助、纳税有奖励、引才有补贴、资源有倾斜、上市有培育”的政策高地。目前,人才产业园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000余人,成为全省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主体的重要聚集地。另一方面,不断织密“人才服务网”,让人才留在高新有味道。聚焦创新人才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高品质需求,南昌高新区创新推出一站式人才智慧服务平台——“南昌高新人才码”微信小程序,与超1200家门店合作,将美食、观影、停车、加油等消费优惠全部纳入其中,全区已有3万余名人才申领“南昌高新人才码”。高标准建设全市首家人才驿站——盈辉人才驿站,为来区求职大学毕业生提供最长3个月的免费住宿。
 
  (四)建立科技创新“全链条”保障机制,不断夯实创新体系支撑力
 
  为加快推动创新体系形成良性循环,南昌高新区围绕创新“全链条”中所需的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建立健全创新保障机制,着力强化创新扶持能力。一方面,以企业创新积分制推动金融支持“精准滴灌”。聚焦科创企业融资面临的“评价难”“申报难”“兑现难”等困境,南昌高新区积极推动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和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制订了由18个火炬中心核心指标、25个南昌高新区特色指标构成的创新积分制评价体系,为1500余家入库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和创新积分评价。通过创新积分精准识别和有效发现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协调银行机构利用积分数据建立科技金融超市,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企业集聚。另一方面,以联席会机制推动知识产权支持“畅通无阻”。南昌高新区依托中国(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机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形成招商部门牵头,市场监管、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协同的联合办案制度,建立专利快速授权、确权、维权和协同保护“绿色通道”,有效保护和激励了科技创新。目前,全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8.88件,位列全市前茅。
 
  二、南昌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
 
  总体来讲,南昌高新区多年来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初步链接起了企业、研发机构、人才、金融、知识产权等多种创新要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但仍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亟待形成
 
  从发展模式看,过去30多年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够以土地、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相对较低的成本享受到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技术溢出红利。但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原本驱动高新区发展的土地、低技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支撑高新区发展的贡献也不断缩小。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技术要素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是创新企业、创新平台的核心资产,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2020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将知识产权融入了新时代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全面部署。但在南昌高新区的实践中,知识产权的交易、确权、执法等往往涉及跨区域协同问题,建立跨区域知识产权服务机制势在必行。
 
  (二)产业发展与资本市场的衔接不够顺畅,金融“活水”难以有效灌溉科技创新
 
  全国高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分别占全国的35.9%、36.2%、67.4%,是全国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拥有大量亟待融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但此类企业属于典型“轻资产”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信用评价难、资金压力大等问题,很难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近年来,在科技部指导下,南昌高新区开展了创新积分制试点、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百十千万”专项行动等探索,但相较产业投资基金规模来说,科技金融的体量较小,如何更有效地调动资本要素市场赋能产业发展还需进行更多探索。
 
  (三)创新人才的激励、评价、培养机制存在障碍
 
  在中关村等发达地区高新区,“1+6”“新四条”“京校十条”等创新创业引导政策使得人才的激励、评价、培养等多项机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相比之下,南昌高新区现行人才评价方式仍然较为传统,一般科技人才的入职合同中明确标出规定年限内需要达到的发表论文数和申请项目数,没有形成创新性的综合评价体系,人才评价标准同质化严重[1]。此外,人才信息数据库相对滞后,其信息的更新、查询机制不健全使得不能准确实现人才信息的互联互通,造成人才与产业之间的信息失衡。
 
  (四)产学研合作层次不深,导致创新成果一定程度上与产业需求错位
 
  产学研深度合作是国家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但如何促进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入,如何让科技成果走出“围墙”、走向市场,实现科研单位、企业、市场、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仍有难题待解。相比部分发达地区高新区拥有的优质科教资源,南昌高新区缺乏国家级大院大所和“双一流”高校支撑,与发达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模式不够成熟。同时,基于产业链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协同合作处于起步阶段,合作转化机制尚不完善,推进互融互促的相关政策体系和综合服务能力支撑不足。
 
  三、其他国家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实践
 
  经过三十多年的创业创新探索,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主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集聚区,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树立了示范样板,提供了高新解决方案。
 
  (一)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早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张江高新区考察时指出,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长期以来,国家高新区始终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健全企业创新支持体系,出台大量创新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发展,企业研发投入与生产总值比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培育和集聚了全国35.9%的科技型中小企业、36.2%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和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支撑[2]。比如,厦门火炬高新区对照企业需求不断完善升级创新创业政策,先后出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若干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从创新研发、创业孵化、科技攻关、智能改造、引才育才等多个维度支持企业创新创造,每年安排扶持经费超20亿元、惠及企业超4000家次。
 
  (二)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转方式调结构重要作用的关键环节[3]。国家高新区在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多措并举探索运营机制,技术市场活跃度显著提高。与全国对比来看,2020年全国、国家高新区企业当年完成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达到28251.5亿元、8017.4亿元,国家高新区企业完成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的比重为27.6%,技术交易活跃度高于全国。比如,不少国家高新区均从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着手,加强技术合同登记工作的组织投入,设立技术合同登记站,协调、组织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业务培训,加大技术合同登记政策的宣传,开展“点对点”服务,精准指导服务企业[4]。并创新技术交易服务模式,采用线上平台与线下融合的运作方式,引入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成果转化,促进技术交易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5]。重庆、温州、厦门火炬等多个国家高新区都搭建了线上技术交易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作模式。
 
  (三)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加速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在我国大力推进科技自强自立和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人才”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性因素跃升为引领性因素。2020年,国家高新区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849.0人年,是全国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人员(67.8人年)的12.5倍。
 
  不少国家高新区聚焦自身发展定位和实际需求,制定差异化、多元化的人才政策,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依托重点企业、院校、团队引才并给予配套支持,形成了“留住一个人才,带活一个产业,用活一群人”的体系化设计,有效激发了人才乘数效应。比如,合肥高新区加强与全国C9、E9高校A类学科和全国知名院士团队合作,共建成果转化、工程化研发、共性技术服务等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引进一名院士、带来一个团队、催生一批项目、吸引更多人才”的平台引才模式。同时,国家高新区重点聚焦人才最关心的职级职称等问题,不断创新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有效提升高新区创新人才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比如,重庆高新区出台“金凤凰”人才支持政策及工作指引,开展4批次125名“金凤凰”人才免评入库。
 
  (四)科技金融体系更加多元
 
  发展科技金融,是立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赋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助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深化科技领域产融结合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各高新区积极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从科技企业的需求出发,不断创新科技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创新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银行等创新的科技金融业务都是在高新区率先试点,高新区已经成为科技金融发展的引领区。比如,重庆高新区推出“科企梯度贷”,对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高能级领军企业给予不同额度的信用贷款支持。佛山高新区依托全国首批13个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深入实施全国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设立“三专”(专属产品、专属资金、专属服务)服务品牌,配置专属300亿信贷资金规模,专属企业创新积分贷审批通过金额超6亿元。
 
  (五)知识产权服务保障持续强化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为支持和鼓励创业企业创新发展,国家高新区历来十分重视知识产权服务工作,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全过程支持政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议、跟踪及风险预警机制,有效夯实了知识产权对创新创业的支撑和保驾护航作用。不少国家高新区都围绕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和重点产业领域,培育一批产业特色明显、能力突出的行业龙头类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打造知名服务品牌[6]。比如,杭州高新区主导建设了中国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围绕物联网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垂直运营工作,全链条强化知识产权要素,驱动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资本化和产业化,成功推进专利导航服务中心、资产托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投资运营中心等系统子平台建设。
 
  四、南昌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针对南昌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情况,结合其他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实践,可通过探索大范围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机制、完善高能级创新平台引培机制、优化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强技术经纪人队伍等方式,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融通创新生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精准赋能。
 
  (一)探索完善高能级创新平台引培机制
 
  以优先支持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数字产业、医药健康、新材料“2+1+2”产业为导向,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以补足产业链创新短板为准则,精准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重点推动首个省级实验室——南昌实验室建设,为江西乃至全国复合半导体产业链发展提供持续技术支持;全面启动6平方公里的南昌瑶湖科学岛一期项目建设,未来将集聚一批大院大所和重点企业研发平台,成为立足高新、辐射全省的重要创新赋能基地。同时,深入开展高能级平台的分类管理服务,依据功能定位、发展阶段、扶持力度实行更细致地分类考核,充分发挥各平台比较优势。对于造血能力强的平台,探索以市场化管理机制代替行政考核机制。出台科技成果处置使用权改革的地方性政策,鼓励高校和创新平台成果在高新区开展技术转化活动,鼓励科技成果完成人以职务发明进行创业。
 
  (二)探索建立更大范围的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机制
 
  参照十二省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活动、黄河生态经济带九省(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活动等协作,依托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其他地区共同构建涵盖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在调查取证、案件咨询和指导、重大案件协作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联合执法、维权援助人才资源共享、重点企业维权绿色通道、执法经验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判定互认机制,探索跨区域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
 
  (三)探索建立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项目监测考核和绩效评估,根据科研成果实行差异化激励,加快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等对创新具有中长期激励作用的机制,充分发挥科技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对科技人才的价值导向和功能指挥作用,逐步向科技创新的实际靠拢,推动试点“谁用谁评”机制,允许高校自主评审、自主发证,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人才的交换与流动,增加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实践机会[7]。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人才的特点,采取不同评价方式,充分发挥业内专家以及相关第三方机构在评判中的积极作用,比如,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交由行业协会承担,高技能人才技能评价交由大企业承担。
 
  (四)探索建立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制定中长期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培养规划,完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培养基地、培训师资、课程体系建设。鼓励技术经纪人培训机构与其他高校院所、大型科技企业、技术转移机构探索建立联合培养机制,促进技术经纪人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转移激励机制,鼓励技术经纪人积极开展技术转移工作。对技术经纪人撮合签订的技术交易合同,可参考宁波、苏州等地的分段累计方式向技术经纪人直接发放奖补,单项交易额在100万元以内的,按照交易额的1.5%计算;超过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计算。对虚假申报或关联交易申报奖补的,全额追回奖补金额并列入严重失信名单,取消五年内申报政策资格。
 
  (五)优化创新成果孵化落地机制
 
  探索建立概念验证机制,在半导体照明领域,鼓励南昌实验室建立概念验证中心,鼓励有能力的高能级创新平台按需开展概念验证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邀请细分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组成概念验证专家顾问组,对备选项目进行验证和辅导,通过概念验证的项目在早期科研经费、落地空间、人才政策等方面提供综合支持。同时,探索科学家团队研发、本土企业家投资运营、政府引导基金补充的联合创业模式。科技部门和高能级创新平台以组织路演、闭门会议等多种形式,撮合本土相关领域企业家投资,并由后者组建运营团队,利用后者的厂房设备进行中试和工程化。科学家和企业家双方对科技成果占股比例无法达成共识的,政府引导基金可以入股,并适度让利于企业家和科学家。
 
  (作者系南昌高新区李志恒宋文博邓丽娟胡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