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二等奖:成都高新区构建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自主创新体系路径研究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2-02 点击:

  摘要:创新已成为影响和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外部形式和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压力,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瓶颈制约,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自主创新强调在保持开放的前提下摒弃对引进技术的路径依赖。如果把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大系统,区域创新体系则是一个子系统,承担着把科技创新转化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职责。本文基于对自主创新体系的研究和成都高新区工作实际的掌握,提出了成都高新区构建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自主创新体系的架构及任务。
 
  关键词:成都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架构路径
 
  站在全面开启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起步期,面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变的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成都高新区作为国家高新区第一梯队的一员,不仅被赋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任务,更肩负形成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的使命,本研究立足成都高新区自主创新实际,探索构建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自主创新体系,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一、深化认识,把握自主创新体系的内涵特征
 
  (一)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发生的美国劳拉公司和休斯公司火箭发射事件、以色列预警机事件、捷克维拉(VERA-E)无源监视系统事件、美国SMIC公司投资建设芯片生产厂受阻事件等,促使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提升并不必然成为技术引进的结果。2005年,自主创新正式进入中央话语体系,加强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转变增长方式的核心手段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06年,党中央召开了新世纪以来首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进一步明确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二字反映着特定的关联背景,即我国在过去若干年对技术引进的过度偏重与依赖在实践中逐渐发展为对自主开发的替代。技术是可以买到的,但能够有效使用技术知识的能力则是工作组织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集合,只有在技术研发的经验中才能形成。强调自主创新能力即是强调在保持开放的前提下摒弃依赖于引进技术的“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坚持技术学习自主性和主导权,把发展内生技术的能力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最终使中国通过“路径创造”式创新驱动全球价值链攀升,保持经济增长、保障政治独立、捍卫国家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众多环节紧密配合、良性互动的最终结果。如果把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大系统,区域创新体系则是一个子系统,担负着把科技创新转化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职责。2021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更是以专章形式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关于区域科技创新的体系部署,要求区域加强促进科技创新的主动性,通过科技计划布局、科技园区建设、创新功能完善、创新环境优化等多元途径,不断提升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向创新链上游攀升,在立法层面进一步强调了自主可控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
 
  (二)自主创新体系的内涵特征
 
  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方兴未艾,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逐步向科技创新体系的竞争演化。自主创新体系作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保障,具备以下五种内涵特征:
 
  ——内涵特征一:自主创新体系代表着大国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府主导特性。自主创新体系体现着一个国家自立自强的发展意识形态,表现为独立思考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即通过走自主创新之路能够减少对他国技术的依赖,降低技术风险,提高自主可控能力,确保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安全。在这种意识形态的牵引下,政府不仅仅是自主创新体系的被动组成板块,还能通过主动引导、积极调控使自主创新系统充分承载并反映政府的意志,这一点在后发国家(如日本、韩国)自主创新体系的架构中得到了充分印证。一方面,政府通过战略规划和组织动员,设计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工具,塑造自主创新的“体系化”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加大投入实现资源保障,通过政策引导推动特定知识和技术的产生、扩散和转化,保障自主创新体系高效、稳定、平衡运作。
 
  ——内涵特征二:自主创新体系表现为技术策源能力,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内生动力体系。自主创新体系体现为不依赖外部技术供给的自主开发模式,即以基础研究为起点,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中试熟化为手段,以工程化为目标,最终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技术策源能力表现为即使无法完全绕开技术许可或关键零部件的购买引进,但由于以产品开发为目标的研发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包含了对技术知识的深刻理解,使其获得了将外来技术知识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内生技术创新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的积累并不需要以研发的成功为前提。
 
  ——内涵特征三:自主创新体系呈现为产业发展状态,以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为评判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自主创新体系的核心目标就是不断提高产业的自主可控水平,减少共性基础技术及关键核心技术的对外依存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供应链自主安全。因此,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外在表现形式,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是评判自主创新体系优劣的重要标准。
 
  ——内涵特征四:自主创新体系是一种有效发展路径,以四链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区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路径,不仅区别于既有的技术引进推动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再是科技系统的内生空转。在这种现实诉求下,自主创新体系表现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层层递进的网络。“四链”融合的实质是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深化,以创新链作为原始驱动力,围绕产业需求部署和推进,由人才链和资金链环绕创新过程确保资源集聚,并以成果转化为主要形式镶嵌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中,以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价值攀升实现技术积累向经济社会价值的转化,形成了创新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闭环。自主创新体系对经济发展的提升主要表现为要素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善,使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向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型转变。
 
  二、躬身自省,摸清成都高新区自主创新基本情况
 
  经过35年的建设与发展,成都高新区位列国家高新区第一梯队,连续两年在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6位,获批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首批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等国家殊荣。2022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5.8亿元,形成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市场主体存量超过33万户,上市及过会企业总数达5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4320家,在发展质量效益、科技创新实力、高科技企业密度等方面位居全国前列。
 
  ——培育了一批高水平创新主体。成都高新区始终将创新主体培育作为“生命线工程”,构建“种子期雏鹰企业—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上市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四级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借力资本培育打造一批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助力科技企业加速腾飞。成都高新区拥有着中西部地区基数最为庞大的科技企业集群,已累计培育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3家、独角兽企业(潜在)17家、瞪羚企业653家、种子期雏鹰企业805家,科技高新技术企业330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32家,四级梯度培育企业总数达到1478家。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成效显著。
 
  ——布局了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成都高新区着力构建“大科技”工作体系,突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集中力量抓好公共技术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国家实验室基地及预备队等建设工作,高标准规划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加速推进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两大实验室”建设,拥有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225家,新型研发机构110家,设有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拥有成都先导、倍特药业、中自环保等20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成超300家技术攻关平台,落户清华大学三维混合现实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成都前沿医学中心、成电国际创新中心等一批前沿技术专业型、平台型新型研发机构,为成都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强引擎”和“硬支撑”。
 
  ——实现了高效率科技成果转化。成都高新区持续实施“岷山行动”计划,积极搭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推动揭榜项目转化落地,力争攻克“卡脖子”技术和产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果显著,2021年全区拥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600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4977件,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12972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达353.28亿元;聚焦重点产业打造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行业类中试研发平台,率先打造“一带一路”中试产业基地,揭牌全国首个“中试+”生态园区,聚力打造以中试熟化、孵化培育、资本加速为核心的专业化、精准化服务,完善中试转化生态,实现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无缝衔接,破解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瓶颈。
 
  ——聚集了高质量科创资源要素。在科技人才方面,成都高新区通过涵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助才”全阶段人才政策的支撑,汇聚国家级人才440人,省级人才598人,市级人才502人,其中包含院士26人,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55.21%,外籍常驻人员占比1.23%。在金融资本方面,成都高新区持续构建“天使基金、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全生命周期产业基金生态,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加速前沿科技项目孵化落地;创新设立“股债通”“高知贷”等政策性信贷产品,创建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品牌“盈创动力”,持续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已拥有各类金融科技企业近70家,企业获得创业风险投资达到50亿元。在创新氛围方面,成都高新区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孵化环境,打造全面完整的梯度孵化载体体系,拥有国家级创业服务机构共15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7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8家,区内孵化总面积达5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14000余家;持续开展“创业天府·菁蓉汇”“校企双进”等各类双创赛会活动,推动国际国内优质创新资源与成都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然而成都高新区长期面临着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和要素成本明显上升的双重压力,距离成功构建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自主创新体系,有效支撑国家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提升还存在诸多挑战,在生态环境、体制机制、领军人才、创新平台、资源整合、产业能级等方面存在短板。
 
  三、擘画蓝图,成都高新区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具体构架
 
  坚持以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为核心,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聚焦营商环境、供应链持续优化生活生态和产业生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引聚实验室、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高效配置人才、平台、资本等创新要素,统筹开展产业峰会、创新论坛等创新活动,链接全球创新网络,实现“政产学研金服用”有机融合,构建知识创造迭代活跃、领先技术加快转化、领先产品持续涌现、主导产业集群成链、城市标签级科技企业引领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
 
  四、落实目标,成都高新区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具体任务
 
  为推动成都高新区构建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自主创新体系,以聚焦营造生态为基础,通过及时迭代机制,发现领军人才、前沿技术,坚持引导重点(PI)、搭建平台(IP)、整合资源(IPO),实现产业集群成链(IC),发挥乘数效应(PI·IP·IPO·IC),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I4),高质量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一)营造生态,全面强化创新承载能力
 
  针对国际化营商环境尚不够优问题,成都高新区实施科技创富行动计划,以“指数化”为牵引,织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发展的动态视角,为持续优化生活生态和产业生态提供指导和引领,力争营造一个宜居宜创宜业宜投的一流创新生态环境。一是建立健全“金熊猫”创新发展指数,强化对创新生态建设关键环节的运行监测、动态分析、阶段评估。二是用活用好营商环境指标考核机制,对政务、法治、创新、融资、市场、社会六个维度的营商环境优化成果和创新政策推进成效进行常态化、阶段性验收考核。三是构建成都高新区国际化指标评价体系,持续、全面地监测园区国际化创新发展情况和竞争位势,针对性提升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增强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度。四是关注人才“太太”满意度,以精细化服务满足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建立人才宜居宜业、无后顾之忧的服务生态。
 
  (二)及时迭代,链接全球科技创新前沿
 
  针对集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要素的能力较弱、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交流合作平台问题,成都高新区将打造岷山论坛品牌等,建立链接全球的科技创新开放协作“生态圈”。一是高规格打造岷山论坛品牌,升级举办“金熊猫”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产业(人才)峰会等高能级创新活动,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参与论坛会议、技术交易、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前沿大赛等活动,促进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规模性集聚。二是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依托自贸试验区、综保区以及新川、中日、中韩等国别合作园区载体,推动中国—欧洲中心能级提升,打造中国与欧洲开展投资贸易和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推进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科技创新资源互联互通。三是及时迭代升级能够适应科技创新趋势不断更迭且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落实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制度机制。
 
  (三)引育留用,打造世界顶尖人才高地
 
  针对人才梯队存在结构性短板问题,成都高新区实施领军智荟行动计划,聚焦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持续加码。一是“量体裁衣”精准引才。围绕产业建圈强链需求形成全球领军人才网络图和引才线索清单表,内外联动招引全球高端人才。提升蓉漂人才日、蓉漂人才荟、“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品牌影响力,加强对大赛获奖项目落地的服务力度。二是“因材施教”精细育才。加强园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联合高校共建产业人才实训基地,鼓励区内重点企业订单式培育高层次人才,打造蓉漂人才发展学院,组织区内企业家人才赴先进地区开展培训。三是“真心实意”精诚留才。推行金熊猫人才荣誉制度,每年评选金熊猫“人才奖”“成就奖”;打造国际专家公寓,完善购物、就医、文化及娱乐休闲场所等配套设施建设,进行“一对一”服务。四是“才尽其用”精心用才。围绕重点产业链方向分类建立人才库,摸清人才底数;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任用机制,打通人才在体制内外的流转通道。
 
  (四)搭建平台,加速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针对科技成果在地转化能力不强问题,成都高新区实施平台策源、岷山行动、中试跨越、双创提能行动计划,搭建各类创新平台,打通技术成果高效转化的创新链条,实施蓉耀首创、卓越IP行动计划,形成海量优质初创备投企业和领先产品。一是争取新增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天府绛溪实验室。二是加快建设产业技术开发平台,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三是重点建设中试验证转化平台,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小批量试生产等面向社会开放的中试平台,推动成立行业性中试产业生态联盟,联合高校院所建立被投中试项目库,探索形成“实验室+中试机构+孵化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四是打造创新产品应用场景。实施创新应用场景示范工程,重点针对首台套等设备,采取国企资金直接购买、研发奖励、企业使用补贴等形式,促进产品的应用使用和迭代研发。
 
  (五)整合资源,打通资本赋能科创链条
 
  针对对早期硬科技企业投入不多等问题,成都高新区实施“应投尽投行动计划”,构建创新资本“朋友圈”,打造全国投资机构聚集高地。一是设立3000亿元产业资金,建立覆盖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并购重组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性母基金群,引导创投机构、社会资本重点投向具有市场前景的实验室成果项目、中试研发项目等。二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担保、保费补贴等方式,引导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传统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力度。三是成立一个天使投资协会、建立一个天使投资峰会品牌、持续筹办A30天使投资人培育计划等系列活动,建优创投生态,让“优质备投、皆会被投”“要投资来高新”成为社会共识。四是建立政府基金与风投创投之间的项目信息交流对接机制,持续完善“政策性补贴(支持)—天使子基金—天使直投—产业基金—产业直投”密切衔接流程,打通形成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发展的投资链条。
 
  (六)集群成链,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针对主导产业科技成色、产业链价值层级不高等问题,成都高新区打造“5+N”未来产业发展生态,实现技术创新引领下的全链条企业集群成势、重点产业融通成链、未来产业加速孵化。一是系统性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多部门项目策划联席机制,围绕企业现实需求精准发力,持续生成和落地产业项目。二是精准化支持链主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壮大全链条企业集群。三是引导存量企业紧盯产业链上下游重点环节和细分领域转型升级,打造上下游贯通、左右岸齐备的全产业链体系。四是围绕量子通信、合成生物、车载智能系统等未来产业机会,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有机耦合的创新主体体系,通过引育未来产业链主企业、打造公共平台、集聚服务机构、设立产业基金、引聚领军人才等举措务实发力,打造“5+N”未来产业发展生态,加速未来产业孵化。五是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国产化的产品进行首发首用补偿。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二等奖:成都高新区构建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自主创新体系路径研究

2024-02-02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摘要:创新已成为影响和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外部形式和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压力,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瓶颈制约,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自主创新强调在保持开放的前提下摒弃对引进技术的路径依赖。如果把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大系统,区域创新体系则是一个子系统,承担着把科技创新转化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职责。本文基于对自主创新体系的研究和成都高新区工作实际的掌握,提出了成都高新区构建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自主创新体系的架构及任务。
 
  关键词:成都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架构路径
 
  站在全面开启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起步期,面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变的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成都高新区作为国家高新区第一梯队的一员,不仅被赋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任务,更肩负形成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的使命,本研究立足成都高新区自主创新实际,探索构建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自主创新体系,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一、深化认识,把握自主创新体系的内涵特征
 
  (一)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发生的美国劳拉公司和休斯公司火箭发射事件、以色列预警机事件、捷克维拉(VERA-E)无源监视系统事件、美国SMIC公司投资建设芯片生产厂受阻事件等,促使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提升并不必然成为技术引进的结果。2005年,自主创新正式进入中央话语体系,加强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转变增长方式的核心手段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06年,党中央召开了新世纪以来首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进一步明确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二字反映着特定的关联背景,即我国在过去若干年对技术引进的过度偏重与依赖在实践中逐渐发展为对自主开发的替代。技术是可以买到的,但能够有效使用技术知识的能力则是工作组织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集合,只有在技术研发的经验中才能形成。强调自主创新能力即是强调在保持开放的前提下摒弃依赖于引进技术的“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坚持技术学习自主性和主导权,把发展内生技术的能力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最终使中国通过“路径创造”式创新驱动全球价值链攀升,保持经济增长、保障政治独立、捍卫国家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众多环节紧密配合、良性互动的最终结果。如果把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大系统,区域创新体系则是一个子系统,担负着把科技创新转化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职责。2021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更是以专章形式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关于区域科技创新的体系部署,要求区域加强促进科技创新的主动性,通过科技计划布局、科技园区建设、创新功能完善、创新环境优化等多元途径,不断提升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向创新链上游攀升,在立法层面进一步强调了自主可控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
 
  (二)自主创新体系的内涵特征
 
  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方兴未艾,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逐步向科技创新体系的竞争演化。自主创新体系作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保障,具备以下五种内涵特征:
 
  ——内涵特征一:自主创新体系代表着大国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府主导特性。自主创新体系体现着一个国家自立自强的发展意识形态,表现为独立思考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即通过走自主创新之路能够减少对他国技术的依赖,降低技术风险,提高自主可控能力,确保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安全。在这种意识形态的牵引下,政府不仅仅是自主创新体系的被动组成板块,还能通过主动引导、积极调控使自主创新系统充分承载并反映政府的意志,这一点在后发国家(如日本、韩国)自主创新体系的架构中得到了充分印证。一方面,政府通过战略规划和组织动员,设计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工具,塑造自主创新的“体系化”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加大投入实现资源保障,通过政策引导推动特定知识和技术的产生、扩散和转化,保障自主创新体系高效、稳定、平衡运作。
 
  ——内涵特征二:自主创新体系表现为技术策源能力,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内生动力体系。自主创新体系体现为不依赖外部技术供给的自主开发模式,即以基础研究为起点,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中试熟化为手段,以工程化为目标,最终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技术策源能力表现为即使无法完全绕开技术许可或关键零部件的购买引进,但由于以产品开发为目标的研发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包含了对技术知识的深刻理解,使其获得了将外来技术知识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内生技术创新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的积累并不需要以研发的成功为前提。
 
  ——内涵特征三:自主创新体系呈现为产业发展状态,以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为评判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自主创新体系的核心目标就是不断提高产业的自主可控水平,减少共性基础技术及关键核心技术的对外依存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供应链自主安全。因此,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外在表现形式,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是评判自主创新体系优劣的重要标准。
 
  ——内涵特征四:自主创新体系是一种有效发展路径,以四链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区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路径,不仅区别于既有的技术引进推动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再是科技系统的内生空转。在这种现实诉求下,自主创新体系表现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层层递进的网络。“四链”融合的实质是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深化,以创新链作为原始驱动力,围绕产业需求部署和推进,由人才链和资金链环绕创新过程确保资源集聚,并以成果转化为主要形式镶嵌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中,以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价值攀升实现技术积累向经济社会价值的转化,形成了创新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闭环。自主创新体系对经济发展的提升主要表现为要素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善,使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向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型转变。
 
  二、躬身自省,摸清成都高新区自主创新基本情况
 
  经过35年的建设与发展,成都高新区位列国家高新区第一梯队,连续两年在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6位,获批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首批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等国家殊荣。2022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5.8亿元,形成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市场主体存量超过33万户,上市及过会企业总数达5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4320家,在发展质量效益、科技创新实力、高科技企业密度等方面位居全国前列。
 
  ——培育了一批高水平创新主体。成都高新区始终将创新主体培育作为“生命线工程”,构建“种子期雏鹰企业—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上市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四级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借力资本培育打造一批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助力科技企业加速腾飞。成都高新区拥有着中西部地区基数最为庞大的科技企业集群,已累计培育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3家、独角兽企业(潜在)17家、瞪羚企业653家、种子期雏鹰企业805家,科技高新技术企业330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32家,四级梯度培育企业总数达到1478家。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成效显著。
 
  ——布局了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成都高新区着力构建“大科技”工作体系,突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集中力量抓好公共技术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国家实验室基地及预备队等建设工作,高标准规划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加速推进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两大实验室”建设,拥有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225家,新型研发机构110家,设有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拥有成都先导、倍特药业、中自环保等20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成超300家技术攻关平台,落户清华大学三维混合现实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成都前沿医学中心、成电国际创新中心等一批前沿技术专业型、平台型新型研发机构,为成都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强引擎”和“硬支撑”。
 
  ——实现了高效率科技成果转化。成都高新区持续实施“岷山行动”计划,积极搭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推动揭榜项目转化落地,力争攻克“卡脖子”技术和产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果显著,2021年全区拥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600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4977件,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12972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达353.28亿元;聚焦重点产业打造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行业类中试研发平台,率先打造“一带一路”中试产业基地,揭牌全国首个“中试+”生态园区,聚力打造以中试熟化、孵化培育、资本加速为核心的专业化、精准化服务,完善中试转化生态,实现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无缝衔接,破解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瓶颈。
 
  ——聚集了高质量科创资源要素。在科技人才方面,成都高新区通过涵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助才”全阶段人才政策的支撑,汇聚国家级人才440人,省级人才598人,市级人才502人,其中包含院士26人,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55.21%,外籍常驻人员占比1.23%。在金融资本方面,成都高新区持续构建“天使基金、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全生命周期产业基金生态,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加速前沿科技项目孵化落地;创新设立“股债通”“高知贷”等政策性信贷产品,创建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品牌“盈创动力”,持续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已拥有各类金融科技企业近70家,企业获得创业风险投资达到50亿元。在创新氛围方面,成都高新区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孵化环境,打造全面完整的梯度孵化载体体系,拥有国家级创业服务机构共15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7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8家,区内孵化总面积达5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14000余家;持续开展“创业天府·菁蓉汇”“校企双进”等各类双创赛会活动,推动国际国内优质创新资源与成都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然而成都高新区长期面临着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和要素成本明显上升的双重压力,距离成功构建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自主创新体系,有效支撑国家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提升还存在诸多挑战,在生态环境、体制机制、领军人才、创新平台、资源整合、产业能级等方面存在短板。
 
  三、擘画蓝图,成都高新区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具体构架
 
  坚持以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为核心,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聚焦营商环境、供应链持续优化生活生态和产业生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引聚实验室、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高效配置人才、平台、资本等创新要素,统筹开展产业峰会、创新论坛等创新活动,链接全球创新网络,实现“政产学研金服用”有机融合,构建知识创造迭代活跃、领先技术加快转化、领先产品持续涌现、主导产业集群成链、城市标签级科技企业引领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
 
  四、落实目标,成都高新区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具体任务
 
  为推动成都高新区构建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自主创新体系,以聚焦营造生态为基础,通过及时迭代机制,发现领军人才、前沿技术,坚持引导重点(PI)、搭建平台(IP)、整合资源(IPO),实现产业集群成链(IC),发挥乘数效应(PI·IP·IPO·IC),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I4),高质量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一)营造生态,全面强化创新承载能力
 
  针对国际化营商环境尚不够优问题,成都高新区实施科技创富行动计划,以“指数化”为牵引,织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发展的动态视角,为持续优化生活生态和产业生态提供指导和引领,力争营造一个宜居宜创宜业宜投的一流创新生态环境。一是建立健全“金熊猫”创新发展指数,强化对创新生态建设关键环节的运行监测、动态分析、阶段评估。二是用活用好营商环境指标考核机制,对政务、法治、创新、融资、市场、社会六个维度的营商环境优化成果和创新政策推进成效进行常态化、阶段性验收考核。三是构建成都高新区国际化指标评价体系,持续、全面地监测园区国际化创新发展情况和竞争位势,针对性提升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增强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度。四是关注人才“太太”满意度,以精细化服务满足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建立人才宜居宜业、无后顾之忧的服务生态。
 
  (二)及时迭代,链接全球科技创新前沿
 
  针对集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要素的能力较弱、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交流合作平台问题,成都高新区将打造岷山论坛品牌等,建立链接全球的科技创新开放协作“生态圈”。一是高规格打造岷山论坛品牌,升级举办“金熊猫”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产业(人才)峰会等高能级创新活动,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参与论坛会议、技术交易、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前沿大赛等活动,促进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规模性集聚。二是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依托自贸试验区、综保区以及新川、中日、中韩等国别合作园区载体,推动中国—欧洲中心能级提升,打造中国与欧洲开展投资贸易和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推进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科技创新资源互联互通。三是及时迭代升级能够适应科技创新趋势不断更迭且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落实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制度机制。
 
  (三)引育留用,打造世界顶尖人才高地
 
  针对人才梯队存在结构性短板问题,成都高新区实施领军智荟行动计划,聚焦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持续加码。一是“量体裁衣”精准引才。围绕产业建圈强链需求形成全球领军人才网络图和引才线索清单表,内外联动招引全球高端人才。提升蓉漂人才日、蓉漂人才荟、“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品牌影响力,加强对大赛获奖项目落地的服务力度。二是“因材施教”精细育才。加强园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联合高校共建产业人才实训基地,鼓励区内重点企业订单式培育高层次人才,打造蓉漂人才发展学院,组织区内企业家人才赴先进地区开展培训。三是“真心实意”精诚留才。推行金熊猫人才荣誉制度,每年评选金熊猫“人才奖”“成就奖”;打造国际专家公寓,完善购物、就医、文化及娱乐休闲场所等配套设施建设,进行“一对一”服务。四是“才尽其用”精心用才。围绕重点产业链方向分类建立人才库,摸清人才底数;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任用机制,打通人才在体制内外的流转通道。
 
  (四)搭建平台,加速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针对科技成果在地转化能力不强问题,成都高新区实施平台策源、岷山行动、中试跨越、双创提能行动计划,搭建各类创新平台,打通技术成果高效转化的创新链条,实施蓉耀首创、卓越IP行动计划,形成海量优质初创备投企业和领先产品。一是争取新增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天府绛溪实验室。二是加快建设产业技术开发平台,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三是重点建设中试验证转化平台,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小批量试生产等面向社会开放的中试平台,推动成立行业性中试产业生态联盟,联合高校院所建立被投中试项目库,探索形成“实验室+中试机构+孵化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四是打造创新产品应用场景。实施创新应用场景示范工程,重点针对首台套等设备,采取国企资金直接购买、研发奖励、企业使用补贴等形式,促进产品的应用使用和迭代研发。
 
  (五)整合资源,打通资本赋能科创链条
 
  针对对早期硬科技企业投入不多等问题,成都高新区实施“应投尽投行动计划”,构建创新资本“朋友圈”,打造全国投资机构聚集高地。一是设立3000亿元产业资金,建立覆盖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并购重组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性母基金群,引导创投机构、社会资本重点投向具有市场前景的实验室成果项目、中试研发项目等。二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担保、保费补贴等方式,引导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传统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力度。三是成立一个天使投资协会、建立一个天使投资峰会品牌、持续筹办A30天使投资人培育计划等系列活动,建优创投生态,让“优质备投、皆会被投”“要投资来高新”成为社会共识。四是建立政府基金与风投创投之间的项目信息交流对接机制,持续完善“政策性补贴(支持)—天使子基金—天使直投—产业基金—产业直投”密切衔接流程,打通形成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发展的投资链条。
 
  (六)集群成链,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针对主导产业科技成色、产业链价值层级不高等问题,成都高新区打造“5+N”未来产业发展生态,实现技术创新引领下的全链条企业集群成势、重点产业融通成链、未来产业加速孵化。一是系统性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多部门项目策划联席机制,围绕企业现实需求精准发力,持续生成和落地产业项目。二是精准化支持链主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壮大全链条企业集群。三是引导存量企业紧盯产业链上下游重点环节和细分领域转型升级,打造上下游贯通、左右岸齐备的全产业链体系。四是围绕量子通信、合成生物、车载智能系统等未来产业机会,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有机耦合的创新主体体系,通过引育未来产业链主企业、打造公共平台、集聚服务机构、设立产业基金、引聚领军人才等举措务实发力,打造“5+N”未来产业发展生态,加速未来产业孵化。五是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国产化的产品进行首发首用补偿。